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船检》2011,(12):I0017-I0018
巴哈马海事管理局依照经修订的STCW 1978和IMOA 891(21)决议,针对在船上受雇、从业人员的与海事培训批准有关的巴哈马政策和程序提供了进一步指导,并于2011年8月3日以海事公告的形式向巴旗船东、管理者、船长、认可组织、海事调查员、海事培训机构等进行了发布。为了各船东/公司使用方便.现将英文版的第86号海事公告的主要内容翻译成中文,现发给各船东/公司并挂在CCS网站上的《船东通告》栏目可供下载。  相似文献   

2.
谢飞 《珠江水运》2007,(11):37-39
海事强制令是我国2000年《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上的一项法律制度创新,弥补了我国《民事诉讼法》只规定财产保全法律制度的缺陷,但关于海事强制令的性质以及签发条件法律没有明确的或完备的规定,本文从海事强制令的性质出发,提出海事强制令是一种对行为的保全措施,并进而提出海事法院在签发海事强制令时应当严格签发条件,使海事强制令严格区别于先予执行的执行令。  相似文献   

3.
马艳玲 《中国海事》2009,(10):23-26
当今世界航运界,安全、保安、效益、清洁已成为各国的共同追求,全球性、区域性和多边、双边的海事交往日益增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我国海事部门坚持不断扩大对外交往,加强参与国际海事事务的能力建设,提高履约水平,巩固国际地位,维护国家权益。多年来,海事部门密切跟踪国际海事发展方向,组织开展战略研究,充分利用国际海事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4.
朱志强  谭振宏 《水运管理》2008,30(10):27-30
为明确船旗国、沿海国、港口国和其他有关国家对海难或海上事故进行调查的管辖权,便于我国有关部门人员正确履行海事调查职能和国际义务,通过研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IMO有关海事调查公约、规则和指南等国际规定以及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分析我国海事调查管辖在立法和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加强有关海事调查的国际和国内法研究,适时调整我国的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海事调查的国内法体系,配合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海事调查的相关机制,以适应履约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我国政府于2009年9月24日与国际海事组织签署了关于参加IMO自愿审核机制的《合作备忘录》,11月,国际海事组织审核组完成了对我国海事履约工作全面系统的审核。我国履约工作获审核组高度评价,顺利通过审核。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将以此为契机,深入总结和评估,促进海事相关工作机制的完善,提升海事规范化水平,优化海事资源配置,全面提升履约水平和海事管理水平,树立中国政府良好履约的航运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6.
邱奇  胡博 《水运管理》2012,34(2):35-37
为适应海事管理发展的需要,保证我国海事规范性文件的规范性和实效性,分析征求意见环节对于海事规范性文件制定的意义以及目前海事规范性文件制定过程中征求意见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完善征求意见制度、提高海事规范性文件质量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7.
尹健 《水运管理》2011,33(11):29-31,35
针对我国口岸迅速发展的现状,分析目前我国海事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口岸管理的策略:推动海事管理立法;引入综合安全评估办法;建立港口码头开放海事监管和防污染配套建设验收标准;推进电子口岸建设;开展海事危机管理研究。  相似文献   

8.
国际海事卫星通信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0月16日,中国的海事卫星F岸站在北京正式开通并提供服务。这意味着我国海事卫星通信能力已经上升到移动数字多媒体层面,标志着我国已跨入国际海事卫星通信领域的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9.
服务型海事是我国海事管理变革历经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之后继续演进和深化的选择,从提出、成熟到实践,都有其特定的客观条件和历史环境。推进服务型海事建设离不开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海事管理发展趋势的考察。换言之,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视野去认识和把握服务型海事建设,有助于厘清海事管理中一些全局性、规律性和前瞻性的问题,从而提高建设服务型海事建设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把服务型海事建设推向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0.
苗如霞 《水运管理》2023,(2):36-38+46
为解决海事强制令申请人的权利冲突问题,以留置权为例,基于海事强制令的功能属性,分析我国海事诉讼法律现有条款,总结不同学者的观点主张,并结合实践做法,提出解决海事强制令申请人与留置权人冲突的思考和建议。该建议以平衡各方当事人利益,有效解决纠纷,保护当事人合法诉求,调整海事强制令申请人的条件。该建议可促进海事强制令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王杰 《中国航海》1996,(1):91-96
元代海事法规是我国目前最早的海事法规文件。本文首次分门别类介绍了元代至元法、延佑法二个海事法规的内容,并分析了元代海事法规之特点。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欧盟海事立法的产生、程序、框架和主要内容,分析了欧盟海事立法对国际海事立法的影响,提出了我国应当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章通过对海事英语培养目标的分析,指出我国海事院校现行的基础英语教育与该目标有一定差距。主张在海事英语体系的整体改革中,基础英语的改革也是重要组成部分。海事英语的基础英语部分应更多地包含与海事英语相近的科技英语。以利于基础英语与海事英语更好地衔接。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有没有海事,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海事”一词在我国出现得比较晚,大概是在近代首先用于海关内部。以“海事”命名专门管理机构已是20世纪末的事了。  相似文献   

15.
《集装箱化》2014,(3):30-30
上海海事司法鉴定中心于2014年3月13日在上海海事大学正式成立,来自上海司法界、海事界、律师界、航运界等40余名权威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商发展海事司法鉴定机构、健全我国海事司法鉴定制度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高妍 《水运管理》2023,(6):10-13
《海商法》第268条是国际海事条约适用于我国相关案件的主要规定。近年来国际海事条约在我国适用的3要件屡屡被突破则严重损害了我国法律的权威,因此正确解读《海商法》第268条是解决国际海事条约在我国适用性的关键。在《海商法》的修订过程中,立法者应当对国际海事条约在我国的适用性作出回应,建议将《海商法》第14章改为“法律适用”,以取代现在的“涉外关系的法律适用”。  相似文献   

17.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参与国际海事事务的不断深入,中国海事局与其他国家海事部门和区域组织的合作越来越广泛,出国团组和出访人数逐年有较明显的增长,在世界海事界地位明显提升。中国海事局与其他国家海事部门和区域组织进行了多种形式的交流和合作,如,中国-东盟、中韩、中日、中澳、港澳海事合作以及举办国际海事会议等等。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国际海运界的地位明显提升。国际海事组织现在非常重视中国,遇到重大问题时,秘书长会事先了解中国的态度,听取中国的意见。世界航运发达国家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8.
分析中国航运业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以国际海事组织提案中各国提案所占份额说明我国在世界海事立法领域所处的被动地位,强调人才培养是海事强国之本,结合国际海事形势和发展趋向,提出海事人才素质要求、培养模式和人才创新能力的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以后,我国的法制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公民的法律意识有了很大的增强,海事行政复议和海事行政诉讼逐年增加,对海事行政执法机关提出了更高的职责要求。如何确保海事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胜诉,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吕航 《中国船检》2003,(3):42-45
2003年2月是旬,交通部直属海事系统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通过会议我们了解到,我国水上交通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海事系统必须要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感和紧迫感,才能推动海事事业的强劲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