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多种因素均不同程度地影响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结果精度,本文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探讨辽宁区域混凝土超声回弹测强曲线的适用条件,并在不同条件下进行了大量的试验,验证了辽宁区域的测强曲线的准确性。经实体工程检验证明,该曲线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了该检测方法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当前国内外在桥梁检测方面有许多技术和方法,在桥梁检测中经常使用的试验方法有静载试验、动力试验、无损试验等等。其中,无损检测、超声回弹综合检测应用范围最为广泛。超声回弹综合法是通过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和非破损参数间的相关管理建立曲线,也就是超声回弹综合法测强曲线,再根据实际的回弹以及超声结果判断结构混凝土的强度。根据实际的工程实例简述超声回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陈培德 《交通标准化》2010,(11):155-158
按照《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检测规程》(JTG E60—2008)试验方法,结合工程实际,经过试验室的大量试验,建立路面混凝土抗弯拉强度与超声波速值、回弹值的测强曲线方程.并用取芯法对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路面混凝土抗弯拉强度的结果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超声回弹综合法准确性高,能够满足工程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构件强度,可以利用其双参数评价的优势,准确性较单一评价指标的检测法要高,是目前是工程中最常用的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之一。用超声回弹综合法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监督是工程质量管理的常用手段。  相似文献   

5.
采用超声法和回弹法这2种无损检测的方法来测定标准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建立相对应的测强曲线。在此基础上利用超声回弹综合法来建立声速值、回弹值与抗压强度值的测强曲面,并与2种方法分别得到的测强曲线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超声回弹综合法更能体现标准混凝土试块测强曲线特征。  相似文献   

6.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桥梁构件混凝土强度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超声回弹综合法在桥梁构件混凝土强度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樊乐平  蔡林 《交通标准化》2008,(21):197-199
超声回弹综合法具有灵活、方便的特点,能全面检测混凝土的强度。建立地区测强曲线,能更准确、更及时地为区域内的工程施工、监理和建设单位提供检测数据。  相似文献   

8.
超声回弹综合法具有灵活、方便的特点,能全面检测混凝土的强度。建立地区测强曲线,能更准确、更及时地为区域内的工程施工、监理和建设单位提供检测数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天津地区常用材料制作碎石混凝土试块,进行超声回弹试验和压力试验,采集相关数据,进行4种函数模型的拟合回归,建立了天津地区碎石混凝土的超声回弹综合法地方测强曲线并进行了验证,误差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曲线满足相关规程的要求,为天津地区混凝土超声回弹综合法测强提供了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大量的室内外试验检测工作及相关理论分析,建立了辽宁区域超声回弹综合法测强曲线,提高了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11.
在比较现有MIS设计与开发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方法——工程化方法,详细论述了该方法 的特点.在实际项目“大连钢铁集团信息化建设”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工 程化方法这一新的MIS开发与实施方法,并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2.
基于变i法理论的级配组成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最大密度曲线理论和粒子干涉理论及相关级配算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变i法及相应算法.通过变i法计算的集料级配与规范中AC-16,SMA-16级配和以粒子干涉理论为依据设计的嵌挤密实结构级配的比较,给出了满足AC-16和SMA-16级配的相应i值范围.结果表明:变i法的提出既考虑了各级粒径以1/2递减的情况,又考虑了各粒级不以1/2递减的级数计算情况,较好地适应了我国沥青混合料级配采用方孔筛的划分标准,更适于沥青混合料级配计算;对AC型及SMA型沥青混合料,给出了各自适宜的i值取值范围;以粒子干涉理论为依据设计的级配与变i法计算的级配相吻合,表明采用变i法设计嵌挤密实结构级配是可行的;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变i法理论调整后的沥青混合料具有较高的使用品质,适宜作高等级公路沥青面层.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企业合并现象越来越广泛。通过合并方式企业可以迅速扩张和壮大,实现规模经济或者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同时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也是争论的焦点,本文主要对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进行比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基于梁格法采用Midas建立2种小箱梁桥模型。为了验证梁格法计算小箱梁桥是否满足精度要求,在保证荷载加载位置和荷载相同的前提下,采用2种梁格法模型和板单元模型分别计算小箱梁的挠度和应力,给出2种模型的误差范围。2种梁格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板单元模型非常接近,说明所建的2种梁格模型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5.
为求3次以上实系数多项式的因式,现推广林士谔-贝尔斯多夫的结论,采用于牛顿方法类似的方法,给出求实系数多项式的任意后次实因式的数值方法,并说明其误差可归结为牛顿法求根的误差.  相似文献   

16.
在比较现有MIXS设计与开发方法的基础上,热电厂出了一种新的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方法-工程化方法,详细论述了该方法的特点,在实际项目“大连钢铁集团信息化建设”的设计开发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工程化方法这一新的MIS开发与实施方法,并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开挖方法对围岩形变压力的影响,采用理论分析、文献调研及现场测试方法明确了其对围岩形变压力的影响规律;根据相应变化规律,基于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考虑围岩级别、隧道跨度及隧道开挖方法因素建立了围岩形变压力定量计算公式;对54座隧道的205个实测形变压力断面数据(108个大型机械化配套大断面开挖施工监测断面、97个常规分部开挖施工监测断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大型机械化大断面开挖方法,隧道开挖后围岩稳定,所产生的围岩形变压力小;采用常规机械化分部法开挖方法,所产生的围岩形变压力大;围岩形变压力计算公式中开挖方法影响系数kc的取值范围为1.00~1.15,且围岩级别越大,kc取值越大,开挖方法对围岩所产生形变压力的影响越明显.   相似文献   

18.
后张法中的灌浆技术——真空吸浆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南京二格原工程实例,介绍了后张法预应力管道真空吸浆法的原理及工艺流程,并与传统的压浆法进行对比表明,真空吸浆能保证浆体的密度和强度,缩短压浆时间。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目前在焊接结构残余应力测试中应用最广的小盲孔法及磁性法进行比较。首先进行标定、得到了必要的数据及图表,然后进行测试比较。结果表明,可比性较差。文中分析了造成误差的原因,并指出,虽然目前对磁性法的测量精度还有争议,但用其检测消除焊接结构中残余应力的效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20.
二次指数平滑法中确定初始值的简便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利用二次指数平滑法建立趋势预测模型时,必须合理确定初始平滑值.确定初始平滑值比较复杂繁琐,用初期指标值替代初始平滑值是一种简便的处理方法.通过推导,论证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并给出了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