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珠江水运》2001,(3):32-3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船舶、海上设施和船运货物集装箱以及船用产品检验(以下称"船舶检验")工作的管理,提高船舶检验工作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海上设施检验条例>(以下称<船检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交通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办发[1998]67号)和<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主要职责和人员编制的批复>(中编办[1998]40号),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2.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证船舶、海上设施和船运货物集装箱具备安全航行、安全作业的技术条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防止水域环境污染,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3.
信息与资料     
据报道,《港口法》已列入国务院立法年度工作计划。截至1999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交通部分别制定和颁布了交通法律3件、行政法规41件、规章约 610件,共 650多件。今年 1月 11日,交通部印发了《公路、水路交通法规体系框架和实施意见》,提出到2010年将初步形成门类齐全、分工合理、上下有序、内外协调的公路、水路交通法规体系,这是加强行业管理和交通立法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为加强船舶、海上设施和船运货物集装箱以及船用产品检验工作的管理,交通部日前颁发了《船舶检验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办法》…  相似文献   

4.
近日,为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工作部署,充分发挥船舶技术法规在推进造船业和航运业健康有序发展中的指导、规范、引领和保障作用,交通运输部出台《船舶技术法规体系框架(2020)》(以下简称《体系框架》),对构建适应新时代需要的船舶技术法规体系,促进我国水上运输及相关行业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部海事局党组成员唐金龙对《船舶技术法规体系框架(2020)》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5.
《中国修船》2001,(2):14-1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船舶、海上设施和船运货物集装箱以及船用产品检验(以下称 “ 船舶检验”)工作的管理,提高船舶检验工作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海上设施 检验条例》(以下称《船检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交通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 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办发[1998]67号)和《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主要职责和人员 编制的批复》(中编办[1998]40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船检条例》规定的各项船舶检验管理工作。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以下称“中国海事局”)是依照本办法实施 各项船舶检验管理工作的主管机关,负责制订并组织实施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范、规则;监 督管理船舶检验发证工作,审定船舶检验机构及验船人员资质并实施监督管理,负责法定检 验授权,审批外国验船组织在我国设立代表机构并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条 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批准设置的船舶检验机构和国务院交通主管部 门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置的地方船舶检验机构(以下称“船舶检验机构”) ,经中国海事局授权后方可行使船舶法定检验业务。  相似文献   

6.
船舶运输在我国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前在船舶运输中普遍存在管理混乱,集装箱信息手工采集速度慢,容易出错,无法实现对集装箱以及货物的跟踪管理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船舶运输的发展。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船用物流管理系统,对RFID技术的原理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船用物流管理体系,对车辆管理子系统、集装箱管理子系统以及人员管理子系统进行研究。本文提出的船用物流管理系统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珠江水运》2011,(22):4-4
展示内容:1.造船业;2.船用发电机、船用机械、渔业捕捞、甲板设备、船用电气和电子设备、船舶涂料、船用设备、船舶冷却设备;3.工程服务、咨询服务、专业技术服务;4.船东;5.金融服务;6.海事服务;7.燃油和润滑油、保险、拖船服务、船运代理及货物装卸、渔具;8.港务及海上安全;9.相关协会。  相似文献   

8.
随着航运业的发展,船舶对我国水域环境的污染威胁越来越严重,防治船舶污染水域的任务越来越艰巨。当前,我国已经加入了一些与船舶污染防治有关的国际公约,并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有关船舶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初步构筑了我国船舶污染防治的法规体系框架。但是,总体上看,我国的船舶防污染法规体  相似文献   

9.
回顾21世纪的开头两年,国际形势的主流仍然是和平与发展。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正在加速推进。在全球国际贸易货物供应链中,85%以上的货物仍然是由海运船舶运送的。国际海上集装箱运输革命正在深入发展,国际贸易货物的集装箱化和集装箱货物多式联运又推动着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和整合。但是,本应为国际海运服务的国际海事法规却有严重滞后现象,自上一世纪90年代以来,规范国际海运承运人的运输责任制度由于“海牙”,“维斯比”、“汉堡”规则的同时在国际海运上生效,而且不参加上述公约的国家又推行一种混合责任制度,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国际的  相似文献   

10.
姜涤清 《集装箱化》2015,26(9):18-20
<正>随着海洋平台的蓬勃发展,作为海运业配套产品的近海集装箱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由于近海集装箱成本较高,在实际使用中常被标准集装箱代替。近海集装箱主要用于海上固定或漂浮设施与船舶之间的货物或设备运输。海上环境经常风高浪急,且无专业港口门吊设施,因此,吊装过程中易造成集装箱与海上漂浮设施及船体间的碰撞,若采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船检》2015,(1):37
中国石化润滑油公司是中国石化旗下集润滑油、脂生产、研发、销售的专业公司,可以为国内外船东提供优质的全系列船用润滑油产品及相应服务,产品包括船用气缸油、系统油、中速机油和各种船舶辅机用油。完全满足不同类型船舶设备各个润滑部位的润滑需要。船用系统油3008、4008、船用气缸油5070S、5070等多个产品通过MAN、Wartsila等世界著名船用柴机制造商的行船试验和技术认证。长城船用润滑油产品己广泛应用于远洋及沿海的各类型船舶,多艘VLCC、VLOC以及大型集装箱轮选用长城全系列船用润滑油产品。优异的润滑性能表现以及稳定的产品及服务质量得到国内外船东一致认可。  相似文献   

12.
船舶检验局1986年颁布了船检法规6个,计有: (1)《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海上设施检验条例》; (2)《海上单点系泊装置安全规则》; (3)《海上浮式油气处理及贮存装置安全规则》;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船检》2001,(6):47-47
问:船用产品为什么要申请检验? 答:根据中国船级社(CCS)的<产品检验规则>,凡是作为重要材料、设备或另部件的船用产品,准备用于入CCS级或受CCS检验的船舶、海上设施和集装箱时,均需要申请CCS认可和检验发证,并只有取得CCS签发的相应证书后,才能获准使用.这是为了较好地控制上船产品的质量,保证船舶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我国智能船舶面临较好的发展形势,船舶智能化、无人化将是船舶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船舶工业和航运界在智能船舶领域进行了探索与研究,相关科研项目正在积极开展。智能技术工程化应用初显成效,已形成一定的技术积累和产业基础,基本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同步。但总体而言,全球智能船舶仍处于探索和发展的初级阶段,智能船舶标准体系、测试与验证体系亟待建立,智能技术工程化应用十分有限,相关国际海事公约法规研究刚刚起步。因此,急需建立大型智能船舶综合测试与验证海上试验场,实现复杂海况下智能船舶航行与作业能力验证,为智能船舶技术发展和智能船舶运营无人化提供有力保障。本文对国内外海上试验场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并对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探讨。建设国家级的智能船舶海上试验场对提高我国航运智能化、安全、营运效率,降低航运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将大力促进我国船舶产业智能化升级,提升我国船舶制造和航运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演习演练     
《水上消防》2006,(3):46-47
13月23日上午,由青岛海事局、山东海事局海上巡查执法支队、青岛港集团、青岛港公安局、中远公司等单位,在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联合举行的“集装箱船舶危险货物事故应急和港口设施、船舶保安联合演习”。  相似文献   

16.
中国海岸线很长,船舶数量也非常多,加之海洋气候的多变,要保证所有船舶尤其是运输易燃易爆货物船舶的安全,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消防改革措施,使船舶避免遭受火灾威胁。本文构思了消防物联网的基本框架,设计了智能船舶消防系统的基本构成,提出了应用物联网技术进行模拟消防训练和海上消防规划的构思。应用物联网技术构建智能船舶消防系统对船舶火灾预防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保障船舶在海上环境中的安全航行,增强数据信息传输稳定性,设计基于SDN技术的海上船舶现场通信网络架构。通过SDN定义的方式,搭建船舶通信体系,完成基于SDN技术的通信切换处理。在此基础上,连接船用电子设备,按照一体化通信的拓扑结构类型,选择合适的通信接口电路,实现海上船舶现场通信网络架构的搭建与应用。实验结果表明,与异构型通信网络相比,在SDN技术支持下,通信网络架构能够有效增强海上船舶主机之间的数据信息传输稳定性,保障船舶安全航行。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强调了加强船舶海上货运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指出其对于保障海上运输安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然后分析了当前我国船舶海上货运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法规体系不完善、监管手段落后、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优化建议,包括完善法规标准体系、运用高新技术提升监管水平、加强船员安全教育与培训、建立风险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等。旨在提高船舶海上货运的安全性,保障航运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集装箱船舶港口使费的分类与确定集装箱运输是全球性的商品流通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国际贸易为了减少买卖双方的经济纠纷 ,相应制订了许多国际法规和惯例。但在船舶港口使费上国际港口间尚未有很好的协调与规范 ,但总体上还是趋向于对等原则的。我国国际航线船舶港口使费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港口收费规则 (外贸部分 )》的规定。由于船舶来往于世界各国之间 ,港与港之间的集装箱货物交往甚密 ,港与港之间的交流不断加深 ,因此 ,我国国际集装箱的运输与国际接轨紧密 ,基本适应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要求。1 船舶港口使费的税收…  相似文献   

20.
在船舶与海上设施行业,将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于船舶与海上设施行业的设计、制造、运营等全生命周期阶段,是提高设计效率、提升数字化运维管控水平、改善配套产业发展等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