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勤超 《珠江水运》2009,(12):84-85
12月18日上午8时,贵梧Ⅱ级航道正式宣布开通。 贵梧Ⅱ级航道建设里程全长290.5公里,工程总投资5.6亿多元,维护水深3.5米、宽80米、弯道半径550米,较整治前的Ⅱ级航道(水深1.8米、宽30米、弯道半径350米)有了较大提高。航道按一类航标配布,  相似文献   

2.
三峡库区175m蓄水运行后,库区航道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但变动回水区在消落期恢复为天然航道后,航道条件仍然较差。本文通过对三峡库区非汛期重点碍航河段的地形、水深条件、可利用尺度等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当前三峡库区航道面临的形势及发展趋势,以及三峡水库消落期航道维护特点,对三峡库区非汛期的航道维护措施进行了研究,可为今后库区航道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居尧 《水运工程》2021,(7):157-162
针对长江口深水航道大型船舶交会需求的增加所带来的通航需求与深水航道宽度资源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开展深水航道边坡自然水深利用标准研究,基于尽可能减少对航道维护的影响和利用自然现状水深的原则,采用实测资料统计分析与理论计算的方法,提出边坡自然水深利用宽度、深度和区段,为相关部门开展实船试验及保障措施研究提供依据,并在边坡自然水深利用总体方案中得到充分应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海运事业的不断发展,为了提高营运效益,船舶制造朝着大型化发展的日趋明显,吃水明显增加,型宽明显加,大这无疑给港口的引航工作增添了难度;这些年来我国沿海兴起了港口建设的热潮,使港口之间特别周边港口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这种环境下,港口只能通过疏浚航道、扩建大型泊位来提高竞争力,但由于资金的限制,港口又无法投入大量的资金来疏浚十分宽敞的航道,使航道变得相对狭窄,给引航工作带来更魇难度。例如,湛江港新开发的龙腾水道,一期工程航道长度5.2海里、宽度140米,海图水深-12.3米;二期工程航道长度约8海里、宽度170米,海图水深-14.3米。在宽度只有140米或170米的航道上引航操纵水达10几米的大型船舶,的确是一件难度很高的工作,引航员对一些技术细节处理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船舶的安全。下面对在狭窄航道中引航遇到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2011年4月1日起,长江干线涪陵李渡长江大桥至重庆羊角滩112.4公里航道(长江上游航道里程547.6-660公里)的航道维护尺度正式提高,此段航道维护水深将由以前的最低维护水深2.9米提升到最大4.5米,  相似文献   

6.
徐祥孙 《水运管理》1997,(12):25-28
当前,如何进一步搞好长江对外开放工作,从航运的角度看,有三个问题必须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一是加强航道疏浚整治工作;二是提高已建成的长江大桥通航净空高度;三是实施水上交通秩序的现代化管理。这三方面的问题解决好了,才能为长江全面对外开放创造良好的外部水运环境与条件,加速长江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黄金水道的作用。 一、加强航道疏浚整治工作 长江航道经过多年来的疏浚整治,航道条件得到一定的改善,但与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与开放还很不适应,表现在航道尺度(水深、航宽、曲率半径)方面,尤以航道水深更为突出。长江航道的现状是,长江下游以汉口水位为标准,划分为枯水位期(4米及以下),每年12月至翌年3月;中水位期(4~10米),每年4、5、10、11月,习惯上又可分为中水位前期(4~7米)与后期(7~10米),约各为2个月;洪水位期(10~13米)、高洪水位期(13米以上),每年6、7、8、9月。不同的水位期,不同河段的航道水深,有明显的差异。一般来说,长江下游航道水深,吴淞口至南京段,全年维护水深均在10.5米以上,标准航宽200米,其中浅槽处白茆沙水道维护水深7.1米,通州沙水道维护水深8.0米。枯水位期,南京至安庆段,维护水深一般可保持4.5米,标准航宽100米,其中  相似文献   

7.
《中国水运》2009,(11):F0002-F0002
长江重庆航道局1953年成立后,可以说是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而改革开放的第三个10年,特别是2003年三峡库区蓄水后,川江航道得到了飞速发展。重庆航道人以“三个服务”为宗旨,主动服务于长江航运、服务于地方经济、服务于流域百姓,不断提高航道维护水深,彻底结束了轮船在川江航道昼航夜泊的历史,实现了重庆辖区长江干线航道的全线夜航。  相似文献   

8.
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后,随着蓄水位的逐步抬高,库区水深增加,对航道尺度、航行条件起到直接的改善作用。然而,水沙条件和边界条件的重大变化也将使大坝上游河段的水流条件、冲淤特性及河床演变规律发生变化,并可能使部分滩险的航道条件趋于恶化,或造成新的碍航滩险。文章利用三峡工程蓄水后2003~2008年航道原型观测资料,在对坝上河段的水沙条件变化总结认识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三峡工程蓄水后坝上河段航道条件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9.
邵伟峰  刘辛愉  王涛  苏丽 《水运工程》2023,(11):126-130
三峡水库175 m试验性蓄水以来,在新水沙条件下变动回水区上段局部重点碍航浅滩持续存在卵砾石淤积碍航问题,对库尾河段航道条件产生不利影响,船舶通航安全存在一定隐患。自2020年汛期特大洪水以来,变动回水区上段鱼洞水道中堆、窎鱼嘴浅碛逐年淤长,以该段重点碍航滩险为背景,分析了重点碍航浅滩冲淤特点、碍航成因等,提出了针对性维护疏浚方案,并对疏浚后效果进行分析。从维护性疏浚完工后效果及河段航道条件来看,鱼洞水道中堆、窎鱼嘴重点碍航浅滩河段的航宽、水深、弯曲半径均得到一定改善,航道条件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0.
马宪浩 《水运工程》2019,(11):74-80
以曼厅大沙坝浅滩航道整治为依托,针对滩险整治过程中提升航道等级并维护航槽稳定的问题,从水文特征、河床演变和历史航道整治状况等3个方面总结澜沧江曼厅大沙坝河段河势变化及航道现状,分析此滩险河段现有的滩槽格局及滩险成因,提出以守护为基础、采用中枯水两级整治思路的整治方案。结果表明,在兼具库区特征的滩险整治过程中,采用疏浚增加航槽水深,并布置整治建筑物守护洲滩、束水攻沙,能够提高航道尺度,保障航槽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