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立足于中国基本经济制度与高速铁路快速发展的实践,结合京沪高速铁路和京津冀地区经济和交通相关数据,研究我国高速铁路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推作用。分析认为:在经济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阶段,京沪高速铁路能够通过市场化运营满足自身经济效益,并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同步实现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优化;在宏观调控机制的作用下,高速铁路运输与京津冀区域经济耦合度处于高位、耦合协调度逐步升高,体现了高速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有效互动和协调发展,为我国高速铁路行业与经济发展提供了针对性的理论与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产业调整的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提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交通一体化是其重要支撑。从东京都市圈形成和轨道交通的建立出发,系统阐述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对居民出行、产业布局、城镇形成的推动作用;在分析京津冀地区既有铁路网、规划情况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重点从重视顶层设计、强调功能规划、注重细节设计三方面分析对京津冀城际铁路规划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对京津冀都市圈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阅读文献资料,总结东京、伦敦、纽约、巴黎4个都市圈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经验,分析京津冀都市圈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发现规划、设计和运营中存在以下问题:规划的前瞻性稍显欠缺;协同发展考虑不足;运营方面细节关注不够。进而提出从全局出发,优化规划方法;加强各部门协作,实现都市圈均衡发展;关注出行者需求,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质量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当前都市圈高速铁路通勤服务满意程度和探讨未来高速铁路通勤发展的优化方向,构建包含候车与乘坐服务、票务管理、时间效率、接驳换乘体验4个方面的高铁通勤满意度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首都都市圈高铁通勤满意度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候车乘坐服务的总体满意度较高,票务管理的总体满意度最低。揭示当前票制票价单一、接驳换乘效率低等重要影响因素,提出采用时点划分动态定价、优化通勤常客备案制度等方式优化首都都市圈高速铁路通勤服务,为提高全国都市圈高速铁路通勤运营服务质量提供了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速铁路凭借其显著的技术优势,对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此文在阐述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高速铁路对沿线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包括提高沿线线路运输能力、提高区域可达性、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等几个方面。并采用有无高速铁路的对比法,分析和评价京津城际铁路对京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不管在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就业人数、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都做出了贡献。并提出发展高速铁路的建议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网络在不断增强区域经济联系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实现自身的价值,在全域旅游观念推行的大背景下,高速铁路实现了旅游者出行的高效时空整合。本文基于旅游者行为决策过程和效用函数的原理,构建旅游者出行价值效用函数模型;通过Logit模型得出高速铁路相比较普通铁路、公路的分担率;采用回归预测法测算未来京津冀各区域旅游人次和都市圈内旅游者的高铁出行需求。研究结论:(1)旅游景点资源等级、交通费用、出行距离、旅游地影响力、交通时间是影响旅游者出行决策的主要因素,构成旅游者交通出行方式价值评判的依据;(2)Logit模型假设出行者对交通方式的选择符合正态分布,综合考虑影响旅游者出行的主要影响因素,整合成一个特征函数变量的线性方程,可得到京津冀区域高速铁路相比较其他交通方式的分担率,已有的京津冀高铁线路分担率基本保持在20%~30%之间,高速铁路已经成为京冿冀都市圈旅游者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之一;(3)2009~2016年高速铁路开通以来京津冀各区域旅游者人数和年份高度相关,进一步回归预测表明,至2020年,京津冀区域旅游者高铁出行最高将达到20 913.02万人次,最低为671.09万人次;(4)本研究结论可为区域高铁项目规划及运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或指导。  相似文献   

7.
严恢 《中国铁路》1996,(8):26-28
论述了高速铁路对铁路运输产业、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构成所带来的变革,高速铁路在促进经济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的作用,同时还阐述了京沪高速铁路建设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所起到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借助发达国家发展高速铁路的经验,简要介绍高速铁路对所通过地区的环境资源的影响,可供我国拟建高速铁路在环评中参考。高速铁路对沿线附近地区的声、振动、电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对该地区大气、水环境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铁道建设、机车车辆新技术的采用以及环保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使高速铁路对环境资源的不利影响控制在较小的范围,而成为能耗少,成本低,对环境影响较小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高速铁路已成为各国旅客运输发展的共同趋势,我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但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和人口分布集中的大通道地区首先建成高速铁路,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10.
李京文 《中国铁路》1998,(10):44-50
介绍了京沪沿线地区经济概况,分析了修建高速铁路对沿线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按简单,综合两个模拟方案分别建立起6个地区(北京、天津、上海市和山东、安微、江苏省)经济发展模型,比较得出铁路建设对6个省市经济发展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阐明修建京沪高速铁路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介绍桥上无缝道岔轨下基础“门”形筋混凝土道床、带限凸台道床板、底座纵连式道岔板5种无砟轨道结构。建立桥上3种无砟轨道结构的无缝道岔模型,提出计算参数,分析3种无砟轨道结构对桥上无缝道岔受力和变形影响,并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桥上底座纵连式无砟轨道结构无缝道岔与桥梁的纵向相互作用力较小,是一种受力较为合理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列车在曲线轨道上制动时车钩偏角对车辆运行安全性的影响,建立了前后两节车辆之间的连挂关系,导出车钩偏角随轨道曲线半径、车辆长度和车钩长度的关系,通过求解3节车辆的中间车辆车体的通用载荷方程,导出车辆前后心盘所受的横向载荷.运用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3节车辆的动力学模型,分析前中后不同车辆长度下中间车辆的运行安全性.分析结果显示:列车在曲线轨道上制动时,轨道曲线半径与不同长度的车辆连挂方式对心盘处的横向力影响较大;重车条件下,车辆的连挂方式主要影响车辆对轨道的作用力;空车条件下,车辆的连挂方式会影响车辆的运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温度梯度荷载对桥上无砟轨道几何形位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国在设计桥上无缝线路时,桥梁温度荷载按照相关规范规定采用均匀温度荷载,这与桥梁在自然环境中所受到的温度梯度荷载存在一定的差异。基于梁轨相互作用原理,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桥上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有限元模型,分别计算分析在均匀温度和竖向温度梯度作用下桥梁变形对无砟轨道结构几何形位的影响,有益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桥梁温度荷载的合理取值。结果表明:与均匀温度荷载相比,竖向温度梯度荷载对桥上无砟轨道几何形位影响很大,且主要影响桥上无砟轨道的高低几何形位,对无砟轨道的水平几何形位也有一定影响,因此建议在设计桥上无缝线路时,考虑桥梁温度梯度荷载,并对桥上无砟轨道结构的几何形位进行限制。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动车组检修业务,抽象出作业过程规则,并建立动车组检修作业工作流程.通过工作流和Petri网的相关理论对该工作流进行建模,并利用Petri网技术分析方法,从模型的正确性分析和性能评价两个方面对所建立的Petri网模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高速铁路发展对物流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尚尔斌 《铁道货运》2011,29(2):16-19
阐述高速铁路对推动低碳物流发展的积极影响,分析了高速铁路发展给铁、公、海多式联运带来的发展新机遇、对进一步推动铁路服务模式转型与服务能力提升的作用、对铁路专业企业发展的挑战等,以及高速铁路对推动产业合作与融合,提升现代物流产业市场竞争力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根据动车组制动系统中减速度特性以及相关牵引制动计算和运动学理论,文中提出了一种平直道环境下基于不等距点分割与人工鱼群算法结合的制动计算方法,同时对动车组的制动近似算法产生的计算误差进行分析.首先,根据列车制动原理中相关计算参数来构建动车组制动距离和制动时间的数学模型.然后,利用人工鱼群算法的优化原理并结合不等距分割思想...  相似文献   

17.
基于剪切强度折减法的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的稳定性受到了工程界的重视。基于FLAC3D软件平台,运用剪切强度折减法,就斜坡软弱层性状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重点讨论斜坡软弱层厚度、在地基中的相对位置、尖灭度、地面横坡及斜坡软土抗剪强度指标等因素,获得了安全系数值及潜在滑动面的演变规律,并提出实际工程可选用的工程对策。  相似文献   

18.
交流电气化铁道通信电磁防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交流电气化铁路不仅对通信系统引起干扰,还会使电气化铁路附近的金属与导体间或金属导体与大地间产生感应电压而危及设备和人员安全,干扰通信设备正常工作。为保证通信安全,需要对电气化铁路对铁道通信的电磁影响和电磁防护进行研究,从而给铁路现场实际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文利用电磁场对地下传输系统激励耦合的传输线方程及其一般解,建立了交流电气化铁路对地下传输系统干扰影响的分析方法。研究结果:研究得出了电气化铁路对铁道通信的影响机理,电气化铁路对铁道通信危险影响的限值,以及磁耦合影响、地电流影响和干扰影响计算公式,计算出了引起超限隔距数据。研究结论:电气化铁路的铁道通信电缆和铁道通信光缆电磁防护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交流电气化铁路对铁道通信光、电缆的影响,达到电磁防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宁西铁路线是一条在陇海线和长江之间横跨我国东中西部的东西大干线,其中既有宁西铁路南阳至合肥段为单线、内燃牵引,线路通过能力小,客货运输质量不高,难以满足客货运量快速增长竞争需要,必须对该段线路进行扩能改造。根据宁西线扩能改造项目运量预测及功能定位的分析,通过研究宏观建设方案、增建第二线建设方案及其主要技术标准、引入地区建设方案、牵引供电方案等,提出扩能改造方案推荐增建第二线、速度目标值宜采用160 km/h,引入各地区或枢纽、站后配套等尽量与既有设备相衔接方案,避免既有线大的改动,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20.
地铁盾构机掘进对周围环境影响的现场测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盾构机在城市地铁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盾构掘进过程中会引起地层损失,过大的地层损失,可导致较大的地面沉降,对地面建筑物、地下管线等设施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导致破坏,引起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本文以南京地铁一号线为依托,对盾构掘进过程中引起的建筑物、地下管线位移以及引起的地下水位进行了现场测试,经过分析、总结,得到了盾构掘进对周围环境影响的规律性结论。在此基础上,从地层沉降与土仓压力、同步注浆量和出喳量的关系,探讨了地层沉降的控制措施。研究方法:对盾构掘进过程中所影响得到地下管线位移、建筑沉降、地下水位变化等进行现场实测,获取了有关现场测试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可以供施工参考的有价值的结论。研究结论:调整、修正、合理匹配盾构掘进参数,建立有效土压平衡,确保同步注浆效果,是控制地层损失,减小地层变位的有效手段,是减少盾构掘进对周围环境影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