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朱辰元  李清观 《船舶工程》2000,(2):37-39,51
介绍了新研制的4105ZL型增压中冷柴油机的设计原则、结构特点、性能指标和试验结果。这种机型可作为小型船及船舶辅机的动力,也可作为汽车和工程机械的动力。结果表明,其各项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并在动力性、经济性、低噪声等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 。  相似文献   

2.
以具备动力定位系统的80 000 t半潜船为研究对象,在试验前通过软件进行下潜过程中稳性和动力定位能力的计算,作为下潜试验的理论支撑;根据理论计算结果和船舶的设计制定严格的下潜程序并在试验阶段统计船舶的浮态和推进器的工作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充分的理论计算以及严格的下潜程序把控,半潜船成功的完成了全过程动力定位下潜,并获得了船舶动力定位下潜过程中浮态和推进器利用率的信息,可以为其它半潜船进行动力定位下潜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洪和平 《广东造船》2012,(4):37-40,45
近年来,为了深海油气勘探和作业,船舶动力定位系统也日益广泛地应用在海洋工程船上。本文针对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的设计、安装、试验和培训进行分析和归纳,对海洋工程船舶及特种船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动力定位是指船舶利用推进器和螺旋桨等产生作用力,在控制系统的指令下抵消海上干扰因素的作用力和力矩,使船舶或作业平台悬停在海域内某特定位置,在远洋勘测、海上补给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模糊控制是一种有效的自适应控制技术,本文建立了船舶的运动学模型,并基于自适应模糊控制理论设计和开发了一种船舶动力定位试验平台,对试验平台的动力定位原理和结构进行详细介绍。本研究对改善船舶的动力定位系统,提高船舶的稳定性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章建峰  詹佳  董九洋  缪凯祥 《船舶工程》2019,41(S1):170-173
船舶动力定位系统,主要实现船舶在要求的作业活动中保持设定的经纬度或者相对于海床的固定位置,或者期望的运动方向,即在风、流、浪产生的力作用在船舶的情况下,动力定位系统能够通过各推进器控制船舶,并使船舶按照操作者的指令移动、保持位置或航向,同时,符合相应规范要求。本文主要介绍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的总体设计,包括硬件框架设计和软件框架设计。最后,给出了基于这种总体设计的动力定位系统实船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最近研制的可收缩式可调螺距推力装置安装在船底部,并从船底伸出插入海水,可360°旋转,推力的大小和方向均可控制。这种推力装置可作为船舶低速航行时的自航螺旋桨,也可用作在深海作业的石油钻探平台的动力定位装置。作为基本试验,采用预先制备的模型推力装置在试验水池进行了系统的试验。取得了设计可收缩式推力装置所需的数据。另一方面,为了确定推力装置的收缩、旋转和螺距控制特性,用首制样机进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模型预测控制在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约束控制中的应用,建立了3自由度动力定位船舶的数学模型,提出了船舶动力定位系统设计中应考虑的各种约束.针对某供应船,根据模型预测控制理论进行了动力定位控制器设计,使约束的处理问题贯穿于控制系统设计的始终.仿真试验验证了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应用于船舶动力定位约束控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多传感信息融合的船舶动力定位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舰船科学技术》2014,(12):116-119
为提高动力定位测量装置的准确性和精度,本文基于多传感信息融合技术进行船舶动力定位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研究。在地球中心固定坐标系与北东地坐标系中,建立船舶动力定位系统传感测量模型,利用半实物仿真系统的试验数据,对建立的多传感信息船舶动力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上述动力定位系统模型和控制系统结构能够满足船舶半实物仿真实验系统的电罗经测量数据的融合要求,且本文设计的船舶多传感信息融合方法的融合性能优于测量数据滤波后加权融合。本文研究结果可为船舶动力定位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提供理论指导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虚拟现实技术与3D动画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产物,也是当前计算机与互联网领域的研究热点,已经成功在航空、船舶、医疗等领域应用。船舶的动力性能是重要的性能参数,为了提高船舶的设计水平,本文致力于开发一种虚拟的船舶动力试验平台,通过构建船舶三维模型,结合3DSMAX和VRP虚拟仿真平台,本文开发一种具有虚拟现实交互能力和3D动画演示能力的船舶动力试验平台。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船检》2010,(6):64-65
中国第一艘将太阳能动力及太阳翼装置运用于船舶推进及控制的新能源船舶——“尚德国盛”号船顺利完成航行试验。作为世博会展品之一,该船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02和712研究所联合设计,  相似文献   

11.
田金柱  蔡峰  张巍华  王智伟 《船舶工程》2015,37(S1):150-153
远海填岛工程往往需要使用大型抓斗式挖泥船,传统的抓斗机驱动方式已满足不了使用要求,设计开发出新型的抓斗机驱动形式显得非常必要。该文主要介绍了大型抓斗机电气系统设计方案及控制方式, 采用中压变频多传动驱动方式实现抓斗机的疏浚作业,克服传统OMEGA离合器驱动的不足,以实现抓斗机大型化,满足疏浚工程需求。  相似文献   

12.
油码头登船机结构简单,造价低廉。5万吨以上的大型泊位,使用登船机上下船安全可靠,但该设施存在着一些安全问题。以5个方面分析了码头登船机存在的安全问题,指出:要以设计阶段就关注安全问题,确保港口安全。  相似文献   

13.
基于SIMP拓扑优化理论的结构概念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机床结构概念设计问题,并提供符合工程实际的、用于概念设计阶段的机床结构设计方法,文中将拓扑优化方法与有限元结合应用于结构概念设计进行了研究。以UG作为CAD造型平台,以ANSYS作为CAE有限元建模和分析平台,采用SIMP(Solid Isotropic Material with Penalization)拓扑优化理论建立数学模型,并应用改进的启发式拓扑优化准则算法进行数学模型的求解,得到经过拓扑优化的结构概念设计的方案模型。文中将拓扑优化方法与CAD/CAE系统进行集成应用于解决船舶舵叶连接法兰面加工专机的升降台的拓扑结构优化。优化结果为结构详细设计阶段的形状优化和截面优化提供设计优化区域和原型。从结构概念设计的结果看出,其优化设计过程较稳定、有效,能够满足工程上概念设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一种高准确度扭矩标准机力臂系统的设计要点,重点说明了力臂长度设计所考虑的因素、力臂结构设计的原则,最后分析了力臂对整个装置不确定度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Motor Driving Leg Design for Bionic Crab-like Robot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paper presents the design of walking leg for bionics crab-like robot, which is driven with micro servo motor. The kine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ionics machine are analysed for optimized structure parameters, which has been used in the robot design. A three closed loop motor control system structure for joint driver is also given, as well as the multi-joint driving system for walking robot leg.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个多功能智能型航次计划优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得到了一个能在微机网络上运行的有效原型。在设计中引入了人工智能技术,并特别注意了友好的人机界面。  相似文献   

17.
针对码头工程中如何多方位将节能增效措施融入到设计中的问题,以长江江苏段某散杂码头及其堆场的设计为例,在工艺、结构、电气等方面采用多方位比较的方法,工艺采用装船机、取料机和皮带机变频联动系统、旋转式过渡皮带车以及三工位头部伸缩装置等措施,结构方面陆域轨道基础采用新型专利,电气方面采用风光互补路灯及岸电系统等不同的节能增效措施,使项目更经济合理、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西江23-1油田海洋模块钻机结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田甜  张建勇  王宁 《船舶》2006,(5):26-32
4 500 m海洋模块钻机是西江23-1油田开发工程的关键装备。该海洋模块钻机在设计中应用了SACS、AN SY S和AUTOPLANT等软件,对钻机的整体模块、海上吊装和组合型钢等结构设计进行了优化,为海洋模块钻机的设计研发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9.
减摇鳍机械装置设计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组成减摇鳍机械装置的液压机组、执行机构和鳍组件三大部分,并从这三大部分对减摇鳍机械装置的设计作了一个基础性分析.减摇鳍装置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流体、机械、液压、电子和计算机等学科.其机械装置作用、功能的实现取决于液压动力系统设计的合理和可靠.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港口设备轮胎自动装拆机的设计目的、设计原理、自行制造工艺控制要点,实践使用情况也已表明其具有安全、高效、轮胎免损、实用等特点,具有一定市场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