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型光伏锂电无均衡管理储能发电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新型光伏锂电储能系统拓扑结构.在该结构中,光伏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单体之间通过控制单元实现能量耦合,通过光伏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单体之间的结构耦合,实现锂离子电池的无均衡管理(NBCM).对该拓扑结构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光伏锂电储能模组能够在以欠压浮充为投切判据的控制单元工作模式下,实现光伏电池近似MPPT工作的同时,能有效地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充放电;与肖特基二极管近似直连相比,通过MOSFET以近似直连的方式耦合选定工作电压的30 W光伏电池与锂离子电池能够提升模组能量效率约8%,在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光伏储能发电系统中均可应用.   相似文献   

2.
机动车电动化换电模式的普及是北京市实现碳中和国家战略的一种发展方向.通过分析北京市现有道路交通车辆使用特征,预测得出普及换电模式下全市平均每小时电动汽车换电需求量.基于现有换电站技术,提出一种面向大规模换电服务的集中换电站基础设施,并计算得出全市集中换电站新增用电量和用电负荷.碳中和目标下,北京市新增用电量应来自零碳排放的风力和光伏新能源电力.根据华北地区风电和光电波动性和随机性特征,提出500 kV两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搭配换电站电池储能的荷随源动电力供应解决方案,计算得到风电和光电装机最小规模和全市每天应储备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数量.  相似文献   

3.
机动车电动化换电模式的普及是北京市实现碳中和国家战略的一种发展方向.通过分析北京市现有道路交通车辆使用特征,预测得出普及换电模式下全市平均每小时电动汽车换电需求量.基于现有换电站技术,提出一种面向大规模换电服务的集中换电站基础设施,并计算得出全市集中换电站新增用电量和用电负荷.碳中和目标下,北京市新增用电量应来自零碳排放的风力和光伏新能源电力.根据华北地区风电和光电波动性和随机性特征,提出500 kV两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搭配换电站电池储能的荷随源动电力供应解决方案,计算得到风电和光电装机最小规模和全市每天应储备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数量.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镍锌电池锌负极掺杂不同比例的活性炭制备了新的电极,该电极制备的电池既具备电池性能又具备电容性能.通过电化学性能测试得出电池的容量在25 mAh.普通镍锌电池和镍锌超级电池在四种不同倍率下进行充放电测试,普通镍锌电池在高倍率下充放电能量效率较低,而镍锌超级电池可在高倍率下充放电,镍锌超级电池掺C 20%循环寿命最长.  相似文献   

5.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效率受燃料电池设计和操作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文中建立了能够计算PEMFC效率的单电池稳态模型,模型预测的极化曲线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利用该模型研究了电池工作温度和工作压力对电池效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电池工作温度范围内,提高电池工作温度,有利于提高电池效率,高电流密度电池效率增幅要大;提高阴极和阳极工作压力均有利于电池效率提高,但阴极的工作压力增加对提高电池效率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6.
基于多项式回归算法的锂电池SOC估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锂离子电池提出了一种非常实用的估测电池SOC的方法,即采用了开路电压法与安时计量法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实验获得电池静态开路电压与对应的静态初始SOC,然后基于多项式回归分析法拟合出电池静态开路电压与电池静态初始SOC的曲线方程;而电池充放电时的SOC变化量则用安时计量法计算.经过实验验证,此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估测...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LR6碱性电池自动生产线及其控制系统,给出了控制的结构框图,硬件配置设计及抗干扰措施,软件开发设计,调试方法。实际运行表明该控制系统具有明显的优点,运行可靠。  相似文献   

8.
为了加快Li-O2电池投入实际应用的速度,首先设计相对封闭体系锂氧电池,并通过水合肼还原法将氯化钯和碳纳米管(MWCNTs)还原为Pd/MWCNTs复合材料,然后与商业MnO2均匀混合得到Pd/MWCNTs-MnO2阴极催化剂材料.通过对电池在相对封闭体系中测试,结果表明:当放电截止电压为2.0 V时,在100 mA/g的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的比容量约为2250 mAh/g;在1000 mA/g的电流密度下该电池在相对封闭体系中可以循环44个周期.该研究结果将为Li-O2电池的商业化应用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
为了配合锂离子电池在无轨电车上的应用,提出了一种针对无轨电车运行环境的锂电池管理系统,能够对车载电池进行故障诊断、分级报警和优化充电.本文主要分析了无轨电车环境下电池运行模式的特点,针对原有铅酸电池的使用和管理问题,提出了更加优化合理的锂离子电池使用方法和控制策略,就电池的故障分级、电池荷电状态(SOC:State of Charge)估算、电池有效利用容量区间、充电电流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多种特殊处理方法,较好配合了锂离子电池在无轨电车上的安全高效使用.  相似文献   

10.
电动汽车剩余电量计算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电池在工作过程中任意时刻的剩余电量理论上应该等于电池的实际容量减去放电电量的原理,推导出了剩余电量的实用计算公式,设计了剩余电量计量系统。通过对一组铅酸电池的实车道路测试,发现其计量误差大约为20%,误差主要由电池的实际放电模式与试验模式的不同所造成。  相似文献   

11.
2011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上海成为中国首个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城市,嘉定区被指定为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区。2011年底示范区将建成6个充/换电站、1个电池配送站、1个公交专用充/换电站;电动汽车的试乘试驾中心、运营服务中心、商业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根据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建立了数学模型,并依据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光伏电池阵列的仿真模型.通过该模型来模拟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条件下光伏电池的I-U特性曲线,其中光伏电池的仿真参数按照125×125刚性光伏电池片设置.  相似文献   

13.
应用于微小型电子器具设备的微型电池,按产生电能的机理可分为化学电池和物理电池两大类.又由于化学电池电极材料、物理电池转换能量形式不同,微型电池各种各样.  相似文献   

14.
技术专家们正在绞尽脑汁用各种各样方法让电池更新换代,一场电子设备的革命正悄悄来临。在不远的将来,也许我们手中的可乐就可以帮汽车行驶几百公里。如果你对电池的感觉还停留在手电筒里圆柱形干电池的印象中,那实在是太落伍了。从最早我们熟知的铅酸电池到后来的镍镉电池、镍氢电池,再到如今手机里清一色的锂电池,以及研发与实用并重的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和解决当前的实际困难,各类电池正在发展中形成各自的特色,最大程度地展现了科技、实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郝庆丰 《家用汽车》2011,(7):151-151
电动汽车的发展离不开电池,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也是电池。前不久,中国电网提出了个换电的方案,就是用更换电池的方法取代造价昂贵的充电站。这个想法不知是谁想起来的,可以说是用换的老方法,解决了电动汽车电池的新问题,我认为还是个很聪明的方法。要说换的方式我们并不陌生。还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燃气罐就进入了北京家庭。那时只要交一小笔押金,就可以把煤气罐带回家,罐的产权是燃气公司的,燃气灶是自己花钱买的,用完了再去换,确实很方便。电池技术是电动汽车的核心技  相似文献   

16.
电动汽车磷酸铁锂电池组能量均衡控制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课题研制的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均衡系统,采用XE164和XC878作为主从机的控制核心,以LTC6802-1作为电池电压采集控制核心。开发了充电、放电以及静态的能量均衡控制算法,设计了基于电感储能的无损式均衡电路。样机实验结果表明,该均衡系统较好地实现了电池充电过程的能量均衡、电压监控与电池管理以及保护等功能,具有较高的均衡效率。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某电动车电池包3维模型,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电池包自然对流和强制通风冷却时的稳态温度场,结果表明2种方式都不能较好地满足电池的散热要求;据此设计了5种结构改进方案。通过CFD模拟发现:在电池包中部设置开口挡板并依次错位布置进风口、通风口和出风口,可以达到较好的散热效果,电池包最高温度下降了8.3℃、最大温差下降了7.3℃、单体电池的最大温差下降了6.1℃。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不同电池结构组装成氢-溴储能单电池,进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通过分析电解性能、充放电循环性能和电池效率,研究了不同电池结构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膜电极的CCM两侧喷涂催化剂,阴极为担载Pt/C催化剂(担载量为1 mg/cm~2)的碳毡的电池在200 m A/cm~2电流密度下进行充放电测试,其催化活性最高,电极反应效率最快,电池的充放电性能最好,能量效率和电压效率达到68.9%和70.3%.  相似文献   

19.
车载镍氢电池管理系统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国内外关于车载电池SOC计算方法及电池管理内容、方法与策略研究,特别是电池热管理研究的现状与发展。针对每一部分,提出了个人的看法与观点,并指出应当根据系统论的观点主动的管理电池。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电动汽车驾驶员里程焦虑问题,并为车辆行驶里程预测提供重要依据,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来探讨电动汽车行驶里程和电池SOC之间的关系.首先对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删除、插值和平均处理,再对电动汽车行驶里程和电池SOC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建立模型,利用递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参数进行辨识.利用北京市运营物流电动车的数据对建立的模型及参数辨识结果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基于数据驱动预测行驶里程的方法是可行的,所建立的行驶里程与电池SOC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