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针对船舶机舱布置智能化程度低、设计知识难以继承与共享的特点,将本体理论引入到机舱布置领域,并探讨了有关机舱布置智能化设计的相关内容。提出了基于本体的机舱布置设计方法框架,运用本体建模软件Protégé实现了框架中的部分功能,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本体的一致性、通用性与有效性,构建了基本的查询、推理与扩展机制,以便于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整合网络资源,实现设计知识继承共享,为船舶机舱布置辅助设计程序的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船舶机舱智能布置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知识工程的理论,对船舶机舱布置问题进行知识获取和知识表示,建立机舱智能布置问题的数学模型并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完成知识推理过程;以CATIA软件为平台,采用CATIA二次开发技术,实现3100TEU集装箱船机舱花铁板平台的智能布置;该研究对船舶智能设计系统的开发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船舶加热盘管在船舶庞大的管路系统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但是船舶的管路三维布置设计还是通过手工一根根布置操作完成,其效率较低。为此,本文开展船舶加热盘管自动布置技术探索和研究。通过采用"S"型的路径规划方案布置管路和路径回溯算法来判断路径规划终止条件,完成空间内探路,以出口管路算法形成完整路径。最后应用加热盘管的总长度优化算法,达到设计长度要求。通过在三维平台开发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船舶加热盘管自动布置系统可以缩短设计时间80%以上,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海洋平台的设计建造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与常规船舶相比,海洋平台三维设计在船体结构方面要对建模和工艺要求更高,对舾装、管路、设备、电缆布置要求更准确。这就需要先进的、专业的三维设计软件作为支撑。AVEVA marine和NUPAS-CADMATIC是应用于国内船舶与海洋工程的最新三维设计软件,代表了船舶设计软件领域的领先水平。通过分析这两种软件在设计效率和设计理念方面的部分特点,针对海洋平台三维设计的特点,从船体结构和舾装两个方面进行比较,找出能满足海洋平台三维设计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船舶》2020,(1)
船舶数字化、智能化设计技术正在不断深入发展。文章结合AutoCAD的优点和三维体验平台(3DExperience,简称3DE)在数字化设计上的优势,探索了一种基于AutoCAD二维布置图驱动3DE平台进行三维建模的创新方法;运用组件应用架构(CAA)对3DE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设备节点批量创建、属性拓展和设备模型自动调用等功能;文中以某货船轮机专业机舱的三维建模为例,运用二次开发工具读取二维布置图中生成的数据表格驱动生成了对应的机舱三维布置模型,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经实船测试,该方法可极大提高3DE平台中三维建模的效率,该研究为船舶三维高效建模提供了具体的开发方法和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6.
依照船舶建造规范要求,用AutoCAD软件建立船舶机舱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对船舶机舱进行优化布置,以Creator和Vega软件为平台,实现临境视觉仿真,结合人体工程学,通过虚拟人对机舱设备进行可安装可操作性评估,实现对机舱布置设计的最优目标。  相似文献   

7.
基于遗传算法与临境环境的机舱优化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照船舶建造规范要求,用AutoCAD软件建立船舶机舱模型,利用遗传算法对船舶机舱进行优化布置,以Creator和vega软件为平台,实现临境视觉仿真,结合人体工程学,通过虚拟人对机舱设备进行可安装可操作性评估,实现对机舱布置设计的最优目标.  相似文献   

8.
冯素梅 《江苏船舶》2003,20(5):28-29
在船舶建造过程中,要完成一条万t级船舶的电装生产设计工作,船舶电缆布置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生产设计质量的好坏又直接影响到现场施工的进度和原材料的使用情况.计算机辅助船舶电缆布置和施工不仅减轻了设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也为现场施工人员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本系统已应用于造船电缆布置设计中.  相似文献   

9.
船舶锚系设计是船舶设计的重要内容,船舶艏部线型一旦发生变化,锚系布置就要反复的进行校核和修正,工作效率低,有必要使用新的设计工具来辅助工作。在参考有关规范和文献的基础上,对船舶锚系自动布置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基于VB.NET和AutoCAD平台,开发了船舶锚系自动布置辅助系统。系统建立了锚参数数据库,为船舶锚系布置设计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数据库平台,并用二维自动作图比较的方法实现了锚系布置中锚链筒最优位置的确定。  相似文献   

10.
王成林  林富有 《船舶工程》2016,38(S1):200-202
船舶电缆布线软件开发的目的是能够快速准确的计算出设备间的最优路径,并将这些路径按区域汇总成电缆清册供施工使用,系统运用C++为开发工具,SQL Server为后台数据库管理工具,实现了船舶电缆的布线计算,并对电缆分类进行有效的管理,通过实际应用,验证了应用电缆布线软件能够有效的缩短设计时间,提高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三体船构型复杂,侧体布局对其阻力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理论,利用SHIPMDO-WUT软件平台构建一种侧体布局自动优化方法。以某高速三体船为例,进行侧体布局的优化,结果表明:在4个不同弗劳德数下,优化船较母型船的兴波阻力均有所下降,总阻力也相应减小。得出在4个不同弗劳德数下总阻力最小的侧体布局方案,表明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研究内容可为三体船减阻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阳世荣 《舰船电子工程》2012,32(2):90-92,101
随着船舶燃油价格上涨,船舶节能技术成为国际造船及航运行业的研究热点。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船舶辅机节能技术途径,阐述了智能控制的节能原理,提出了智能控制节能技术方案,通过实施变频调速、应用高效永磁电动机、根据全船平台信息进行自适应的辅机控制调节等技术来降低船舶辅机的能耗,达到船舶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船舶制造综合生产设计中,电气主干电缆册的编制是不可缺少的一环.通过编制各系统的主干电缆,统计出全船主干电缆的结点和电缆长度,算出托架以及电缆框架的尺寸,给施工提供依据.过去使用EXCEL编制电缆册,其编制和计算存在不少缺陷,现通过VBA编程语言进行了改进.计算统计中,部分过程可达到自动处理.  相似文献   

14.
佟寅  桑巍 《船舶工程》2020,42(6):109-113
随着海洋调查的发展,研究人员往往希望在更深的地方执行更为复杂的调查任务,这对调查仪器及其布放绞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调查深度的增加,传统的钢缆因自重大已经不适用,深水调查中越来越多的采用高模量合成纤维缆。本文从深海缆绳的使用特点着手,针对高模量合成纤维缆绳的特性,研究缆绳对深海调查绞车系统设计的影响,可为应用高模量合成纤维缆的深海调查绞车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对现代舰船作战能力需求的大幅提高,舰载电力电子设备配置方案日趋复杂,舰船隐身性、集成性与电磁兼容性(EMC)成为论证和设计的焦点,EMC论证和设计迫切需要向数字化、精确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提出了舰船EMC数字化设计方法,定义并阐述了EMC顶层量化预设计概念和内涵,提出了设备EMC指标设计和预检验方法以及EMC设计流程,并对进行EMC辅助设计的数字化平台功能需求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舰船EMC辅助量化设计平台"框架。该设计平台基于数字化预测的仿真系统,能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帮助论证和设计人员解决舰船EMC论证和设计中指标量化、方案优选和定量评价难题,将成为舰船实现EMC数字化论证和设计不可或缺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针对船舶智能设计对各种电气信息的需求,首先分析了智能设计模式下船舶电气信息的构成.然后,探讨了船舶电气设计流程、设计任务等管理信息和产品、设备信息的集成方法及其表达形式.最后,构建了船舶电气智能设计数字化信息模型的数据库框架,介绍了其在船舶智能设计软件开发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前舾装设计知识缺乏整理和归纳,这些设计知识及相关专家经验的重复利用和共享性较差,影响设计效率。针对这些问题,基于知识工程理论和计算机编程技术,以船舶救生系统的布置设计为例,分析舾装设计知识所适用的表示方法和推理框架,介绍具体的知识表示、知识分析和知识推理的方法,完成船舶舾装布置设计顾问程序编制,对船舶舾装其他系统设计知识的智能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波流联合作用下多分枝拖曳线列阵回转过程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参考某海洋地震多分枝拖曳线列阵具体参数和该拖船的海浪响应幅值算子(RAO),结合该船工作时的具体过程,利用大型水动力分析软件Orca Flex建立了多分枝线列阵回转过程时的动力学分析简化模型,实现了对多分枝拖曳线列阵在回转过程中的动力学分析,得到了波流联合作用下,各个拖缆的张力和曲率沿缆长方向的变化规律及各个缆索拖曳点End A和拖曳缆索拖曳尾端End B的张力值在时域上的变化图像。结合计算结果,给出了多分枝拖曳线列阵在回转过程中的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为了满足多元化船舶产品生产需要,设计一种具有高柔性、高效率的综合管子智能生产线的工艺布置。它在硬件上符合DN 40~DN 400管径碳钢管加工工艺流程要求,在软件上与公司现有的ERP系统对接,并自带MES系统,实现全自动区及半自动区的信息及物流顺畅贯通。所设计的工艺布置兼顾智能、高效、柔性生产特点,工艺适应范围广,产能可扩展,管子智能生产线规划方案理念及配置先进,符合智能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