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津港船舶交通流量较大,而且航道相对狭长,为保障船舶更安全、更高效地进出天津港,文章在对天津港的主航道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主航道高效交通组织模式研究。并针对天津港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包括船舶的优先级、船舶动态报告、船舶速度、吃水控制等船舶交通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2.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天津港船舶交通管理,保障船舶交通安全,提高船舶交通效率,保护水域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管理系统安全监督管理规则》,制定本细则。  相似文献   

3.
2007年以来,长山水道及其附近水域已连续发生4起船舶碰撞事故,为提高长山水道船舶航行安全水平和交通效率,改善长山水道交通状态,2007年11月13日0000时至15日2400时,烟台海事局通过长山交管中心对航行长山水道船舶进行了交通实态观测。本文通过对实态观测数据分析,提出加强长山水道船舶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船舶交通变化十分复杂,通过对其数据进行挖掘,可以了解船舶交通变化态势,便于制定相应的船舶交通管控措施。为了更好掌握船舶交通变化态势,提出基于现代统计学理论的船舶交通数据深度挖掘方法。首先采集大量的船舶交通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一些预处理,然后采用现代统计理论中的灰色模型和支持向量机分别对船舶交通数据进行挖掘和建模,最后对两者挖掘结果进行组合,并采用实例分析了船舶交通数据深度挖掘效果。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船舶交通数据挖掘精度要高于其他方法,能够更好拟合船舶交通变化态势,在实际应用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5.
叶洲  颜谢霞 《水运管理》2008,30(12):35-38
为确保船舶航行安全,实现交通现代化,阐述构建数字化船舶信息监控系统的必要性,实现该系统的主要技术因素、技术方案及系统具有的功能,通过案例介绍,认为构建一套科学的数字化船舶监控信息系统对交通管理部门实现有效调度管理、提高船舶航行安全性和船舶运输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提高航运管理水平、实现交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台湾海峡船舶交通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尤其是两岸海上直航对海峡船舶交通的影响的基础上,应用海上交通工程理论,提出了两岸海上直航后海峡的船舶交通及船舶交通规划.该规划可建立良好的海峡船舶交通秩序,改善两岸海上直航的通航条件,更有效地保障船舶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7.
船舶数据处理系统是新型水上交通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水上交通管理系统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了江河航道型船舶数据处理系统的方案,并着重阐述了其实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面对海上交通高峰航线船舶疏导路径规划复杂性,研究海上交通高峰航线船舶疏导路径规划仿真分析方法,以确定最佳的船舶疏导路径。构建以航程、安全性、平滑性最小为海上交通高峰航线船舶疏导路径规划目标函数,采用栅格法仿真模拟海上交通高峰航线船舶环境,利用仿真软件实施建模,经改进遗传算法寻找海上交通高峰航线船舶疏导路径规划模型的全局最优解后,采用非性规划求解海上交通高峰航线船舶疏导路径规划模型的局部最优解,确定最佳的船舶疏导路径,实现海上交通高峰航线船舶疏导路径规划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针对2种场景下海上交通高峰航线船舶疏导路径具有较好的方向性,所规划最优疏导路径安全性、平滑性、航程均最小,符合海上交通高峰航线船舶疏导路径目标函数。  相似文献   

9.
沈祥法 《中国水运》2005,(11):32-33
第一个长江船舶交通管理系统(下称长江VTS系统)是1996年首先在南京、镇江、张家港、南通建设的南浏交管系统。自1998年正式运行以来,特别是在江苏定线制实施的基础上,VTS系统雷达覆盖水域的通航秩序明显改善,船舶违章率和事故率明显下降,为保障船舶交通安全、提高船舶交通效率、保护水域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0.
船舶安全评价将为实施船舶安全监督提供基本依据。国际海事工程学者已经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提出不同标准对船舶交通危险进行评价。我国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基本上是事后型的,这与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不相适应。对船舶交通安全作出评价,进行重点监管,对于减少海损事故、合理运用有限管理资源以及提高交通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海事》2014,(2):F0002-F0002
1月31日大年初一上午,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一行到天津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慰问一线值班人员。在船舶交通管理中心监控室,何建中副部长详细了解了天津水域的交通情况,询问了当前锚泊船的数量及锚地使用情况、锚泊船的安全监控情况和天津港船舶交通组织的实时情况,查看了港池、航道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船舶交通信息分析系统具有分析时间过长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基于无线网络的船舶交通信息分析系统设计。船舶交通信息分析系统硬件设计为无线路由器选取、处理区选取以及系统接口设计;系统软件设计包括无线网络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以及交通信息分析单元。通过系统硬件与软件的设计,实现了无线网络的船舶交通信息分析系统的运行。仿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船舶交通信息分析系统,设计的船舶交通信息分析系统极大降低了分析时间,且具备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韩鹏  马海洋  马勇 《世界海运》2010,33(9):60-62
针对中国航道船舶交通现状,提出T形航路船舶交通通过能力的研究课题,建立T形航路船舶交通通过能力模型,最后借助计算机语言实现模型的求解。  相似文献   

14.
因为ATS,船舶航行的安全系数和交通效率直线提升。根据国际海事组织(IMO)的《VTS指南》介绍,VTS的基本功能是掌握水道、港口的船舶交通动态信息,以雷达为主要传感器,以数据处理设备为核心,通过通讯手段传送信息。  相似文献   

15.
研究基于轨迹数据的船舶交通密度计算方法,利用精准的船舶交通密度计算结果提升海上交通规划水平。利用AIS设备采集船舶航行轨迹数据,利用均匀参数化方法对所采集的航行轨迹数据重采样处理。将通过重采样处理获取的航行轨迹数据,划分为静止轨迹数据点以及移动轨迹数据点,依据数据点间的欧式距离,以及船舶航行方向、航行速度的相似性,选取基于密度的DBSCAN聚类算法完成轨迹数据聚类。依据船舶航行轨迹数据聚类结果,选取多维密度方法,通过更新船舶经过总数、船舶经过总时间等参数,计算船舶交通密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依据船舶航行轨迹数据,精准计算船舶交通密度,为海上交通规划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16.
船舶避碰领域的知识与专家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应用专家系统的理论和海上交通工程学对船舶行为的研究成果,对船舶避碰领域的知识进行了形式化处理,并提出一种建造船舶避碰专家系统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7.
加快我国VTS值班员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昌江 《中国水运》2000,(11):31-32
世界上第一个VTS系统(船舶交通管理系统)自建立以来,在收集船舶动、静态数据,数据评估,船舶交通信息服务,船舶交通组织服务,航行协助服务以及支持联合行动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系船舶科学和船舶运输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本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双百方针”。内容主要反映在船舶运输系统、船舶设计、船舶控制、交通工程、环保工程、港口工程、工业自动化、电子信息、船舶动力机械、船舶仪器设备、航运经济等方面的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9.
《水运文献信息》2002,(10):25-25,26
“黑名单”船舶即重点跟踪船舶名单的俗称,是我国交通主管部门为加强国内航行船舶的安全监督管理,根据我国海事局于2001年5月23日颁布的《重点跟踪船舶监督检查管理规定》界定公布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海上船舶交通管理的信息共享,提高对海上船舶交通信息管理的智能水平,提出一种基于B/S架构的海上船舶交通信息管理系统开发设计方案。系统采用无线信息采集层、网络数据传输层和面向对象应用层的3层结构,采用RFID、无线传感器、红外等数据信息感知技术进行海上船舶交通信息的原始采集,在B/S架构体系上进行交通信息管理系统的总线数据传输和远程通信设计,系统采用Lab Windows/CVI和B/S结构进行无线通信组网设计,在应用层完成整个船舶交通信息处理和交叉编译操作,在嵌入式内核下进行海上船舶交通信息管理系统的软件开发设计。系统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系统进行海上船舶交通信息管理的智能性较好,对交通信息的集成调度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