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FCB法单面埋弧焊广泛应用于平直板的拼板焊接,但此方法焊接线能量较大,工艺控制不当有可能在根部焊缝出现表面横向裂纹。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了FCB法单面埋弧焊根部横向裂纹的产生机理,并结合生产现场制定了相应的工艺措施,改善了根部焊缝产生表面横向裂纹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大型角焊缝焊接应力难以控制,特殊钢材的选用更加大了焊缝的裂纹倾向性。为防止焊缝裂纹的产生,实际焊接前,对角焊缝的应力进行了试验研究。本文介绍试验原理和方法,在试验的基础上,得到各材料参数用于有限元计算,又对焊接应力进行无损检测。检测结果与计算结果符合较好,说明材料参数比较准确,进而说明试验方法合理,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3.
从焊缝裂纹产生原理着手,提出预防裂纹产生的工艺和消除裂纹的办法,结合实船焊缝裂纹分析成因并提出解决办法,以供焊接工艺编制人员和船舶检验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周谊 《造船技术》2021,(5):63-66
在2205双相不锈钢设备埋弧焊(Submerged Arc Welding, SAW)焊接过程中,焊缝中心位置产生纵向开裂,经分析裂纹为因焊缝宽深比过大而形成的热裂纹。使用新焊接工艺焊接试板和工件,并经相关检测发现,通过改善焊接工艺参数改变焊缝表面轮廓,有助于消除焊缝中心纵向热裂纹。  相似文献   

5.
陈忠一 《天津航海》2006,(4):10-12,9
在焊接过程中,裂纹是所有焊接缺陷中最危险的;大约40%的脆断事故是从焊缝的缺陷处开始的。通过对裂纹产生的机理进行分析、阐述、并根据多年从事手工电弧焊工艺教学的实践经验,提出了预防裂纹产生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气体保护焊单面施工时易产生焊接裂纹。通过对一般焊缝金属凝固裂纹的形成机理及裂纹产生要素进行分析认为,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有板厚、焊接线能量、坡口形状、对接部位、熔深量及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等,并通过试验得出了防止裂纹产生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王帆 《上海造船》2012,(4):63-66
分析了船用大型铸钢件焊接中常见的几种焊缝裂纹及产生的原因。针对在复杂环境下焊缝区域产生的裂纹,提出了行之有效的修复焊接工艺。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苏联巴顿焊接研究所研制成用于根部焊缝焊接的陶瓷衬垫和柔性焊剂衬垫.经试验表明,采用各种型式的衬垫在各种不同位置进行手工焊和机械化CO_2焊接中能保证反面焊缝具有良好的成形,其焊缝的机械性能能满足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裂纹类缺陷是焊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最严重缺陷之一。无损检测方法是检测和评价焊接方法是否有效的重要手段。以裂纹检出率作为技术指标,对斜T型全熔透焊缝采用FCAW-CO_2焊接方法的焊接过程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优化焊接参数消除了危险性缺陷,最终确保了完工焊缝的焊接质量和提高了产品的整体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焊接残余应力对灰铸铁焊接冷裂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灰铸铁试样,以焊接冷裂纹三要素中的拘束应力和组织结构为研究方向,采用直Y型坡口焊接裂纹试验法,研究了焊接残余应力对灰铸铁焊接冷裂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焊后通过对焊缝进行全覆盖超声冲击,一方面可以大幅度改善焊接结构的残余应力,经超声冲击处理后的试样焊缝测量点的残余应力σ1分别为-53MPa、-57MPa,σ2分别为-37MPa、-80MPa;另一方面可以加速焊缝石墨球化过程,消除半熔化区白口组织.因此焊后合理的超声冲击处理能够从拘束应力和淬硬组织两方面抑制焊接结构冷裂纹的产生.超声冲击处理减少焊接残余应力的效果和热处理相似.  相似文献   

11.
李森 《港口科技动态》1997,(9):12-16,18
本文介绍和讨论了采用WQT-1型陶瓷衬垫和CO2气体保护焊打底,埋弧焊盖面的单面焊接工艺,通过试验分析影响陶瓷衬垫单面焊接工艺过程及背面焊缝成形的各种因素,如: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气体流量,坡口根部间隙,坡口角度,错边量和焊接操作方法等,确定了最佳装配间隙和坡口角度,明确了焊接缺陷的防止措施,并采用拉伸,弯曲,冲击等试验方法,研究了接头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2.
王智祥  王正伦  张鑫 《船舶力学》2012,16(5):573-579
文章对船用双相不锈钢焊接结构的焊缝、影响区和母材在不同应力比下分别进行了疲劳裂纹扩展实验,同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裂纹扩展速率da/dN与应力强度因子ΔK的关系曲线。研究结果表明:船用双相不锈钢焊接结构中焊缝裂纹扩展速率最低,抗疲劳裂纹扩展能力最高;母材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最高,抗疲劳裂纹扩展能力最差;焊缝对应力变化的灵敏度最高,热影响区次之,母材最弱;通过实验与模拟对比分析,表明数值模拟对船用双相不锈钢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定量分析是正确的且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如何使用连续小波变换工具来对加筋板结构的焊接裂纹进行检测.首先分析了裂纹对于板在焊缝位置的振动模态造成的影响,用有限元法求得含有不同长度焊接裂纹的加筋板结构的振动模态.然后对焊缝处板的振动模态信号进行连续小波变换,根据小波系数的极值判断裂纹位置和裂纹长度.研究结果表明,当裂纹很短时,其位置也可以很容易地被确定;而且当裂纹扩展到一定程度时,其长度也可以被检测出来.  相似文献   

14.
焊接残余应力及其控制技术是重大工程结构物(例如反应堆、潜艇等)建造中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爆炸法消除残余应力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效、低成本的1种新技术,但对其机理的研究仍然相当缺乏。本文利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对爆炸消除焊接残余应力技术进行了数值模拟,同时考察了焊缝中夹杂的裂纹缺陷对爆炸载荷的响应。研究对象为70 mm厚的超厚钢板对接焊缝,焊接坡口为X型。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2项研究工作。1)将盲孔法测得的焊接残余应力分布预置到模型中,计算了爆炸载荷作用下不同布药方式时焊接残余应力的再分布,并将其与对应的实测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金属材料的塑性流动是爆炸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的根本因素。2)在模型的焊缝区引入面状裂纹来表征焊缝中的凝固裂纹,利用ABAQUS用户自定义子程序开发的基于虚拟裂纹闭合法的三维断裂单元,计算能量释放率对爆炸载荷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爆炸载荷并不一定会导致裂纹的扩展。因此,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果对于爆炸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在工程应用领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带有不锈钢衬板的T型承重轨道采用局部熔透角焊缝,由于焊接施工中未能控制好不锈钢焊缝与碳钢焊缝的合理间距,使得碳钢焊缝中渗入了不锈钢的成份,从而导致了横向裂纹的出现。通过对裂纹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6.
带有不锈钢衬板的T型承重轨道采用局部熔透角焊缝,由于焊接施工中未能控制好不锈钢焊缝与碳钢焊缝的合理间距,使得碳钢焊缝中渗入了不锈钢的成份,从而导致了横向裂纹的出现.通过对裂纹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7.
根据日本钢结构协会的调查,焊接裂纹的产生,以接头形式而言,T型接头占30%。十字型接头占54%。以裂纹产生部位而言,这两种接头型式的根部裂纹占80%。因此,如何评定T型接头中产生根部裂纹敏感性是钢材工艺焊接性评定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只有检验焊条用的T型接头焊接裂纹试验方法,而无检验钢材用的T型接头拘束裂纹试验方法。我们结台国外采用的T型可变拘束裂纹试验方法,做了五种T型接头拘束裂纹试样的试验;测定了每种试样的拘束度;确定了拘束度与冷裂纹率的关系。试验结果得到试样拘束度递减顺序基本与裂纹率递减顺序相吻合。本文建议:应根据实际结构的拘束度选择具有相应拘束度的T型接头裂纹试样进行抗裂性试验,同时选择施工的最低环境温度为试验温度,并按钢材特性选择合理的焊接工艺规范。  相似文献   

18.
焊接接头的屈服强度匹配方式对接头的设计、制造工艺、裂纹敏感性以及破坏行为有重要影响,焊缝金属、母材、焊接接头强度以及焊接接头强度匹配系数的分布是焊接结构强度、寿命和可靠性计算的基础.文章介绍了对12Ni3CrMoV钢焊接接头屈服强度匹配系数的分布进行的研究,并给出了分析结果.作者认为控制母材和焊缝金属的屈服强度分布的标准差,是降低失配概率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十字接头裂纹试验、插销试验、焊缝金属内扩散氢含量分析、焊接残余应力测定和HAZ力学性能试验,阐述了焊前经淬火和低温回火处理的低合金钢,焊后不用低温回火处理,而获得优良焊接质量的工艺。  相似文献   

20.
针对6061铝合金,采用自行研制的混合活性剂配方,利用正交设计法进行焊接工艺试验,得到一组性能良好的焊接工艺参数。在此焊接工艺条件下,混合活性剂增加熔深效果显著,可一次焊透10 mm的铝板,实现单面焊双面成形。焊后对焊缝的微观组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并通过力学性能试验分析了活性剂对焊缝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TIG焊相比,活性TIG焊的焊缝组织细密,基本不存在气孔、裂纹、夹杂等焊接缺陷;活性TIG焊接接头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可达到与母材相当的水平,焊缝区的硬度明显提高,焊接接头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