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斜拉桥建模过程中斜拉索内力与设计成桥索力存在偏差的问题,为确定斜拉索合理的初始张拉力,提出基于影响矩阵法的斜拉索合理初始张拉力计算方法。该方法根据斜拉索张拉过程中其两端的位移和索力协调关系,构建一种影响矩阵,通过该矩阵计算斜拉索的合理初始张拉力。以某大跨度独塔斜拉桥为例,采用该方法计算斜拉索合理初始张拉力,并对比分析了施加不同初始张拉力后的斜拉索内力;考虑该方法确定的初始张拉力和将设计成桥索力作为初始张拉力的2种工况,分析不同初始张拉力对桥梁结构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得到的斜拉索内力与设计成桥索力相对差值小于0.01%;初始张拉力对桥梁结构变形和斜拉索内力影响显著,在斜拉索中施加该方法确定的初始张拉力,可使斜拉索内力达到设计成桥索力。  相似文献   

2.
提出基于高速公路收费站进出口数据推算OD矩阵的一般方法。在缺乏初始OD矩阵的条件下,结合指数平滑法和无约束重力模型思想,通过VB编程反复迭代进行初始OD矩阵推算;利用组合模型预测高速公路各收费站出入口流量,通过弗雷特法进行OD分布推算。以沪宁高速公路为例证实此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气囊模拟计算技术综述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安全气囊模拟计算技术是研究气囊与假人相互作用的有效手段。常用的计算 双压法和压力温度法等,可以采用直接折叠法或始使短阵法建立气囊的有限元模型。现在有的折叠方式如星形叠法用传统的建模方法已有能解决,而考虑气体流动的气囊欧拉模型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引入了几何等效结构概念的基础上,采用LS-DYNA软件对截面形状不同的几何等效结构在轴向载荷作用下的变形进行了模拟分析,并对建模方法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铝合金薄壁管的比吸能是同类截面形式的低碳钢管的2~3倍;六边形铝合金型材的初始峰值载荷低,折叠长度均匀一致,变形模式比方管和圆管稳定,是一种变形稳定、可控性好的吸能元件,适用于铝合金空间框架车身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5.
由于随机用户均衡模型求解的复杂性,人们对基于该模型的反推OD矩阵的可靠性提出质疑.针对这一问题,文章以交通规划软件TransCAD为实验平台,通过所设计的实验对随机用户均衡条件下反推OD矩阵的可靠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路段流量样本和初始OD矩阵等输入数据对反推OD矩阵可靠性影响明显,增加路段样本量或降低初始OD矩阵的偏差均能有效的提高反推OD矩阵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胡锋  陈淮 《中外公路》2011,31(5):71-74
以平顶山市城东河路湛河桥主桥-斜靠式拱桥为工程实例,采用有限元程序Midas/Civil对该桥进行空间有限元离散,建立斜靠式拱桥空间有限元计算模型,采用一次落架法、用吊杆张力设计值作为吊杆张拉控制力的计算方法、影响矩阵法3种不同方法求解了吊杆初始张拉控制力,并建立相应的计算模型.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采用影响矩阵法确定吊...  相似文献   

7.
依托某钢箱梁斜拉桥(50+96+192+70) m,讨论其合理成桥状态的确定原则和初始成桥索力计算方法,再结合弯曲能量最小法和应力判别法,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线性规划遗传算法的索力优化方法。以能量法确定的初始成桥索力作为遗传算法初始种群,引入索力均匀系数和能量变化系数作为遗传算法目标函数。编制Matlab遗传算法规划程序,利用Midas/Civil模型得到的相关索力影响矩阵等作为程序读入数据,进行多目标线性规划下的合理成桥索力优化计算,避免了以往单一优化方法的不理想结果。  相似文献   

8.
文章简述了基于pcdmis的白车身常规测量方法,并分析了常规测量方法的不足。介绍了一种用于解决常规测量方法不足之处的基于"矩阵平台法"的测量技术,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矩阵平台法"测量技术基于pcdmis的关键辅助工具开发及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质量矩阵奇异时传统动力学建模方法失效和外力模型与约束力模型耦合时的解耦问题,基于复杂多刚体系统层级堆聚建模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扩展层级建模方法.以挖掘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其工作装置的动力学解析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当子系统质量矩阵奇异时,扩展层级建模方法利用质量补充矩阵可得到子系统动力学解析模型通式;当子系统的外力和约束力耦合时,扩展层级建模方法借助约束方程的二阶形式可获得解耦的外力模型,该模型仅与系统广义位置、广义速度和时间变量相关;仿真结果连续、收敛,表明扩展层级建模方法在挖掘机器人中的应用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0.
正FSIR折叠自行车是一台充满"个性的"折叠自行车,它具有极其简洁的外观以及更强韧的车身。横折、纵折,这是市场上常见的折叠方式。FSIR采用了创新的旋转折叠结构,用最大胆的方法解决了传统折叠机构的一些问题。通过穿过两个可旋转的座管,牢牢地将车身锁定成为一个坚固的整体。没有了主梁上的折叠器,不仅仅从根本上消除了传统折叠自行车无法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