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传统铁路选线方法研究中未考虑决策者的主观偏好行为,基于决策理论考虑确定型偏好行为对艰险山区铁路线路方案选择的影响,力争构建最佳决策方法来契合决策者的确定型偏好行为。引入直觉模糊集理论,考虑决策者在决策时的犹豫度,通过直觉模糊交叉熵距离度量直觉模糊集的距离或差异程度;构建艰险山区铁路方案比选指标体系,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施工条件及环境影响、社会政治经济意义4个评价指标层;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法思想,考虑评价指标层在权重完全未知和部分未知两种情况下的决策方法。通过案例分析,验证该决策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水平,指导艰险山区铁路选线方案决策。  相似文献   

2.
境外铁路建设项目中的机车车辆购置费占总投资比重大,是造价控制的重点.针对境外项目普速动车组选型决策需采用定量分析工具的要求,结合项目实际,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对各备选车型方案进行排序并确定最优方案.通过运用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VIKOR)、改进熵权法、数据规范处理等工具,建立境外铁路普速动车组选型的决策模型,用于形成具有折衷特征的方案集.通过信息输入和决策模型使用,对马来西亚某在建客货混跑普速铁路的动车组选型问题进行算例分析,输出分别考虑群体效用最大化和个体遗憾最小化的推荐车型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决策模型在评价指标值处理上兼顾考虑了精确数、区间数、模糊语言集合等形式,对定性和定量信息的处理方式恰当.决策模型综合考虑决策者偏好因素,实现了普速动车组选型问题的折衷处理,相较于传统成本比较法和定性分析法,具备更高可信度.敏感性分析实验结果验证了决策模型的可靠度.  相似文献   

3.
剖析国内外关于选址问题的研究理论与方法,通过考虑决策者的决策心理行为,改进前景理论中的价值函数和概率权重函数,利用直觉模糊交叉熵定义新的记分函数,基于G1赋权法和熵值法构建组合赋权模型,提出基于改进前景理论的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针对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的"两桥两隧"控制性工程建设特征和沿线重点工程布局情况,拟设定11个甲供物资基地作为备选址方案,考虑决策者的不同决策偏好,运用本文提出的改进决策方法,得到不同决策偏好下的最优选址方案排序。结果表明:如果决策者是冒险型的,则最佳选址方案为康定和波密;如果决策者是中间型的,则最佳选址方案为林芝和康定;如果决策者是保守型的,则最佳选址方案为林芝和泸定。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融资结构优化决策特点的分析,指出铁路客运专线融资结构优化决策实际上是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铁路客运专线融资结构优化决策递阶结构模型、决策指标组合权重熵值法与专家主观意见相结合的计算模型以及模糊投影决策评价模型;并编制了决策系统和分析软件;给出了应用实例进行验证,证明此文建立的评价模型能充分利用信息,对表面上看起来复杂的方案进行优劣次序排列,且能使理论和经验结合起来。排序结果能够比较客观公正地反映我国铁路客运专线融资结构的实际情况,可为铁路客运专线的融资结构提供指标评价及方案优选服务,避免因主观原因而造成的决策偏差。  相似文献   

5.
针对Partnering项目合作伙伴选择决策问题,在构建Partnering合作伙伴选择的多属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熵权和特征值法的群组决策模型.基于决策者决策矩阵信息,引入熵权理论进行数据挖掘,确定群体决策者属性权重;将群体决策者对合作伙伴多属性决策的集结值组成矩阵,采用特征值法确定最优决策者的评分向量.通...  相似文献   

6.
为了科学有效地评价各引入枢纽方案的优劣,提出了基于信息熵理论的熵权-双基点评价模型。该模型采用"语言逻辑尺"量化定性指标,通过Min-Max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评价指标信息熵值为基础确定指标熵权,最后采用双基点法确定每个方案与最优、最劣方案的距离,以最大贴近度为原则确定铁路引入枢纽的最佳方案。根据实例分析可知,采用熵权-双基点法对铁路引入枢纽方案进行比选,能有效降低主观因素对权重分析的影响,可较好地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进行统一,以便有效地对影响方案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体现决策思路与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7.
基于熵权理想点法的铁路线路方案优选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铁路线路走向方案优选通常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尽可能拟定多个方案,多角度、多层次的比选,所以是一个多目标的综合决策问题。传统的方案优选方法主要考虑工程投资,同时对其他指标进行定性比较,进而对方案做出评价,如果在经济指标差别不是很大的情况下,由于缺乏全面决策信息,很难选出较优方案。引用多目标决策方法熵权理想点法,应用于新建高速铁路西安至延安线铜川至富县段方案优选,在综合考虑其影响线路方案的因素基础上,建立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拟定的走向方案进行全面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较传统方法更有参考性,可为线路决策者在优选方案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铁路选线时选择的线路方案是否科学、合理,不但关系新建铁路的投资、运输效益,还对沿线周边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长远的影响。因此,开展线路方案评价模型的研究,对于新建铁路的选线设计和成功运营都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结论:(1)引入变权理论计算指标权重,根据各指标具体取值的不同,适当调整其权重,以保证指标间的均衡性;(2)利用云模型理论,分别从指标的模糊性、随机性和离散性三个方面对定性指标进行有效量化;再通过TOPSIS法确定各备选方案的综合优越度,从而对铁路线路方案进行评价和排序;(3)实例分析表明,玉溪至蒙自段铁路三个线路走向方案的优越度分别为84. 2%、68. 34%和2. 29%,从而得到第一个方案最佳;(4)本研究成果对铁路选线方案评价和比选具有参考价值,可为决策者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9.
铁路站位方案的评价和比选,是一个涉及多种定量和定性指标的多层次、多因素的复杂多目标决策过程。为了解决铁路站位方案比选中指标权重确定和定量化综合评价的技术难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多属性决策的方案综合评价模型。首先,建立涵盖技术、经济、环境和社会意义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根据离差法的基本思想,计算符合工程具体实际的指标客观权重;再利用三角模糊数对定性指标进行量化,并应用混合多属性决策中的TOPSIS原理,确定各备选方案的综合优越度,从而对铁路站位方案进行评价和排序;最后通过云桂铁路广南站位方案的比选,进行实例分析。实例分析表明:评价模型对铁路站位方案的综合评价和比选具有参考价值,可为决策者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10.
公路软基处理方案优选的熵权模糊物元决策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公路软基处理方案优选决策中存在的不足,将模糊物元分析应用到公路软基处理方案优选决策中,建立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决策方法.该方法把各种软基处理方案作为物元的事物,用方案的各项评价指标及其相应的模糊量值构造复合模糊物元.采用熵权与决策者的主观权重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使之既能反映决策者的主观偏好,又能反映指标的客观分布特征,使权重确定更加合理.通过计算各比较物元与标准模糊物元之间的海明贴近度来实现方案的排序与择优.最后,以苏嘉杭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方案优选为例,结果说明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分级模型指标权重取值难度大、主观性强、灵敏度差的缺点,从可量化角度,以减少指标参数主观取值为目标引入熵权法。结合轨道交通线网特点,提出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处理方程,采用能根据原始数据客观赋权的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再运用TOPSIS法构建基于熵权-TOPSIS的轨道交通线网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成都市轨道交通远景预选方案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能有效支持轨道交通线网的综合决策。  相似文献   

12.
基于智能CAD系统的铁路选线方案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易思蓉  张家玲 《铁道学报》2000,22(Z1):95-101
在分析铁路选线领域知识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铁路选线多方案综合评价模型,阐述了评价铁路选线方案优劣的综合评优方法,即带偏好信息的设计方案多目标灰色关联度决策方法;提出了根据线路方案设计信息直接获取铁路选线方案的评价指标信息和自下而上逐层构造决策矩阵并进行多目标综合评价的思想.本文提出的方法已被成功地用于铁路新线设计智能CAD系统.  相似文献   

13.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方案的评价及优选问题,在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评价的多属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专家群体理性行为的改进TOPSIS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方案优选决策模型。该模型运用群决策的思想,为缩小决策者偏好对决策结果的影响,在保证决策者群体理性的基础上,确定决策者地位矩阵以及属性权重;基于TOPSIS方法计算出贴近度的大小从而对各线网方案进行排序,确定最佳城市轨道线网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为提升编组站布局调整方案的决策水平,考虑未来不同的运输需求增长状态对决策者行为心理的影响,提出基于前景理论与直觉模糊集的编组站布局调整决策模型。首先,构建编组站布局调整方案比选指标体系,涵盖空间分布的合理性、适应性、协调性、对社会的影响、经济性5个指标层;其次,利用直觉模糊集表征决策者对方案属性的主观评价值及犹豫度,并构造得分函数得到方案属性的综合得分值;然后,引入前景理论考虑决策者在不同运输需求增长状态下的不确定型偏好,结合灰靶决策理论构造三参照点计算编组站布局调整方案的综合前景价值;最后采用VIKOR决策方法对方案进行优选。通过某枢纽编组站布局调整实例,研究结果表明,A2为最优调整方案,与实际确定方案相吻合,验证了决策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利用高速铁路车站和区段通过能力,提高铁路客、货运输能力,必须提高高速列车运行计划的质量,确保铁路运输生产稳定有序。从高速列车运行计划的评价指标分析与选择入手,运用多属性决策方法,对列车运行计划的指标值进行赋值和规范化,采用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运用理想点法求解最佳方案;通过计算实例,对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进行验证,为评价高速列车运行计划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引入变权法和灰色关联决策法,建立一种适用于铁路线路方案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该模型通过对劣势评价指标进行惩罚性变权,将定性评价指标表示为区间"灰数"并用综合灰色关联度表征方案的优劣,完成对候选方案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以沈家台观测站局部方案比选为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可较好地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进行统一量化;经过惩罚性变权之后,方案中的劣势指标影响得以凸显,并且方案优劣排序较常权时发生了变化,指标间取值更为均衡、合理,证实了该模型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铁路线路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高速铁路引入铁路枢纽方案的比选,在方案选择时各指标存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当定量与定性指标有冲突时,采用传统的工程量比较法不能直接选出最优方案。建立熵权模糊物元模型,采用熵权与专家的主观权重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使权重确定更加合理,通过计算各备选方案与标准模糊物元之间的海明贴近度来实现方案的排序与择优。最后,以云桂高速铁路引入南宁铁路枢纽为例,说明本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在广泛调研、事故分析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地质、设计、施工、运营和自然灾害5个一级指标和岩性、坡度等22个二级指标的铁路边坡失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熵度量法对层次分析法计算出的权重进行关联修正,结合模糊评判法提出了适用于边坡失稳风险分析的方法.以某在建铁路怒山山脉段铁路高陡边坡工程为例,运用该体系及方法对边坡失稳风险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工程实践证明,该体系和方法可为铁路边坡失稳风险对策的制定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帅斌  种鹏云 《铁道货运》2011,29(1):9-13
将路径风险值、运营时间和运营成本的最小化作为危险货物运输路径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并依此建立多目标决策模型.基于决策者的风险偏好分为风险激进型、风险中立型和风险保守型5类,并利用风险偏好权重对决策者不同风险偏好特性进行刻画.通过选择合适的加权开方乘方数将多目标决策模型中的目标函数转化为单目标函数,然后用标号算法求解最优折...  相似文献   

20.
铁路建设对沿线自然环境有复杂影响,因此"绿色"选线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把定性和定量的指标结合起来,先筛选出部分重要的单项指标并确定其权重,然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模糊隶属关系矩阵,得出评价行向量,计算出综合评价值,实现各方案的量化。最后给出实例,证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应用于铁路"绿色"选线方案比选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