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对沥青路面常温破坏机理以及路面铣刨机刀具铣削阻力的分析,利用冲量定理.推导出铣刨机铣削转子驱动马达工作负荷的计算公式,为铣削转了驱动马达提供选型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沥青路面常温破坏机理以及路面铣刨机刀具铣削阻力的分析,利用冲量定理,推导出铣刨机铣削转子驱动马达工作负荷的计算公式,为铣削转子驱动马达提供选型依据.  相似文献   

3.
5、铣削转子及其驱动形式 铣酣转子机构是冷式路面铣削机械的关键总成之一;其主要构成为在一定直径的空心轴上装有经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按双螺旋线排列的刀盘,通过定位凸块与刀盘定位并焊接在刀盘上的刀库和插装在刀库里的铣削刀具;为了保证刀具酌均匀磨损,刀具每工作一次还可绕其中心自由旋转。铣削转子随机器的前进(牵连运动)和其自身的反向(与机器驱动轮前进转向相反)旋转(相对运动),其刀具相对地面完成摆线运动(绝对运动)。通过上述运动,铣削刀以破碎沥青路面集料间的粘接层来完成机器的铣削作业。在机器上装设有材料运载机构,铣削转子上还设有按一定规律排列的集料刮板,以将铣削下的材料集中到所要求的位置,并通  相似文献   

4.
通过铣削测力系统测量了人造多晶刚石(PCD)铣刀铣削铝硅合金的铣削力,并建立了端铣刀加工铝硅合金时的铣削力经验公式。研究了切削用量,工件材质及刀具前角等要素对铣削力的影响规律。由于铣削是断续冲击切削,故障刀齿的切入冲击力对刀刃的磨损,破损有重要的作用,探讨了铣时切入角的大小对切入冲击力的作用,得出选择大切入角有利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介绍五轴高速铣削加工的优点,重点讨论了与五轴高速铣削加工有关的技术问题,如机床的结构、刀具、数控编程、CNC系统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继CNC技术之后,高速铣削给机械制造业带来又一次革命性变化。其巨大吸引力在于实现高速加工的同时,把原来普通数控难以达到的对加工精度、表面质量、刀具磨损和生产时间等所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变成了现实,而CAM技术的应用则更使高速铣削得以完美体现。  相似文献   

7.
用PCD铣削汽车铝合金零件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PCD端铣刀加工铝合金汽车变速器箱体顶盖和变速器箱体为例,研究PCD铣削平面的效果及一些因素的影响规律。PCD铣刀的硬度高,耐磨性好,热膨胀系数小,使用PCD刀具加工表面的平面度误差小,表面粗糙度小。因此,PCD刀具的应用使一些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加工成本却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路面铣削装置的设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路面铣削机械是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等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新机种。它采用滚动铣削筒作为工作装置,主要用于对路基的建立与路面修整。本文在叙述滚动铣削装置基本机理的同时,对滚动铣削装置各个参数的确立和设计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数控内螺纹铣削刀具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工中心的广泛应用,为柔性和集成制造奠定了基础。但是,目前从加工中心使用的刀具方面看,除刀具材料、加工性能及钻镗铰工序刀具复合等有较大改善外,在原理和种类上并没有脱离传统刀具的影响。而本文介绍的几种数控内螺纹铣削刀具,其利用数控机床的螺旋线插补功能,在柴油机零件制造上实现了内螺纹高速、高效自动加工。  相似文献   

10.
不锈钢铣削力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法进行了不锈钢铣削试验,通过测力系统测量了铸造不锈钢倾斜面球头刀铣削的铣削力,得出了预测铸造不锈钢CrlM18Ti9的铣削力经验公式,并验证了公式的有效性.应用该公式可以提前对选定铣削参数的铣削力进行估计,避免了铣削力过大引起的刀齿损坏.有关分析结果对铣刀的设计及不锈钢铣削参数的优化选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箱形桥梁内外温差空间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箱梁内外温差对其抗裂性影响的程度,以苏通大桥辅桥(140 268 140)m大跨径连续刚构桥为对象,采用结构空间分析有限元软件,建立空间整体分析模型,针对箱梁内外温差对抗裂性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与相同条件的结构平面杆系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2.
大跨度中承式双肢钢箱系杆提篮拱桥施工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宁波东外环明州大桥总体布置及各部分结构特点,针对边跨及中跨拱肋和加劲梁的多个安装方案进行比选,并对结构抗风等几个关键施工技术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3.
东江特大桥主桥为(95+170+95)m的连续刚构桥,为判断该桥下部构造是否满足规范抗撞要求,对桥墩进行抗撞分析。采用有限元程序MIDAS建立全桥及桥墩模型,通过反复试算,得出主墩、交界墩和引桥桥墩能够承受的最大船撞力横桥向分别为14 MN、5 MN、3 MN,顺桥向分别为10 MN、4 MN3、.5 MN,与国内《公桥规》、《铁桥规》及美国AASHTO 3种规范计算出的设计船撞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各桥墩均能满足国内两规范对桥梁的抗撞要求。为防止船舶直接撞到桥墩,采取设置橡胶块、防撞岛、防撞墙及将交界墩的左、右幅承台连为整体的防撞措施。  相似文献   

14.
唐乐 《交通科技》2012,(3):16-18
高速铁路多联大跨连续梁日益增多,而该工况下桥上无缝线路设计经验较少,亟须该种工况下桥上无缝线路纵向附加力变化规律。文中建立了钢轨-扣件阻力-梁体-墩台一体化空间非线性有限元梁轨相互作用模型,并利用ANSYS分析软件进行求解,计算分析了不同扣件阻力及不同桥跨布置工况下桥上无缝线路纵向附加力,并总结出纵向附加力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公路、铁路相关规范关于桥梁抗倾覆性能条文的不同规定,采用剪力-柔性梁格分析方法,对一座多跨独柱曲线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进行横向整体抗倾覆稳定性分析。采用桥梁结构专用分析程序,针对两种典型支座布置下的算例桥梁进行计算简化并建立空间网格分析模型。认为,针对公路独柱曲线窄幅桥梁,采用公、铁2种计算方法的结果基本接近。建议采用公路桥梁计算表达式进行结构设计,以增大其安全储备;采用铁路桥梁计算表达式对其进行结构验算,可有效简化验算工作,并能真实反映结构的横向整体抗倾覆性能。  相似文献   

16.
复杂群桩基础冲刷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公路桥梁群桩基础的冲刷计算,根据我国现有公路桥梁群桩基础的现状,详细分析、研究各类群桩布设情况下的河流的阻力特性、流态、流速分布以及泥沙运动性态。研究结果表明,在复杂布设群桩条件时,存在四种冲刷机理:纵向掩蔽作用、纵向冲刷联动作用、横向阻力增大作用和横向冲刷联动作用。并根据该研究结果,修订完善目前我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中,桥墩非黏性土的局部冲刷计算公式中边界条件不合理部分,在原公式中仅考虑群桩横向排列影响系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同时考虑群桩横向和纵向排列的综合影响系数。并用实桥数据进行验证后,提出了复杂群桩基础冲刷计算的推荐公式。这一结论使原有冲刷计算公式更加趋于合理,从而能运用于复杂群桩基础的冲刷计算。为非黏性土群桩基础的局部冲刷计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狄晓红 《隧道建设》2018,38(5):865-872
为探索矩形顶管机在砂卵石层中的适应性,以成都市下穿人民南路人行通道矩形顶管项目为依托,对矩形顶管机在砂卵石地层中的组合式刀盘布置、下部刀盘减阻技术、螺旋机叶片安装位置和闸门结构形式等切削及排渣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1)采用同平面刀盘开挖形式,可减少前后刀盘布置带来的卡卵石现象,避免卵石对刀盘的的冲击,更能适应砂卵石地层的施工; 2)全部或部分切除下部刀盘加强大圆环,进行结构优化,在满足砂卵石地层开挖需求的同时,降低切削转矩20%左右; 3)带式双螺旋输送机螺旋叶片伸入土舱设计使螺旋输送机携渣能力提高3倍,且弧形闸门装置能够对渣土实现有效封堵。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汽车吸能盒结构耐撞性,受毛竹微观结构启发,提出3种不同的仿生双菱形肋边多胞薄壁结构。建立仿生双菱形肋边多胞薄壁结构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仿真对比研究仿生双菱形肋边多胞薄壁结构与传统八边形多胞薄壁结构的耐撞性。分析双菱形肋边布置方式、内层壁厚等因素对新型薄壁结构吸能特性和变形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八边形多胞薄壁结构相比,仿生双菱形肋边多胞薄壁结构的吸能特性有了明显的提升;双菱形肋边布置方式和内外层壁厚对结构吸能特性均有一定影响;随着内层壁厚的增加,结构最大峰值力减小,但总能量吸收和比吸能减少,载荷平稳度降低。仿生双菱形肋边多胞薄壁结构能有效降低乘员在汽车正面碰撞中所受的伤害,可应用到新能源汽车吸能盒的设计开发中。  相似文献   

19.
闫玉茹  黄宏伟  程知言  王钜  周欣  吕亚林 《隧道建设》2010,30(5):508-512,599
根据盾构切削刀具的阿氏螺线布置规律,针对北京地铁四号线14标学院南路站—双榆树站区间盾构刀具的布置形式,推导该区间盾构刀具的阿氏螺线布置公式及规律;并通过对刀具实际磨损情况的分析和研究,提出减少刀具磨损的优化布置措施。研究有助于为同类工程盾构刀具的布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吴斌 《交通科技》2012,(4):47-49
立交匝道桥由于其结构受力与直线桥存在差异,特别是由于弯扭耦合作用,其转矩通常比直线箱梁桥大.介绍了鹦鹉洲接线工程立交匝道桥的计算方法和特殊构造细节,如箱梁横隔板、抗扭钢筋、伸缩缝及支座选用布置等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