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行车组织规则》是依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简称《技规》)的有关要求予以补充,结合本铁路局的安全生产实践制定规范,以及对《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简称《站细》)的编制,提出原则性、指导性意见的铁路行车规章。  相似文献   

2.
《行车组织规则》是依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简称《技规》)的有关要求予以补充,结合本铁路局的安全生产实践制定规范,以及对《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简称《站细》)的编制,提出原则性、指导性意见的铁路行车规章。  相似文献   

3.
正为加强铁路运输技术规章统一管理,2020年7月23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铁集团)发布了《中国铁路运输技术规章管理办法》(简称新《办法》),新《办法》于2020年10月1日起施行。新《办法》完善了技术规章体系构架,修订了技术规章定义,扩展了技术规章管理范畴,技术规章体系总体上分为行车组织、客运组织、货运组织三个类别;优化了管理体制,明确提出了建立以国铁集团层面制定技术规章、铁路局集团公司层面细化补充、运输站段层面落实技术规章  相似文献   

4.
书讯     
《铁道通信信号》2016,(2):87-87
《普速铁路信号维护规则技术标准》正式出版《普速铁路信号维护规则技术标准》是铁路信号设备维护的基本规章,是铁路信号设备维护应满足的技术标准,是维护及评定铁路信号设备质量的依据。《普速铁路信号维护规则》是做好信号设备维护工作的基本规则,电务及有关部门制定的细则、标准、办法等,必须符合本规则的规定。本规则适用于200km/h以下(仅运行动车组列车的铁  相似文献   

5.
铁路运输技术规章是铁路技术管理人员及现场作业人员工作的基本依据之一,铁路局集团公司技术规章体系的构建是指导集团公司开展技术规章管理工作的基础。为加强对专业部门、站段技术规章管理工作的指导,以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相关专业管理部门和专业站段对技术规章日常管理情况,分析在技术规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技术规章体系构建原则为基础,研究技术规章体系构建方案,梳理需纳入到技术规章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为进一步提升铁路局集团公司技术规章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局集团公司和站段3个管理层面的技术规章,构成了中国铁路技术规章体系,各层级合理分工的技术规章便于被正确理解和执行。目前铁路行业对总公司和铁路局集团公司2级技术规章的分工只有原则性的规定,为实现这2级技术规章层次清晰的目的,可进一步建立便于操作的划分标准。通过阐述铁路技术规章体系现状,针对存在的重复、抵触、跨局作业内容不一致、数量不均衡等问题,提出明确总公司专属技术规章制定权限、规范铁路局技术规章制定范围、建立重复和抵触判断标准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普速铁路和高速铁路CTC系统主要功能的基础上,对目前使用CTC系统的繁忙干线、重载铁路、高原铁路、高速铁路、新建铁路等不同类型线路的行车组织特点进行研究,提出适用CTC系统的运输组织模式要求,并对我国适用CTC系统的线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中国铁路总公司、各铁路局集团公司行车设备管理结合部技术规章存在的问题,利用统计分析、征询意见、模型展示等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提出铁路局集团公司层面行车设备管理结合部分界的方法、步骤和程序。确定按照既有规定、设计初衷、管理现状、管理惯例分界的行车设备管理结合部分界原则,规范既有线行车设备、新建和改建行车设备管理结合部问题处理程序,提出主要行车设备管理结合部的具体分界,首次对铁路局集团公司行车设备管理结合部分界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规范对合资铁路与地方铁路运输企业 (以下简称合资、地方铁路企业 )的行车安全管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32号 )和《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39号 )等有关法律法规 ,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合资铁路和地方铁路。第三条 铁道部依法行使对合资铁路、地方铁路行车安全管理的职责 ,监督、检查铁路行车安全管理规章、标准和办法的落实情况 ,纠正违反铁路行车安全管理规章、标准和办法的行为。第四条 铁道部授权铁路局对指定的…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铁路技术规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运用动态博弈理论,分析了铁路总公司、铁路局、铁路站段在铁路技术规章管理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建立了铁路总公司、铁路局、铁路站段三方动态博弈模型,采用逆向归纳算法对博弈模型求解,并对铁路总公司、铁路局和铁路站段的期望收益均衡解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技术规章管理成本和上级管理力度是影响铁路局和铁路站段落实技术规章的重要因素。因此,铁路总公司应该降低管理成本,设计合理的奖惩机制,提高铁路局和铁路站段参与技术规章管理的积极性;而铁路局和铁路站段应积极细化落实技术规章,减小铁路总公司管理压力,降低成本,通过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促进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的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11.
各铁路局,青藏铁路公司,高速铁路公司筹备组,各客运专线公司(筹备组):为满足客运专线铁路建设需要,根据《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办法》(铁建设[2004]143号)和《2005年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铁建设函[2005]84号)的要求,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组织完成了《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  相似文献   

12.
书讯     
《普速铁路工电供一体化基础知识》《高速铁路工电供一体化基础知识》正式出版本书为适应铁路综合维修生产一体化改革需要,结合普速/高速铁路特点而编写。全套共2本.分4部分,包括:工电供设备基础知识、检修基本作业及要求、安全管理相关规定、一体化管理实践。重点突出基础设备知识及检修作业相关内容介绍,探讨一体化管理,既可供铁路基础设施综合维护人员学习,也可供铁路工务、电务、供电专业技术人员相互借鉴、学习参考。本书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闭有限公司主编。  相似文献   

13.
高速铁路对线路的稳定性和平顺性要求比普速铁路高得多,同时行车密度加大,因此对基础设施检测及养护维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有铁路的检养修体制和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高速铁路的要求。铁道部在借鉴国外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养护维修管理模式,并总结我国铁路基础设施修制修程改革和体制创新已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成都建设客运专线综合维修  相似文献   

14.
铁路车站货运管理细则(车站货细)是铁路车站货运工作组织的基本规章,是铁路基层站段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分析车站货细编制与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针对车站货细日常编制管理中在基础设施技术资料信息、编制内容、编制管理要求、质量评价监督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车站货细编制管理的对策,即健全货装基础设施技术资料管理应用,加大车站货细审核签发力度,明确车站货细编制管理要求,定期开展修订整治完善工作,构建车站货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加强车站货装人材队伍培养建设等,以有效推动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铁道技术监督》2014,(3):39-39
<正>国家铁路局近日发布施行《铁路牵引供电设备生产企业审批实施细则》,同时废止原铁道部2005年发布的《铁路道岔产品生产企业认定细则》。与原细则相比,新细则中的铁路道岔设备目录进一步精简为整组道岔、尖轨、基本轨、辙叉和护轨5种。为满足我国高速铁路发展对高速铁路道岔的生产需求,保障高速铁路运行安全,新细则补充完善了对高速铁路道岔设备生产企业的特别规定,明确了高速铁路道岔适用的规格类型及执行标  相似文献   

16.
高速铁路环境振动控制限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标准GB10070—19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中,对铁路干线两侧的限值规定是在20世纪80年代根据当时既有普速铁路制订的,没有考虑高速铁路的特点,不适合评价高速铁路。根据国外的有关标准和我国研究成果,笔者认为高速铁路环境振动评价宜采用86 dB作为控制限值。  相似文献   

17.
各铁路局,青藏铁路公司,工程中心,建设投资公司,集装箱公司,高速铁路公司筹备组,各客运专线公司筹备组:现发布《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路电力牵引供电  相似文献   

18.
各铁路局,青藏铁路公司,工程中心,投资公司,集装箱公司,高速铁路公司(筹备组),各客运专线公司(筹备组):现发布《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客运专线铁路轨  相似文献   

19.
为加强铁路运输管理,促进铁路依法行政,依法管理,2000年铁道部制订发布了以下主要规章。 一、《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部令第3号)4月28日公布。规则规定了行车事故分类(包括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大事故、险性事故、一般事故):行车  相似文献   

20.
《车站行车工作细则》是铁路车站行车组织工作的基本规定,其编制质量和学习落实等工作,对车站运输效率和安全保障起到重要作用。根据车站作业标准化发展方向,结合实际工作,回顾总结《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的演变过程、主要内容、编制原则、编制时机和编制方法,研究分析当前管理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形成《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并在实践中应用,推动车站行车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