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通行业是全球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领域。2017年重型货车保有量仅占我国汽车总量的6.6%,但贡献了道路交通碳排放约40%,重型货车的碳减排工作对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及交通行业的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中国汽车生命周期数据库(CALCD)及中国汽车生命周期评价模型-商用车(CALCM-CV),针对重型自卸车开展了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研究,分析其生命周期碳排放结构,并结合电力清洁化、制氢工艺清洁化趋势,对未来重型自卸车生命周期碳排放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
交通领域碳排放对气候变化有较大影响,受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以及新能源利用率和“公转铁”使用率低等因素影响,交通领域碳排放仍将持续增加。为实现“双碳”目标,本文针对交通领域碳排放现状进行分析,深入研究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并从规划引领、政策引导、结构调整、科技赋能、理念更新等方面提出推动交通绿色低碳发展的相关举措,为交通领域早日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能源危机和温室效应加剧的大环境下,中国向世界承诺减碳目标:2030年前力争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力争实现碳中和。作为节能减排的重点,重型商用车的减碳成效是“双碳”征程中的关键。重点介绍基于传统动力源的重型商用车减碳技术,包括内燃机燃烧、低摩擦、智能变速、轻量化、混合动力等技术在内的动力总成领域,以及包括天然气、含氧燃料、氢氨燃料在内的先进燃料领域。通过不同领域的技术发展以及优势互补,更加高效、低碳、清洁的内燃机仍将在重型商用车领域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下简称“双碳”目标)的关键是能源系统绿色低碳转型。交通部门在我国碳排放中占有较大比重且仍在继续增加,加快推进交通部门低碳转型极为迫切。分析了中国交通部门的碳排放现状和主要特点,结合已有的国家政策、目标和以往的研究,提出交通部门的碳中和发展路径。在碳中和目标下,中国需在交通运输结构优化、替代燃料技术推广和能效提升等多方面努力,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并在2060年将排放控制在1亿t以内。  相似文献   

5.
2011年末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亿辆,其中商用车约占总保有量的23%,但其耗油量却达到汽车总耗油量的70%,成为汽车耗油的主力。2011年全年我国进口原油2 52亿t,全年原油产量2.01亿t,对外依存度超过55%,已进入了能源预警期。节能减排是缓解能源日趋紧张,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整个汽车领域,对于在汽车能源消耗中占绝对主导的商用车来说,减轻自重,降低油耗,对于我国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更加迫切。汽车轻量化正是节约能源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在保证汽车的强度和安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公路运输业的不断发展,重型货车的产销规模和保有量不断扩大,所带来的汽车尾气污染问题也日益严峻,控制汽车尾气排放对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意义重大。根据汽车保有量数据,重型货车保有量占比小,但NO_x和PM排放量却占全部汽车排放量的一半以上,成为治理的重中之重。根据国家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机动车环境管理年报》中对于重型货车、柴油车主要排放污染物历年的统计可以看出:重型货车保有量仅占全部汽车保有量的5%以下并且占比在逐年下降,但NO_x和  相似文献   

7.
正国务院日前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强调我国要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确保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逐步降低传统燃油汽车在新车产销和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健全资源循环利用体系。那么,汽车界的绿色低碳行动主要从哪些方面着手?对未来汽车产业影响几何?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双碳目标的确立,汽车行业基于全生命周期开展碳排放管理工作已经提上日程,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绿色低碳供应链将成为汽车行业未来的必然选择。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核心的动力电池,对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企业的碳排放核算对于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动力电池全流程型回收再利用企业的生产工艺梳理,构建退役动力蓄电池企业碳排放量化核算方法,并根据温室气体排放量提出建设零碳工厂的方案,以指导相关企业开展企业组织层面碳排放量化核算以及目标确立、减排方案和建设零碳工厂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周方裕 《汽车与配件》2014,(40):108-111
<正>通用的业务发展规划由市场占有率目标来拉动。因此,市场占有率目标促使着通用在尚未涉足的细分市场中开发新业务,这也便引发了通用在中国商用车领域的探索。就一般经济发展的规律而言,商用车市场的发展在开始时要超前于乘用车,但随着成熟市场的形成,乘用车与商用车的比率约为80%:20%,甚至商用车的比率还会更低。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中国,虽然乘用车已经走上发展的快车道,但占市场比率仍低于商  相似文献   

10.
交通运输行业作为"两碳"目标达成承担主要减排任务的行业之一,承担着较大的节能减排压力,而在商用车数量占比低于乘用车情况下,耗油总量却与乘用车耗油总量基本持平,由此商用车带来的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便显得更加突出,因此,为解决传统商用车的高排放、高耗能等问题,目前主要的解决措施就是新能源化、轻量化等技术革新手段来达到节能...  相似文献   

11.
我国确定“十二五”期间氮氧化物的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年均减少10%.来自环保部《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2012)》的研究数据表明,重型柴油车排放的氮氧化物总量约占汽车总排放量的67.2%,颗粒物排放量的78.8%.国务院办公厅[2013] 12号《关于加强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的意见》中确定了具体目标.2015年的目标是:节能型内燃机产品占全社会内燃机产品保有量的60%,内燃机燃油消耗比2010年降低6%~ 10%,实现节约商品燃油20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200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10%,采用替代燃料节约商品燃油1500万吨.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我国商用车行业发展迅速,市场保有量急剧上升.随之而来的,商用车辆维修保养问题也日益突出.伴随商用车行业的发展,商用车维修行业也需要不断发展.本文主要围绕运用商用车举升机及一些辅助维修设备来解决商用车维修方面的问题,对商用车维修给出一个具体的整体解决方案. 传统维修方式弊端多 以往传统的汽车维修主要以地沟的方式进行维修.  相似文献   

13.
火力发电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由其产生的CO2排放量约占全球CO2总排放量的40%。能源低碳经济领域中的1项重要课题是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但是以风能和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仍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双碳”目标背景下商用车能源与动力系统技术进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及行业调研,系统梳理商用车能源与动力系统技术研究现状,详细总结传统商用车、纯电动商用车、混合动力商用车、氢燃料电池商用车的能源与动力系统技术的发展进程,归纳分析能源与动力系统技术的发展方向,以及商用车行业短期发展趋势。从用车能效、能源互动及全生命周期减碳的视角,为“双碳”目标背景下的商用车能源与动力系统技术发展路径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简单的分析了以低碳为目的,以设计为手段,如何达到高速公路在资源、能源、材料的占用和使用时降低消耗数量、调整消耗结构、提高使用效率,减少对碳吸收生态系统破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解放CA-10B汽车已生产了26年,在我国的汽车保有量中,它约占50%,每年生产量仍占我国汽车总产量的很大比例,其动力性和经济性较差,降低它的油耗对它进行改造是具有重大经济意义的工作,也是势在必行的。  相似文献   

17.
宁文祥 《专用汽车》2010,(11):31-34
在今年的汉诺威商用车展上,最引人瞩目的是铺天盖地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品。在低碳经济已经到来的今天,经历了两年全球金融危机洗礼的全球商用车行业已经达成共识,基于摆脱经济危机困扰、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发展新能源商用车是重要的突破口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中重型商用车发展很快,保有量也越来越大,其安全性、可靠性、应用与管理,一直被国家有关部门放在汽车行业最为突出的位置。从国家层面,特别鼓励发展中重型商用车先进产品和应用新技术,近年来以政策法规鼓励发展的中重型商用车先进产品和新技术,主要体现在安全性、环保性、节油性和运输结构(吨位、型  相似文献   

19.
进入2011年以来,虽然乘用车销量增幅下滑较快,但商用车仍保持高速增长,今年前两个月的销量增幅超过40%,其中宽体轻客增长尤其快。预计今年轻卡、轻客市场将分别增长15%、18%。另一方面,从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看,乘用车发展10年后将迎来商用车的大发展时期,轻客约占商用车市  相似文献   

20.
中国清洁汽车行动的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秉刚 《汽车工程》2005,27(6):643-647
1中国清洁汽车行动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04年我国汽车年产量达到507.4万辆,已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三大消费国。2004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到2742万辆,比2003年增长了13%。私人汽车保有量占总保有量的比例已从“九五”末不到40%提高到近60%。摩托车产量和保有量分别达1700万辆和7900万辆。农用运输车产量和保有量分别达200万辆和2500万辆。据有关预测,到2020年我国汽车总需求量将接近2000万辆,总保有量有可能突破1.5亿辆。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激增,我国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更显严重,国家环保中心预测,到2010年我国汽车尾气排放量将可能占空气总污染源的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