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路面养护改建项目优先级的确定问题 ,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属性决策的分析方法 ,在不需要主观赋权的情况下 ,该方法能对反映道路状态的多属性指标进行客观赋权 .最后 ,使用该法对沥青路面养护改建项目进行了优先级排序分析 .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路面养护改建项目优先级的确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属性决策的分析方法,在不需要主观赋权的情况下,该法能对反映道路状况的多属性指标进行客观自动赋权,最后,本文使用该法对沥青路面养护改建项目进行了优先级排序分析。  相似文献   

3.
结合多属性决策原理,提出一种基于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的综合赋权优化方法,对养护路段进行合理排序,使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无决策属性的多属性决策权重融合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无决策属性的多属性决策系统的2种属性权重分配方法(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权重融合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数学规划模型,用遗传算法寻求其全局最优解,以确定最佳的主客观权重融合方案,从而可以避免权重融合时人为偏好的影响.最后,给出了1个实例.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公路养护质量要求的分析,建立了公路养护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基于属性识别理论,构建了公路养护质量的综合评价模型,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属性识别模型能够客观有效地评价公路养护质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给出了一种分析沥青路面养护改建对策的系统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利用该方法我们可以给出基于单一指标和考虑各指标间不同权重分配的路面养护改建决策。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评价铁路建设多项目优先级的遗传神经网络方法,针对现有评价方法在对指标权重赋值时存在的主观随意性问题,在已有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给出基于BP神经网络的铁路建设多项目优先级评价模型,并运用遗传算法对所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优化,有效克服现有综合评价方法中主观确定权重的缺陷。经过算例分析,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8.
以经济性、技术性、协调性、适应性为主要元素,构成表征养护机械配置方案的属性集合;利用三角模糊数的相似度和可能度理论,构建高速公路养护机械合理配置方案的多属性决策模型,模型中通过单目标优化模型确定属性的最优权重向量.以某高速公路机械化养护中心的养护机械配置为例,证明该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9.
借鉴灰色系统理论,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基于平整度、路面状况指数、抗滑系数3项评价指标,通过应用算例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和规范的算法作了一个比较,得出了一致的结论,提高了决策的精确性和客观性,有助于养护和改建部门进行养护和改建的决策。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不等长的单元区段划分思路,结合单元区段内基础设施的属性特征,以轨道质量指数(TQI)作为单元区段划分的标准,提出了一种考虑线路状态、基础设施属性、养护维修能力的单元区段动态划分方法.确定了单元区段划分的原则和优先级,按照两阶段实现单元区段的划分,第一阶段是不等长、固定的单元区段划分,可以反映线路基础设施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1.
在公路改建过程中,多锤头破碎施工技术应用能够达到施工成本低、施工效率高等目的,因而在公路改建中得到广泛应用,文章以项目案例为研究背景,在分析项目概况的基础上,全面性的对多锤头破碎施工技术应用步骤进行解析。目的在于提高改建公路施工水平,促进我国交通道路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多目标、多属性的道路预防性养护决策的有效性,以数据包络评价法和逼近理想点法为核心,构建预防性养护组合决策模型.首先应用数据包络评价法计算预防性养护中每个决策指标的相对有效性,然后利用多目标欧氏距离法对决策措施的相对有效性进行计算,实现对备选措施的全排列,得到最佳决策措施.最后通过案例,以业主成本、用户成本、工期作为输入指标,以抗滑性、耐久性、抗水性、行车舒适性、美观性、降噪性为输出指标,从案例中选择最佳养护方案.结果显示模型能够有效计算多属性预防性养护决策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运用博弈论的综合赋权法将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相结合,克服了传统的可拓评价方法中单纯依靠指标数据赋权而忽略了指标自身对评价的重要性等弊端.在等级评定中,通过计算等级变量特征值得到等级所属程度.运用上述方法对北京现运营线路的轨道交通路基养护质量进行评价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良好,表明将改进的可拓评价方法运用到城市轨道交通路基养护质量评价中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针对绿色建筑设计方案评价中存在的多属性、不确定性等问题,构建了绿色建筑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区间数来表示指标值及其权重的可能范围,采用区间层次分析法(IAHP)给各指标赋权,结合集对分析(SPA)联系数理论将决策矩阵指标区间数矩阵转化为联系数矩阵,建立了基于联系势和联系数贴近度两种排序准则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案区间数多属性评价方法。实证分析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现代交通设施布局选址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面临着多属性多方案优先级排序、在多备选方案中选取最优方案等问题。本文将多目标决策分析法-TOPSIS法应用到自行车停车场布局选址研究中,采用熵权系数法进行决策指标权重的计算,避免了传统方法中主观性强等弊端;并且针对南京鼓楼地铁站确定合理的自行车停车场选址决策指标,基于TOPSIs法完成鼓楼站自行车停车场选址的理论研究;最后通过对鼓楼地铁站的实地调研,进行了详尽分析,对理论上获得的自行车停车场选址结果进行分析检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对云南省泸水市六库镇内一座污水管道输水吊桥改建进行设计,介绍了该种桥型改建的结构设计情况,对改建后的桥梁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了改建后桥梁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及行人舒适性,总结了此类吊桥工程改建项目的设计要点及设计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现代交通技术》2010,(4):10-10
日前,西部科技项目"农村公路路面养护技术研究"通过鉴定。该项目以农村公路路面为研究对象,在对现有农村公路路面养护状况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技术性和经济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出了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公路路面养护技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老路改建路线设计的问题,对设计原则和方法进行讨论。方法是多年在老路改建项目中的实践经验总结归纳老路改建的注意事项和难点。重点阐述了在老路改建过程中路线设计的原则和工作要点,区分老路改建项目和新建公路项目的关键在于要充分考虑原有老路的资源利用率。对老路的平面、纵面、平纵组合必须进行细致的设计才能同时达到路线质量要求和充分利用原有老路的目的。还简单介绍了常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线形拟合设计的方法步骤。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公路网沥青路面性能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克服主观或客观单一赋权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动态物元分析的公路网沥青路面性能评价方法。首先,在系统分析公路沥青路面性能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理论的框架构建了包含项目级和网级指标的沥青路面性能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奖罚函数"理论,采用客观加权与主观赋权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权重;之后采用基于可拓集合理论的物元分析方法,建立了公路网沥青路面性能的动态物元评价模型;最后运用该模型对河北省高速公路网10个沥青路段的路面综合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10个评价对象中,路面综合性能物元评价等级为"良好"的占60%,"中等"的占40%;根据"物元评价等级越高,则路面性能越优,路面养护排序越低"的原则,京港澳京石段路面性能最优,大广高速京承段路面性能最差,因此优先考虑对大广高速京承段进行路面养护。评价结果符合路面实际状况,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公路工程档案管理作为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竣工验收、检验工程质量的重要凭证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它能为高速公路的项目使用、养护、改建、扩建提供准确、可靠、真实的依据,从而减少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