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跨径不断增大,主梁宽度也不断增加,其空间效应越来越明显,在其主梁的悬臂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的塔梁临时固结方式常常导致主梁0号块附近开裂.应用MIDAS/Civil结构分析软件,对采用临时固结方式的斜拉桥空间结构进行施工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常用的塔梁临时固结方式的空间效应导致了主梁混凝土的开裂.对临时固结构造的设置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唐明翰  薛峰 《公路》1993,(8):11-21
介绍我国第一座大跨度迭合梁斜拉桥——南浦大桥的结构,南浦、杨浦大桥的主要技术参数巨大塔柱的斜爬模施工,大面积高标号混凝土桥面板的预制,漂浮式斜拉桥施工中的临时固结装置。迭合梁斜拉桥的安装机械组合与专用设备,起步段、标准段、特殊段及合拢段梁体的施工方法,既长又重的斜拉索的运输、安装与张拉以及如何用施工手段来提高桥面板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3.
曹海顺  廖宜勤 《桥梁建设》2007,(1):51-53,56
在混凝土斜拉桥主梁悬臂施工过程中,采用传统的塔梁临时固结构造存在临时固结处的主梁容易开裂问题。为此,以某实桥为例,在对传统临时固结进行分析后构思了新的临时固结构造。分析表明,新构思的临时固结满足预期要求并能避免主梁开裂。  相似文献   

4.
广州鹤洞大桥斜拉桥临时固结装置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广州珠江鹤洞大桥主桥斜拉桥为工程背景 ,介绍斜拉桥等大跨度桥梁悬臂施工过程中临时固结装置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特别介绍鹤洞大桥主桥斜拉桥临时固结装置的新构思、新设计以及安装和拆除工艺等。  相似文献   

5.
为验证广东中开(中山—开平)高速公路银洲湖大桥主跨530 m混合梁斜拉桥塔梁临时固结措施在主梁不对称双悬臂施工中不平衡力矩作用下的安全性,利用MIDAS/Civil建立全桥结构整体有限元模型进行初步计算,获得最不利不平衡力矩的出现工况;再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塔梁固结的局部空间有限元模型,采用降温法预定义温度场施加预应力荷载,分析最大不平衡力矩工况下索塔、主梁及固结措施的应力分布,并给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某无辅助墩的混合梁斜拉桥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主梁施工的3种方案进行比选,最终选择边跨牵索挂篮悬臂浇筑,中跨架梁吊机悬臂拼装作为实施方案。通过有限元计算分析,采取中跨钢梁拼装超前边跨一个节段,取消中跨全长配重、边跨设置临时支墩,以及塔梁临时固结等措施,降低了主塔两侧不平衡力矩,使桥塔在施工阶段的应力及偏位满足设计要求。这种不对称双悬臂施工混合梁斜拉桥的方法,适用于在山区桥梁或不适宜于支架法施工环境的桥梁。  相似文献   

7.
迫龙沟特大桥主桥为主跨430m的混合梁双塔双索面斜拉桥,边跨采用预应力混凝土主梁、中跨采用钢-混结合梁。该桥主梁采用不对称双悬臂方案施工,即边跨预应力混凝土梁采用牵索挂篮悬臂浇筑施工,中跨钢-混结合梁采用架梁吊机悬臂拼装施工。在该桥主梁施工中,采用不同步双悬臂施工,中跨钢梁安装超前边跨1个节段,以取消中跨约3 000t的均布压重;在边跨距离桥塔中心27.5m处设置施工辅助墩,以提高中跨结合梁的大悬臂状态稳定性;在中跨钢-混结合段处设置反拉压重装置,以提高塔梁锚固性能;设置塔梁临时固结和纵向限位装置,以抵抗墩顶处梁体的不平衡力矩;将边跨侧靠近桥台的3个节段合并成1个边跨现浇段,以减少双悬臂施工的节段数。该桥已于2016年完工,成桥线形及结构受力均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8.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悬臂施工过程中,为平衡悬臂施工不平衡荷载产生的力矩,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需要将墩梁临时固结。以苏丹西纳公路大桥为例,阐述悬臂施工过程中不平衡力矩的计算工况和方法,并介绍了临时固结的解除顺序。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悬浇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桥的墩梁临时固结方式进行了探讨,对施工中的不平衡弯矩进行了量化分析,对不同的墩梁临时固结措施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其优缺点。尤其对永久支座的自身变形、转动角及支座在墩梁临时固结中所发挥的作用提出了建议,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结构易损性原理出发,结合空间有限元计算,对某斜拉桥最大悬臂阶段在不同风压作用下的内力及应力分布进行分析,并引入损伤系数这一参数来确定全桥结构中的易损单元.分析结果表明:该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在最大悬臂施工阶段的易损结构件为塔梁临时固结处及部分斜拉索.  相似文献   

11.
苏通大桥的塔梁临时锚固在国内开创性地采用了交叉索柔性固结体系,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介绍了该临时锚固措施的设计思路和分析结果,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墩梁临时固结体系是保证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悬臂施工稳定性的主要措施之一。基于铁路连续梁桥墩梁临时固结设计方案,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墩梁临时固结体系倾覆稳定性和临时支座局部承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仅依靠梁体自重不能保证悬臂施工纵向倾覆稳定性,在临时支座设置一定数量的精轧螺纹钢后,能大大提高梁体纵向倾覆稳定;当临时支座设计尺寸受到限制时,尽可能增加临时支座的数量和提高混凝土标号,以增大临时支座的承压能力。  相似文献   

13.
常温环境下进行结合梁斜拉桥的施工现在已经有一套成熟的施工技术,但目前还没有在寒冷地区进行冬季施工结合梁斜拉桥的先例。难点主要包括:钢梁线形的控制,钢梁合龙口的控制,及冬季进行湿接缝混凝土的浇筑时混凝土质量控制等。以某结合梁斜拉桥为例,对结合梁斜拉桥低温施工技术及冬季施工时的过程控制进行了讨论,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某矮塔斜拉桥塔墩梁固结区为研究对象,采用midas FEA大型有限元程序建立塔墩梁固结区实体模型,选取施工阶段及运营阶段的最不利工况,分析塔墩梁固结区空间应力情况。计算分析表明:塔墩梁固结区总体应力水平较为合理,但局部区域存在应力集中,设计中宜进行局部优化。  相似文献   

15.
文中以采用塔梁同步施工的新建某矮塔斜拉桥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塔梁墩固结部位局部实体分析模型,对桥梁整个塔梁同步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重要施工阶段的塔梁墩固结部位局部应力大小及分布规律,并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对比,相互验证计算结果和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丰都长江二桥主桥为全长1 282 m的双塔双索面五跨连续钢箱梁斜拉桥,采用半漂浮结构体系,跨径布置为(70.5+215.5+680+245.5+70.5)m。该桥无索梁段长度为43 m,承台距离钢箱梁底高度约70 m,若采用传统的落地支架法施工,则施工工期较长且费用较高。结合项目的特点确定采用桥面吊机非对称吊装的方法,此方法施工时,会产生较大的不平衡荷载,不平衡荷载通过设置的塔梁临时固结来抵抗。  相似文献   

17.
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与控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孙全胜  孙永存 《公路》2007,(4):88-91
塔梁的同步施工不拘泥过去先主塔后主梁的施工方法而采用塔梁同时施工,在多座斜拉桥中得到了验证。以绥芬河斜拉桥为例,对采用同步施工成桥线型的内力合理性和经济效益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在斜拉索张拉过程中,由于主塔尚未完全施工完毕,塔根处的压应力储备较少,为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主塔安全,在施工时必须格外注意主塔两侧的斜拉索索力,保证两侧的索力基本一致。绥芬河斜拉桥得益于塔梁的同步施工,安全顺利地实施了转体,成桥后的线型、内力合理。  相似文献   

18.
某槽形梁斜拉桥塔梁固结区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槽形主梁在两侧与塔柱固结、主梁下设横梁与桥塔形成横向框架体系.为研究该槽形梁斜拉桥塔梁固结区的受力特性并验证结构安全性,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塔梁固结区空间模型,验证模型正确性后分析固结区结构的应力分布情况,并探讨了槽形梁底板上缘与塔柱交接角、槽形梁过人洞与塔柱人洞交接角以及塔柱过人洞折角等构造细节对固结区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塔梁固结区整体应力满足使用要求,但存在局部应力集中现象.最大主压应力、最大主拉应力分别出现在槽形梁底板上缘与塔柱交接角处及槽形梁过人洞与下塔柱人洞交接角处.构造细节改进后,塔梁固结区应力集中程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9.
九江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70+75+84+818+233.5+124.5)m六跨不对称双塔双索面混合梁斜拉桥,南边跨及部分中跨为混凝土箱梁,其余为钢箱梁,钢箱梁采用双悬臂拼装施工工艺。为保证钢箱梁双悬臂施工期不平衡力作用下的结构及施工安全,在北塔与钢箱梁间设置了竖向、横向及纵向临时约束:通过钢绞线将设置在北塔下横梁上的竖向混凝土支墩和钢箱梁底部的钢支墩连成整体,形成竖向临时约束;竖向临时约束兼作钢箱梁双悬臂施工期间的纵向临时约束,主要由竖向临时约束产生的摩擦力抵抗在悬臂吊装过程中产生的不平衡力;在合龙阶段增设顶推装置进行纵向临时约束,兼做中跨顶推辅助合龙的顶推装置;横向临时约束主要由抗风支座和塔梁间的临时钢支墩实现。  相似文献   

20.
为减少对既有线路的影响,桥梁转体施工被广泛应用于铁路跨线等桥梁工程。文中以襄阳东西轴线上跨铁路不对称独塔斜拉桥为依托工程,采用ANSYS对转体斜拉桥永临结合构造建立精细化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研究不同顶升吨位下永临结合构造的受力性能,得到了一套能够应用于转体施工斜拉桥的安全可靠的临时固结及永久固结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