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2005年1月25日至2005年3月5日,为期40天的全国春运将有70万辆大中型客车投入运营.据预测,2005年春运期间全国道路旅客运输量约为17.9亿人次,比2004年同期增长3.5%.在这一客运高峰的同时,制造企业也自然不能等闲视之.  相似文献   

2.
韩超 《商用汽车》2016,(4):26-28
盘点猴年春运,除了运力上的提升外,还有很多喜人的变化悄然出现,例如:深化服务,旅客走得更满意;车辆档次提升,旅客走得更舒服;全面保障,旅客走得更安全。3月3日,为期40天的2016年"春运"顺利落下了帷幕。据交通运输部发布数据显示,2016年春运期间,全国旅客发送量超过29.1亿人次,比2015年同期增长3.8%。其中,铁路客运量3.25亿人次,同比增长10.2%;道路客运量24.95亿人次,同比增长3%;水路客运量4 260万人次,同比下降0.6%;民航客运量5 140万人次,同比增长4.7%。从数据中可以看出,道路运输仍然担当了本次春运的主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春运期间六里桥站发出旅客数为19.29万人次,2014年为19万人次,预计2015年将达到18.5万人次,较往年春运期间相比,公路客流量虽略有下滑,但也基本保持平稳。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2月4日—3月15日,为期40天的2015年春运预计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8.07亿人次,比2014年增长3.4%,其中道路运输运送旅客24.2亿人次(不含公共电汽车和出租车),增长2.5%;铁路2.95亿人次,增长10%;水运4 430万人次,增长2%;民航4 750万人次,增长8%。近两年,随着我国航空业和高铁  相似文献   

4.
《驾驶园》2015,(3):23
<正>2015年春运从2月4日开始至3月15日结束,共计40天。期间,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8.07亿人次,比2014年增长3.4%,其中道路旅客发送量24.2亿人次,增长2.5%。从地方客运委员会了解到,目前全国运营的班线客车中,约45%是宇通客车,以此计算的话,约有11亿人次的旅客发送量是由宇通客车完成的。毫无疑问,这是宇通的荣耀,但也使宇通售后服务人员感到了责任重大。营运车辆多、分布地域广,  相似文献   

5.
一年一度的春节返乡探亲是全国人民热切盼望的事情,而春运也一直牵动着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心弦.2013年春运为期40 d,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统计数据,全国道路水路平安运送旅客约31.4亿人次.其中道路旅客31亿人次,同比增长8.8%.春运期间,全国道路运输共投入营运车辆84万辆,日均发送约265万班次.上海、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四川等客流量较大的省市,还积极从周边省份协调落实了数千辆客车保障高峰期的运力需求,中短途客流增幅明显.  相似文献   

6.
道路客运在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主导地位2010年,全国旅客运输总量328亿人,同比增长10.2%。其中:铁路客运量16.8亿人,同比增长9.9%;公路客运量306.3亿人,同比增长10.2%;水运客运量2.2亿人,同比下降0.7%;民航客运量2.7亿人,同比增长15.8%。公路客运量占全国旅客运输总量的93.38%,铁路  相似文献   

7.
正2021年4月6日,公安部公布了2021年第1季度机动车以及主要细分车型、驾驶人的保有量和新增数据,现摘编梳理如下:(1)机动车:截至2021年3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78亿辆,其中汽车2.87亿辆。2021年第1季度,全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966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67.31%,比2019年同期增长31.96%,创同期历史新高;其中,汽车新注册登记750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63.33%,  相似文献   

8.
2004年1-6月我国MPV市场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共销售55199辆,与2003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0%;销售额达到125.89亿元,比2003年同期增长了40%;6月份MPV市场销售平均价格为21.1万元,比2003年同期下降了20%。  相似文献   

9.
根据财政部2011年1月20日公布的2010年财政收支情况,2010年我国财政收入8万3080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同期全国财政支出8万9575亿元,比上年增长17.4%。2010年我国出现财政赤字6495亿元。。  相似文献   

10.
北京:预计春运期间客运量——公交4.98亿人次,地铁1.8亿人次2010年春运于1月30日开始,至3月10日结束,共40天。预计2010年春运进出北京客流总量将达到3435.7万人次,比2009年增长12.7%,春运40天的客流密度将呈现前松后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张颖 《汽车与配件》2004,(18):20-22
2004年2月,全国汽车商品进出数量及金额与上月相比,进口略有增长,出品则继续保持下降趋势。本月共进品各类汽车(含底盘)1.82万辆,比上月增长15.40%,同比增长19.56%。累计进口金额5.17亿美元。比上月增长3.89%,同比增长37.77%,其中轿车共进口1.36万辆,比上月增长35.61%,同比增长48.19%,约占汽车进口总量的74.73%。  相似文献   

12.
一、2002年我国摩托车出口情况据海关统计,2002年我国摩托车、摩托车发动机、摩托车零件共出口12.7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11.1亿美元增长14.8%,其中:摩托车出口343.95万辆,增长19.4%,出口创汇6.5亿美元,下降13%,平均单价从259.2下降到188.8美元,下降27%;摩托车发动机出口249.3万台,出口创汇2.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42.7%和118.5%,出口单价从124.2美表1 1990年-2002年我国摩托车出口情况  相似文献   

13.
《公路》1959,(3)
我国公路交通事业在1958年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在这一年里,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年。根据初步统计58年全国公路货运总量可达到12亿吨,比1957年增长157%,货运周转总量可达到146亿吨公里,比1957年增长134%(其中汽车货运2.8亿吨,87亿吨公里,民间运输9.2亿吨,59亿吨公里);汽车客运可达到3亿人,比1957年增长26%,汽车客运周转量可达到111亿(?)公里,比1957年增长26%。公路运输  相似文献   

14.
《公路》2000,(12)
新世纪第一个新春佳节即将到来 ,为了让全国人民在喜庆祥和的氛围中欢庆春节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近日发出《关于切实做好 2 0 0 1年春运工作的通知》。《通知》规定 ,2 0 0 1年春运从 1月 9日开始至 2月 1 7日结束 ,共计 40天。据预测 ,全国旅客运量将达到1 6.6亿人次 ,比上年增长 2 .7%。其中铁路 1 .34亿人均 ,增长 5% ;公路 1 4 .9亿人次 ,增长 2 .6% ;水运 2 90 0万人次 ,下降 1 .5% ;民航 730万人次 ,增长 3.3%。《通知》提出 2 0 0 1年春运工作的指导原则是 :“以客为主 ,客货兼顾 ,安全运行 ,运送及时 ,服务到位。”《通知》对做好…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客车的现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和旅游事业的蓬勃兴起,公路客运量急剧增加。全国交通系统营运公路客车的客运量,1985年达41.6亿人次,比1980年增长87.4%,平均年递增13.38%;1985年客运周转量达1543亿人公里,比1980年增长111.7%,平均年递增16.18%。据有关方面预测,“七五”期间全国公路客运平均每年仍将递增12%左右,加以公路客车运输具有覆盖面广、灵活方便、可以直达等优点,因而对客车的需求量在迅速增长。  相似文献   

16.
宏观·国内     
《商用汽车》2014,(1):10-10
2014年春运1月16日开始 2014年春运将于1月16日开始,2月24日结束,为期40天。经交通运输部分析预测,2014年春运期间,全国道路客运量将达到32亿人次,同比增长5.8%左右:全国水路客运量将达到4300万人次,同比增长1.1%。2013年12月23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关于认真做好2014年道路水路春运工作的通知》,  相似文献   

17.
<正>2010年1~10月,广西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86.06亿元,比2009年同期净增73.3亿元,同比增长23.45%,增幅高于全国同行业平  相似文献   

18.
二曲 《城市车辆》2009,(1):12-13
2009年全国春运道路的运输客运量预计将达到20.7亿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春运期间全国将投入大中型营运客车76万辆,日均发送班次将达210万次。如此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对于客运企业而言是每年盈利的高峰期,对于乘客而言平安回家成为迫切需求,对于整车制造企业而言,却是逢年必有的严酷考验。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私家车数量的激增,汽车质量和售后服务维修质量欠佳,成为困扰有车族的主要问题。仅2004年上半年,全国共受理汽车消费纠纷,比2003年同期增长了55.86%。  相似文献   

20.
有关统计显示 ,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外商投资我国道路运输业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 2 0 0 2年 1至 9月 ,经交通部批准立项的外商投资道路运输业项目共 1 9个 ,比 2 0 0 1年同期增加 5个 ,项目合同投资额为 1 70 91 .6万美元 ,与 2 0 0 2年同期的投资额相比增长了 98% ,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