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乳化沥青水稳碎石路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是我国常用的基层结构形式,但由于设计强度高易导致其开裂并形成面层反射裂缝,这导致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较严重的水损害。通过大量室内试验,对比分析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掺加一定剂量乳化沥青后,基层材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以及干缩性能的变化情况,研究在确保基层强度的前提下增加基层柔性及提高抗收缩性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水泥锶渣稳定碎石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锶渣在农村公路基层中的应用,选用水泥锶渣稳定碎石混合料,采用悬浮密实和骨架密实两种工程中常用的基层混合料结构类型,对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弹性模量、水稳定性、干缩性能、温缩性能等主要路用性能进行研究,总结了水泥锶渣稳定碎石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为水泥锶渣稳定碎石混合料在农村公路基层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筛除9. 5 mm以上颗粒后的淮北水洗煤矸石,替代普通水泥稳定碎石的部分集料进行配合比优化设计,经2轮优化试验,水洗煤矸石水泥稳定基层材料中水泥的质量分数为5. 5%,7 d平均无侧限抗压强度为5. 5 MPa。按优化后级配制备的试件经90 d养生后,抗压回弹模量为2 600~3 300 MPa,劈裂强度为0. 648~0. 723 MPa,7 d无侧限抗压强度约为90 d的70%。试验段工程取芯后芯样完整,可节约基层40%左右的材料成本。水泥稳定淮北水洗煤矸石符合替代底基层和基层材料的力学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4.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抗裂性能较差,是引起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根本原因。研究设计了6种不同级配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通过重型击实试验确定最佳含水率与最大干密度;分别测定各混合料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弯拉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及干缩系数,构建“抗裂指数”综合性评价指标,并分析级配对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抗裂指数”的影响。研究对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抗裂性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钢渣在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应用的可行性,通过7 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劈裂抗拉试验,抗压回弹模量试验对3种钢渣掺配比例的水泥稳定钢渣碎石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探究。结果表明:随着钢渣比例升高,7 d无侧限抗压强度与抗压回弹模量随之降低,劈裂抗拉强度受钢渣含量影响较小。在现场工程中7 d无侧限抗压强度与抗压回弹模量均高于室内试验数值,证明了钢渣在半刚性基层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研究玄武岩纤维对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强度的提升效率,从玄武岩掺量、养生龄期、水泥用量方面研究其对水稳碎石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泥稳定碎石中,玄武岩纤维质量掺量为0. 559‰时,7d无侧限抗压强度最高,7d无侧限抗压强度相对未添加纤维时强度提升38. 5%,28d无侧限抗压强度相对未添加纤维时强度提升6. 25%;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碎石中,水泥掺量为4%时,随着水泥稳定碎石养护龄期的延长,添加纤维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强度增长速率高于不添加纤维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水泥剂量超过5%时,强度上升变缓。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钢渣替代碎石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路用性能影响,参照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方法优选矿料级配和水泥剂量,研究钢渣掺量对水泥稳定钢渣碎石路用性能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骨架密实结构粗型矿料级配的水泥稳定钢渣碎石强度特性最优,水泥掺量≥4.0%时,无侧限抗压强度满足道路基层强度设计要求;水泥掺量为4%时,钢渣掺量对长龄期的水泥稳定钢渣碎石抗压强度影响较显著,掺75%钢渣后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至少提高26.6%,且抗水破坏能力最大,可显著延缓或抑制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扩大半刚性基层材料的使用范围对于半刚性材料匮乏地区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半刚性基层材料水泥稳定碎石中以细砂替代部分碎石以后,进行了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劈裂抗拉强度、抗冻性能、收缩变形、疲劳特性等路用性能试验,分析了与细砂替代率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结论:细砂替代率为10%的力学性能最好,除了收缩率有较大增加外(仍满足要求),水泥稳定碎石的各项性能均有所提高,尤其是抗冻性和疲劳特性。  相似文献   

9.
水泥稳定冷再生基层材料的路用性能对路面结构有着重要影响,对原路面和基层回收材料进行分析,用掺入不同水泥和新骨料的冷再生基层材料,对处于不同面及基层厚度比的材料进行路用性能试验。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以及抗冻性的实验研究,并结合路面弯沉值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材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贵州山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力学性能指标、抗冻融性能指标以及抗收缩性能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泥剂量一定前提下,相同龄期不同配合比混合料,随着粉煤灰剂量减小抗压强度逐步增大,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龄期增长而增长;粉煤灰发生火山灰反应迟与水泥有效减缓水泥水化物产生,水泥碎石发生水化反应生成凝胶物较多,水分蒸发导致水泥碎石干燥收缩;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与水泥稳定碎石抗冻性能较好,随着混合料龄期增长抗冻系数逐步增大,在试验龄期阶段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抗冻系数大于水泥稳定碎石。  相似文献   

1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9种集料级配的水泥稳定碎石分别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试验,探求集料级配对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的影响规律,为改善集料级配,优化水泥稳定碎石性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在广西G324线岑溪至容县一级公路路面大修工程(梧州段)中,对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的是就地冷再生的施工技术和方法。结合该工程,对掺水泥的水泥稳定碎石冷再生基层进行综合研究,分析其配合比设计方法,并铺筑试验段,验证其使用效果,分析其经济效益,可为今后的沥青路面大修应用该技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公路路面建设中,集料的化学成分对沥青混合料和水稳碎石的物理力学性质起着重要的作用。结合在草市至南杂木高速公路铺筑的白云岩试验段,对白云岩水稳基层混合料的强度与龄期的关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水泥稳定风积砂碎石基层正交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为考核指标,在风积砂中加入水泥及碎石进行室内配合比试验研究,来考察水泥稳定风积砂碎石基层路用性能及水泥含量、碎石含量、碎石级配对路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泥稳定风积砂碎石做基层在公路上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段东旭 《交通标准化》2010,(19):111-113
阜阳至合肥高速公路K24+000~K49+052合同段路面采用38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分两层进行机械摊铺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稳定土厂拌设备集中拌和、摊铺机摊铺的作业法进行施工,避免了原材料不合格、配合比不准确、拌和不均匀、摊铺不平整、粗细料离析、碾压不密实、接缝不平整等质量弊病,以及松散、弹簧、翻浆、强度不合格等质量缺陷的出现,确保了路面基层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6.
骨架密实结构的水泥稳定碎石粗集料过多造成的离析会使基层压实不足,造成路面早期病害严重.鉴于此,通过研究掺加减水剂能否改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压实特性,以为同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在广西G324线岑溪至容县一级公路路面大修工程(梧州段)中,对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的是就地冷再生的施工技术和方法。结合该工程,对掺水泥的水泥稳定碎石冷再生基层进行综合研究,分析其配合比设计方法,并铺筑试验段,验证其使用效果,分析其经济效益,可为今后的沥青路面大修应用该技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霍丽敏 《交通标准化》2014,(1):23-25,29
采用煤油稀释沥青、乳化沥青和改性乳化沥青三种主要透层材料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与二灰稳定碎石基层两种主要半刚性基层对透层性能进行研究.通过量测透层材料在基层内部的渗透深度研究不同稀释率、不同材料和基层类型以及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养生龄期对透层材料渗透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剪切试验得到不同喷洒用量下基面层间的抗剪强度.确定透层材料的最佳喷洒用量。  相似文献   

19.
半刚性基层路面是国内各等级公路广泛采用的路面结构形式,而半刚性基层裂缝问题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文章通过对半刚性基层裂缝发展机理分析,重点研究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温缩性能的影响因素,利用正交试验法开展温缩试验,提出混合料最大温缩应变的合理组合,分析计算水泥稳定碎石温缩系数的变化规律,为有效控制半刚性基层裂缝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水泥赤泥稳定级配碎石混合料原材料的物理性能、混合料最佳含水量的测定以及配合比设计,从室内无侧限抗压、劈裂强度、弹性模量、室内回弹模量、抗冻性及固化机理几个方面,分析研究了水泥赤泥稳定级配碎石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掺加赤泥的混合料的各种性能均优于未掺加的混合料,根据各室内试验结果最终确定了混合料中赤泥的最佳掺量范围为10%~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