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海上宽带卫星通信对于航海安全、海洋经济活动的重要性,介绍了第五代海事卫星海上宽带通信系统FX(Fleet Xpress)实现方式,FX系统的特点与优势并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设计了船舶作业实时视频监控、船员WiFi上网等应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与陆地通信相比,国内海上通信存在通信资源有限、通信速率慢及通信成本高(包括建设费和使用费)等局限性.为解决该问题,中海电信于2010年启动了海上卫星宽带技术和应用的研究,以高带宽、低费用、多应用、广普及为目标,与国内具有雄厚研发实力的企业合作,开发出了船舶卫星宽带系统——中海电信E海通.该E海通采用VSAT卫星技术和船载动中通天线,实现了海上通信从窄带到宽带、从高成本到低成本应用的跨越,提供了船舶信息化应用的平台.  相似文献   

3.
以洋山港海事局为例,基于对海上无线宽带通信系统的远程网络设计并搭载实船应用测试,实现监管水域无线宽带组网以及近、远程海事智能监管应用,满足海事"放、管、服"的监管需求。  相似文献   

4.
《航海》2017,(6)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是工作在VHF海上频段的新兴的船舶和岸基广播系统。本文介绍了AIS相关国际标准体系,着重分析了ITU 1371协议的分类、演进、通信主题等,并进一步阐述了AIS技术应用及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融合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海上宽带业务的英文全称是Fleet Broadband(简称FB),是海事卫星第四代卫星移动宽带业务应用于海上的名称。它具有覆盖范围广、海上通信能力强、高可靠性的优势,可以保证船舶在全球海上任何一个地点,得到高质量、高可靠的通信服务。  相似文献   

6.
首先从现代信息化的层面,结合海上通信的实际,具体描述了未来海上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同时针对海上通信的特殊需求:抗干扰、抗衰落,保密性能等,提出将跳频抗干扰系统应用于海上宽带无线节点的方案,并通过一系列的系统仿真分析,说明其应用的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7.
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利用量子物理学基本原理,规避量子暴力解算潜在威胁,提升密钥分发安全性,将会使保密通信由计算安全向物理安全转变,目前主要有基于光纤的技术和以卫星为主的自由空间技术2种。海上平台活动区域大、机动性强、无基础设施依托,采用以卫星为主的自由空间量子密钥分发技术能适应其特点。本文重点分析了海上跨域远程应用、海上编队内近距离应用、水下及跨介质应用等未来海上平台量子密钥分发应用模式,提出了与海上应用相关的未来技术发展方向,为后续装备技术发展提供参考指导。  相似文献   

8.
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利用量子物理学基本原理,规避量子暴力解算潜在威胁,提升密钥分发安全性,将会使保密通信由计算安全向物理安全转变,目前主要有基于光纤的技术和以卫星为主的自由空间技术2种。海上平台活动区域大、机动性强、无基础设施依托,采用以卫星为主的自由空间量子密钥分发技术能适应其特点。本文重点分析了海上跨域远程应用、海上编队内近距离应用、水下及跨介质应用等未来海上平台量子密钥分发应用模式,提出了与海上应用相关的未来技术发展方向,为后续装备技术发展提供参考指导。  相似文献   

9.
海上无线通信系统由多个异构网络组成,如卫星通信、短波通信、微波通信及无线传感网络等,这些通信系统载波频段、调制调解及编码方式各不相同,如何对通信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并确保通信质量(Qos)是现代海上通信管理系统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根据海上通信系统的业务特点,对异构网络进行划分,提出了一种海上异构传感网络自适应控制方法,将业务类型与Qos进行动态映射,充分保证了海上通信资源的利用率,最后进行仿真实验。  相似文献   

10.
海上舰船装备远程维修支援保障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上舰船装备远程维修是集成现有舰载通信系统和海上无线通信网以及岸基通信网等通信设施,文章提出了远程维修技术支援通信系统的总体构想,阐述舰艇通信系统总体框架下,海上节点远程维修支援应用系统的总体思路及功能实现。  相似文献   

11.
赵铮  张闯 《航海技术》2010,(4):42-44
分析全球海上卫星通信现状,介绍全球宽带通信(Fleet Broadband)系统,并对如何充分利用FB系统开展海上通信做了探讨,以加速实现海上通信现代化和个性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我国北斗卫星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及其应用情况.根据远洋船舶对海上导航系统精确定位、精密对时、应急通信、数字化航标、动态监控以及清洁航行的需求,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远洋船舶上的应用进行了设计,并对应用该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不同条件下蒸发波导预测方法:基于水文气象条件的海上舰艇蒸发波导预测模型选择方法和基于GPS信号利用贝叶斯正则化BP神经网络反演蒸发波导的方法;结合舰艇微波频段通信模式及电磁波在蒸发波导环境下的传输损耗,研究蒸发波导环境下海上超视距通信,定量估算出最大有效通信距离,仿真结果表明蒸发波导环境下微波频段通信可达视距范围之外;研究超视距通信电磁盲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建立蒸发波导环境下舰艇超视距通信模型及应用流程.结合实际海上通信需求,提出蒸发波导环境下舰艇海上超视距通信应用.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不同条件下蒸发波导预测方法:基于水文气象条件的海上舰艇蒸发波导预测模型选择方法和基于GPS信号利用贝叶斯正则化BP神经网络反演蒸发波导的方法;结合舰艇微波频段通信模式及电磁波在蒸发波导环境下的传输损耗,研究蒸发波导环境下海上超视距通信,定量估算出最大有效通信距离,仿真结果表明蒸发波导环境下微波频段通信可达视距范围之外;研究超视距通信电磁盲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建立蒸发波导环境下舰艇超视距通信模型及应用流程。结合实际海上通信需求,提出蒸发波导环境下舰艇海上超视距通信应用。  相似文献   

15.
封波 《航海技术》2019,(6):22-25
<正>中国卫通集团有限公司于2017年4月12日发射我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①"中星16"Ka卫星。"中星16"除覆盖中国东部陆地疆域外,还覆盖中国离岸400 km水域,下载和上传速率最高分别达到150和12 Mibit/s,真正实现在这一水域航行船舶低费率卫星宽带上网。预计2021年,中国高通量卫星将覆盖亚太和"一带一路"水域,并实现与其他国家Ka宽带卫星联网漫游,可为船舶提供全球主要商业和渔业水域的低费率卫星宽带服务。在不久的将来,低轨宽带  相似文献   

16.
海上VHF无线通信传输损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上甚高频(Very High Frequency,VHF)宽带数据通信网络为研究对象,结合海上通信环境的特有属性,利用电磁波相关理论,在合理选用和优化现有独立分散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完整而简洁的海上VHF通信传输损耗模型、确定有效可行的海上VHF通信传输损耗计算流程。对影响传输损耗的相关物理因素进行建模,给出相应的计算结果,并分析其与传输损耗间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随着传输距离增加,海上VHF通信传输损耗的增长幅度在不同的距离区段内具有不同的波动特征。计算结果有助于在具有较少的先验信息的条件下快捷地计算出海上VHF通信传输损耗,为提升海上无线通信质量、设计并建立海上VHF宽带数据通信系统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为尽快在中/高频段海上移动业务(MMS)中引进新的数据通信技术,需要研究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在海上中/高频段的应用.中/高频数据通信调制器是将来在海上高频波段进行数据通信的全新的关键部件.海上中/高频数据通信调制器的原理和功能的分析和研究填补我国目前在该项技术上的空白.对我国海上通信的发展和船岸设施升级改造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杨亮 《中国海事》2012,(7):49-52
文中介绍了e-Navigation战略的发展情况,明确了通信系统是e-Navigation重要基础、,通过对目前所采用的海上无线电通信手段的性能、费用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采用500kHz频段的NAVDAT通信方式实现e-Navigation中通信手段的观点,并分析了NAVDAT的发展应用文章还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大气噪声条件下海上短波通信可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噪声是影响海上短波通信质量的主要因素,研究海上短波通信可通性必须考虑大气噪声影响。介绍短波通信的特点,分析了地波、天波传播的影响因素,归纳出接收场强的计算公式。引入信噪比概念,对大气噪声场强典型值进行计算,设计了一种完整而简洁的海上短波通信接收点信噪比计算流程。可快速、准确的确定可通频段,对提高海上短波通信效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舰船远程航行过程中的无线通信依靠海事卫星和GPRS技术,近年来,5G技术发展越来越成熟,基于5G的舰船远程通信系统开发成为一项热点。本文设计一种舰船远程航行信息交互系统,对系统的构成和关键技术环节进行研究,包括5G通信信号的调制技术、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5G调制信号识别技术等。最后,结合Simulink软件进行了舰船远程航行信息交互系统的5G通信性能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