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路机车乘务员心率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长交路单执乘作业对机车乘务员健康的影响,选择72名长交路单执乘机车乘务员为实验组、19名非长交路单执乘机车乘务员为对照组进行HRV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心率比对照组加快,差异有显著性;LF、HF值,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SDNN、RMSSD值,2组间以及运行与休息时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长交路单执乘作业增加了乘务员的神经紧张性,加大了乘务员的心脏负荷.  相似文献   

2.
机车乘务员值乘中疲倦瞌睡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机车乘务员值乘前充分休息、值乘中精力充沛 ,是保证安全行车的前提。但多年来 ,机车乘务员值乘中疲倦瞌睡现象时有发生 ,由此也引发了不少事故。据对 10年案例的统计分析 ,造成值乘中疲倦瞌睡的原因主要有作业环境、个体、社会和管理方面的 18个因素。为了行车安全 ,必须要对机车乘务员进行系统化科学管理 ,从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在内的职业适宜性健康检查选拔开始 ,加强健康监护管理和应激反应的化解 ,对不适宜者调换工种 ;同时抓好运输组织 ,严禁超劳作业 ,改善作业环境 ,以减少值乘中疲劳瞌睡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选全路具代表性的六个机务段中100名乘务员,采用添乘测量和逐时观察法,进行疲劳指征、疲劳主观症状的调查和适宜运用时间的询问.多数地区的乘务员运行4小时后闪光融合频率明显降低,色名读唱时间显著延长,提示有疲劳征象。主观疲劳症状也有增多趋势。大部分乘务员建议运行时间为4~5小时。1983、1984年,曾先后在北京至石家庄、上海至金华、沈阳至大连三个乘务交路上,对机车乘务员工作适宜时间进行调查研究表明:机车乘务员一次连续工作适宜时间为6.0~6.5小时,其中3.5~4.0小时为运行时间。并于1985年11月通过了基层评审。与会专家认为采用心理学、生理学综合指标评定乘务员精神疲劳方法是可靠而有效的,国内尚未见到这方面的报道;本研究工作对于增进乘务员身体健康,保证铁路运输安全有重要意义,建议纳入铁道部科技发展计划作进一步研究。从1986年起,本课题正式列为部科研计划,经三年的努力,现场调查工作已经结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机车乘务员心理卫生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 ,对 10 3名电力机车乘务员的心理卫生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机车乘务员的SAS和SDS标准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 (P <0 0 1) ,有明显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机车乘务作业对乘务员的心理健康有不良影响 ,但不具有时间剂量的累积效应 ;机车乘各员普遍存在着明显的心理卫生问题 ,其心理卫生状况与年龄、工龄没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5.
铁路机车乘务员个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调查了男性机车乘务员161名,年龄平均为38岁(23~53岁).调查结果,EPQ各量表分由高→低排列顺序与常模基本相同.N量表分的40岁组和E量表分<30岁组均高出常模(P<0.01).P量表分各年龄组均低于常模,而L量表分则又非常显著高于常模(P<0.01).经校标校正后认为,内向稳定的人更适合担当准高速的乘务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快速列车机车乘务员的人格特征,为选拔高速机车乘务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399名快速列车机车乘务员进行测量,并与中国男性成人常模对照,同时进行不同年龄组之间、不同组合分之间的比较。结果机车乘务员的稳定性(C)、兴奋性(F)、有恒性(G)、敢为性(H)和自律性(Q3)显著高于常模(P<0.01),恃强性(E)、敏感性(I)、怀疑性(L)、幻想性(M)、世故性(N)、忧虑性(O)、实验性(Q1)、独立性(Q2)和紧张性(Q4)显著低于常模(P<0.01)。同时低年龄组和较高年龄组相比,其人格主要呈高乐群性(A)、高聪慧性(B)、高兴奋性(F)、高敏感性(I)、高幻想性(M)、高内向外向分、低独立性(Q2)、低感情安详分。组合分高的机车乘务员主要表现为高聪慧性、高心理健康分、高成长能力分、高感情安详分、低敏感性、低怀疑性、低紧张性、低适应焦虑分。结论该机车乘务员群体无人格偏移。具有高聪慧性、低敏感性、低怀疑性和低紧张性人格特征的人员适宜做乘务员工作。  相似文献   

7.
乌铁局机车乘务员噪声性听力损伤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铁路局机车乘务员噪声性听力损伤现况,探讨防治策略。方法现场监测铁路机车内部噪声强度,调查分析乌鲁木齐铁路局机车乘务员纯音听力检测结果。结果铁路机车司机室内部噪声等效声级LAeq为81 dB(DF-11型)或85 dB(DF-4型),超过国家卫生标准;3 011名机车乘务员的听力损失患病率44.99%,以Ⅰ级、Ⅱ级、Ⅲ级听力损失为主,听力损伤患病率2.13%,以轻度听力损伤为主;噪声组听力损失、损伤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听力损失、损伤患病率与驾龄之间存在相关性(Spearman’r=0.786、0.857,P<0.05),听力损失、损伤发生的概率随着驾龄的增长有上升的趋势;4个机务段的听力损失、损伤患病率无差别。结论噪声仍是机车乘务员的主要职业危害,应继续强化合理的个人卫生防护措施,加强安全教育,增强乘务员的自我防护意识,规范职业性健康检查,加大职业卫生监管力度,以降低噪声对乘务员听觉系统的损害。  相似文献   

8.
安全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但主要取决于人体的行为功能 ,它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 ,其高低直接影响作业功效。机车乘务员的作业功效与其自身的整体素质及生理功能息息相关 ,所以要确保安全 ,须从 2个方面入手 :(1)不断提高机车乘务员的安全技术操作水平 ,掌握安全检测技术和控制措施 ,能及时发现问题 ,快速解决问题 ,达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2 )从行为功效角度出发 ,创造有利因素 ,克服不利因素 ,掌握其机体活动规律 ,合理安排工作任务。据有关资料报道 ,机车乘务员的作业功效与疲劳有关。由于发车前经过库内整备作业、站内挂车 ,机体处于…  相似文献   

9.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西宁和格尔木机务段的403名机车乘务员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进行了研究,提出高原机车乘务员应具备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因子分不能超过10%,阳性症状的总分不能>160分,或阳性项目数不能>43项,或任一因子分不能≥3;高原机车乘务员的个性应首先考虑内向稳定的人,其次考虑外向稳定的人和中间型的人,而内、外向不稳定的人则不能担任高原机车乘务员。  相似文献   

10.
电力机车牵引各类列车运输已有近20年历史。乘务员长期从事电力机车乘务工作后,普遍反映有疲劳、失眠等现象。为了解电力机车乘务员的键康状况,我们于75年6月到76年对宝鸡电力机务段运转车间作一些调查。77年又蒙铁道部劳卫所大力支援,进一步充实了内容。现将初步情况介绍如下:调查内容及方法 (一) 调查内容 1.机车运行中的劳动条件和生理指标(血压、脉搏、皮肤温度)改变情况;乘务前后的主观  相似文献   

11.
段大立 《中国铁路》2005,(11):58-60
沈阳铁路局对担当金州(大连北)-长春北间长交路的全部SS4型货运电力机车实施了双班单司机值乘改革.分析和论述双班单司机值乘采取的措施,在提高运输效率、节省机车乘务员、改善乘务员劳动条件以及降低事故率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总结改革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针对青藏线格拉段的特殊性,提出机车乘务制度采用随乘制,并对随乘方式、随乘制机车乘务员定员、随乘制机车与宿营车整备作业方式进行研究探讨,在技术、经济上对随乘制和轮乘制进行比较分析,阐述了能够适应于青藏铁路特长交路及高原、冻土特点的乘务制度,尽量减少高原作业停留对人体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3.
职业因素对长途列车乘务员神经行为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阐明职业因素对列车乘务员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探讨其发生原因 ,采用WHO推荐的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 (NCTB)测试了 49名乘务员和 48名商店售货员的神经行为功能。结果除情感状态 2组得分接近外 (P >0 0 5 ) ,乘务员的其余各项行为测试值均明显差于对照组(P <0 0 5 )。其中简单反应时、手敏捷度、视觉保留、目标追踪Ⅱ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而长途列车乘务员的此种神经行为改变可能是倒班制度、车内噪声、二氧化碳等职业因素联合作用所致。职业因素对长途列车乘务员神经行为功能影响的研究@谢俊杰$哈尔…  相似文献   

14.
木文通过铁路干线运行的三类主型机车现职男性乘务员2111名4222只眼的5m 远视力(单、双(?))、1m 中视力(单、双眼)状态受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明确指出年龄是影响乘务员中心视力的主要因素,远、中视力明显衰退的年龄阈值分别为45岁和40岁,并对年龄阈值前后两组的正常值进行了探讨,结合乘务员视作业环境和行车事故的调查,提出了修订铁路机车乘务员中心视力职业体检标准。  相似文献   

15.
铁路机车乘务员职业紧张程度对工作能力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职业紧张程度对铁路机车乘务员工作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芬兰赫尔辛基职业卫生研究所研制的工作能力指数 (WAI)表和紧张自评量表(SCLS) ,对铁路某机务段机车乘务员进行调查 ,用SPSS10 0计算机统计软件对WAI、SCLS、背景资料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被调查的铁路机车乘务员WAI得分为4 2 4 3± 5 76 ,SCLS得分为 2 75± 3 5 8,工作能力分级优所占比例为 5 3 33%、良为 30 6 2 %、中为 13 33%、差为2 72 % ,其中 5~ 9a工龄组WAI得分最低 ,SCLS得分偏高 ,其他各组WAI得分随工龄增长而降低 ,SCLS得分逐渐增高 ,WAI与SCLS得分呈明显负相关 (P <0 0 1)。结论司机室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加重了机车乘务员的职业紧张程度 ,使工作能力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6.
人眼定位是非接触式机车车辆乘务员实时疲劳检测中最基本的关键环节。针对机车车载视频序列进行疲劳检测时存在实时性、鲁棒性要求高的问题,结合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一种多算法融合的人眼疲劳快速定位方法。利用基于Haar-like特征的Ada Boost人脸检测方法检测视频序列中乘务员人脸并设置目标跟踪区域,利用Camshift目标跟踪算法快速定位人脸;基于人脸和人眼的对称性等先验知识,提出比例缩减区域(PRA)的方法快速定位人眼。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减少误检,适应复杂光照,并具有实时性和鲁棒性,为机车车辆乘务员疲劳实时检测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7.
1概述兰西机务段成立于1958年,现有职I3648人,配属机车169台,下设三大运用车间,五个检修车间。担当东至陇西、西至武南、北至甘塘738km的货物列车牵引及兰州枢纽的调车任务。开行列车124对,年总走行17266757km,占兰州铁路局总运量的18.6%。安全是铁路运输的永恒主题,乘务员的标准化作业能否百分之百的得到卡控,取决于安全信息反馈系统的完善程度。以前对乘务员的标准化作业主要靠加大干部上线添乘抽查获取信息,难以对乘务员的作业达到全方位的监控,安全隐患时常存在。1995年铁道部在全路推广使用“机车运用安全微机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8.
一、概况 ND_5型机车自运用以来,曾出现过多次闸缸塞门被关闭时就走车的情况,其中最严重的一例,就是1988年6月ND_5型269号和ND_5型272号两台机车。(以下称269、272号机车),按计划重联牵引,272号机车担当本务。乘务员按出库检查顺序将272号机车检查完毕,往前运行,腾出地沟,让269号机车到地沟进行车底检查。这时269号机车乘务员误  相似文献   

19.
复方丹参滴丸预防高原心肌低氧症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滴丸(CSDP)预防高原心肌低氧症(HAMH)效果与作用机理。方法平原医学体检正常者进入海拔5 000 m高原的施工群体617人,随机分为CSDP服药组(186人)和对照组(431人),观察6个月期间,进行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SpO2)及H2S血清浓度检测。另设雄性Wistar大鼠CSDP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只,在同一海拔饲养20 d后处死做病理常规形态学及Hitachi-500电镜下观察摄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SDP对初入高原劳动者心电图心肌缺血保护率即相对危险度降低0.57(人数)、0.70(人次),均P<0.01,效果指数为0.23(人数)、0.34(人次);使运动平板心电图预测35%预期发生心肌缺血的人免于发病(P<0.01);对已发生心电图心肌缺血阳性者服用CSDP后短期内净恢复率为38.94%(P<0.01);提高血清H2S含量(P<0.05),明显降低血压、心率及二者乘积、SpO2的异常率(P<0.05或P<0.01);偏相关分析结果CSDP与心肌缺血和生理参数的改善有密切相关性(P<0.05或P<0.01),能预防、改善大鼠心肌细胞的低氧性水肿、变性、坏死、组织淤血、出血及超微结构的损害。结论CSDP预防HAMH效果显著、起效迅速、作用确切、机制广泛,是符合HAMH发病机理、病理生理和防治要求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使用防御方式问卷 (DSQ)中译本和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 ,对 4 30名机车乘务员进行调查 ,并对其防御方式进行了相关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除了成熟防御机制中的“升华”外 ,其他各类型的防御机制均与SCL- 90总分和各因子分有不同程度的相关 ,其中与不成熟防御机制的相关程度最高。比较研究结果也显示出高症状组与低症状症组在不成熟和部分中间型防御机制的选择上存在显著或极为显著的差异 (P <0 0 1,P <0 0 5 ) ,均值的最大值落在高症状组 ,提示机车乘务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其防御机制的成熟程度也越低的倾向。比较研究结果同时还显示机车乘务员在总体上表现出动用成熟防御机制和部分中间型防御机制较明显的倾向 ,提示乘务员对困难和挫折具有一定的认识水平和应付能力 ,总体上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努力寻求成熟的解脱烦恼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