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舰艇结构局部振动计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列  吴士冲  何富坚 《船舶工程》2000,(2):21-25,29
针对舰艇结构局部振动计算模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探讨了确定计算模型的几个关键性问题,同时结合目前甸新一代舰艇才建造实践,具体分析了多种舰艇结构局部振动的计算模型,对振动计算模型的建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舰艇结构水下振动和声辐射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舰艇结构振动与噪声预报为研究背景,采用有限元和边界元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水下航行器的振动和声辐射特性,提出对流固耦合界面、流场边界的处理方法,并采用模态试验对理论计算模型进行修正;通过对实验及计算结果的分析,探索了流体、圆柱形壳体、动力装置和隔振器组成的流固耦合体的动力学特性,为舰艇结构声学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40 000 dwt灵便型散货船设计建造过程中,为了控制船体出现的有害振动,对船体总体振动、上层建筑总体振动及船体艉部局部结构进行了振动预报分析.对船体总体振动和上层建筑总体振动进行分析,避免与主机和螺旋桨激励发生共振;对于船舶艉部结构,重点关注上层建筑各层甲板工作和生活等重要区域的振动情况,采用结构有限元法分析各层甲板的振动特性,设计时通过调整局部结构刚度并保证一定频率储备来避免共振,为船体结构减振设计提供依据.本文给出了设计阶段船舶总体、上层建筑总体及局部结构振动计算分析方法和过程,可对船舶设计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高速舰艇尾部结构振动设计计算与建造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确定结构振动频率储备的分析方法。文中按所提出的分析方法,以实船试验资料为依据,研究了高速艇尾部底部结构及五叶桨高速舰船尾部结构的频率储备;提出了关于这些结构的频率储备值的建议;探讨了高速舰艇尾部减振问题。  相似文献   

5.
舰艇结构水下振动和声辐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舰艇结构振动与噪声预报为研究背景,采用有限元和边界元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水下航行器的振动和声辐射特性,提出对流固耦合界面、流场边界的处理方法,并采用模态试验对理论计算模型进行修正;通过对实验及计算结果的分析,探索了流体、圆柱形壳体、动力装置和隔振器组成的流固耦合体的动力学特性,为舰艇结构声学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大型自卸船振动性能预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朱胜昌  郭列 《船舶力学》2000,4(2):27-43
本文以对大型自卸船的振动性能预报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大型自卸船振动性能预报的计算方法,编制了大型自卸船船体振动性能预报程序系统CSSVIB。并通过建立各种计算模型,对七万吨自卸船进行了船体总振动、舱室局部结构振动、机舱底部板架振动和上层建筑振动的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七万吨自卸船的振动性能良好,满足振动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局部振动计算中难以确定局部构件的边界条件和全船振动计算成本过大的问题,引入子结构技术。阐述了子结构技术的基本理论,结合子结构和流固耦合技术,对一艘新型散货船进行了局部和全船振动分析预报。在预报过程中,运用流固耦合方法添加外部附连水和油水舱质量,用子结构界面减缩技术确定局部边界条件,进行局部模态分析,运用计算效率成倍提高的部件模态综合法进行总振动预报。最终,提出了横撑及其船体加强的优化方案。该方案能改良主机和船体结构的振动性能,并满足各自的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8.
石丽娜  孙雪荣 《船舶工程》2018,40(S1):21-23
本文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技术对某半潜船甲板室局部振动情况进行模态分析预报, 并结合本船主要相关激励源频率错开要求与半潜船型自身的结构布置特点,对甲板室结构进行设计研究,降低了本船甲板室局部振动风险。本文为类似船型甲板室结构动力学设计提供了基本流程与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300方耙吸挖泥船振动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迟少艳  唐丰  洪明 《船舶》2002,(6):29-33
为了在设计阶段有效地控制船体有害振动的出现,根据船舶振动的理论,结合挖泥船激励和结构特点,在方案设计和技术设计阶段对300方耙吸挖泥船主船体总振动分别利用Todd方法和迁移矩阵法进行了预报分析。基于三维空间板梁结构分析模型,用有限元技术对上层建筑甲板局部振动进行了计算,振动主要是通过频率储备来控制,评判标准采用CCS颁布的《船上有害振动的预防》建议值,本文进行的船舶有害振动控制方法可对其他型船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海洋平台甲板结构振动超标的问题,依次选取甲板板格、加筋板单元以及甲板板架为分析对象,研究了求解平台甲板板格、加筋板单元振动固有频率的解析方法以及板架结构振动固有频率的数值预报方法,对振动超标区的甲板结构振动固有频率进行了计算研究,并与试验结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平台甲板结构出现振动超标的主要原因是板架结构中加筋板单元的振动固有频率与激励频率重合引起的结构局部共振。所得计算方法和流程可应用于类似工程结构的振动预报和设计,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
水面舰艇模块划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块化技术是水面舰艇设计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如何对水面舰艇模块进行分解。通过对对象分类的剖析,将该方法应用到了水面舰艇模块划分的原理之中。按总段、系统二个面属性对水面舰艇顶层模块进行了顶层划分,并给出了舰艇结构、动力推进、辅助系统、舰船电气、船舶装置和作战系统子层的模块划分。指出了水面舰艇模块类别、层次及模块划分对水面舰艇设计、建造的影响,为水面舰艇模块化设计及建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某油船局部振动分析与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船舶设计建造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局部振动问题,结合某油船的结构设计,利用软件,对选取的上层建筑甲板室、尾部结构和机舱等部位的局部结构进行了固有频率的计算,并针对其中出现的频率储备不足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优化研究,通过选择合理的加强方式,提高油船局部结构的固有频率,满足了相应频率储备要求,最终保证了实船良好的振动性能。设计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结论,可作为其他项目设计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高速船刚度弱、激振力大且激励频率高 ,振动问题特别突出 ,对其进行准确预报是设计成败的关键之一。作者通过几十条高速船的防振减振设计实践 ,在对高速船振动特性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适用于高速船总振动及局部振动的预报方法。介绍了作者研制的高速船振动计算及预报程序系统“SVAP”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4.
9000t成品油船局部振动评估及改进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局部振动是结构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局部振动不但危害船员的身体健康,影响船上设备的正常工作,过度的振动会引起结构的疲劳破坏。因而在船舶设计初期,准确计算和预报船体结构的局部振动特性并有效控制有害振动,提高船舶设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研究采用有限元法分析船体局部振动时需要考虑的技术因素和计算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对9 000 t成品油船的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进行分析研究以评估其振动情况,对振动过高区域进行通过改变局部结构方式达到减振目的。  相似文献   

15.
水面舰艇桅杆振动计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某靓两种不同结构形式桅杆的振劝计算,研究水面舰艇桅杆的振动计算中的计算模型简化和边界条件处理问题为水面舰艇桅杆的动计算分析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技术对某半潜船甲板室局部振动情况进行模态分析预报,并结合本船主要相关激励源频率错开要求与半潜船型自身的结构布置特点,对甲板室结构进行设计研究,降低了本船甲板室局部振动风险。文章为类似船型甲板室结构动力学设计提供了基本流程与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针对平台上层建筑局部振动的预报方法。以宏华海洋研发的一型自升式多功能支持平台为例,利用有限元法,预报其上层建筑局部振动。预报中除考虑了常规主机及推进器激振频率外,还考虑了泥浆泵及大型风机的影响。通过计算发现了上层建筑结构多处局部结构固有频率位于激振区间内。通过结构修改,改良了局部振动性能,预防了共振的产生,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8.
快艇因其重量轻、航速高,因而振动比较难控制,且一旦船体结构基本确定之后,要改善其总振动状况将更加困难。由于目前的规范计算法和有限元法需进行大量计算,费时费力,这对快艇设计的初期阶段很不利,因而在已有的设计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快艇总振动预报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为快艇设计的初期阶段提供参考。样本检验表明,该网络能较好地预报快艇的总振动。  相似文献   

19.
作为深水油田开发勘探装备的新型深水工程勘察船,结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预防结构有害振动的产生,以满足深水勘察的作业要求。采用三维有限元整船建模,对新型深水工程勘察船进行了船体结构的振动计算分析,包括船体总振动、上层建筑、机舱、井架、桅杆、直升机平台等局部结构振动的固有频率计算以及总振动响应预报。分析计算结果对优化船体结构设计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随着对建造船舶的结构进行优化,船体结构尺寸余量很小,因此上层建筑很容易出现局部振动.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和德劳LocVibs程序分别对上建区域结构进行固有频率计算以避免发生共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