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规划建设了基本的高速公路网络,但高速公主要采用停车收费的形式,严重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本文针对停车收费所造成的交通延误、通行能力降低等现象.介绍了智能交通系统在高速公路收费中的应用,即集计算机、信息、电子通讯等众多高科技手段于一体的自动化电子收费系统。  相似文献   

2.
王娇蕾  郭鹍 《黑龙江交通科技》2007,30(12):133-133,136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简称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是国际上正在努力开发并推广的一种用于公路、大桥和隧道的电子自动收费系统。ETC利用专用短程微波通讯技术通过收费车道或路侧单元(RSU)与车载单元(OBU)的信息交换,自动识别车辆。采用电子支付方式自动完成车辆通行费扣除的全自动收费方式。采用该系统,通行车辆不必在收费站停车交费即可通过,从而增大了收费站的处理容量。由于它涉及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回收,又是缓解收费站交通堵塞的有效手段,而且潜在的消费群巨大,因此各个国家都把ETC作为ITS领域最先投入应用的系统来开发。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标准制定背景及标准内容方面对GB/T 20610—2006《道路运输与交通信息技术电子收费(EFC)参与方之间信息交互接口的规范》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解读,有利于该标准的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4.
深圳市交通拥挤收费策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拥挤收费是通过在中心城区外围建设一套不停车道路电子收费系统,根据道路的拥挤程度决定收费的范围和费率。在交通拥挤时段对部分区域道路使用者收取一定的费用,从而调节车流量的空间、时间的分布,控制交通出行需求,减少拥挤区域道路交通流量,改善拥挤区域的行车条件,缓解交通紧张状况。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公路(桥梁)收费,后者主要是为了缓解公路建设资金的短缺问题,收取的费用大部分用于偿还贷款本息。而拥挤收费主要是通过收费来引导和调节城市交通,缓解交通拥挤,增加财政收入只是副产品。拥挤收费是交通需求管理(TDM)中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炳 《山西交通科技》2003,(10):129-131
介绍了不停车收费系统(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简称ETC)的组成、类型以及工作流程,结合我省太旧高速公路MTC和ETC相结合的组合式联网收费系统的建设,简要地分析了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在我国现阶段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据12月16日召开的全省治超工作会议透露,省政府已批准同意在联网收费粤北区域和韶关、清远市开放式收费公路试行货车计重收费,目前正在安装计重收费设计、改造收费系统,京珠高速春运后将实施计重收费。  相似文献   

7.
针对国内高速公路收费方式的现状和主线收费站交通堵塞的问题,提出基于双界面卡和双片式电子标签的组合式收费技术方案,可完整地解决现有环境下所产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吴世江  史其信 《ITS通讯》2005,7(1):47-50
本首先介绍城市道路收费缓解交通拥挤的基本原理,指出道路收费是交通需求管理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并建立了一个适合于城市中心区道路的双层次收费模型,给出了简单可行的基于遗传算法的模型求解方法:最后,在系统研究国外城市道路收费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由实施目的、收费方案.操作系统和收费收入的分配方案共同组成的实施城市道路收费的整体设计框架。  相似文献   

9.
基于VPS的电子收费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正在蓬勃发展的道路收费系统。研究了VPS电子收费系统的系统原理和工作原理;比较分析各种电子收费系统的优劣,研究VPS电子收费技术的适用性;最后展望了这种收费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不停车收费系(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简称ETC)的组成、类型以及工作流程,结合我省太旧高速公路MTC和ETC相结合的组合式联网收费系统的建设,简要地分析了不停车收费系(ETC)在我国现阶段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黄土路基强度规律   总被引:38,自引:5,他引:38  
通过黄土压实后土体(压实土体)的湿陷性、压缩性和抗剪强度等室内试验,分析了压实土体的湿陷性、水分入渗对其饱和度、渗透系数等的影响和其抗剪强度随压实度和含水量的变化规律。试验表明,黄土压实后土体仍具湿陷性;含水量对压实土体的饱和度、渗透系数和压缩性等基本性质影响较大,一般随含水量的增大其饱和度和压缩性显著减小,而渗透系数在最佳含水量附近达到一个峰值;对于压实土体抗剪强度,其与含水量呈非线性变化关系,而与土体压实度呈线性增长关系。结果表明,严格控制土体含水量,提高路基压实度标准是提高黄土路基整体稳定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以甘肃渭源—武都高速公路木寨岭隧道开挖揭露的砂质板岩为对象,开展了砂质板岩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和点荷载强度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高度异常数据剔除和置信区间强度统计,获得了砂质板岩单轴抗压强度、点荷载强度以及两者之间的换算关系,并与岩石试验相关规范和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SRM)推荐换算公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饱和砂质板岩单轴抗压强度服从正态分布,平均值为56.3 MPa,95%置信度下的置信区间为49.20~63.50 MPa;饱和砂质板岩点荷载强度与正态分布不完全一致,平均值为7.36 MPa,95%置信度下的置信区间为6.50~8.22 MPa;饱和砂质板岩点荷载强度与单轴抗压强度之间具有显著的线性正相关性;岩石强度受各试件内部节理裂隙的方向、填充物、宽度和长度等的影响,强度数据总体离散性较大;饱和、烘干状态下砂质板岩单轴抗压强度与点荷载强度的换算系数分别为7.72和8.72,均明显小于大多数研究中15~30的换算系数,原因在于砂质板岩内部赋存有层理或不同角度的节理裂隙等缺陷,单轴抗压强度受试件内部节理裂隙的影响较大,导致其强度平均值偏低,而点荷载强度受试件内部节理裂隙的影响较小;采用规范和ISRM推荐公式所得砂质板岩单轴抗压强度为实测值的2~4倍,用于隧道设计难免会产生较大偏差;相比规范和ISRM推荐公式,研究所得砂质板岩单轴抗压强度与点荷载强度换算关系的相对误差未超过15%,可作为规范中公式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3.
14.
简要介绍了高强混凝土的特点、配制技术、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影响沥青面抗滑性能的因素。提出了改善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影响砼强度的因素,建立了一个3层的BP网络模型,在对样本进行分类和标准化处理后,进行了BP网络的训练和仿真,其结果表明:应用所得到的BP网络对于砼强度的预测值计算相对于实测值具有满足工程要求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轨道结构强度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应用有限元方法及ANSYS软件建立了有碴轨道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了几种工况下轨道结构各部件的位移、应力等强度指标。结果表明模型计算位移值与试验实测值接近,强度指标计算值比传统方法计算值稍小,考虑到传统方法偏于保守,说明模型是合理、可靠的。  相似文献   

18.
就水泥检验方法的发展过程探讨了我国实施ISO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大多数天然和人工土坡都是非饱和土边坡,由于基质吸力的存在使得边坡的安全系数有所提高。基质吸力和边坡的稳定性密切相关,然而基质吸力的大小随着边坡的环境改变而改变。基于Mohor-Coulomb破坏准则和强度折减法,针对不同地下水位、边坡坡度和基质吸力相关的内摩擦角b,对非饱和土边坡稳定性进行了有限元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无量纲位移Eδmax/rH2随强度折减系数变化的关系曲线上位移陡然增大时所对应的强度折减系数,作为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超高强钢管混凝土(UCFST)的研究现状, 分析了钢管混凝土(CFST)中钢管与核心混凝土的材料强度发展历程, 根据这2种材料不同强度等级的组合, 梳理了1套简洁的CFST分类与缩写方法; 总结了UCFST的基本力学性能、收缩性能和界面粘结性能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探讨了核心超高强混凝土(UHSC)的制备技术要求, 展望了UCFST未来的研究方向。分析结果表明: UCFST的提出与研究可分为UHSC和超高强钢材(UHSS)2条路径, 中国以前者为主, 对后者的研究较为滞后, 实际应用也较少; 已开展的UCFST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体系仍不完善, 结构层次研究极少, 主要集中于构件层次但试验量偏少, 且以轴压短柱为主, 未见构件抗剪、抗扭及其余复合受力的研究; UCFST的研究以核心混凝土为UHSC的构件为主, 核心混凝土与钢管均为超高强的次之, 其他组合的较少; 钢管与核心混凝土的强度匹配研究才刚刚开始, 应继续深入, 重点研究合理匹配的UCFST; 核心UHSC自收缩大, 可能导致其与钢管脱粘, 应开展钢与UHSC法向黏结强度、UCFST构件收缩的研究; 应考虑核心UHSC材料的工作环境、施工条件及其对UCFST组合性能的影响, 核心UHSC材料以超高强度要求为主, 且具有低收缩(或微膨胀)、高流动性的特性, 不必强调耐久性; 制备核心UHSC材料时采用常温养护, 可少掺或不掺纤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