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正>5月12日,中航工业铁岭陆平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新厂投产仪式:向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等用户展示其最新专用汽车产品—铝合金油罐车。据中航工业铁岭陆平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呼继业介  相似文献   

2.
雷丽 《时代汽车》2015,(4):58-59
4月20日,身居制造业高端领域的中航工业以20余年汽车制造经验和技术沉淀,以融入航空特色、具有乘用车品质的“爱维客”商务客车,荣誉亮相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汽车展。同时,中航爱维客城市微公交MiniBus也正式发布。车展期间的上海,流光溢彩,嘉宾云集。众多嘉宾、媒体共同见证中航工业旗下商务接待客车产品的首次亮  相似文献   

3.
正中集和中航同属中央企业,是国务院国资委直属的集团化公司,中集和中航分别于2003年、2008年进入专用汽车领域,均采用资本运作方式进入,但其进入的原因和目的,以及在整个集团中的地位和作用完全不同。本文对两大集团进入专汽业务的策略及并购后的经营重组策略的案例展开对比分析。进入专汽领域的策略对比分析1.进入背景中集进入专汽领域的2002年前后正处于我国公路物流萌芽期,交通运输类专用车行业初创期。而中航2007年以金城集团  相似文献   

4.
去年年末,刚刚完成重组挂牌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以下简称中航工业)开始大举进军专用汽车领域.在2008年12月至2009年3月的三个月期间,中航工业对柳州乘龙专用汽车公司 (以下简称柳州乘龙) 进行收购,紧接着,向上市公司东安黑豹注入旗下专用汽车优质资产,顺利完成了对东安黑豹的重组计划.  相似文献   

5.
梅振 《商用汽车》2012,(24):52-53
专用汽车的很多高新技术都源自航空领域,正是看好这种技术互通性,中航工业集团成立中航特装公司,大举进入专用车制造领域。本文通过记者对中航特装公司的专访,清晰地展现出中航工业集团在专用车领域的发展思路和远期目标。  相似文献   

6.
段祥勇 《时代汽车》2005,(12):57-57
2005年11月1日,随着湖北中航精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恢复交易,公司股票简称由“中航精机”变更为“G中航”,中航精机公司历经半年的股权分置改革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公司的顺利复牌将成为该公司发展的又个历史性转折点。  相似文献   

7.
<正>从现场的产品来看,"爱维客"产品整车造型颇为稳重大气,内部空间也较为舒适。该车在现场展示了传统燃料和新能源2款车型。本届上海车展上,中航工业以一款融入航空特色且具有乘用车品质的"爱维客"商务客车,拉开了新品牌对外亮相的序幕。在此之前,中航工业旗下其实有一个对中国客车业都耳熟能详的客车品牌——西沃,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本  相似文献   

8.
宁文祥 《专用汽车》2012,(11):36-39
<正>在首届中国国际商用车展上,各商用车企业都拿出了自己的新品前来参展。作为商用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专用汽车在这届展会中也大放异彩。我国最大的专用汽车企业中集车辆占据了21500m的参展面积,带来了目前他们在国内最新的产品。有着"中国专用汽车之都"之称的随州市组织了21家专用汽车企业前  相似文献   

9.
宁文祥 《专用汽车》2014,(10):61-63
对于中航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收购山东梁山通亚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梁山通亚)的消息,大家也许不会觉得意外。因为早在四五年前,这两家企业都曾经传出"绯闻"。在今年的梁山车展期间,梁山通亚的总经理杨奉钦向记者证实,中航和通亚已经达成一致,中航和梁山通亚证实达成合作协议,中航投资20亿人民币,入股梁山通亚。双方离证实签订合作协议只剩下政府审批了。  相似文献   

10.
2012年,专用汽车的产量继2011年后再度下滑,特别是工程类的专用汽车,下滑幅度尤为明显;2012年,中集车辆的欧洲子公司Burg Silvergreen首次出现在汉诺威商用车展的舞台,而史密斯则和东风公司正式达成合资协议;2012年,首届中国国际商用车展在武汉举行,这是国内首个"国字号"的商用车展;2012年,三一重工收购、裁员、诉讼、迁都……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2012年,专用汽车事故不断,引起政府、公众及媒体广泛关注,罐车装卸阀门安装位置因此改变,相关标准已经  相似文献   

11.
《专用汽车》2012,(3):27-27
<正>为推动专用汽车行业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协会专用车分会、学会专用车分会将于2012年9月继续组织国内专用汽车行业企业赴德国参加汉诺威第64届IAA国际商用车展,并考察欧洲商用车发展现状、与专业对口企业进行技术经贸交流、参观世界著名的商  相似文献   

12.
《汽车实用技术》2012,(7):16-16
继昌河、哈飞之后,同属中航汽车旗下的东安动力近日也正式宣告完成重组。近日,东安动力对外发布公告称,其实际控制人中航工业已将其持有的54.51%东安动力股权过户至长安汽车集团。至此,长安集团对中航汽车的重组大业全部宣告完成。由于东安动力此前一直是中航汽车最优质的资产,因此在3年前长安奉命重组中航后,中航工业并没有像昌河和哈飞一样及时把股权划拨给长安集团。据了解,始建于1948年的东安动力主要生产汽车发动机和变速器产品。目前旗下业务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为国内微型客、货及经济型轿车提供配套业务;二是  相似文献   

13.
张筱梅 《专用汽车》2015,(11):28-30
11月12-15日,2015中国国际商用车展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B区举行。据悉,该展会逢单年举办,是目前国内乃至亚洲规模最大、最权威的商用车展,至今已经举办了三届。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支持下,本届展会由湖北省人民政府、武汉市人民政府、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主办;由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汉阳专用汽车研究所、汉诺威米兰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湖北省汽车行业协会、武汉新城国际博览中心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4月26-27日,东北老工业基地-四平市,由中汽协专用车分会、吉林省工信厅、汉阳专用汽车研究所、四平市委市政府主办,四平市铁东区委区政府、专用汽车杂志社承办,四平吉运专用汽车有限公司、中航四平奋进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协办,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打造千亿级专用车产业集群"为主题的"2017中国·四平专用车产业峰会"在四  相似文献   

15.
宁文祥 《专用汽车》2013,(10):79-80
自从2005年的第一届中国(梁山)专用汽车展览会(以下简称”梁山车展“)举办以来,山东省梁山县已经连续8年成功举办了这个区域性的专用汽车盛会。每一年度.梁山本土的专用汽车企业都会携带自家的主力产品前来参展。今年的梁山车展在9月份也如期到来,那么今年的梁山车展出现了一些什么变化?从本届车展上,我们又可以看出梁山的专用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一些什么变革呢?  相似文献   

16.
2005年3月31日~4月2日,第34届"美国中部卡车展"在美国肯塔基州的路易斯维尔会展中心举行.该车展为全球最大的卡车展之一,影响比较广泛.笔者有幸与国内同仁一道参观了本届卡车展,现向国内专用汽车同行做一介绍,并就国内专用汽车的发展引起的一些思索与读者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第三届上海国际专用汽车暨零部件展览会(以下简称上海专用车展)上,记者有幸采访了扬州海沃专用上装事业部总经理高范华.他表示,专用汽车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专用上装技术的发展,开发先进的专用上装成套系统集成技术和产品,服务于我国专用汽车生产企业是国内专用上装供应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专用汽车》2009,(11):17-17
2009年10月29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汉阳专用汽车研究所所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用车分会秘书长王焕民率团参观了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14届东京卡车展,并组织企业代表团成员与本届车展的主办方日新出版株式会社社长秋林路笃文先生就日本专用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专题研讨。秋林路笃文先生介绍了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日本专用车企业发展困境以及日本专用汽车产品的发展趋势,并详细介绍了本届车展的筹办情况。  相似文献   

19.
6月20日,2011中航工业上航动赢高端冷藏(保温)车新品发布会在中航工业上航车辆公司内举行。上海市商务委、市农委、"上海市菜篮子工程"两办领导出席本次发布会。日本矢野特殊自动车株式会社、三菱重工、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丘寿储运有限公司代表不同的行业做了经验交流。上海市及江苏、浙江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中外合资冷链物流企业、部分汽车主机厂、主流制冷设备供应商等100余人参加了新品发布会。  相似文献   

20.
王承海简介王承海,男,56岁,大学,高级工程师。历任中国航空救生研究所经营技术开发办公室副主任、经营计划开发处副处长、民品开发处处长、汽车座椅公司筹备组组长、民品发展部部长,嘉利分厂党委副书记兼副总经理、总经济师、总经理,湖北中航精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兼党委书记等职。现任湖北中航精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在他的带领下,中航精机公司研制出了我国第一个轿车座椅调角器,实现了我国轿车座椅调角器从过去批量进口到现在批量出口的转变。目前,中航精机公司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轿车座椅调角器生产基地,其精冲规模具国内首位,是中国精冲技术研究领域的排头兵,它生产的轿车座椅调角器占国内轿车市场的03%,占中高档轿车市场60%。中航精机公司已逐渐发展成为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企业,进入了世界汽车零部件的采购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