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高速铁路系统试验国家T程实验室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客运专线、高速铁路大规模建设的展开,迫切需要先进的理论、技术与系统试验支持.为加快实验研究手段建设,特别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从系统工程角度出发,围绕高速铁路系统建设重大战略任务和重点工程,结合我国铁路实际,对高速铁路系统试验国家工程实验室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提出高速铁路系统试验基地、高速动车组试验子系统、通信信号试验子系统、线路工程试验子系统、接触网与牵引变电试验子系统、客运服务试验子系统、安全保障试验子系统、环保与节能试验子系统、试验检测技术中心和测试数据处理分析中心,即1个试验基地、7个子系统、2个中心组成的设想性建设方案,以开展与高速铁路重大工程及技术装备有关的试验验证、安全评估、标准制订等科学试验研究,凝聚、培养高速铁路系统试验领域的高层次技术人才,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系统试验验证、检测认定和安全评估的科技创新基地.  相似文献   

2.
高速动车组电空制动系统试验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建设了高速铁路系统试验国家工程实验室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试验室,这是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试验研究和创新平台,实现对300~500km/h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及关键部件的研究性试验、性能试验和可靠性试验。高速动车组电空制动系统试验台是试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试验台围绕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的发展方向和关键技术,可以进行高速动车组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的匹配特性试验、系统联调试验和测试验证。还可以进行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关键气动部件和电气部件的性能试验、可靠性试验及测试验证。  相似文献   

3.
《铁道技术监督》2009,(10):20-20
2009年9月2日,高速铁路系统试验国家工程实验室技术委员会第1次全体委员会议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召开。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铁道部安伞总监耿志修宣布高速铁路系统试验国家工程实验室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并向担任技术委员会委员的30位专家颁发了聘书。  相似文献   

4.
《世界轨道交通》2009,(11):40-40
2009年9月2日.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成功召开了高速铁路系统试验国家工程实验室技术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铁道部安全总监、高速铁路系统试验国家工程实验室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耿志修主持会议,宣布高速铁路系统试验国家工程实验室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宣读由30位专家组成的技术委员会委员名单,并向各位委员颁发了聘书。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康维韬到会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周镜、冯叔瑜、钱清泉,国家设计大师王俊峰等25位技术委员会委员(代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原党委书记李文新.副院长王忠文以及院内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1系统概况1.1开发背景车载数据综合分析处理系统依托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最高试验速度400km/h高速检测列车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制",总体研究目标是要研制时速400km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和建立地面数据分析处理中心,满足京沪高速铁路等时速350km以上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系统调试、验收试验和动态检测的需要,为构建我国高速铁路基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如何提高旅客服务质量、保障旅客方便快捷通行已经成为车站客运部门的一个难题.大力发展车站自助查询系统的建设是解决这一难题的主要手段之一.文章分析车站自助查询系统的应用现状,指出目前系统存在的不足与缺陷.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与我国高速铁路客运车站的发展规划,提出在系统架构和系统功能两个方面进行优化设计的方法.目前,已优化的系统在高速铁路系统试验国家工程实验室试验成功.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满足高速铁路车站旅客自助查询功能的需求,具有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7.
2011年科技部启动了以交通领域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承担单位的“交通系统节能与优化控制技术基础”973项目.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动车组与机车牵引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项目中的“高速动车组牵引控制优化技术研究”内容.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高速动车组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牵引控制系统是高速动车组的核心,是其动力来源和运营安全的根本保障.现对高速动车组牵引控制优化的两个实际问题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8.
科学养护维修是确保高速铁路桥隧工程使用寿命的关键。基于我国高速铁路技术特点,从不间断运营导致维修困难、大密度高速列车影响、桥隧结构服役环境复杂以及维修作业空间受限等方面,总结确保高速铁路桥隧工程使用寿命的难点;梳理我国高速铁路养护维修技术管理体系及其技术标准体系,阐述信息化技术、健康管理系统以及无损检测新技术在我国高速铁路桥隧工程检测中的应用;结合高速铁路桥梁竖向沉降整治技术和隧道衬砌预防式注浆技术创新案例,指出预防式维修是我国高速铁路桥隧工程养护维修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轨道检测是检查轨道病害、指导线路养护维修、保障行车安全的重要手段。为了适应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建设的需要,自主开发研制了GJ-6型轨道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高速图像处理技术、光电测量技术、陀螺平台、数字滤波、精确里程定位以及高速计算机实时数据处理等新技术,具有高速、精确、可靠的特点。GJ-6型轨道检测系统在我国自主研发的CRH380A-001、CRH2-150C综合检测列车上得到应用,检测速度最高可达380 km/h,CRH380B-002最高检测速度已达400 km/h。京沪高速铁路验证试验结果表明,GJ-6型轨道检测系统完全可以达到准确度要求,满足高速铁路和其它各种铁路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铁道建筑》2012,(9):87
2012年5月22日,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高速铁路系统试验国家工程实验室顺利通过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组织的国家计量认证(CMA)首次评审。评审专家组对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国家工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给予了较高评价,认为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与实验室的工作范围、检测能力相适应,在人员资质、仪器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