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公路高切坡安全影响因素的分析,取内摩擦角、粘聚力c及高切坡类型等作为评价指标,利用集对分析理论确立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通过对重庆两巫路工程实例进行判别评价,验证结果与实际边坡安全等级相符,表明该理论方法具有可行性、有效性和科学性,可为其他相关领域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有效地评价三峡库区高切坡的危险性,基于MAPGIS平台采用Visual Basic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建立了高切坡危险性评价与灾害管理系统。以三峡库区巴东新城区公路岩质高切坡为例,根据岩质高切坡发育的特点考虑地形、水文、地质及构造等方面选取10类影响因素。在因素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信息量模型开展了高切坡危险性评价,对评价结果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建立高切坡危险性评价与灾害管理系统可以提高高切坡工程信息管理和危险性评价的效率,为控制高切坡的灾害风险和防治工程的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岩体切割型(顺层切割型和反倾切割型)高切坡,运用ANSYS及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不同开挖参数(高切坡的坡比、坡高、开挖台阶宽度)、不同结构面组合(岩体结构面的倾角、外倾结构面走向与坡面走向的夹角)的高切坡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得出了公路高切坡开挖过程中其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分布及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由于取材方便、施工迅速等特点,条石挡墙作为一种重要的防护措施,在高切坡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这些采用条石挡墙工程的稳定性如何,主要存在哪些病害,病害的作用机理,目前研究较少.通过对涪陵194处高切坡工程调查,对其中138处采用重力式挡墙的工程进行了调查研究,对主要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张梅 《隧道建设》2017,37(12):1503-1507
蒙华铁路隧道沿线穿越多种不良地质,工程施工难度大、风险高,控制性工程多。在总结和借鉴国内外铁路隧道修建技术的基础上,开展系列实践和创新:针对软弱围岩确立快挖快支快封闭成环的施工原则,取消CD法、CRD法等复杂工法,优先选用全断面法,其次选用台阶法;强化初期支护结构实体质量,推行初期支护格栅钢架紧跟掌子面和初期支护仰拱及时封闭成环紧跟下台阶的"两紧跟"措施;优化超前预报,把监控量测纳入工序管理,建立信息化平台,严格监控量测;依托科研试验,优化系统锚杆、钢架和二次衬砌等支护参数,保证结构稳定;推行机械作业,全面使用湿喷机械手、自行式仰拱长栈桥,研发应用马蹄形盾构,开展黄土隧道预切槽技术研究,改造二次衬砌台车等工装设备,确保工程质量;据实及时变更,合理工程造价,提高合同及投资管理效果。蒙华铁路通过多方面的探索和创新,有效解决隧道建设中一些突出的质量安全问题,保证隧道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6.
基于风化花岗岩边坡岩土体特性、开挖过程及防护结构施工工序,确定了边坡施工安全监测的重点部位,建立了以坡体位移监测为核心的自动化安全监测系统。通过安全监测信息反馈对风化花岗岩边坡安全风险进行动态评估,并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边坡施工安全动态调控技术流程。  相似文献   

7.
主要论述了高弯拉强度混凝土对水泥、集料、掺合料及外加剂等原材料的技术要求;提出路用高弯拉强度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与方法,并给出推荐的配合比范围;论述了高弯拉强度混凝土拌和、运输、摊铺、切缝和养护等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8.
为促淤圈围工程提供一种消浪效果好、安全经济的护坡结构型式,对于围堤的建造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将凹凸型砼埂框格灌砌石护坡技术应用于促淤圈围项目施工,其技术特点、原理及施工过程.  相似文献   

9.
西山特长隧道穿越特殊地质方案设计及施工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雪峰 《公路》2012,(7):316-321
隧道穿越特殊地质路段时,在开挖过程中容易产生突发性工程事故,直接威胁到现场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为了减少在开挖过程中发生突发性工程事故,以山西省公路第一长隧道、全国公路第二长隧道——西山特长隧道(长13.65 km)为工程实例,介绍了隧道穿越软弱围岩及断层破碎带路段的衬砌结构方案设计及施工防治措施,重点提到了超前帷幕注浆设计及施工的关键技术,可供同类工程方案设计和施工防治措施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水平软硬互层边坡在我国西南有广泛分布,在差异风化作用下很容易形成大量岩腔,导致凸出的岩层形成危岩体并产生大量的拉裂型崩塌灾害.人工切坡从形成到因差异风化产生岩腔,从岩腔上悬臂危岩崩塌到边坡达到最终稳定状态,反映了边坡演化的典型过程.以万州地区人工高切坡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万州地质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软硬互层边坡差异风化岩腔的形成过程和的形成模式,分析了高切坡悬臂危岩崩塌失稳条件和崩塌规模控制性因素,推导了悬臂拉裂型崩塌灾害的岩体失稳判据,模拟分析了岩腔形成演化过程中的应力场分布及特征,为此类边坡的工程防护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公路》2017,(4)
在港珠澳大桥推行"大型化、标准化、工厂化、装配化"的建设理念下,浅水区非通航孔桥上部结构采用"组合梁"结构型式,通过体系转换(包括简支变连续、组合梁顶升、墩顶桥面板湿接缝纵横向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实现墩顶桥面板负弯矩区域的承载能力。为了确保组合梁体系转换的施工安全和质量,监理通过在施工方案的审批、首件工程的总结、施工过程的严格控制,进行全过程、全要素的实施监理工作,最终确保了组合梁体系转换的施工安全和质量。因此,该项目对组合梁体系转换的施工工艺及安全、质量控制要点,可以为今后组合梁结构的体系转换施工控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根据安徽221省道焦槽段公路地质灾害治理的工程实践,简要介绍了SNS柔性防护系统与客土喷播边坡绿化生态防护系统相结合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以此说明这一防护技术与传统的边坡防护相比,具有施工快捷、方便、环保等优势,适用于坡体整体稳定但局部坡面崩塌、碎落、滚石等不良地质灾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港珠澳大桥是在"一国两制"条件下,粤港澳3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其中主体工程部分包括海底隧道、桥梁和人工岛三项内容,具有非常高的技术含量,加之其复杂的水文、通航、气象、地质条件,使其建设期应急管理工作面临风险点多、合同段多、3方(粤、港、澳)协作等多方面困难。主体工程在实施应急管理过程中,从应急组织机构建立、应急预案体系建立等方面进行应急管理技术探索,以规范应急管理,确保工程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14.
膨胀土路堑开挖一段时间后边坡坍滑是路基施工中常见现象且与坡高、坡率无直接联系.为探求其变形破坏演化过程以便实施有效工程处治,采用FLAC对广西百隆路百色膨胀土堑坡开挖过程进行模拟,获得新开挖边坡的位移、应力、应变变化规律;通过强度折减法计算得到的安全系数随挖深增大而减小,但此时边坡是稳定的.此外采用FLAC热力学模块模拟边坡大气影响深度内的湿度场,再次分析获得经历干湿循环作用后其相应的位移、应力、应变变化规律,即边坡的失稳过程.对比工程实体修建时的现场观察与数值分析结果,发现两者基本吻合,由此总结并提出开挖膨胀土堑坡坍滑的4阶段变化规律及合理实施柔性支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结合多条高等级公路高堑坡病害的防治经验,分析了高等级公路建设高堑坡病害防治的特点,提出了防治原则和勘察设计规划,分析了近年来常用的防治技术,最后提出了高等级公路建设高堑坡病害防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景语 《公路与汽运》2024,(1):141-145+151
以德尔菲法识别风险指标,实施两轮专家调研,构建适宜于拼宽桥梁空间特殊情形的施工安全风险指标体系,包括施工技术风险、施工环境风险、施工管理风险三方面共18项子风险;以某城市立体有轨交通拼宽桥梁工程为例,构建拼宽桥梁施工安全风险模糊综合评价体系,进行拼宽桥梁施工安全风险指标权重、隶属度、风险等级等计算,对该工程的风险水平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工程的施工安全风险水平属于中等;一级风险指标中施工环境风险和施工管理风险的权重一致,二级指标中破坏既有桥梁结构风险的权重最大,其次是设计合理度、桥位特征、高支模工程、高空作业、占道施工影响交通、施工及运营对已有高压杆线的影响等;破坏既有桥梁结构风险、施工及运营对已有高压杆线的影响的风险等级最高,为5级,达到4级风险等级的指标包括高支模工程、预应力施工、高空作业、设计合理度、邻近既有铁路线施工等。在施工前应有针对性地对风险等级较高的因素进行风险全过程分析,同时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控。  相似文献   

17.
以实际工程为依托,针对V级软弱破碎围岩中重载浅埋隧道的特点进行施工方案的分析,以及针对施工过程中保护措施的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与讨论,论证了其安全施工措施的可行性,并通过其监测内容及监测结果的实时分析与反馈,为隧道安全施工提供了依据.长期监控量测结果表明,该隧道处理措施是安全可行的,达到了围岩与支护结构体系安全与稳定的要求,所采用的安全施工措施以及信息化施工方法对类似工程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壁板坡隧道是沪昆高铁全线最长的隧道和重点控制性工程,也是全线3座I级风险隧道之—,它是内地进入云南最重要的通道,被称作"入滇第一关"。该隧道因穿越断层、岩层接触带、高压富水区、煤层采空区,受到煤层瓦斯、高地应力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影响,施工难度极大、安全风险极高。隧道按进口、出口二个工区组织施工,遵循"平导超前、左线紧跟、右线正常推进"的原则,以平导和左线为施工主线,正洞左、右线与平导并行布置,多作业面平行作业,过程中加强施工通风和排水。在富水、风险段落重点加强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工作,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和办法,开展风险预警及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指导现场施工作业。  相似文献   

19.
以张桑(张家界—桑植)高速公路顺倾层状边坡为研究对象,选取该类边坡常见的7个风险评估影响因子,采用《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中的打分及判定方法,利用灰色关联法对施工期边坡安全风险影响因子进行重要性排序。结果表明,在施工期坡体结构等边坡固有属性不变的前提下,该项目顺倾层状边坡施工期安全风险影响因子的重要性依次为坡形坡率、坡体结构、施工措施、地下水、边坡高度、地层岩性和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   

20.
对浙江省某一高速公路由于原设计右线桥梁基础施工过程中便道开挖引起的滑坡进行地质勘察和现场调查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红岩滑坡的地质环境及其变形特征,认为该滑坡系坡脚开挖致使坡体失衡,并形成开挖临空面,在降雨及地下水等的作用下,导致坡体沿软弱结构面产生滑移破坏。运用Plaxis强度折减有限单元法对红岩滑坡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使用滑坡监测资料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滑坡是由于坡脚开挖和强降雨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通过坡体开挖卸载及坡脚抗滑桩、坡面锚杆等支护措施设置后,边坡的安全系数达到1.256,满足工程安全的需要;滑坡治理中除施加必要的支护外,还应重视排水工程,以便有效控制坡体地下水位的抬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