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屈斌 《中国水运》2015,(2):49-51
作为目前世界上提升高度最大的升船机,三峡升船机具有建设规模大、技术难度高、运行控制复杂特点。为确保三峡升船机的安全运行,三峡升船机采用先进计算机监控系统并配以各种先进的传感器实现三峡升船机的自动控制。本文介绍了三峡升船机电气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2.
建设三峡通航综合服务区是交通运输部2019年推进12件更贴近民生实事之一,三峡通航综合服务区以"三峡"独特的区位优势及其影响力,运用其特有的安全、绿色、便民服务,创新形成现代交通运输服务新模式,是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和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在三峡通航水域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3.
任静 《中国水运》2014,(9):102-103
三峡过闸运输货物中90%以上来自于川渝地区,川渝地区对外综合运输通道的建设、沿江产业布局的优化将直接影响到三峡船闸运输需求规模和货物结构变化。今后,新长江经济带等战略的实施将进一步促进川渝地区水运需求的持续增长,对三峡船闸的适应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文中从腹地产业结构升级、对外综合运输通道的发展入手,研究其对三峡过闸运输需求变化趋势的影响,为三峡新通道建设提供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有关设计单位和科研院校组织开展了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建设和葛洲坝枢纽船闸扩能的前期研究,本文对三峡升船机建设运行及三峡水运新通道建设研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三峡通航是长江航运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峡河段是贯通长江黄金水道中上游水域的咽喉要道,其间的三峡、葛洲坝船闸及升船机更是畅通物流的关键节点,对长江经济带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三峡通航管理至关重要,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三峡通航局将充分发挥综合管理优势,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持续提升三峡枢纽航运效益,全力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静  徐昶 《水运管理》2021,(1):6-9,24
为支撑三峡水运新通道建设,在分析四川省经济、运输、水运发展概况的基础上,采用分货类产销平衡法研究得到四川省过三峡船闸货物量远期可达1.3亿t。三峡水运新通道的建设对长江上游川渝滇黔融入长江经济带以及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三峡通航“十一五”发展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峡通航"十一五"发展规划编制与实践进行回顾,并评估,最后对"十二五"规划做出展望。"十一五"是三峡通航局规划建设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极为重要的五年。5年来,在交通运输部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和建设长江黄金水道的政策指引下,三峡通航局深  相似文献   

8.
为更好满足三峡枢纽河段大通航、大安全新发展的需求,增强三峡枢纽河段通航安全综合监管能力。本文立足三峡通航数据采集及应用现状,结合三峡河段航道水文条件及过闸船舶通航形势,分别从船舶流量趋势预测、水文气象趋势预测、通航安全形势预测、待闸船舶动态预测四个方面着手,深入研究其在实现三峡河段智能监管背景下的决策应用需求,为下一步三峡通航监管智能平台的开发建设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
在新的形势下,全面加强三峡通航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成为紧迫任务。本文对加强三峡通航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主要途径和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三峡船闸是三峡水利枢纽发挥航运效益的关键因子,其通过能力直接受船闸运行调度的影响。本文结合三峡船闸当前运行调度指挥流程,对三峡船闸运行调度智能化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为后期建设三峡船闸智能化运行平台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三峡枢纽航运扩能后续待闸锚地建设问题,基于通过能力分析、运量预测、过闸规划船型等前期成果,通过经验公式和排队论方法分别对枢纽上下游待闸锚地所需泊位数进行分析测算,同时研究分析两坝间待闸锚地容量需求。三峡坝上、葛洲坝坝下锚地需满足96艘船舶待闸,两坝间上下行待闸锚地均需满足28艘船舶待闸。结合三峡枢纽河段锚地设置现状、未来通航交通组织需求,研究提出了待闸锚地规划建设方案,旨在为三峡枢纽航运扩能后续待闸锚地规划建设提供方案参考,更好满足船舶待闸需求,发挥枢纽航运效益。  相似文献   

12.
吴月君 《中国水运》2006,6(9):177-178
三峡通航文化建设就是运用一定的形式和载体实现通航管理的价值导向、凝聚力增强和规范运作的功能,挖掘提高通航管理水平,形成一种提素质、凝人心、聚合力作用的一种行为。工会组织在三峡通航文化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4月16日,长江三峡通航综合服务区在三峡坝上沙湾水域正式启动运行,开创了长江航运安全绿色便民服务新模式,标志着交通运输部2019年12项民生实事之一在此落地,体现了绿色三峡通航建设的最新成果。时值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长江、考察三峡一周年之际,总书记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把脉定向、振聋发聩的讲话还萦绕耳畔,绿色三峡通航的小树已经扎下了根、冒出了芽。  相似文献   

14.
三峡船闸通过系统是一个以时间为基准轴的伺服过闸时间过程系统。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探讨三峡船闸过闸作业过程,分析三峡船闸通过系统智能化的核心需求,提出该系统的智能运行平台的技术框架与主要功能,为三峡船闸及类似船闸的智能运行平台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三峡河段已建锚地现状调查,结合三峡过坝运输量及船型发展趋势分析,提出了三峡坝上及两坝间航运配套锚地容量需求和特殊水域优选锚泊方式,藉此为三峡工程后续航运配套锚地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三峡河段船舶安检效率的提升技术进行研究,针对目前三峡河段船舶安检现状,对长江三峡区域过闸船舶实施100%安检一周年以来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进一步提高三峡河段船舶过闸安检效率的对策:通过加强船舶过闸安检信息化技术应用、提高航运企业和船方对安检工作的认识、提高船方配合度以及完善船舶靠检基地建设等措施,可提高船舶安检效率,促进三峡通航信息化发展,对于"智慧安检"平台的搭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安飞 《中国船检》2004,(11):26-28
在长江三峡,自库区形成后,地区航运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三峡航运业正面临重要历史机遇,原有码头显然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新一代码头建设急需加强。而地处三峡大坝两端相邻的两座城市,万州和宜昌有着一衣带水的联系,它们在三峡航运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本文中,记者对两地码头建设进程进行了深入采访,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一缩影,深切感受到我国内河码头建设亟待提速。  相似文献   

18.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提出能否通过综合运输解决三峡船闸"肠梗阻"的问题,在梳理长江上游综合运输格局和过闸各货类运输需求、流量流向基础上,聚焦通过综合运输通道解决三峡船闸运输需求的可行性,进一步论证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长江经济带建设发展迫切需要三峡库尾航道等级由3. 5 m提升至4. 5 m,而库尾推移质运动是必须解决的泥沙问题。采用三峡库尾航道水沙二维数学模型,根据2009—2016年三峡入库水沙资料,模拟变动回水区重庆至涪陵段推移质运动过程,将其冲淤分布及断面输沙量与实测资料对比,验证该数值模型的可靠性。以此为基础,预测30 a后三峡库尾航道推移质冲淤趋势,分析重点滩段航道内推移质冲淤分布、幅度以及输沙带特性,揭示推移质输移对航道的影响。该研究结果可为三峡库尾重庆至涪陵段4. 5 m航道等级提升建设的方案设计提供数据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正"长江黄金水道"曾因运量大、能耗少、污染轻、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对促进重庆及长江上游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三峡船闸通过能力不足也成为长江水运的"肠梗阻"。为推动重庆加快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应尽早决策建设三峡水运新通道,以缓解长江航运瓶颈。2011年,三峡船闸提前19年达到设计通过能力后,船闸拥堵日益严重。船闸拥堵已造成重庆市船舶运营成本大幅上升,周转效率下降。尽快解决三峡船闸通过能力不足瓶颈提升长江航运有效供给能力,是保障这一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