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水运管理》1999,(5):6-9
“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80年代初期视察正在建设中的厦门港之后翌日为厦门经济特区所作的题词。十几年来,厦门港干部职工牢记邓小平这一教导,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港口经济,沿着邓小平亲手指引的道路,扎扎实实,一步一...  相似文献   

2.
郑来成 《中国港口》2003,(10):27-28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90年代后期,厦门湾两岸港口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不到10年时间内,厦门湾新增建有海沧国际货柜、漳州港招银港区和后石电厂港区,加上原有实力雄厚的厦门港,如今厦门湾已形成港口投资多元化、管理机制灵活、普遍繁荣的现代化港口群体,有力推动了厦门湾区域性经济的发展.但在港口快速发展中,由于厦门湾南北两岸行政区域不同,各港口经营者出自不同的利益和竞争的需要,存在港口之间自我封闭及排他性的现象,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厦门湾港口群体综合实力的提升和港口经济效益的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3.
黄建设 《中国航海》2008,31(1):9-14
为了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海峡两岸经贸发展,促进厦门港口业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分析和研究了厦门港口条件和基础设施、港口结构及其港区分布情况、港口体制改革和港口的整合、港口的功能定位、主要的经济腹地、港口总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及其增幅状况,针对厦门港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实行自由港政策、实现港区整合、改善集疏运、开发港口腹地、加强技术创新、深化港口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实现港城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水运》2000,(3):12-13
海门港对外不通火车,港口通航能力在万吨以下,仅有一个万吨级码头,并且它的北面有上海港、宁渡港,南面有厦门港、福州港,就是这个被夹在中间的不起眼的地方港口,在改革开放后,被逼上"梁山",走上了市场化道路.  相似文献   

5.
<正> 港口的特征决定了其在综合物流系统中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厦门港口的高速增长与持续发展使之成为厦门物流业发展的突破口与产业核心,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是厦门实现物流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入世将给港口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必然促进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增长,同时,也带来了更加激烈的竞争.随着我国国际海上运输、海运辅助服务、港口服务等领域将进一步开放,港口企业也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从厦门港来说,一方面,厦门与高雄、泉州等周边港口的竞争会更激烈,尤其是与泉州,两港地域相近、腹地相同、功能相似.另一方面,由于厦门港对外资开放较早,外资所占份额比其它兄弟港口稍大,外商会凭着其成熟的管理经验、先进的技术装备和优质的服务水平,来加大市场份额并与中资企业展开竞争.厦门港务集团作为厦门港的骨干企业(也是国有企业)将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  相似文献   

7.
厦门市领导强调指出:"要把物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点加以规划建设,努力创建港口物流中心城市."市委政研室已将《发展厦门物流业》作为一个重要课题,组织有关部门和企业人员正加紧研究制定可行性方案,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政策建议.厦门发展大物流,港口必须走在前.厦门港物流业只有抢占先机,率先发展,港口的优势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港口的地位才能得以巩固提高.  相似文献   

8.
王鸿鹏 《集装箱化》2001,(2):27-29,26
我国大陆的国际集装箱运输始于1973年,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1999年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已达到1773万TEU.近年来,沿海集装箱港口的发展大体上形成了4个区域:一是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二是以深圳为龙头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三是以天津、青岛、大连为代表的环渤海地区;四是以厦门、福州、高雄为代表的台湾海峡地区,而随着中国大陆与台湾经贸关系的不断发展及台湾海峡海上试点直航的开通,这一地区的集装箱运输正引起航运界人士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9.
随着厦门经济特区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国际货代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8个企业发展为至今的200余家公司。这些货代公司对促进厦门口岸的进出口贸易,方便外贸运输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目前货运代理相关法律尚不够完善,不少货运代理开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沿海港口现状评价和面临的形势 (一)现状评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形成了由20个主枢纽港为骨干、区域性重要港口为辅助、地方中小港口为补充的层次分明的港口布局.沿海港口重点建设了煤炭、油品、铁矿石、粮食、集装箱等专业化码头,引进了先进的装卸工艺设备,提高了港口装卸效率,初步形成了较合理的运输系统,港口现代水平有所提高.尤其是集装箱运输,已初步形成深圳、厦门、上海、宁波、青岛、天津、大连等集装箱干线等集装箱干线港的格局.  相似文献   

11.
陈学林  华丹丹 《中国港口》2006,(6):17-17,21
从总体上看,温州港经过几十年的经营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港口在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以及管理手段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内外贸货物运输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与20世纪70年代处于同一起跑线的宁波、福州、厦门等港口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这种差距主要表现为,码头结构性矛盾  相似文献   

12.
厦门从80年代开始兴办国际集装箱运输,随着经济特区的建设而获得迅速发展,1991年集装箱运量已达9.51万标箱.厦门地区国际集装箱运输有两种方式,一是由水路运往世界各大港口,目前主要是香港.占80%左右.1991年箱运量忆达7.47万TEU,  相似文献   

13.
6月18日,是厦门港历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四年前,厦门港率先实行政企分设,组建了新的港务管理局和港务集团公司.从那时起,我们《中国港口》杂志就一直密切地注视着厦门港体制改革后的发展走势.  相似文献   

14.
我国已于11月10日正式加入WTO外贸进出口和内地货运量预计将有大幅度增加,港口作为国际物流结点的地位也将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厦门在"以港立市"战略指导下,港口规模日益扩大,已成为国家大型一类港口.厦门港作为我国重要的主枢纽港之一,依托于闽南沿海地区等后方腹地强有力的支撑,发展现代物流,不仅可以获取高额的经济利益,而且更有利于提升港口的整体服务功能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黄俏梅 《水运管理》2011,33(9):25-28
从供应链角度分析厦门港物流服务供应链发展存在的问题,认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港口已由单一的运输节点发展为联结全球生产、贸易及相关物流活动的重要节点,港口之间的竞争也演化为港口所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并提出厦门港应顺应形势,努力构建港口物流服务供应链,提升港口所在供应链的竞争力,向第四代港口转变的发展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与厦门港成为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目标相对照,厦门港口建设存在周边港口竞争激烈、腹地货源不足、交通集疏运条件不够完善和港口物流人才匮乏等问题。可采取发展港口之间的分工合作、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7.
马继列 《中国水运》2010,334(5):4-5
2009年5月,国务院《关于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若干意见》中指出:“整合港湾资源,形成以厦门港、福州港为主,布局合理的东南沿海地区港口发展格局”,为福建港口整合指明了方向。同年11月福建省委、省政府做出重大决策,拟整合省内原有港口机构,形成海峡西岸北部以福州港为主体、中部以湄洲湾港为主体、南部以厦门港为主体跨行政区划的三大港口。  相似文献   

18.
分析厦门港口物流业的现状、发展态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应港口物流业发展需要的意见和应对措施,供厦门市和港口规划港口物流业和制定相关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厦门港发展方向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厦门港在其不断发展的生产管理实践中需要具有创新理念的规划作为指导,分析了当前厦门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厦门港在未来发展中值得研究的主要方面;指出应当从和谐与柔性这样两个新的角度考虑厦门港未来的发展规划,厦门港未来的战略发展目标是建成和谐而具有柔性化的第四代港口,该研究为厦门港制定长远的科学发展规划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向.  相似文献   

20.
港口要闻     
《中国港口》2004,(8):49-50
<正>市长现场办公全力推进厦门港口建设 7月19日上午,厦门市市长张昌平在嵩屿、海沧两港区现场办公时提出:"港口是厦门发展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尤其是嵩屿、海沧港区的建设,是厦门今后10年发展的主引擎,是确定我市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中心城市地位的保证"。"要全力推进厦门港口建设,把厦门港建设成为年吞吐量1000万标箱的国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