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郑西客运专线无砟轨道路基基床表层采用0.4 m厚级配碎石填筑.文中对ZXZQ01标段级配碎石的施工技术及试验检测作了总结、探讨认为:严按标准压实,遵守工艺流程,控制施工要点,认真抽检,就能保证施工质量.该段竣工抽检,各项指标的合格率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对路基压实标准制定了详细的规定.文中对比分析了我国客运专线和国外高速铁路路基压实控制标准的异同,并选取武广客运专线五种代表性"A,B组"填料,进行重型击实与普氏击实对比试验研究,分析得到了Ev1和K30的相关系数大于0.9,证实二者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提出我国客运专线路基压实控制标准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采用振动法确定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采用相应压实度作为厚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控制标准,提出了基于超重振动压路机厚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压实技术参数及碾压设备组合。工程实践表明以振动法确定水泥稳定碎石压实度作为控制指标适用于厚层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压实,该技术为西藏林芝高原地区厚层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提供了较好解决方案,不仅提高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板体性,极大缓解了收缩裂缝,而且节省了施工费用,具有较好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结合具体试验路段,从材料选择、级配设计、不同机械组合及碾压方式几方面,研究了级配碎石基层施工的压实特性和提高压实强度的方法,总结了级配碎石的压实特性,探讨了级配碎石施工与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灰土碎石路面基层的机械化施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永忠 《公路》1994,(12):24-25
位于厦门特区海沧开发区境内的翁角线K0+000~K8+000段,路面设计总觉24.5m。主车道底基层为18~24m不等厚的灰土碎石,石发剂量8%,碎石含量32%。要求底基层灰土碎石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达1.00MPa,并要求在标高、压实度、平整度、厚度、横坡度及外现质量等指标上满足规范中高级路面发土底基层的相应技术指标要求。为适应高等级公路路面质量和施工进度的要求,我们组织了机械化施工。三机械化施工工艺控制及管理1.l组织合理配套的施工设备机械化施工作业环环紧扣,合理配套的施工组织和设备是保证路面施工质量及进度的必要条件。在…  相似文献   

6.
通过现场试验研究各施工参数对水泥稳定碎石层压实度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碾压速度、碾压遍数和混合料施工含水量对水泥稳定碎石层压实度影响比较较为显著。随着碾压速度增大,压实度数值先增加后减少;随着碾压遍数的增加,压实度数值呈增大趋势,但达到一定遍数后,压实度数值将会稳定;随着混合料的含水量增加,水泥稳定碎石层的压实度先增加后减少。  相似文献   

7.
碎石土路基施工质量管理及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碎石土原材料试验分析和试验路的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划分了碎石土结构类型。根据碎石土的结构类型和压实机械的动力性能,选择压实厚度,并通过大量测试数据建立了碾压遍数与路基强度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确保碎石土路基施工质量的碾压遍数。同时也提出了施工全过程中保证质量的技术措施和相应的检测方法,以达到控制碎石土路基施工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介绍武广客运专线两段路基的冲击压实工艺试验。试验中测试了冲压前及冲压不同遍数后的K、K30,Evd,Ev2值,通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含水量较低的地基土,冲击压实5~7遍后,可以大幅度提高土的K30,Evd,Ev2值。而对于含水量较高的地基土,则应在晾晒后进行冲击压实或改用其它方法施工。  相似文献   

9.
智能压实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路面材料压实质量实时监测及调节技术,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压实度质量控制及验收方面展示了较大的潜力。然而,如何建立智能压实值(ICMV)与原位压实度之间的相关性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现研究材料含水率对ICMV与原位压实度结果之间相关性的影响,建立不同类型ICMVs与原位压实度试验结果的相关性模型。研究压实度、压实均匀性及压实稳定性随着压实遍数增加的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水泥稳定碎石的含水率对ICMV与原位试验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有显著的影响。与CMV相比,Kb与原位试验结果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此外,过度的压实会导致水泥稳定碎石压实度及其均匀性降低。根据ICMV与原位压实度测试结果对试验段的压实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0.
级配碎石的研究和应用,主要在于通过取得高质量的碎石,获得高密度的良好级配以及良好的施工压实手段来提高级配碎石的强度和稳定性。分析了级配碎石物理性能指标和影响级配碎石性能的因素,从材料选择、级配设计、不同机械组合及碾压方式方面入手,研究了级配碎石施工的压实特性和提高压实强度的方法,并通过具体试验路段进行了验证,总结了级配碎石的压实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