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蒋建武 《湖南交通科技》2011,(4):116-118,164
根据PC连续刚构桥底板崩裂的机理和破坏的3种情况,以底板钢束产生的径向外崩力为混凝土破坏的主因,就底板最容易发生破坏的合龙段附近梁段的预应力钢束箍筋布置进行计算分析,得出底板钢束箍筋布置的间距公式,并提出一系列连续刚构在施工过程中底板防崩钢筋布置的要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预应力混凝土箱涵的理论分析,得出预应力筋的布置形式及计算公式,并对预应力箱涵的顶、底板正截面承载力、预应力荷载的分项系数、端部承压的截面尺寸、局部承压承载力进行理论分析,给出挠度验算公式及方法,最后对预应力混凝土箱涵进行对比设计计算,结果表明,预应力能有效防止混凝土出现拉应力,并可节省混凝土用量约70%。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大跨度预应力桥梁的结构特点,结合连续梁和悬臂梁的特点,探讨了大跨度混凝土连续梁桥的结构设计,包括总体布置、底板、腹板、支座、预应力筋。  相似文献   

4.
对高速铁路中广泛应用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进行了多级重复荷载下的模型试验.试验的主要测试结果包括2种加载方式下梁的裂缝宽度和裂缝分布展开情况,荷载-挠度曲线和弯矩-转角曲线,混凝土和普通钢筋的应变分布等.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首先在跨中底板出现裂缝,然后慢慢向腹板扩展.在纯弯段,裂缝间距分布比较均匀.在施加荷载超过开裂荷载不多的情况下卸载,裂缝在预应力筋的作用下能够闭合.箱梁的最终破坏现象是混凝土顶板的压溃爆裂,跨中极限位移为跨径的1/55.重复加载下的荷载位移曲线的包络线有3个拐点,分别对应于混凝土开裂,钢筋屈服,预应力筋屈服;而重复荷载下的弯矩转角曲线在整个过程中有一个拐点,对应于预应力筋的屈服.  相似文献   

5.
利用全过程分析的方法,进行了体外预应力钢筋和普通钢筋用量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力学性能影响的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预应力混凝土梁非线性分析单元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能够准确有效地分析混凝土梁中预应力钢筋的力学性能,模拟结构中存在的普通钢筋、预应力直线钢筋和预应力曲线钢筋,提出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梁非线性分析的单元模型。应用有限元理论,采用全拉格朗日列式的三维杆单元模拟预应力钢筋;采用实体退化组合壳单元模拟结构;应用钢筋单元和混凝土单元之间的位移场关系形成钢筋对混凝土单元的贡献,将预应力钢筋对结构的作用直接反映在单元模型内部。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破坏过程模拟结果表明梁的跨中挠度计算结果和试验实测数据吻合,单元模型有效地反映了预应力束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预应力混凝土路面能够很好的解决混凝土路面的开裂问题,但是,如何对其施加预应力却无从下手,这样我们提出了斜向布置钢筋来防止水泥混凝土路面开裂,为了研究斜向布置钢筋在防止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中的应用效果,在进行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混凝土应力补偿止裂机理的理论和方法.在混凝土中布置斜向的钢筋,能够使路面在温缩时,横向变形补偿纵向变形的需要,达到止裂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现浇连续箱梁施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详细阐述了中和分离式立交连续箱梁施工中现浇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工艺,包括底模、侧模、翼板模板和内模的安装;钢筋、钢绞线制作与安装;混凝土浇筑的施工组织,底板、腹板、横隔板及顶板混凝土浇筑;预应力筋的张拉和管道压浆工作以及最后的成品质量检查。特别提出箱梁混凝土施工时模板采用胶合板,以便控制平面曲线和节约成本,且关、拆模方便。该连续箱梁现浇施工工艺的工程实践为类似桥梁工程的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箱梁一般施工工序预应力现浇箱梁一般的工序控制为:地基处理→支架搭设→支架预压→施工标高调整→铺设底模、腹板侧模、翼板底模→底板钢筋及纵梁钢筋加工安装→波纹管定位→穿钢绞线→浇筑混凝土底板及腹板纵梁→翼板及顶板钢筋安装加工→浇筑二次混凝土→浇水养生→张拉预应力钢绞线(先横后纵)→管道真空压浆→拆除支架模板。  相似文献   

10.
体外预应力加固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受力特性与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相似,可直接采用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垢极限力做内水平加固钢筋的极限应力,水平筋与斜筋面积不同对水平筋极限应力的影响较大,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11.
箱梁一般施工工序 预应力现浇箱梁一般的工序控制为:地基处理→支架搭设→支架预压→施工标高调整→铺设底模、腹板侧模、翼板底模→底板钢筋及纵梁钢筋加工安装→波纹管定位→穿钢绞线→浇筑混凝土底板及腹板纵梁→翼板及顶板钢筋安装加工→浇筑二次混凝土→浇水养生→张拉预应力钢绞线(先横后纵)→管道真空压浆→拆除支架模板。  相似文献   

12.
闫平军 《交通标准化》2014,(16):115-119
在阐述无筋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概念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无筋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试验路方案,通过对照试验,评价了无筋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受力状态,从而验证了该路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引言 体外预应力是后张预应力体系的重要分支之一,与体内有粘结预应力结构相比,其主要具有如下优点:预应力筋布置在构件截面外,便于检查、修补及更换;可提高构件的抗弯甚至抗剪能力;荷载产生的应力沿预应力筋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变化幅度小,对承受疲劳荷载及重载的构件有利等。但是,在外荷载作用下,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可以产生滑动,预应力筋的应力增量不能由单个截面的特性确定,其取决于整个构件的变形。因此,在计算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受弯承载力时,应首先确定预应力筋的极限应力。  相似文献   

14.
建筑于跨海、海岸和临海的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由于环境介质中的氯离子或混凝土原材料中的氯离子渗入到钢筋周围.达到一定浓度后破坏钢筋的钝化膜.引起钢筋锈蚀.削减其有效截面.降低其粘结强度等受力性能.使混凝土保护层顺筋胀裂,是影响桥梁耐久性的主要灾害.已经引起国内外的普遍重视。其原因是预应力筋的钢筋腐蚀破坏。  相似文献   

15.
在哈尔滨市西外环公路建国村大桥预应力箱梁混凝土施工中,采用了二次浇筑法进行混凝土浇筑,在保证生产进度的同时,提高了箱梁混凝土的质量。预应力箱梁由于钢筋较密,腹板较高,进行一次浇筑底板混凝土不能直接振捣,混凝土骨料的大部分集中在腹板底部不能保证底板混凝土质量,而且容易出现芯模上浮,降低顶板混凝土的厚度,二次浇筑就是先浇筑底板混凝土,然后再浇筑腹板和顶板混凝土。  相似文献   

16.
结合工程实桥的裂缝观测、有限元分析结果,系统研究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裂缝型式与成因、修复与加固措施,提出了防裂设计建议。首先,对连续箱梁桥典型裂缝分布现状进行了分类归纳,系统分析了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对引起箱梁开裂的主要因素如纵向预应力束布置方式、竖向预应力大小、温度梯度模式等进行了敏感性分析,表明纵向预应力束布置方式和竖向预应力大小对箱梁腹板斜裂缝的开展起着主要的作用。从预应力筋布置、温度梯度模式的选取、非预应力筋的设置等几方面提出了防裂设计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在铁路桥梁采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以改善其综合性指标之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如何进行疲劳验算,且验算的准则如何制订。本文综述普通钢筋、预应力筋及混凝土的当代疲劳试验成果及设计规范规定,按我国铁路标准活载对8片跨度为12m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低高度梁,按不同预应力比率算出荷载应力的变化,论证其疲劳验算的控制条件,认为疲劳薄弱环节是其普通钢筋,而我国生产的16Mn热轧钢筋由于其凸肋根部半径与凸肋高度的比值较大致使疲劳强度较高,故也不会对疲劳起控制作用。本文还就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简化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设计过程, 减少设计试算的次数, 缩小预应力筋用量的取值范围, 提出了基于裂缝宽度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方法; 从正常使用状态的裂缝宽度出发, 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 (简称《公路规范》) 中对裂缝宽度的规定, 通过最大裂缝宽度求解受拉区普通钢筋的应力, 并建立关于开裂截面中性轴高度的一元三次方程; 根据预应力筋的有效应变要求, 结合《公路规范》中最小配筋率的规定, 得到了预应力筋用量的上、下限; 给出了设计方法的主要步骤和具体验算过程, 并设计了1根T形截面试验梁, 以验证设计方法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 验算梁的抗弯承载力及预应力筋用量的上、下限满足规范要求; 试验梁的荷载与挠度基本呈现三折线关系, 在外荷载为50.0kN时, 试验梁跨中出现裂缝, 外荷载为128.5kN时, 试验梁受拉普通钢筋屈服, 外荷载为157.8kN时, 试验梁跨中混凝土压碎破坏, 试验梁总体呈延性破坏特征, 满足承载性能要求; 在受拉普通钢筋屈服前, 试验梁实测最大裂缝宽度为0.18mm, 未超过预估的最大裂缝宽度0.20mm, 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可见, 提出的设计方法合理、可行, 能够简化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为减小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变形、控制裂缝发生,设计中常在变高度连续箱梁中跨曲线底板内施加足够的纵向预加应力.这种情况下,箱梁底板将处于高开孔率、高应力状态,在近几年预应力混凝土箱形连续梁(刚构)桥施工中,经常出现箱梁底板在合龙束张拉过程中发生沿底板孔道上下层混凝土整体破坏的工程事故.文中对某典型破坏事故进行考虑材料非线性的箱梁底板破坏机理精细化数值分析,重现了破坏全过程,并根据箱梁底板在施工过程中所处状态和受力特点,分析了底板裂缝出现的机理、破坏路径以及底板不同类型普通钢筋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0.
结合T梁预制施工实践经验,对T梁的模板安装、钢筋、钢绞线制作和安装、混凝土浇筑、预应力筋的张拉、压浆封锚及架设等工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影响T梁的预制的各项因素及相应的解决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