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海技术》2007,(6):F0004-F0004
中海船务代理有限公司是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直属的以经营内,外贸船舶运输代表业务为主,兼营货代,报关等相关业务的专业公司,总注册资本1.5亿元人民币。公司主要经营业务是:为航行国内,国际航线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中,外籍各类船舶提供在中国各主要沿海,内河港口的船代及货代,报关等相关领域的服务。  相似文献   

2.
王学锋 《水运管理》2001,(12):39-40
近几年,我国的国际船舶代理行业正在逐步、有序地开放。国际船舶代理业务也从过去由中国外轮代理公司独家经营发展到目前在各个港口均有多家船代公司、少数港口甚至有十多家船代公司经营的格局。由于国际船舶代理市场出现了竞争的局面,使得经营者──各个国际船舶代理公司和消费者──主要是各个船公司,对现有的国际船舶代理费收的规定提出了质疑。政府主管部门也认为,目前对现有国际船舶代理价格由国家定价的机制有进行调整的必要,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国际船舶代理市场的需要。当然,这样的调整符合国家有关价格机制的法律、法规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旨在进一步改善深圳港口口岸环境,完善深圳外轮代理服务市场的新的外轮代理机构于10月12日正式宣布成立。这家由中国外轮代理总公司和蛇口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深圳联合国际船舶代理有限公司,是继深圳外轮代理有限公司和深圳船务代理有限公司之后在深圳设立的第三家外轮代理机构,也是深圳港口口岸体制改革,逐步放开外轮代理市场的重要举措。 根据我国现有规定,凡各类外籍船舶进出我国港口和水域,必须通过船舶代理机构办理船舶、货物和人员进出港口申报、开辟航线申请及相关业务手续。这既是国家主权的象征,又是通过提供船舶代理服务完善港口口岸环境,提高港口运作效能的重要体现。由于该行业的特殊性,根据国家目前的产业政策,外轮代理业仍属限制性产业。 近年来,深圳港口航运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已形成以  相似文献   

4.
1996年10月1日,交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运输服务管理规定》颁布以后,内贸船舶代理业务从港口职能中分离出来,港口生产和船代业务成为港口服务业中两个不同的行业,全国各港口相继成立了一批船舶代理公司。近8年来,内贸船舶代理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其整体服务功能和服务质量也逐步得到完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5.
《珠江水运》2010,(4):90-91
广州重奖集装箱运输功臣 广州市最近召开“表彰南沙集装箱运输突出贡献单位暨港航企业座谈会”,对中海集装箱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马士基航运有限公司、地中海航运有限公司和达飞轮船(中国)有限公司等5家突出企业奖励700万元。广州市政府、广州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和广州南沙保税区管理委员会的有关领导及33家港航企业(18家航运企业、4家船舶代理公司和11家集装箱港口企业)领导和代表出席了表彰会议。  相似文献   

6.
朱家麟 《水运管理》1994,(2):11-14,10
对船舶货运业务代理开放的若干问题探讨朱家麟在船务代理的业务范围内,有一项重要的项目,即船舶货运业务代理。这项业务活动关系到港口生产组织,又直接影响船舶航行的安全性和货运质量,因而为水路货物运输有关的各当事人所重视。最近,水路货运代理和船务代理已经开放...  相似文献   

7.
廖一帆 《水运管理》2009,31(10):12-13,19
国内船舶代理行业一直在抱怨代理费率不断下滑的趋势。据悉,在一些竞争趋于白热化的港口,交通运输部所规定的或者中国船舶代理及无船承运人协会所推荐的费率形同虚设,代理费的“行情”甚至只有其标准的5%-10%。在完全市场化的国际班轮代理领域,船舶经营人通常以年度协议的方式来确定代理,因此其拥有更强的市场影响和议价能力,相对而言船代几无还价余地,否则就有业务流失之虞。  相似文献   

8.
李利 《水运管理》2008,30(8):16-18
为控制和节约港口使费,降低船舶运输成本,达到节支增效目的,通过对内贸船舶主要港口使费项目的分析,指出节约港口使费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提出4种控制和节约港口使费的方法与途径:签订代理协议控制港口使费;营运中节约港口使费;制定港口使费节支奖励办法,鼓励船舶节省开支;建立完善的港口使费审核、统计、查询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9.
潘全胜 《水运管理》2010,32(1):24-26
为防止船舶港口使费账单错误的发生,从船舶所有人和船舶经营人的角度出发,结合港口使费账单的结构,分析港口使费账单常见错误,并提出预防对策:加强对船舶代理的选用和管理;提供正确的船舶资料;了解港口最新使费费率及相关规定;要求船员严格审签单据;与船舶代理商定兑换率;只接受附有原始单据的费用。  相似文献   

10.
<正>0引言新加坡海峡可航水域受限严重,水流湍急,东西向航行船舶及进出新加坡、马来西亚港口锚地的各类船舶密集,各补给锚地经常被进港补给船舶挤满,锚泊船安全间距狭窄。笔者任职23万吨级"中海希望"轮及30万吨级"中海繁华"轮和"中海英华"轮期间,多次进出新加坡东补给锚地加油。本文介绍进出新加坡东补给锚地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