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车辆安全通过高速公路雨雾路段,文章基于能见度检测和低能见度的安全行车间距,设计出一套适应广西雨雾特殊天气条件的高速公路雾天智能诱导系统。该系统具有能见度检测、智能诱导、多元化控制、无人值守等功能,提升了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水平,增加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速公路行车速度快的特点,文章分析了YOLOv3算法的优势,并利用YOLOv3算法对目标车辆跟踪的两个步骤进行改进:在车辆检测阶段利用YOLOv3算法模型及Resnet-18算法模型构建双线性分类模型,提高目标车辆检测准确性及检测速度;在车辆跟踪阶段则引入深度分类的方法,能有效减少目标车辆标识跳变的问题,改善目标车辆跟踪效果。通过实验表明,所提出的基于YOLOv3的高速公路多目标车辆跟踪算法具有较高的识别速度及跟踪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驾驶员的眼动特性能很好地表现视觉信息处理过程,可通过驾驶员在高速公路隧道内行驶过程中的眼动特性变化规律来分析公路隧道侧壁采用不同内装材料条件下照明环境所带来的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文章运用Smart Eye Pro 5.7型非侵入式眼动仪系统,以高速公路隧道驾驶员行驶过程中的眼动特性为评价指标,基于云南宝腾高速公路鹿山隧道工程实例,对三种内装材料下的注视持续时间、注视区域、瞳孔变化及变化速率进行了实车试验,得出了驾驶员在上述3种工况下的眼动特性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种条件下使用蓄能自发光内装涂料的公路隧道内驾驶员的注视特征明显优于使用其它材料的工况,瞳孔直径变化最小、变化率最平稳,即蓄能自发光涂料能显著提高驾驶员行车进入隧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指标。  相似文献   

4.
依据2022年2月24日0时生效的第202202期导航数据库整理出厦门高崎机场运行标准,根据机场地形地势分析形成低能见度天气的原因,结合机场2010—2019年航空例行天气报告报文的详细内容,梳理机场低能见度天气月份分布及小时分布特点。最后通过对2018年3月4日一次雾天气发生过程的研究,梳理对机场运行造成的影响,提出厦门高崎安全飞行和运行控制的建议。研究可知:1)平流雾是厦门机场造成低能见度天气的主要因素之一,它的出现有明显的季节性;2)要确保低能见度天气下的安全飞行,需要多部门的协作,按照规章展开工作,并加大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3)签派员应加强天气发展趋势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5.
团雾是浓雾的一种特殊天气现象,具有雾体密度更浓、能见度更低、对路面湿滑度与附着系数影响更大、雾体影响范围更小、突发快、持续时间更短的特点。结合江苏省交通厅及江苏省气象局所统计的资料,对团雾特征及成雾机理做了研究,同时,从路面附着系数与可见度等角度出发,分析了团雾对江苏省高速公路的具体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宿新高速公路设计、管理经验,提出了提高高速公路防雾设计质量、加强路段区域气象资料的采集与监测、设立应急中心点等应对措施,以保障高速公路在团雾天气下行车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营受恶劣天气影响显著,尤其是在极端恶劣的天气情况下。在车辆跟驰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车流控制方式,并结合车间距和车流安全的影响因素,推导得出了恶劣天气下能见度与高速公路安全行车速度的关系。研究为恶劣天气条件下高速公路的不间断安全运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山区公路危险路段(点)的鉴别方法,提出了山区公路长大下坡路段安全隐患整治的方法和措施,并结合云南省某高速公路进行了安全隐患整治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整治技术有效可行,能够改善山区公路长大下坡危险路段(点)车辆运行速度的协调性和降低车辆出现制动失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山区高速公路优化限速设计方法,多方面分析设计速度、运行速度、限制速度和事故风险等因素,从相对“静态”和“动态”的限速设计思路提出山区高速公路设计限速方法的应用优化建议,有利于提高公路运行安全,并为管理单位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高速客运容易引发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从人、车、路、环境、管理等几个方面,对高速客运事故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驾驶员安全管理、加强全民道路安全教育、做好车辆的安全管理、加强对车辆运行情况的全面监控、完善和改善高速公路有关设施、加强对天气情况的掌握、建立多点快速抢救"绿色通道"等7条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不良天气精准监测和快速响应需求,文章提出构建基于高速公路CCTV系统等机器视觉技术的高速公路不良天气快速响应管控系统,并对系统架构、关键技术和判别指标进行了分析。经建模计算后可知,该系统实现了雨、雾、沙尘三种不良天气下的能见度和降雨量监测。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汽车ESP系统控制原理和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效果分析,说明汽车ESP相比被动保护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带和安全气囊而言,其能够快速识别出汽车不稳定的行驶趋势,主动地帮助驾驶员进行操控车辆,最大限度地减少车辆侧撞的风险,提高车辆在公路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使更多汽车厂商和驾驶员意识到ESP对公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同时对ESP自诊断技术加以分析说明,为汽车维修技术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某高速公路工程为例,选用ANSYS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标准沥青路面有限元模型,探究公路沥青路面结构的动力响应规律,并基于已有研究成果,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不同行车参数条件下的乘车人员舒适度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沥青路面结构的动力响应随车重和制动力的增大而增大,随车速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沥青路面结构竖向响应对车重敏感性强,路面水平动力响应对车辆制动变化的敏感性强,车速对路面动力响应的影响较小;车辆行驶速度越大、制动力越大则车辆的动力响应越明显,乘车舒适度越低;车重会降低车辆的动力响应,提高乘车舒适度,但车重过大极易引发安全事故,故需进行合理限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无信号控制的干线公路平面交叉合理间距设置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干线公路平面交叉之间交通流的运行特性及几何参数进行分析,对干线公路交叉口之间的距离进行分段,结合影响干线公路平交间距设置的因素—交通特性和平交口密度,采用理论几何分析的方法,分段确定干线公路平面交叉间各区段最小长度的推荐值。通过搜集已有实际工程平交口间距设置数据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推荐间距有助于车辆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车辆的实际运行情况出发,以车辆在直线段上仅经历加速和减速阶段作为直线段最小长度的控制条件,分别推导了平直路段和直坡路段基于运行速度的直线段最小长度计算模型,并以现场实测数据为依据,建立了高速公路平曲线起终点小客车运行速度与平曲线半径的回归模型,并结合某高速公路案例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考虑纵坡的直线段最小长度比平直线段最小长度长;同向曲线间直线段长度能满足不宜小于6倍设计速度的规范要求,但可能不满足所建立模型中车辆运行对最小长度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传统的基于停车视距和基于交通标志视认距离的雾天高速公路限速模型的分析,提出了考虑比较全面的组合限速模型,并采用保守分析与乐观分析方法对各种限速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论证各种限速模型的特点和适用条件,同时还提出了不同能见度条件下的高速公路限速值和管理措施,为高速公路雾天行车安全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对青藏公路车辆运行速度、车辆组成的调查,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车辆组成、不同路段速度进行分析,建立了不同车辆组成下的运行速度模型,并结合交通事故数据,提出了确保交通安全的常年冻土区公路运行速度值。该运行速度模型的应用研究,为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为了准确地掌握山区水泥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层温度场的变化规律,以便为桥面沥青铺装结构受力变形分析及沥青铺装材料设计与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文章针对井冈山山区高速公路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体系进行了现场温度测试,同时以热力学为理论基础,结合混凝土桥面铺装结构以及气候环境资料建立了温度场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有限元方法对日最高温度、日...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速公路监控中心需要轮询查看大量视频的繁琐任务及人员消耗,文章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的高速公路事件检测方法。该方法针对传统检测无法判断事件主体是否为工程养护车辆和工作人员的情况,制作了工程养护车辆和工作人员的数据集,采用yolox网络结构作为基础,在网络结构中增加目标识别头,同时对人和车辆进行检测和识别。经实际应用后表明,该方法检测效果优于对比组,可有效检测和识别社会车辆和工程养护车辆、普通行人和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高速公路改扩建完成后车辆荷载作用位置对拓宽路基的影响,本文应用Ansys有限元计算分析软件,建立车辆荷载力学计算模型,分别对车辆荷载作用在新路基、旧路基和新旧路基结合处等不同位置进行了应力与应变分析,文章研究总结了车辆荷载在新路基、旧路基和新旧路基结合处等不同位置下的竖向位移、水平位移、竖向应力与剪应力的变化规律,以期为我国高速公路路基的拓宽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山区高速公路建设总体质量与效率,结合山区高速公路桥隧连接工程的类型与特点,对桥隧连接工程的现存问题、施工类型、施工特性进行分析,提出山区高速公路桥隧连接工程安全运行维护措施,以期提升我国山区高速公路桥隧连接工程关键性技术水平,促进我国山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