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在体外研究了20例癌性胸、腹水中巨噬细胞(Mφ)的功能,包括 IL-1的产生和对人肺癌细胞系PGT 的细胞毒作用,用12例结核性胸水中之 Mφ作为对照。实验表明:TAM 的IL-1产生能力及细胞毒作用均较结核性胸水 Mφ为低;LPS、IFN 或消炎痛可增强 TAM 的此等功能;患者自身胸、腹水于高浓度时(≥12.5%)抑制而于低浓度时(6.35%)增强此等 TAM 功能。实验提示 TAM 中抑制性 Mφ增多、一些 TAM 处于未活化状态和癌性积液中存在的某些其它抑制因子均可能与 TAM 功能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2.
<正> 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确诊对治疗及顶后都关系极大,近年来此类病例常难以确诊,甚至误诊.有鉴于此,1986年9月以来,我们先后通过经皮针刺胸膜活检对10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明确了诊断.现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①一般资料胸腔积液患者100例,男60例,女40例.年龄14岁~80岁,平均42.7岁.病程1~10月.左侧胸液40例,右侧58例,双侧2例.100例中40例入院前曾被误诊为恶性胸腔积液,36例未能明确诊  相似文献   

3.
用磁富集法检测53例患者的积液中(20例为胸腔积液,32例为腹腔积液,1例为心包积液)的恶性肿瘤细胞,并与常规的细胞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得出磁富集法用于检测腹腔或胸腔积液中的恶性肿瘤敏感性高于常规的细胞学检测,其结果有利于更准确的肿瘤分期.  相似文献   

4.
患儿,男,11岁,因“反复右侧胸腔积液9年”入院。9年前因胸闷、气短、喘息、口唇颜面发绀,就诊于西安市儿童医院,诊断为“右侧胸腔积液”,并给予穿刺抽液后好转出院。后胸腔积液反复发作。查体:体温正常,双测腋窝内可触及2~3个肿大淋巴结,右肺呼吸音消失,未闻及干湿罗音。辅助检查:PPD(-),肺吸虫试验(-),胸片:右侧胸腔中量积液,纵膈淋巴结肿大,右下肺不张。胸CT:右前上纵膈肿块,密度均匀,边界清楚,病灶内有类圆形钙化灶,考虑纵膈肿瘤、畸胎瘤可能。手术探查:前纵膈巨大囊性肿瘤,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癌性胸水细胞中影响免疫状态的 7种细胞因子的表达 ,初步探讨肿瘤局部免疫微环境对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影响 ,揭示肿瘤逃逸机制。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癌性胸水和结核性胸膜炎炎性胸水细胞中IL 2、INF γ、IL 1 2、IL 1 8、IL 1 0、IL 4、TGF β1mRNA表达 ,比较其差异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癌性胸水细胞中IL 1 0、TGF β1、IL 4表达者显著高于IL 2、INF γ、IL 1 2、IL 1 8,且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核患者表达的各细胞因子水平均较低 ,且各因子的表达细胞数量相互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性胸水细胞中Ⅱ型细胞因子表达者占主导地位 ,IL 1 0和TGF β1共同高表达 ,提示二者可能共同作用 ,参与形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抑制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PCR- SSCP)检测胸液脱落细胞 p53基因突变在恶性胸腔积液 (MPE)诊断中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用 PCR- SSCP分别检测了 1 9例MPE及 1 2例结核性胸腔积液中新鲜脱落细胞标本的抑癌基因— p53基因 5~ 8外显子的突变情况 ,并与正常胸膜组织进行对照。结果  7例 MPE有 p53基因突变 ,突变率为 36.84%。其中5例发生在第 5外显子 ,2例发生在第 7外显子 ,第 6、8外显子未检出突变 ,有 2例突变检出早于临床病理诊断。结核性胸液无 1例突变。结论 提示 p53基因突变在 MPE脱落细胞中较常见 ;PCR- SSCP分析胸液脱落细胞中 p53基因突变可以作为 MPE的一种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和经病理的普通 X 线诊断,并报导两例误诊病案,共中一例误诊为腹后腔肿瘤,另一例曾误诊为多发性神经炎,骨髓瘤等。52例全曾经诊断其他疾病而剖腹者1.6例,占32.5%。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在诊断上可能走一段弯曲的道路,因此应该提高警惕、胸腹部普通 X 线检查,胃肠道餐检查,胆囊造影,肾盂造影,气腹等能给原发性肝癌提供有力的证据。原发性肝癌在普通 X 线检查所呈现的征象如下:1、膈升高,局部凸起,动度减弱或消失,相邻肺通气不良,盘状肺不张,胸膜炎等等;2、肝肿大,肝脾同时肿大或小肝大脾;3、腹水或无腹水或肿块附近的脂防影如腹膜线,肾轮廓、腰肌影等保存者,4、食道静脉曲张,甚至胃底静脉曲张;5、胃向左向后向下移位,十二指肠向左移位,结肠肝曲及横结肠向下移位;6、胆囊可以显影或不显影,胆囊显影者可除外由于阻塞性黄疸所引起的肝肿大;7”肾盂造影可以除外肾肿瘤,主要的儿童的 WLcm 氏瘤;3、肺或骨的转移。上述 X 线征象对原发性肝癌起着提示作用或在鉴别诊断上有很大的价值,如能善于利用各种简单易行的 X 线检查,可以缩短确诊日期并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如果根据胸腹部普通透视,见到肝脏肿大且肺内有转移瘤者,我们没有理由不怀疑原发性肝癌。  相似文献   

8.
涎腺肿瘤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涎腺肿瘤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明确其表达与涎腺肿瘤的发生、发展及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制备组织芯片,应用pictureTM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①Survivin蛋白在涎腺良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交界性肿瘤、恶性肿瘤及癌旁腺体中的表达(P均<0.005);交界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恶性肿瘤中的表达高于癌旁腺体中的表达,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在恶性肿瘤中,低分化者的Survivin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高分化者(P<0.0005);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005);复发瘤明显高于原发瘤(P<0.05);而不同性别、年龄及不同大小的肿瘤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urvivin蛋白表达与涎腺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可作为涎腺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23例老年晚期恶性肿瘤并多器官衰竭(MOF)的临床资料,发现衰竭器官的顺序依次为肺、肾、心、肝、脑、胃肠、DIC。衰竭器官平均为3.4个。病死率为100%。结果提示老年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原发或继发肿瘤对脏器的侵犯是MOF发生的基本条件,而各种感染又是MOF的诱发因素,并对MOF的发病特点及其防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电化学疗法治疗恶性肿瘤效果确切。笔者在近年来治疗晚期及复发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综合方案中,采用了该项新技术,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共27例,颊癌及下唇癌术后复发各2例,上、下颌牙龈及硬胯鳞癌7例,软腭未分化癌2例,上颌窦癌2例,口腔粘膜及面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6例,颊及腭部腺癌6例。其中男18例,女9例,年龄29~74岁,原发病例均为临床晚期。按辛育龄介绍的操作方法进行电化学治疗,治疗过程中需注意镇痛并抑制唾液分泌。计单纯电化疗组8例,电化治疗配合全身常规化疗或局部注射抗癌药物组19例。电化疗…  相似文献   

11.
宫颈癌     
宫颈癌为恶性肿瘤,1期2期可以应用手术疗法及放射疗法,但晚期者在西医上往往缺乏有效之治疗办法,有时仅采用对症疗法,如复方阿士匹林,铁丸等等,严重疼痛者只可借助于吗啡以收暂时止痛之效果,故对晚期癌患者西医往往束手无策。祖国医学对宫颈癌有很好的疗效,已有不少的报告,在我院提出中西医合流以来,号召西医大力学习中医,妇产科对宫颈癌之治疗首先予以注意,但因医生们思想认识的不够,对于中药能完全解决此一所谓绝症之信心有所怀疑,故在最初一个阶段我们的工  相似文献   

12.
比较了PCR、涂片法、OT试验及胸膜活检4种方法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价值。结果显示:PCR法灵敏度为48%,显著高于其它诸法(P<0.05或0.01),其特异度为91.6%,与其它诸法接近(P均>0.05)。PCR法具有快速、灵敏、简便及不依赖结核菌培养等优点,应作为胸腔积液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但其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分别达52%和8.4%,致其可信性受限。本文对产生假阴性和假阳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减少假阴性和假阳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 两年来我们对11例慢性乙肝患者(慢重肝4例、肝硬化6例、CAH1例)血清、腹水作了乙肝标记物的检测,全部患者皆合并腹水,2例同时有胸水。检测结果提示血清中乙肝标记检出宰高于腹水检出率。腹水中抗-HBc 检出率为98%,HBsAg 检出率为63.6%,其次是EBsAg/IgM、HBeAg、P~(HSA-R)。血清与腹水HBsAg 均为(+)者7例(53.8%),血清中HBsAg(+)而腹水HBsAg(-)者3例(23.9%),血清与腹水中HBsAg 均(-)者1例。血清与腹水抗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了663例住院病人之血清CEA及36例胸水CEA放射免疫测定结果。476例肺、胃、肠道、肝、食道癌肿之血清CEA阳性率分别为64.29%、47.27%、40.63%、33.33%、31.48%;187例良性病人(食道除外),假阳性率分别为4.76%、11.96%、7.7%、26.47%;36例胸水中有17例肺癌患者,阳性率为94.12%;17例良性病变中无1例假阳性。结果认为测定胸水CEA水平对鉴别肺良、恶性疾病有其独特的临床价值。血清CEA水平不能独立地作为某些肿瘤的诊断依据。但鉴别原发与继发肝癌、肿瘤的术后随访以及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动态观察尚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的胸部CT影像学表现,为早期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0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病史、流行病学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胸部CT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10例患者中男6例,女4例,年龄22~70岁。8例患者有发热、干咳的临床表现。9例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单侧肺或者双侧肺中外带肺野或胸膜下磨玻璃样病灶,病灶处于动态变化中,具有多样性、多灶性的特点。增粗血管穿行病灶内、支气管气像在本病中较为常见。胸腔积液少见。结论 NCP的影像学具有一定的特征,再结合流行病学病史及临床特点,可对NCP做出初步诊断,是对核酸金标准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56年到1990年共收治乳腺恶性肿瘤病人2644例,其中经病理确诊的乳腺肉瘤21例,占同期乳腺恶性肿瘤病人的0.8%。6例腋下淋巴结肿大,占28.6%。病检均非肿瘤转移。本组资料表明乳腺肉瘤的发病年龄较乳癌为轻,45岁以上及病史1年以上者预后较好。因乳腺肉瘤多经血道转移或局部浸润,很少转移到腋下,治疗以肿瘤切除和乳腺单切为主,放疗的价值还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比较了PCR、涂片法、OT试验及胸膜活检4种方法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价值。结果显示:PCR法灵敏度为48%,显著高于其它诸法(P<0.05或0.01),其特异度为91.6%,与其它诸法接近(P均>0.05)。PCR法具有快速、灵敏、简便及不依赖结核菌培养等优点,应作为胸腔积液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但其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分别达52%和8.4%,致其可信性受限。本文对产生假阴性和假阳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减少假阴性和假阳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P2 7KIPL蛋白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88例卵巢浆液性肿瘤中P2 7KIPL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6 1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P2 7KIPL阳性表达率为 4 6 % (2 8/ 6 1例 ) ,明显低于浆液性囊腺瘤 80 % (12 / 15例 )和浆液性交界性肿瘤 75 % (9/ 12例 ) (P <0 0 5 )。P2 7KIPL阳性表达在Ⅰ级癌中表达率最高 73 3% ,Ⅱ级癌 4 6 7% ,Ⅲ级癌表达最低 12 5 %。三组之间差异显著 (P <0 0 5 ) ,P2 7KIPL阳性表达与组织分级呈负相关。早期 (Ⅰ Ⅱ期 )P2 7KIPL表达率 76 % ,明显高于晚期 (Ⅲ Ⅳ期 ) 2 7% (P <0 0 5 )。结论 P2 7KIPL蛋白表达水平可能与卵巢浆液性囊性癌组织分化、临床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9.
<正> 自从单克隆抗体问世以来,许多学者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对肿瘤局部的浸润单个核细胞(MNC)的分布进行了原位表型分析,但因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在功能上的高度不均一性和各个细胞的多功能性,无法根据表型分析结果预知其功能。我们最近应用一组抗IL—受体、IL—1、TNFα和IEN—γ的单(或多)克隆抗体,对15例胃肠癌浸润MNC进行了原位免疫组织化分析。在实验中、我们以经PHA刺激48h后的外周血及炎性胸腹水MNC做为阳性对照,用双重免疫组化技术证明大多数LeuM5~+细胞同时为IL—1~+、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初步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哈萨克族(哈族)食管鳞癌发生和发展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例食管鳞癌、癌旁正常组织及样本临床病理学资料。以CD68为分子标记物,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哈族食管鳞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分布,通过计数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数目来量化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肿瘤(癌巢和间质部位)以及癌旁正常组织(上皮和间质部位)的分布及密度。同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及患者预后情况,分析高密度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是否与哈族食管鳞癌发生和发展及不良预后具有相关性。结果 (1)哈族食管组织癌巢及间质中CD68阳性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密度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均<0.05);(2)哈族食管鳞癌癌巢中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密度与哈族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和临床病理分期(晚期)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P<0.05),而这种相关性更明显的体现在哈族食管鳞癌间质中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和临床病理分期(晚期)之间(P<0.001);(3)通过生存分析发现在哈族食管鳞癌癌巢中高密度CD68阳性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分布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P<0.05)。结论高密度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可促进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且可作为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的不良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