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在基于正交试验方法的基础上,对胶凝材料掺量、矿渣粉掺量、粉煤灰掺量、含气量、砂率等影响回弹法检测高性能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精度的五个主要因素进行试验分析。正交试验的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回弹法检测高性能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精度的五个因素顺序为:混凝土含气量粉煤灰掺量矿渣粉掺量胶凝材料掺量砂率。  相似文献   

2.
结合当前的具体情况,对矿渣和粉煤灰的特性加以介绍,并通过采用不同比例的矿渣与粉媒灰双掺技术配制出不同施工性和工作性的混凝土,从坍落度和强度发展比较分析矿渣和粉煤灰双掺技术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恰当比例的矿渣和粉煤灰双掺技术可以配置出经济的高性能混凝土。  相似文献   

3.
结合当前的具体情况,对矿渣和粉煤灰的特性加以介绍,并通过采用不同比例的矿渣与粉媒灰双掺技术配制出不同施工性和工作性的混凝土,从坍落度和强度发展比较分析矿渣和粉煤灰双掺技术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恰当比例的矿渣和粉煤灰双掺技术可以配置出经济的高性能混凝土。  相似文献   

4.
针对机制砂混凝土应用中出现的级配不良,结合重庆沿江高速工程实际,通过分析不同配合比下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提出改善措施。结果表明:机制砂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较大,粉煤灰对其有明显改善作用;机制砂级配不良时,抗压强度不能满足使用要求,需掺配河砂调整级配。提出机制砂质量不稳定等是机制砂在高性能混凝土中应用受到制约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推广机制砂在高性能混凝土中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粉煤灰再生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粉煤灰再生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再生骨料的使用对于混凝土的工作性有巨大的影响,但如果再生粗骨料掺量控制在50%以内时,则对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相对较小;粉煤灰的掺入,可以使得再生混凝土达到较高的强度(强度等级可达C50),且其强度并非随再生骨料掺量的增加而降低,而是存在一个最佳值;粉煤灰再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随再生骨料掺量的增加而降低,但其本身具有高强度低弹模的特性;粉煤灰再生混凝土的劈拉强度、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当今世界每年消耗的混凝土量不少于45亿m3,对水泥需求量十分巨大,而火电厂产生的固体废料之一的粉煤灰可作为混凝土的活性掺合料,通过向混凝土中掺入10%、20%、30%、40%一级粉煤灰以及掺入10%二级粉煤灰试验研究表明:粉煤灰掺量在30%之内时,其掺量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降低影响不明显;二级粉煤灰由于自身特性,对混凝土强度影响不利,不宜作为高强、抗渗等高性能混凝土的掺合料。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体积掺量聚丙烯(PP)单丝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研究表明:在不改变原有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的情况下,PP纤维体积掺量不宜超过0.10%(体积份数);适当提高胶凝材料和高效减少剂的用量是改善纤维自密实工作性有效途径,并且可以提高纤维的掺量0.15%(体积份数);纤维对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较小,最优配合比下PP纤维自密实混凝土较普通自密实混凝土劈裂强度提高24%。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粉煤灰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应用的可行性,试验研究了不同粉煤灰掺量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部分耐久性。研究结果表明:当粉煤灰掺量从0增大到40%,路面混凝土28 d弯拉强度降低了15%;28 d抗折强度降低了7%;28 d抗压强度的最佳掺量是30%;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减小了12%;满足相关规范对路面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要求。  相似文献   

9.
结合某铁路预制T梁场对C60预应力混凝土性能的要求,采用当地级配不良机制砂与天然细河砂组成的混合砂,通过双掺粉煤灰和矿粉,选用合适的砂率和聚羧酸减水剂配制出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的C60预应力混凝土。结果表明,混合砂混凝土的各项技术性能良好,不仅能保证工程质量,还节约了工程成本,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利用磨细高钛矿渣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相关试验结果表明;磨细高钛矿渣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和抗压强度有着显著的影响,此项研究可能为活性较差的高钛矿渣有效应用开辟一条广阔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在冬季施工中,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能力,在拌制混凝土的过程中要掺入混凝土复合防冻剂。粉煤灰、矿渣作为矿物掺合料,在拌制混凝土的过程中可以替代部分水泥使用,从而提高硬化混凝土的后期强度,但是会导致混凝土早期强度有所降低,进而导致混凝土的早期抗冻性能降低。试验表明,复合防冻剂能提高粉煤灰、矿渣双掺混凝土的和易性,并使硬化混凝土的结构均匀性得到改善,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presents quantitatively the results of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influence of mineral admixtures and superplasticizers on Vickers micro hardness (HV) of aggregate-paste interface in cement concrete. The HV was measured by Vickers hardness testing equipmen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addition of fly ash decreases HV of the concrete. Although it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ground granulated blast furnace slag (GGBS) replacement, the HV i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crete containing fly ash at all replacements. The flying ash and GGBS composition increases HV in later curing ages, but does not improve it in early curing ages. Aminosulfonic acid based superplasticizer and aliphatic hydroxy sulphonate condensate superplasticizer can enhance HV in early curing ages. The HV of concrete with polycarboxylic acid superplasticizer is higher in later curing ages.  相似文献   

13.
二灰稳定铁矿渣混合料的组成结构对其路用性能有明显影响,为提高二灰稳定铁矿渣混合料的强度和耐久性,通过逐级填充来确定二灰铁矿渣的主骨料骨架级配,然后利用二灰来充分填充主骨架形成的空隙,从而形成明显的骨架密实结构,提高其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复合引入炼钢废渣和粉煤灰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对透水混凝土的透水系数和强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粉煤灰、钢渣和水泥作为胶结料复合使用,对各物料的水化反应起到促进作用。当粉煤灰掺量为15%、钢渣掺量为10%时,透水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均较高。粉煤灰和钢渣复合加入,使胶结料连接桥更致密,强度更高。  相似文献   

15.
以实际铁路大桥工程为背景,以解决大体积混凝土开裂问题为目的,通过试验分析了矿粉、粉煤灰对水泥化学收缩和干燥收缩的影响,结果显示:内掺50%的矿粉能够大幅度降低早期塑性阶段的化学收缩,对减少后期的化学收缩也有一定作用,矿粉与粉煤灰复合后对降低7 d以内的化学收缩都有显著作用,粉煤灰比例越高,作用越明显;单掺加矿粉会增加干燥收缩值,而采用矿粉与粉煤灰复掺的方法则能够有效提高体积稳定性。根据掺合料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的试验分析,并结合工程要求和化学收缩、干燥收缩试验结果与分析,提出了优化大桥原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方案,经过实际施工检验,有效避免了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出现。  相似文献   

16.
通过系统的试验,研究了细钢渣在公路基层中的应用问题,详细研究了石灰粉煤灰稳定钢渣土的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石灰粉煤灰稳定钢渣土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可以作为各级公路的底基层或基层材料。  相似文献   

17.
许忠印 《交通标准化》2010,(13):225-226
通过粉煤灰混凝土在桥梁桩基中的应用实例,总结粉煤灰混凝土在工作性、耐腐蚀性、后期强度、经济性方面的优越性,可为粉煤灰混凝土在桥梁桩基中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水泥低活性粉煤灰钢渣路用性能,对其抗压强度、干缩性能、冲刷性能、抗疲劳性能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数据分析表明水泥低活性粉煤灰钢渣路用性能优越于水泥钢渣和粉煤灰,因此,建议有条件的地区,道路基层施工可采用水泥低活性粉煤灰钢渣。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粉煤灰(FA)掺量对不同胶水比的混凝土28d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粉煤灰预拌混凝土28d强度与胶水比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Bolomy公式对粉煤灰预拌混凝土是适用的,但公式中的回归系数需要修正;粉煤灰掺量对不同胶水比的混凝土28d强度的影响规律基本相同,提出了粉煤灰强度影响系数的概念和经验公式,并利用影响系数对Bolomy公式进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20.
地聚物是近10余年来国际上研究非常活跃的一种新型化学激发胶凝材料,可能成为大量取代水泥的绿色胶凝材料. 针对碱激发粉煤灰(AAFA)地聚物的耐久性问题,分别从抗碳化性能、抗冻融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酸和抗硫酸盐侵蚀能力及抗风化性能等方面对AAFA地聚物混凝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分析. 结果表明:1) AAFA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不如水泥混凝土(OPC)的,碳化后的地聚物的孔隙率增加,力学性能下降,热固化、添加Ca(OH)2、OPC、矿渣粉和纳米TiO2等可以改善AAFA混凝土的抗碳化性;2) AAFA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较OPC的低,添加矿渣、偏高岭土等可以提高AAFA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3) AAFA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率较高,掺入矿渣粉、降低液固比、高温固化及延长固化时间可以增强AAFA混凝土的抗渗透性;4) AAFA混凝土的抗硫酸、盐酸、硝酸、乙酸及硫酸盐的能力较强,吸水率较低;5) AAFA混凝土的抗风化能力较差. 延长热固化时间,掺入富铝添加剂、降低目标钠与铝的摩尔比、减少地聚物的含水量、添加纳米SiO2和硅烷表面改性都可以增强AAFA混凝土的抗风化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