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汉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必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汉和西安是我国的两个大型中心城市,通过对区域铁路网、沿线经济社会发展、交通运输需求等分析武汉至西安客运专线的功能定位,并从路网功能、通道能力、沿线经济的带动和旅游资源的开发等方面进一步研究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研究结论为:项目建设对于构建西北至华中、华东等地区快速客运通道,完善区域路网结构,实现通道内客货分线运输,提高通道能力和服务质量、加快沿线城镇化进程,促进沿线旅游产业繁荣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建荆州至岳阳铁路主要技术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荆州至岳阳铁路线路全长171.183 km,该项目对于改善沿线交通运输条件,促进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完善路网结构,增强路网机动灵活性;完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加强战备及长江防洪抗灾;对于盘活国有固定资产、提高资产利用效率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铁路主要技术标准是铁路建筑物和设备的类型、能力和规模的基本标准,对铁路能否满足国家的要求、运营效率的高低、投资的规模及经济效益的大小有重要的影响。对新建荆州至岳阳铁路主要技术标准的选择进行了研究分析。结论为:该线设计为Ⅰ级单线,部分复线,全线预留双线条件,设计行车速度160 km/h,限坡6‰,电力牵引,牵引质量4 000 t。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解读《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并结合广西既有铁路网现状,在展望中长期铁路区域网络规划前景的基础上,分析实现广西中长期路网规划需重点在路网合理布局、注重发挥城市优势、综合规划推进区域交通一体化建设等方面加强铁路与地方的协调,并就此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广西铁路更快发展,更好地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雄商铁路的建设将促使区域高速铁路网形成新的格局,其在路网中的作用和功能定位将直接影响与相邻线路的分工、客流需求预测、线路速度目标值的选择、线路建设方案等,对项目的建设及主要技术标准的确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次研究从区域路网现状及规划格局入手,结合GIS技术,全方位剖析项目在国民经济和路网中的作用,综合确定项目的功能定位。研究结论:(1)雄商铁路是纵贯国家战略版块的桥梁、推动沿线城市群协调共享发展的载体、京港台综合交通走廊中的绿色骨干交通方式,意义作用突出;(2)雄商铁路是高铁网南北通道的骨干、中部地区旅客运输的主通道和区域铁路网的脊梁;(3)雄商铁路是串联三大城市群,兼顾城际客运功能的重要线路;(4)雄商铁路是以中长途路网功能为主,兼顾城际客流的高速铁路骨干线路;(5)本项目功能定位可为确定其合理建设方案及技术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铁路规划是铁路建设项目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其方案将影响项目财务效益、区域路网分工,乃至沿线国土资源开发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合理布局滇东南、桂西南地区铁路通道,结合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出南昆铁路扩能、新建蒙自—文山—百色、新建蒙自—文山—靖西、新建蒙自—文山—防城港一次性实施和分段实施共5个备选方案。基于区域运输需求预测,对不同路网条件的通道运量进行动态分配,得到各规划方案的客货运量。考虑与项目可研、初步设计等阶段相比,规划研究阶段使用的定量指标普遍较少,且数据多为估算值,精度偏低,结合规划阶段基础信息的可获取性,构建了由工程投资、建设工期、财务内部收益率、路网能力利用均衡性、运输时效、路网分工以及国土覆盖共7个指标的方案评价体系。为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减少人为主观因素影响,采用三角模糊数对专家给出的指标权重以及各方案的定性指标进行转化,并运用TOPSIS法,测算各方案的相对贴近度,对规划方案进行排序选优。计算结果显示,新建蒙自经文山至靖西方案得分最高,应作为滇东南至桂西南地区的铁路通道。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津潍铁路不仅是"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沿海和京沪通道的重要组成,也是京津冀及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际网的组成元素。本文从社会经济特征、交通运输结构、在路网中的功能和定位、运输需求预测、建设必要性等方面展开研究,为决策者提供依据,为项目投资者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本线可与京沪通道共同分担京津及以远与胶东半岛、鲁南、苏北、上海等地的交流,兼顾部分京津及以远与合肥及以远交流;(2)津潍铁路建设必要性体现在:一是支撑并引领国家三大战略的需要;二是推进铁路客运供给侧改革的需要;三是促进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要;四是完善和优化京沪通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需要;五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六是促进沿线旅游业发展的需要;(3)本研究成果可为类似铁路项目的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根据江苏省面临的形势和要求,通过梳理江苏省铁路发展现状,深入分析江苏省铁路在路网建设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结合江苏省铁路运输需求和铁路发展目标,从系统形成和发挥通道整体能力、提升铁路对江苏省的支撑和带动等方面,结合区域铁路网布局理论,研究提出江苏省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方案。研究结论:(1)江苏省铁路发展存在铁路网布局尚不合理、铁路运输能力不足等缺陷;(2)基于国家实施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和国家新型城镇化等发展战略为契机,提出江苏省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方案;(3)建议加快相关项目前期研究及规划建设力度,实现江苏省铁路"客运高快化、区域城际化、货运集中化、路网系统化"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8.
在综合分析国家及区域"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等规划基础上,预测研究年度区域各铁路客货运量、构成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各铁路项目的功能定位及其在区域路网中发挥的运输效益;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提出优化广西铁路建设项目顺序和提高运能的方案,达到提前发挥投资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结合路网构成及项目特点,首先对武汉至南京段通道总体布局及相互替代性进行分析,得出利用相关线路分流替代不可行;其次在分析运输需求、建设目标、方案构成的基础上,利用比较法、综合分析法对沿江高铁武汉至合肥段建设方案进行统筹研究,推荐新建高标准客运铁路,与既有沪蓉线形成四线规模;最后对六安至合肥段建设方案进行细化研究,推荐新建高标准客运通道,与既有沪蓉线、宁西线形成六线规模。研究结论满足运输需求,符合长江经济带和中长期铁路网发展规划,可为沿江高铁通道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新建合浦至湛江铁路正线全长142.49 km,该项目已纳入《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属于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性新线建设的项目。同时,该项目是国务院批准的《综合交通网中长期规划》中临河至防城港运输大通道、包头至广州运输大通道、南北沿海运输大通道之间的重要联络通道。建设本项目对构筑我国沿海铁路通道,完善我国南部沿海地区铁路网布局及其机动灵活性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对项目的主要技术标准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得出经济合理、满足运输要求的合理建设标准。  相似文献   

11.
从新时期内蒙古自治区铁路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其铁路发展存在的不均衡和不充分问题,结合自治区城镇分布特征和综合运输网格局,归纳出主要客运通道,并预测了主要通道的客运需求。依托国家快速铁路网规划,提出自治区快速铁路规划的总体要求和具体目标,按照分级分类法划分多层次的快速铁路网络,提出快速铁路总体布局和分区布局方案,分别规划了快速出区通道、区内快速通道、东西通道、蒙西快速铁路网和蒙东快速铁路网。规划实施后,内蒙古自治区快速铁路网的路网结构将趋于合理,客运能力和服务水平大幅提高,运输质量明显改善,可逐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京包兰通道是我国北部路网主通道,其集包段还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外运通道,既有线运输能力日趋饱和亟需改造,集包铁路通道运输需求的特征为客运快速、货运大能力,新建集包三四线不仅提高了通道运输能力和运输质量,而且完善了路网结构,意义重大。从京包兰铁路通道功能定位的分析入手,依据客货运输需求分析确定集宁至包头段通道建设目标,进一步研究新建线与既有线的运输分工方案,根据运输分工方案来确定新线的建设标准,提出三大运输分工方案,即新建客专、货专、客货共线铁路,新线与既有线分工协作共同承担通道客货运输需求,从运输能力及运输质量、工程投资及经济性、施工干扰、建设时机及工期、路网发展、运输组织灵活性等方面综合分析,提出新建线按照客货共线标准建设的推荐意见。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广西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等规划基础上,研究各铁路项目的功能定位及其在区域路网中发挥的运输效益。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提出广西铁路中长期铁路建设项目顺序的方案,达到提前发挥投资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以区域铁路客货运输量为中间载体,将区域铁路网规模测算问题划分为2阶段,分别建立数学规划模型进行求解,即第1阶段考虑区域经济发展、运输需求、服务人口数量和产业需求等因素,确定区域经济发展稳定状态下的合理区域铁路客货运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国土系数、线路展开系数等因素,分析铁路客货运量与合理区域铁路网规模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从而最终确定适配的区域铁路网趋稳规模。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区域铁路发展特征对模型参数进行合理标定后计算,发现其所需区域铁路网总体规模为60 366 km,而目前区域内铁路网规模仅为22 642 km,不满足率高达62.49%,因此,急需加快该区域内的铁路网建设以保障和促进该区域社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铁路资讯     
正"十三五"期间铁路投资将超2.8万亿元1据《经济参考报》提供的消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要求遵循铁路发展规律,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扩大铁路基础设施网络,构建与公路、水路、航空等有机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增加有效供给,提升运输服务保障能力。一是打造以沿海、京沪等"八纵"通道和陆桥、沿江等"八横"通道为主干,城际铁路为补充的高速铁路网,实现相邻大中城市间1~4 h交通圈、城市群内0.5~2 h交通圈。二是完善普速铁路网,扩大中西部路网覆盖,优化  相似文献   

16.
分析我国铁路客运价格形成机制、价格水平、票价结构、比价关系上存在的问题,总结国外铁路客运运价体系和相关扶持政策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研究提出在缺乏国家建设投入和运营补贴的前提下,为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和综合运输体系发展需要,满足社会需求和促进铁路加快发展,需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铁路客运价格体系。结合我国高速铁路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设标准高投资大、沿线区域发展好的特点,提出我国高速铁路应该建立具有灵活性、可持续性、发展性和内部调节性的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17.
铁路由于先天的综合优势.全天候、占地少、运量大、能耗低、速度快、安全性好、性价比高,必然成为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骨干。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不断扩大路网规模、优化路网结构和提高路网质量.逐步建成四通八达、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的现代化铁路网是中国一项基本政策。随着国家能源与环境保护政策的完善.铁路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必将以新的现代化面貌,  相似文献   

18.
“十五”期间,铁路在路网建设、装备现代化、既有线提速扩能改造、投融资改革、节能、环保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成就。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建立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铁路将充分发挥骨干作用。在“十一五”规划目标下,铁路面临着加快快速客运网络建设、强化煤炭运输通道、扩展西部路网、优化东中部路网等建设任务。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要抓住机遇,提高计划管理水平,重点完成项目前期工作、落实建设资金、基建任务以及装备现代化等方面的工作,为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目标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沿江高铁上海至合肥段地处我国华东地区,横跨上海、江苏、安徽三省市,区域经济发达,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较好。沿江铁路本段的控制性工程为穿越长江的隧道工程以及上海铁路枢纽新客站的选址及建设,项目存在分期建设的可能性。本文从项目在国民经济及路网中的意义出发,以区域路网构成和项目承担的运输功能为基础、以运输需求及线路能力为依据,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系统地研究了该铁路的分期建设方案。研究认为该铁路应一次建成,可分段实施;考虑过江通道论证批复过程长,建议优先建设合肥至南通段。  相似文献   

20.
徐州、宿迁、淮安、盐城4市位于江苏北部地区,4市人口众多但经济较苏南地区相对落后,低于江苏省平均水平.目前,4市境内铁路网稀疏,既有新长铁路等级较低,不能满足沿线城市日益增长的客运出行需求.为促进苏北地区经济发展,实现苏北地区对外的快速沟通交流,规划建设徐宿淮盐城际铁路.为使该铁路规划顺利实施,应从区域经济现状及规划、区域客货运需求、区域铁路运输通道分工及客运量预测等方面分析徐宿淮盐铁路在区域经济发展及在路网中所起到的作用,论证该铁路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