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解决共享电动汽车网点选址布局不合理问题,从低碳角度出发,以建设共享电动汽车网点成本、用户出行时间成本及建设共享电动汽车网点碳排放和共享电动汽车路径碳排放最小为目标,以共享电动汽车网点覆盖程度为约束,构建计及碳减排的网点多目标选址规划模型,设计多目标优化算法NSGA-Ⅱ(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以Chicago Sketch(芝加哥写生)网络为算例求解模型得出网点选址结果,并将其与基于K-means(K均值)的聚类算法网点选址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计及碳减排的共享电动汽车网点选址模型在车辆路径碳排放、聚类内部平均距离和聚类间平均距离等指标上表现更好。  相似文献   

2.
电动汽车共享有助于解决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为提高电动汽车共享系统效率,保 障系统的可持续性,本文考虑共享需求的不确定性,提出单向电动汽车共享系统最优配置方法。 首先,以多情景处理共享需求的不确定性,以车站和状态集计车辆和调度员,考虑需求价格弹性, 构建共享电动汽车系统配置模型。然后,针对3类共享出行需求价格弹性函数,根据需求为整数 的特点,设计基于割线的外逼策略,提出用于模型求解的外点法。最后,算例证实了考虑共享需 求不确定性的必要性,分析了共享需求方差、弹性以及需求量对共享电动汽车系统利润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共享电动汽车系统利润随需求量和需求方差的增加而增加,随需求弹性绝对值的 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共享汽车的选址难题,提出一个新的停车网点选址方案,并以武汉市洪山区为例进行验证。首先,利用供需平衡法、出行方式比例法和万人拥有率法对2020年武汉市共享汽车总量进行预测,据此估算洪山区的网点需求量;然后,从个人、企业和政府三个角度考虑选址影响因素,确定相关假设及约束条件,并以造价总成本最低、出行总距离最短、网点覆盖率最广、满足需求量最大、政府满意度最高为目标函数,建立网点选址的数学模型;最后,依据官方数据确定模型各参数,采用非支配排序的遗传算法求解选址模型,得出10组可行解。以各目标函数作为评价指标,在给定的权重下,从中筛选出最优解作为唯一的选址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共享汽车网点选址可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共享汽车的选址难题,提出一个新的停车网点选址方案,并以武汉市洪山区为例进 行验证。首先,利用供需平衡法、出行方式比例法和万人拥有率法对2020 年武汉市共享汽车总量 进行预测,据此估算洪山区的网点需求量;然后,从个人、企业和政府三个角度考虑选址影响因 素,确定相关假设及约束条件,并以造价总成本最低、出行总距离最短、网点覆盖率最广、满足 需求量最大、政府满意度最高为目标函数,建立网点选址的数学模型;最后,依据官方数据确定 模型各参数,采用非支配排序的遗传算法求解选址模型,得出10 组可行解。以各目标函数作为评 价指标,在给定的权重下,从中筛选出最优解作为唯一的选址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共 享汽车网点选址可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面对日益紧张的环境和资源的双重压力,电动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而电动汽车充电站是电动汽车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布局合理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对电动汽车的普及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完成充电需求小区划分的基础上,以规划区域所有充电者到其临近充电站的广义距离之和最小,同时每个充电者都只距其所属充电需求小区的充电站广义距离最近为目标函数,建立整个规划区域内系统最优的充电站选址模型,采用充电需求小区划分一充电站选址一广义距离比较一充电需求小区划分调整的渐进优化法,不断循环求解,寻求充电站的最佳选址。最后针对南京市某区域,通过建模和渐进优化,得到了该区域内的充电站最佳选址。  相似文献   

6.
电动汽车充电站是影响电动汽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对电动车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充电站配套设施建设的滞后阻碍电动汽车的发展。充电站建设前期选址是否合理影响着充电站的运营效益、服务质量以及安全性。针对当前电动汽车充电站选址布局的研究现状,总结影响充电站选址布局的因素和充电站选址布局原则。在满足选址原则的基础上,考虑充电需求点分布,建立以充电服务半径和充电站最大服务数量为约束的充电站收益最大化的非线性目标函数。为求解目标函数,利用遗传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寻优处理。最后通过仿真算得充电站的位置和服务充电需求点的范围。算例仿真表明,该模型能够实现较优的选址方案,为充电站的选址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交通、环境、电力、规划、土地等6个方面界定了电动汽车充电站的选址条件,给出了基于熵权模糊物元法的充电站初步选址的技术流程,然后在初步选址的基础上建立了充电站总建设成本最低的精确选址模型,设计了精确选址模型的遗传求解算法。选取40×40平面内随机产生20个充电需求点和8个备选站点的案例,验证了电动汽车充电站分层递进式选址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电动汽车在缓解能源压力和环境污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充电不方便成为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合理布局电动汽车充电站位置,本文提出一种数据驱动的电动汽车充电站选址方法.利用海量的移动位置数据提取潜在的交通需求位置,包括出发点和目的地;将地图划分为等间隔的网格,将潜在的交通需求位置与网格关联,统计每个网格内的交通需求量,需求量大的网格作为电动汽车充电站选址的候选位置.实证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精准定位潜在用户需求量大的位置,为电动汽车充电站选址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电动汽车存在充电续航问题与传统燃油汽车存在环境污染问题的矛盾,本文提出共 享汽车混合车队规模优化方法。首先,在不考虑成本条件下,分析动态车辆调度和实时调度员分 配对共享汽车系统需求满足和车辆利用的影响。然后,针对由传统内燃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插 入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构成的混合共享汽车系统,考虑车辆调度和调度员分配,以运营 商利润最大化为目标,CO2排放量和道路拥堵为约束,构建混合车队规模优化模型。通过Matlab 调用Gurobi求解器求解上述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最后,以成都市为例,分析不同CO2排放量 约束,以及车辆调度对共享汽车运营商利润、不同类型的车队规模、车辆利用率和用户需求满足 率的影响。同时,比较单一车队和混合车队共享汽车系统,结果显示,混合车队和单一插入式混 合动力车队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是目前最适合共享汽车系统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合理布局对减少里程焦虑,提高出行舒适度及电动汽车的普及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针对电动汽车充电站建立了基于随机用户均衡的双目标双层规划选址模型。上层模型考虑政府的目标,为系统最优模型,以最小化系统旅行时间和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采用NSGA-II算法求解;下层模型考虑用户的目标,为随机用户均衡模型,考虑带里程约束的多车型混合交通网络分配问题,采用MSA算法求解。最后的算例结果表明电动汽车渗透率、交通组成模式、财政预算水平对充电站最佳选址有较大影响,论证了该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以及在实践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电动汽车的充电系统是发展电动汽车的重要基础支撑系统,进行电动汽车充电站的选址优化研究对于电动汽车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影响电动汽车充电站的选址因素进行分析;在充分考虑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原则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充电站运营费用和用户充电费用最小化的电动汽车充电站的选址模型;然后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对模型和算法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停车泊位利用率,减少停车后步行距离,根据商业区和居住区停车需求时段的错峰特征,建立共享停车泊位利用率最大化和步行距离最小化的双目标泊位分配模型.模型考虑了停车泊位供需空间和时间冲突特征,界定了模型的边界约束条件,采用粒子群多目标搜索算法求解.以聊城市金鼎商圈为例,调研了商业区和居住区的停车泊位数量、高峰时段停车需求和平均步行距离等模型参数.通过算法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停车共享分配模型可用于居住区共享停车泊位分配,有效地提高了泊位利用率,降低了停车后的平均步行距离.  相似文献   

13.
科学合理的铁路客运站选址能有效减少工程投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对于促进城市发展协调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铁路客运站选址特性出发,构建了包含工程投资建设费用、旅客需求满意度等指标的客运站选址评价体系。采用集对分析法并结合改进层次分析法,构建带权同一度矩阵,选择矩阵中最大的带权同一度值对应的备选方案为最优方案。该方法不仅消除了指标类型的差异同时还考虑了各指标在评价中不同的重要程度。最后以武汉站选址为例,运用选址模型进行比选得出最优方案为杨春湖站址方案,与实际选址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4.
针对共享电动汽车运营中出现的站点车辆供需不平衡及人工调度成本过高等问题,提出面向自组织平衡的共享电动汽车调度优化方法.利用共享电动汽车站点选择行为数据,构建用户取车站点选择MNL(Multinominal Logit)模型,分析用户的站点选择行为;构建面向各站点车辆供需自组织平衡的站点间车辆调度优化方法,即通过车辆动态折扣策略引导用户改变默认的最近取还车站点,在运营结束后以运营企业的调度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人工调度优化模型并应用禁忌搜索算法求解;最后,选取北京市海淀区部分共享电动汽车站点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优化方法与无动态折扣策略相比,调度总成本降低了 4.5%,人工调度成本降低了21.1%,人工调度任务数减少了8.3%.  相似文献   

15.
针对共享电动汽车运营中出现的站点车辆供需不平衡及人工调度成本过高等问题,提出面向自组织平衡的共享电动汽车调度优化方法.利用共享电动汽车站点选择行为数据,构建用户取车站点选择MNL(Multinominal Logit)模型,分析用户的站点选择行为;构建面向各站点车辆供需自组织平衡的站点间车辆调度优化方法,即通过车辆动态折扣策略引导用户改变默认的最近取还车站点,在运营结束后以运营企业的调度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人工调度优化模型并应用禁忌搜索算法求解;最后,选取北京市海淀区部分共享电动汽车站点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优化方法与无动态折扣策略相比,调度总成本降低了 4.5%,人工调度成本降低了21.1%,人工调度任务数减少了8.3%.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共享单车投放点选址问题,本文将建立投放点车辆预测需求模型预测小区总投放数量,同时构建投放点选址模型,并结合实际数据利用蚁群算法寻求最优解。算例结果表明,模型与算法能有效地确定服务小区内共享单车投放点位置、数量及投放车辆总数,解决服务小区间调配问题中存在的选址难题。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电动汽车充电站选址布局不合理问题,从城市充电基础设施布局规划视角,采用ArcGIS网络分析法对原有充电站站点进行优化。以哈尔滨市为例,基于道路路网、充电站站点、停车场场点、人口及电动汽车数量等基础数据,运用ArcGIS构建最小化阻抗和最小化设施点模型。对模型输出结果以经营者年综合成本进行量化对比分析,并利用泰森多边形(Voronoi图)对模型结果的充电站选址进行可行性验证。综合对比模型输出结果可得:最小化阻抗模型在原有6个站点的基础上新增5个站点,能够将服务覆盖面积占比由58.87%提升至81.43%;被服务的充电需求点数量占比由75.4%提升至95.8%;同时,优化后的站点布局能够较好地契合Voronoi图,契合度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高铁站是服务于铁路沿线居民的重要节点工程,其选址直接影响到旅客的出行效益,并与城市的用地开发和空间拓展息息相关。现状高铁站选址主要考虑技术经济指标,社会效益分析相对不足。针对山地城市,筛选高铁站选址的关键影响因素,包括场地条件、城市空间结构、站点至城市中心的时空距离、周边道路交通条件和工程量。构建直接反映选址方案优劣的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山地城市在用地开发、配套道路建设、拆迁工程等方面的不确定性,提出改进的综合评价方法。渝万沿江城际铁路丰都站的实例表明,该选址方法能够综合协调各方利益,提升社会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规范出租车运营,改善出行者候车环境,提高出租车经营效益,进行基于出租车出行需求特征的停靠站选址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界定了出租车出行需求时空热点的含义,基于样本出租车GPS数据研究出行需求的时空聚集特征,得到了出行高峰时段和出行热点区域.将出行需求作为依据应用于出租车停靠站选址,提出了基于最大覆盖的停靠站选址模型,同时结合出行者的不确定性交通行为和消费特点,在车站服务能力、出行者步行距离和计划修建数量等方面分析了模型的适用条件.实例区域的选址研究结果表明,以客观需求为依据的选址方法,可以更好地契合出行者的出行需求,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刘娜  张玺 《交通与运输》2020,36(4):15-19
为给道路客运行业在旅客需求波动下的资源配置提供决策参考,促进行业长足有序发展。首先,针对需求不确定下的定制客运乘降点选址问题,将不确定需求引入约束条件,以旅客需求点需求量与需求点到乘降点间的距离乘积之和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随机规划模型;其次,运用随机规划理论对随机约束条件进行处理,转化为机会约束模型;最后,以重庆城际快客乘降点选址为实例,对选址模型的可用性进行验证,获得了规划乘降点数量在不同取值下的定制客运乘降点规划方案,对置信水平变化进行了分析,发现随机约束置信水平变化与目标函数呈正相关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