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重庆云阳至开县公路K1+430~K1+750段滑坡的工程地质环境、变形破坏机理分析,指出滑坡变形破坏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滑坡的合理处治措施,对类似工程的加固处治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S105线(成青路) K177+936-K178+158段发育3段危岩带含4处成规模危岩体,由于路堑边坡陡峭,常年有落石现象,对道路行人行车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本文在查明危岩带的地址和分布特征、形成原因与机理的基础上,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势和危害性,并提出清除危岩、凹腔填塞、锚杆加固与主动防护网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蒲阳至虹口新建公路工程K23+400~+510段滑坡的形态特征、变形机理,以及影响范围内的岩土体特征,对该边坡做出了客观的稳定性分析,并提出了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重庆云阳至开县公路K1+430~K1+750段滑坡的工程地质环境、变形破坏机理分析,指出滑坡变形破坏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滑坡的合理处治措施,对类似工程的加固处治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分析巫山至奉节公路YK17+100~+500段滑坡体特征的基础上,运用极限平衡理论的传递系数法,对其变形破坏机理及稳定性进行了综合研究,判断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及发展过程。结合施工及监测反馈信息,分析滑坡目前所处阶段、潜在滑动面位置等,为施工期诱发的边坡失稳处治方案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由于项目所处云南宣威地区,雨季雨量较大且集中,出现多处滑坡情况。结合项目热水连接线K1+430~K1+600段处边坡滑塌情况实例,就该工程的滑坡性质、形成及变形原因进行了分析,对该公路滑坡采取了有效的措施,达到了理想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从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下水等因素,定性分析了济广高速公路鹰瑞施设D测段K612+000~+060深挖方高边坡将产生滑移-拉裂和塑流-拉裂变形模式。采用二维数值模拟对边坡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与上述变形模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国道316崩塌等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公路的正常运营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对国道316白河~石泉段(K1732+100~K1871+500)实地调查,总结分析了沿线区域的地质环境条件,归纳了崩塌灾害的形成条件.根据危岩体形成的力学机制和其规模,得出沿线崩塌为中型崩塌,并且破坏模式为拉裂、滑移、倾倒等3种.结合灾害规模和治理难易程度等相关因素,针对不同破坏模式,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郑新民 《公路》2002,(2):36-38
漳龙高速公路K64 690~K64 790左高边坡曾数次发生溜坍变形,最后在暴雨的触发作用下产生了滑坡病害。仔细分析了该滑坡病害的产生原因、变形发展特征及整治措施,指出了对滑坡病害应认真分析、专门对待,并及早整治,以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0.
刘树林  雷杰  祝建 《路基工程》2023,(1):234-240
基于某隧道进口处3处危岩单体,详细进行野外调查、勘查、测绘,查明危岩的自然环境、水文和工程地质条件、危岩特征及变形破坏模式。分析形成危岩的内外因素,认为危岩形成的内因是活动断裂、地层岩性和地貌条件,外因是风化作用和大气降水。并采用定性分析及结合计算模型定量评价危岩的稳定性,危岩体在天然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暴雨和地震工况下处于欠稳定-基本稳定状态。根据危岩体的发育特征、破坏模式及隧道洞口的建设条件,采用清危、镶补凹腔、回填洞穴、锚固、封闭注浆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对重庆永川-江津2级公路K20+780~K20+900段滑坡的工程地质环境、变形破坏机理进行分析,提出滑坡变形破坏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滑坡治理措施,对类似工程的加固处治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析含碎石粘性土边坡的变形破坏过程,以浙江省58省道K15+200滑坡为例,采用弹塑性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和反分析方法,计算边坡的整体安全系数和分析该滑坡的稳定性以及变形破坏过程。结果表明,含碎石粘性土边坡的变形破坏主要是在降雨作用下边坡变形破坏过程中滑坡体各部位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的不一致和塑性应变的不断发展引起的;采用弹塑性有限元算法可以更好地反映该类型滑坡所处的实际状态及滑坡的滑动过程。  相似文献   

13.
查明路基变形机制是路基变形处理的基础。针对G213线川汶公路K95+300~K95+490段路基变形问题,在分析其工程地质条件与变形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土体路基的沉降计算,对其变形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段路基变形主要受路基中粉质黏土层、地下水赋存程度及汽车动载控制,是高饱水度粉质黏土在汽车动载作用下发生的压缩沉降;尽管目前沉降有一定的减弱,但随着变形的发展,可能发展成滑坡,建议进一步评价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云万高速公路K189+375~K189+500左侧挖方边坡较高,开挖中出现了滑动破坏,在处治垮塌边坡的施工期间再次垮塌。根据现场勘察分析,与岩体本身极为破碎以及第一次施工进展速度不够迅速等均有关系,计算后采用锚索框架梁+抗滑桩的综合处治方案。  相似文献   

15.
S105线(成青路) K168+910~K169+0段滑坡于2017年6月暴雨时产生滑动,损毁前缘挡墙,严重威胁高速公路的运营和过往车辆的安全。本文在查明滑坡的现状特征、变形历史与前期工程治理效果、形成原理与机理的基础上,对其安全稳定性进行了预测评价,并提出拆除损毁挡土墙、新建抗滑挡土墙、清除危石并修复公路边沟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贵州省毕节境内某大型开挖边坡为例,采用高密度电法、岩体结构面统计和地质调查方法获得了开挖边坡结构特征。通过现场调查、监测和有限元模拟分析,揭示了该开挖边坡变形破坏特征,从而得出滑移-拉裂的变形破坏模式,提出了锚索支护方案并通过数值模拟进行支护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17.
针对广州增城至从化高速公路K8+160~+515段路堑开挖引起的滑坡问题,分析了滑坡发展过程及变形破坏特征,剖析了滑坡变形机理与破坏机制。通过现场调查滑坡破坏情况,地震波波速变化带、钻孔揭露岩性特征、测斜管深层位移分析及数值模拟计算等综合判定滑动面。根据滑坡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等复杂多变和不均匀性,变形破坏表现为三个破坏区,分别采用抗滑桩、预应力锚索框架加固及排水等综合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公路》2020,(3)
香丽高速公路K38+955~K39+095段,主要以高陡路堑方式从斜坡坡脚通过,受雨季连续的强降雨影响,坡体出现不同程度变形滑动的现象。现场对该滑坡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岩土体结构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等进行了详细勘察,并对其滑坡性质、成因机制进行了研究,运用不平衡推力法对滑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边坡仍处在不稳定状态,在暴雨工况下仍有可能继续变形破坏。因此,根据滑坡推力的计算结果,提出了有效的综合整治措施,可为当地同类滑坡防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针对川西地区某高速公路滑坡整治工程,对滑坡工程地质条件、变形特征、形成机制、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滑坡的发生有其内在的地质环境基础,并受到坡脚开挖、降雨等外在因素的诱发,滑坡变形破坏机制为蠕滑-拉裂。根据滑坡发生的原因、变形破坏形成机制和滑坡推力大小,并结合工程特点、施工环境等因素选择抗滑支挡+排水工程治理方案,治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北段K98+395~K98+90 0地段 ,由于受 32 3国道的扩建 ,路堑开挖 ,破坏原有的稳定 ,致使古滑坡复活。主要介绍在特殊地层 (高液限土、煤系地层 )路堑边坡病害综合整治 (防护与加固 )措施 ,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