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150系列柴油机喷油器弹簧随喷油泵考核的试验结果,从弹簧刚度和弹簧工作时的预压缩量入手,分析研究了造成喷油器喷油压力下降的原因,提出了影响喷油器喷油压力的零件之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2.
装备EGR系统柴油机的结构参数优化及排放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装备EGR系统的增压直喷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了燃烧室型式、喷油器喷孔直径和喷孔数量、喷油器喷孔夹角、喷油器启喷压力、喷油泵嘴端最高压力和喷油泵供油提前角对NO,和微粒排放的影响,以及不同EGR率对柴油机NO,以及微粒排放的影响.针对结构参数调整后的柴油机进行了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在保持HC、CO排放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该柴油机的NO排放下降了21%.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柴油机的高效低排放燃烧,研究了在晚喷条件下的超多喷孔喷射对高压共轨柴油机喷雾、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利用KIVA-3V程序,对一台6缸高压共轨柴油机进行三维模拟,并对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喷油器相比,超多喷孔喷油器上、下层油束的干涉作用使喷雾形态显得分散很多,这有利于雾化和蒸发。采用超多喷孔喷油器后,呈预混燃烧。与传统喷油器方案相比,放热率峰值增大60%,NOx排放增大36%,碳烟生成区域明显减小、峰值下降48%。在保证动力性的前提下,采用超多喷孔喷油器和废气再循环技术、推迟喷油、提高喷射压力,NOx降低64%,碳烟降低46%。因而,这种柴油机能够实现高效清洁预混燃烧。  相似文献   

4.
EQ6BT180柴油机降低NOx和PM排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明彪  李欲晓 《汽车技术》2002,(5):27-29,42
介绍了在EQ6BT180柴油机上进行降低NOx和PM(微粒)排放的研究,通过具体的试验,分析了喷油泵泵端压力、喷油器孔径和孔数,燃烧室形状,供油提前角及进气温度等因素对NOx和PM的影响,并通过产品改进使EQ6BT180柴油机的排达到了欧洲I号排放标准的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5.
对CA4D32—12柴油机进行了喷油器及喷油泵的匹配试验研究。选择不同的喷油器孔径、喷孔夹角及具有不同结构参数的喷油泵进行排放及性能试验,就这些因素对排放及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喷油器和喷油泵的优化匹配方案。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匹配提高了CA4D32—12柴油机的排放性能指标,使其在满足欧Ⅱ排放标准的同时,外特性最低燃油消耗率达到了209 g/(kW.h),提高了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6.
喷油器     
<正>如果在圆筒形喷油器体上制成偏心的弹簧室的话,便可以在厚壁处配置燃油道,因而能获得喷油器直径小的优点。但是,针阀受到偏心力的作用容易出现不稳的问题。 这项发明,在弹簧下端部设置一沿弹簧室壁滑动的中空导向件,压在针阀尾部上,从而解决了上述针阀不稳的问题。 图示,在喷油器10的喷油器体内制成偏心弹簧室22,在其厚壁处配置燃油道24,在弹簧30和针阀18之间设置一中空的圆筒形导向件32沿弹簧室内壁运动。由于导向件32的平面端压在针阀尾部上,不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柴油机问世以来的一百多年间,它的喷油嘴都是依靠燃油本身的压力开启的,而且喷油嘴开启压力都是利用弹簧预先设定好的。喷油嘴开启时间的长短,或者说喷油量的大小,完全取决于喷油泵的出油口和高压油管内的压力如何变化。我国目前使用的柴油喷油器基本上都是这样的传统喷油器。采用这种喷油器的柴油机电  相似文献   

8.
优化喷油参数是进一步开发柴油机的重点。亚琛工业大学内燃机教授开发了一种喷油规律造型具有极好柔性的喷油器样品。这种喷油器在压力罐中和单缸柴油机上的试验证实了其改善喷油器针阀开启时间可以进一步降低废气排放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喷油器的工作原理 CA6110型柴油机喷油器为长形闭式喷油器,通过喷油器套装在柴油机缸盖的各缸燃烧室上方。喷油器为5孔或6孔喷油器,喷孔直径为0.24、0.26、0.29、0.32毫米4种,喷油锥角为155°,喷油器采用低惯量推杆体,喷油性能较好。喷油器能将来自喷油泵的高压燃油喷散呈现雾状,具有一定的贯穿能力与空气相混合,在汽缸中形成可燃混合气。  相似文献   

10.
针对4100QBZ直喷柴油机提出了降低机油耗以降低微粒排放,采用缩口形燃烧室并增加燃油喷射压力以改善燃烧过程,采用无压力室油嘴以降低HC和微粒排放,大幅度推迟喷油以降低NOx排放等改善排放的技术对策。采用这些技术措施后,4100QBZ柴油机有害排放大幅度降低,全面达到欧Ⅰ排放标准,其中气态排放指标达到欧Ⅱ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1.
王宏桥  李骏 《汽车工程》1999,21(4):221-225
本文提出一种能够实现三维可视化的燃烧室内燃油分布和喷雾着壁特性计算的方法。该方法可适于任意形状的燃烧室,能反映出喷油压力,喷油嘴结构及安装位置,进气涡流比等参数与燃烧室形状的匹配关系。对采用梅花型缩口燃烧室的CA6110型柴油机,进行了计算分析及实验研究,对本文的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
缸内直喷汽油机多孔喷油器喷雾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缸内直喷汽油机多孔喷油器的喷雾特性,建立了定容喷雾试验装置,对不同环境压力和不同喷油压力条件下的自由喷雾和碰壁喷雾过程进行了拍摄,分析了壁面距离和壁面倾角对喷雾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多孔喷油器与传统的旋流式喷油器的喷雾特性存在较大差异。多孔喷油器的喷雾锥角受环境压力影响较小;随着环境背压的增大,贯穿距离和喷雾锥角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特点;喷雾锥角随着喷射压力的提高略有增加。在碰壁喷雾发展过程中,不同环境压力下喷雾油束与壁面接触面积接近;随着壁面距离的增加,碰壁喷雾高度递减,碰壁后的喷雾高度存在波动;随着壁面倾角的增大,碰壁喷雾高度和增大。在壁面倾角的增大过程中,影响碰壁喷雾半径的因素较多,呈现出较复杂的变化规律。以上研究为多孔喷油器的设计及其与燃烧室的匹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活塞燃烧室喉口开裂失效随着爆发压力提高有所增加的趋势,利用FEA技术并结合发动机耐久试验进行了异形销孔结构对燃烧室开裂影响的研究。除了热应力、材料蠕变等会引起喉口疲劳开裂外,发现活塞销孔结构对燃烧室开裂也有重要影响。异形孔结构可提高销孔承载能力,但同时提高了燃烧室边缘拉伸应力幅值,降低了顶部可靠性能,通过优化设计销孔结构可提高燃烧室及销孔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4.
姚春德 《汽车工程》1999,21(4):226-231,237
本文介绍由Lucas公司研制的喷射压力达200MPa的泵喷嘴的工作原理与特点,并将该喷射系统应用于一带模拟增压中冷的单缸发动机上的试验情况,其结果表明,高喷射压力的电控泵喷嘴与无涡流开式燃烧室相匹配时,可获得相当低的微粒与NOX排放和低燃油消耗的性能,实现不需要排气后处理便能满足EUROⅡ的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蔡少娌  许伯彦  梁夫友 《汽车工程》2004,26(4):397-400,429
数值模拟了从电喷天然气发动机喷射阀喷出的非稳态喷流的发展过程,并由纹影实验验证了解析方法的可行性。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考察了天然气喷流贯穿距离与喷射压力和喷孔数的关系;以及喷射阀质量流量与喷射压力和环境压力的关系;为精确地控制天然气燃料喷射量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数值模拟了进气歧管内天然气喷流的发展过程,探明了天然气喷射对发动机工作过程可能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尝试在CFD模拟软件FIRE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提取柴油机燃烧系统油、气、室的关键参数,即燃烧室口径比、缩口比、缩口半径、喷射锥角、涡流比,安排三水平正交模拟试验。计算结果采用方差分析进行分析,得出柴油机燃烧系统参数对发动机动力性和排放性的影响并找到较优的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17.
降低直喷式柴油机燃烧噪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研究表明,气缸内平均压力升高率偏大是导致CA6110型柴油机燃烧噪声大的主要原因,从降低气缸内压力升高率这一角度出发,对CA6110型柴油机采取推迟供油提前角,提高压缩比和改进燃烧室结构等3项措施,并依据整机性能试验结果分析了改进效果。  相似文献   

18.
基于进气道三维流场测试装置、定容弹喷雾试验台和光学单缸机测试系统组成的缸内直喷汽油机燃烧系统可视化开发平台,开发设计了满足设计要求的高性能进气道,并匹配了缸盖燃烧室和活塞,有助于缸内混合气的形成,提高燃烧速率;综合考虑排放与机油稀释量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了喷雾靶点。对所设计的燃烧系统进行了光学单缸机试验和热力学多缸机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进气道和燃烧室组织引导的气流在缸内形成高滚流,对喷雾油束有强烈的弯卷作用,极大促进了均质混合气的形成,并减小喷雾碰壁的风险;喷雾靶点的合理设计有效避免喷雾油束与壁面的碰撞,减少了机油稀释率和起燃工况HC排放;所设计的燃烧系统搭载1.5TGDI发动机实现了80kW/L、最大扭矩250N·m、排放较低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9.
The sub-chamber type gasoline engine was suggested to be a type of clean engine, but the presence of residual gas in the sub-chamber was a serious fault. In this experimental study, the CNG direct injection method was applied to scavenge residual gas from the sub-chamber. The CVC (constant volume chamber) is divided into the sub-chamber and main-chamber and used as the main experimental apparatus. Because each combustion chamber of the CVC has an injector, the injector can be used freely, at the same time or individually. Therefore, the scavenging efficiency can be improved by changing injection times for the sub-chamb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when all the fuel was injected into the sub-chamber, the combustion duration was shortened by 30% compared to that of injection into the main-chamber. Although residual gas was observed in the CVC, when the frequency of injections into the sub-chamber increased, good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were obtained.  相似文献   

20.
喷嘴开启压力对DISI甲醇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台经过改装的1.99L自然吸气缸内直喷点燃式甲醇发动机上,进行了喷嘴开启压力对发动机有效热效率、燃烧及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在发动机转速为2 000r/min的各负荷工况下,选取7.5 MPa,12.5 MPa和17.5 MPa 3个喷嘴开启压力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喷嘴开启压力的降低,发动机有效热效率、最大缸内压力和放热率略微增加,但是在小负荷工况下降低喷嘴开启压力,HC排放和CO排放显著增加,在大负荷工况下提高喷嘴开启压力会使NOx排放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