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是会计要素计量与确认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对于实现收入与费用的合理配比,确定资产的价值,正确计算企业当期的经营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会计实务中,两类支出混淆不表的情况还普遍存在。本文对划分两类支出原则及其应用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港口围堤建设是港口建设中一个重要的建设项目。以该建设项目为主营业务的企业性单位,会计实务中有不少会计制度未作规定的具体问题需要探讨解决,本文仅就资产核算等事项进行探讨。一、会计实务问题起因会计实务问题的产生在于港口围堤建设中其本身所具有的如下特点:1.经营周期  相似文献   

3.
固定资产计价现状 在水运会计实务中,将固定资产成本(如船舶,房屋)计入一个单独的资产账户,在预计的综合使用寿命内进行折旧,例如船舶主观估计为18年,房屋为30年.但是这个综合寿命到底是多少,实务中存在很大的争论,事实上采取折旧年限也不尽相同,而且没有反映固定资产主要部件使用年限的加权平均,因此就给该年限的最终确定以及其准确性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4.
会计稳健性原则,又称谨慎性原则.它无论对会计理论还是会计实务,都产生着重大影响.根据会计稳健性原则,对于资产的计价和收益的标准,则与其使之失于偏高,不如使之失于偏低;对于负债的确定要全面勿漏;对于费用和损失,要"宁可预计可能的损失,不可预计可能的收益".  相似文献   

5.
辛达旺 《水运管理》2002,(11):26-27,22
一、水运业固定资产计价现状 在水运会计实务中,将固定资产成本(如船舶、房屋)计入一个单独的资产账户,在预计的综合使用寿命期内进行折旧,例如船舶主观估计为18年、房屋为30年。但是这个综合寿命期到底是多少,在实务中存在很大的争论。事实上,采取的折旧年限也不尽相同,而且没有反映固定资产主要部件使用年限的加权平均,因此就给该年限的最终确定以及其准确性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6.
财政部《关于印发《规范"三去一降一补"有关业务的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简称"17号文件")主要内容包含:国有独资企业之间无偿划拨子公司的会计处理、非持续经营的僵尸企业的会计处理、企业集团母公司向其子公司转拨资本性财政性资金的会计处理以及中央企业对工业企业结构调整转项奖补资金的会计处理等内容,涉及企业合并、政府补助、资产减值以及破产清算等会计准则和规定,其中关于对国有企业股权无偿划拨的会计处理首次以发文的形式进行了明确.本文主要对"17号文件"中涉及的无偿划拨子公司会计处理以及"僵尸企业"会计处理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7.
刘斌  崔素杰 《世界海运》2004,27(6):50-51
经济学意义上的资产认为,资产(assets)是一种物化的劳动结晶,是形成资本的要素,资产属于终端消费品,资产是中性的,不具有灵魂。从会计的角度来看,资产是股利储蓄的静态形式,是投资者的投资剩余品,也是投资者对剩余品追索权的固态形式;会计学上的资产概念认为,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组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逐步完善,负债经营的思想越来越受到重视,其所产生的财务杠杆作用使企业受益匪浅。 当企业努力扩大经营规模以增加其市场竞争力时,可以通过借款来筹集所需资金。这部分资金如果用于增加企业的固定资产,就会面临一个怎样确定固定资产帐面原始价值的问题。而这个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因增加固定资产而负债所产生的借款费用。采用合理的借款费用处理方法是对财务报表有关会计信息质量的有力保证。 一、因增加固定资产而负债所引起的借款费用的范围 一般来说,这里所涉及到的借款费用包括因增加固定资产而负债所引起的除借款本金以外的所有应付费用。具体地说,是指企业必须承担的、由于借入资金所引起的利息费用,发行债券折价或溢价摊销,接洽借款时发生的有关费用的摊销,外币借款的汇兑差额以及融资租赁所形成的租赁费。 二、借款费用会计处理的理论依据 对于一个企业发生的费用来说,都要依据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原则对其予以区别。按照收入成本费用配比的原则,如果费用的发生只会影响当期的经营成果,我们把这种费用的支出叫做收益性支出,金额从当期收益中扣减。当费用的发生影响到延续的几个会计期时,就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在几个会  相似文献   

9.
许欢  刘伟 《中国水运》2005,(2):32-33
资本经营是指通过对存量资产的优化配置、提高资产运用效率,实现企业资本最大增值的经营活动.它是一种全新的经营理念,也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中国加入WTO后,很多行业和领域向外国企业放开,国内企业直接进入国际市场,与强大的对手竞争。  相似文献   

10.
一、港池的减值和重置 在港务设施中,港池的固定资产性质是毋庸置疑的。因为首先它是企业为了在生产或供应商品或劳务时使用、出租给其他人,或是为了管理的目的而持有;并且预期,其在不止一个期间内使用,与港池资产有关的未来经济利益可能流入企业。另外,对港池资产的成本,企业能够进行可靠的计量。因此,它完全符合会计准则关于固定资产确认、计量的标准。但是,由于港池资产的不可触摸性、物理状态的  相似文献   

11.
航运企业资本运营策略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欢  王蓓 《集装箱化》2005,(6):22-24
资本经营是指通过对存量资产的优化配置、提高资产运用效率,以实现企业资本最大增值的经营活动。它是一种全新的经营理念,也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纵观国内外,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 不是通过某种方式、某种程度的兼并或收购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是主要依靠内部扩张成长起  相似文献   

12.
讨论企业的资本经营有多种视角。企业资本经营的精髓在于放大企业资本的同时实现对资本的控制,即在于企业资本放大与控制的对立统一。从这一视角来看,企业的资本经营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的形式:一是债务性放大与控制;二是股权性放大与控制;三是非债务性、非股权性放大与控制,也可以称为(资产负债)表外放大与控制。从这样一个宽广的视角来回顾和分析一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航运企业资本经营变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商誉的不确定特征使企业外购商雀的会计处理出现了很大分歧。本文在分析了有关国家对外购商誉的会计处理方法后,指出摊销商誉的不合理之处以及实务中的困难,最后,提出应将商誉作为永久性资产并采用类似于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的会计方法对其进行期末计价处理。  相似文献   

14.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当前经济界关注的一大热点,也是企业面临的一大难点。诚然,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关键在于努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但在相同的盈利状况下,会计上采用的利润衡量方法不同也会造成不同的资产保值结果。本文试从现代企业制度下资本维持的意义着手,围绕资本维持和资产保值作点探讨。  相似文献   

15.
李斌 《水运管理》2002,(1):24-25
一、港口企业进行中外合作经营港口资产的背景及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国外资本进入我国市场,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制度鼓励国内企业吸引外资。特别在90年代初,各行各业以不同的方式引进了大量国外资本。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港口企业同样引进一定数量的国外资本而组建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在港口企业投资成立的中外合资合作公司中,较多采用中外合作经营港口设施的形式,即中方以土地、岸线使用权和港口公用设施以及配套设施等资产作价,作为中方的投资和合作条件;外方负责建设期的开发资金,在港口设施建成投产后,按各自持股比例…  相似文献   

16.
马晓栋 《集装箱化》2014,25(10):13-14
1我国集装箱航运企业成本管理方法发展历程 (1)起步阶段 我国集装箱运输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我国仍处于计划经济时代,企业经营活动以生产为导向。集装箱运输呈现分散式扩张的发展态势,航次被认为是集装箱运输业务的生产单元,带有明显的散杂货运输的烙印。在以航次为核算对象的成本管理模式下,收入、成本的确认以航次为基础,运费收入归集在航次下,跨航次收入按航次拆分,成本按航次归集并与收入形成配比。  相似文献   

17.
一、企业档案是企业的一种特有资产 企业档案是企业在其正常的生产、科研、人事管理、财务等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留价值且相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各种档案材料的总和。在我国,企业的资产认定一般按照经济学的分类方法,按照资产的相对流转方式将资产分为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而按照资产是否为物质载体的存在方式又可以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相似文献   

18.
企业改制是指依法改变企业原有的资本结构、组织形式、经营管理模式或体制等,使其在客观上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改制使企业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的资产与产权也发生了转变。企业档案在改制企业资产转变重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企业进行资产评估、资产审计的凭证和依据。做好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中及变动后的档案处置与管理工作,使档案对改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技术开发等各项职能活动持续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是转制企业档案工作者应有的职责。  相似文献   

19.
一、发展现状我国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就已经开始了资产证券化理论与实务的探索。早期有中集集团应收账款证券化、中远集团航运收入证券化的离岸操作。2005年8月,中金公司募集完成32亿元的“中国联通CDMA网络租赁费收益计划”,开创了中国境内企业资产证券化的第一例。此后,中  相似文献   

20.
赵小明 《水运管理》1997,(5):21-22,1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营往往受到诸多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这些不确定因素对企业而言即是一种风险。风险可能给企业的经营带来超出预期的收益,也可能给企业的经营带来超出预期的损失。通常情况下,企业在经营中对意外的损失比对意外的收益关切度要强烈得多。企业在经营中对风险的管理,一般更侧重于从不利的方面考虑风险因素(以下风险的概念均指不利风险),以达到控制风险、减少和避免损失、实现企业既定目标的目的。实务中,企业一般针对不同的风险类别(经营风险、筹资风险)和风险存在的重点部位或阶段,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