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标是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信号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备。介绍了美式信标的构造、分类及与欧式信标的不同点,分析了美式有源信标在CBTC后备模式下2种不同的应用方式及列车运行控制原理。由于城市轨道交通CBTC系统通常采用后备模式,行车时所需要传输的数据量较少,远远低于欧式信标的最大数据传输容量,因此美式信标是一个经济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2001年9月我国南北铁路运输主动脉京广线全线实现电气化,其牵引供电系统要求具备高度的可靠性、周密的安全性、完善的自检性及灵活的自适应性。2008年初京广线武广段经受了大冰雪,通过对冰雪前后京广线牵引供电系统可靠性分析,发现其外部电源电压等级、省际交界区段的系统可靠性,以及接触网频繁穿越地方电力线路下方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应完善冰雪气候条件下设备巡视制度,在突发故障中,快速自动地更改调整参数和远动通道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冰雪飞溅是严寒地区高速铁路有砟轨道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列车结构和道床断面形式都是其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基于k-ε Realizable湍流模型,采用滑移网格技术,建立CRH3型高速列车-有砟道床模型,对列车绕流特性和道床空气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揭示冰雪飞溅机理,以期为优化道床断面和防治冰雪灾害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论:(1)车头、车尾和转向架区域,风速和风压出现大幅度波动,冰雪飞溅几率较高;(2)道床中心风压较大,风速较高,冰雪块极易发生飞溅现象,道床表面风压由内向外递减,轨枕槽内易出现冰雪块移动和堆积;(3)列车速度是影响冰雪飞溅的关键因素,随着车速增加,风压值随之变大,列车速度在250 km/h以上时,车速每增加100 km/h,风压峰值增加约1倍,冰雪飞溅几率明显增加;(4)风压随着砟肩堆高的增大而增大,在列车速度为350 km/h条件下,砟肩堆高由0 mm到150 mm,负压峰值增幅达9.0%,因此在保证道床横向阻力基础上宜降低砟肩堆高;(5)本研究结论可为冰雪飞溅防治提供工程依据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极端气候下的冰雪风等灾害对接触网系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依此提出了提高接触网系统抗击冰雪风灾害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寒动车组冬季运行时转向架处存在冰雪堆积的问题,运用商用软件STAR-CCM+和拉格朗日颗粒模型,采用更为直观的风雪两相流技术对扰流设计后转向架区域冰雪附着情况进行模拟分析,并以壁面上的雪颗粒入射质量通量(IMF)来评价转向架区域的扰流板防冰雪效果。计算结果表明:雪强、雪颗粒附着特性、车速、扰流板高度对转向架冰雪附着率均有影响;扰流效果比较好的2种方案是,1改进的流线型扰流板方案可使转向架冰雪附着速率降至无扰流板车型的54%,同时自身承受24%的附着量;2高200mm的扰流板可使转向架冰雪附着速率降至无扰流板车型的70%,同时自身承受9%的附着量。并且扰流板上的附着量不会结冰,会随着气流流动的方向流向地面。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建设中,一般都配置点式后备模式。在信号系统CBTC模式故障的情况下,例如轨旁无线通信故障,系统可以降级到点式后备模式继续运行。应答器有美式信标和欧式应答器两种,本文重点介绍欧式应答器和美式信标在点式后备模式下的设计及其区别。  相似文献   

7.
日本铁路防冰雪灾害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骥 《中国铁路》2009,(1):64-68
日本铁路在防冰雪灾害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实行冬季运行规则,越冬前做好防冰雪预案,采用除雪车辆、除雪机械设备,做好雪崩与溶雪等灾害的预警等。对铁路车辆进行耐寒、耐雪构造改进,铁路轨道设施和车站实施除雪措施,隧道内采取预防冰溜措施等,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针对近年冬季服役于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的高速动车组频繁出现的制动盘异常磨耗问题,提出了基础制动防冰雪吹风系统方案,以减少制动盘异常磨耗情况的出现。通过理论计算、试验模拟等手段确定系统参数及零部件选型,最终形成完整的系统搭建方案。通过型式试验和环境模拟试验,验证了本系统功能能够满足预期要求,充分证明了本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徐上 《中国铁道科学》2012,(1):107+112+125+138+144
37动车组融冰除雪车为解决冬季寒冷天气条件下动车结冰积雪造成动车日常运营和检修维护困难的问题,以保障动车在冰雪天气环境下正常运行,根据动车融冰除雪的特点,提出采用热水除冰的解决方案,并通过试验研究了水温、水压及水量对融冰效能的影响,解决了快速加热、射流水量水压控制及关键部件的优化匹配问题,通过系统集成,研制出TKH—RB系列融冰除雪车样机。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京广高速铁路华中地区的道岔转换装置、应答器、轨道电路等室外轨旁信号设备历年来的损伤数量进行统计和分析,并结合站内、区间以及隧道内等不同地段在冰雪条件下的信号室外设备实际受损情况进行实地调查,查找分析出了造成高速铁路室外设备受损的各种主要原因。针对受损的原因和损伤的后果,指出了高速铁路信号设备受损后对行车安全产生的主要危害,提出了针对冰雪天气下保证高速铁路信号设备正常使用的具体措施建议:(1)全面掌握实时天气状态,提前做好设备状态分析;(2)根据降雪情况,及时提出限速申请;(3)利用夜间天窗对设备状态进行检查和整修,对道岔积雪积冰进行清理;(4)降雪停止后组织对高速铁路全线排查整治,消除冰雪破坏设备安全隐患。有效地改善和减少了冰雪天气对高速铁路行车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2019年10月12日,张家口崇礼奥运赛区太子城冰雪小镇有轨电车工程顺利通过了在北京举办的初步设计专家评审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将于北京、延庆、崇礼三地联合举办。张家口崇礼奥运赛区将举办跳台滑雪、单板滑雪、自由式滑雪和越野滑雪等项目的比赛。崇礼奥运赛区太子城冰雪小镇有轨电车工程初期全长  相似文献   

12.
铁道车辆的空气制动装置是利用摩擦力来制动的,若有水及冰雪介于磨擦面之间则摩擦系数低下从而降低制动效果。尤其是有冰雪时,制动力下降更为明显。另外,近年来,由于在既有线的车辆编组中,拖挂车的数量增多,因此,在拖挂车中承担主要制动作用的轴装式盘形制动器性能下降更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3.
为选用更适合城市轨道交通应用环境的列车绝对定位系统,对两种常用的制式——欧式应答器系统和美式信标系统进行研究。从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入手,对比分析其车载定位设备的性能参数,轨旁定位设备的物理特性、烧录信息、点式ATP运营模式的构建,以及车地射频接口的物理层和逻辑层的实现方式。研究表明:与美式信标系统相比,欧式应答器系统技术更成熟,功能更强大,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应用时可提供更高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冰雪、地震两种典型自然灾害对铁路的影响,总结抗击冰雪和地震灾害采取的有效措施.通过对我国铁路防灾减灾的思考,提出我国铁路应对灾害的防御对策:加快铁路发展,破解制约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瓶颈;又好又快地建设发达完善的铁路网;从战略高度提高铁路应急能力;进一步修订完善<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深入开展铁路抗震技术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5.
针对冬季冰雪天气CRH380B型高寒动车组制动盘易发生划伤的实际情况,对制动盘异常划伤原因进行研究,优化闸片结构,设计出适用于冬季的大间隙粉末冶金闸片。干燥及冰雪工况的1∶1制动动力试验结果显示,新研制闸片瞬时摩擦系数平稳、平均摩擦系数符合既有车辆要求,与其对偶的制动盘摩擦面状态良好;装有大间隙粉末冶金闸片的整车紧急制动试验结果显示,制动初速度200 km/h纯空气紧急制动距离为1 525 m,小于2 000 m评价指标要求,制动初速度300 km/h纯空气紧急制动距离为3 711 m,小于3 800 m评价指标要求;正线载客运营结果表明,大间隙粉末冶金闸片对改善高寒地区冬季动车组运营中出现的制动盘异常划伤问题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寒动车组冬季运行走行部容易产生冰雪附着的问题,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设计了多种可加装于动车组走行部附近的扰流结构,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原车和加装不同扰流结构之后的走行部气动流场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加装优化后的防雪扰流装置可有效改善转向架区域的流场,扰流板的防冰雪效果与其形状和高度密切相关,改进方案最优参数下遮蔽效果良好,转向架部位进雪量减少,转向架空气阻力系数降至原车的52%。  相似文献   

17.
分析焊轨基地既有钢轨焊前处理工艺及工装的现状。为满足特殊工况条件下的钢轨焊接生产需要,提出钢轨焊前除冰雪及浮锈、除湿、烘干专用设备的设计方案,并介绍试验和试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道岔除冰雪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外锁闭装置的防护罩设计方案。具体分析了防护罩的安全可靠性要求,介绍了防护罩的安全设计构思、制作材料选择要求、工厂组装和现场安装方法,以及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调查分析了 CRH5型动车组制动盘异常磨耗产物产生的原因.通过宏观及微观的检查分析发现:异常磨耗产物主要来自制动盘摩擦环;施加制动时制动盘及闸片之间产生高温,被切削下的金属碎屑在高温下发生焊合;多次制动后,异常磨耗产物便逐渐增大.分析表明,制动盘异常磨耗是极端寒冷的冰雪天气环境以及冷焊效应和淬火效应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分析铁路沿线地震、雷电、大风、冰雪及隧道火灾等对接触网运行安全的影响,列举近几年灾害引起接触网故障的典型实例,从提高接触网支柱基础稳定性和耐久性、结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电气绝缘安全性等方面着手,提出接触网抗震、防雷、防风、融冰及隧道防火等成套防定技术以及进一步完善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研究接触网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议,在此基础上构建高速铁路和普速铁路接触网防灾安全技术体系,为我国高速铁路或长大干线铁路接触网防灾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