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国际海事格局的变化,船舶配套业迎来最佳发展时期 “十五”以来,我国船舶工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产业规模和产业素质跃上了一个大台阶。但与先进造船国家相比,我国船舶工业在自主创新、造船能力、生产效率、配套水平等方面仍有差距,尤其是船舶配套业发展滞后。根据我国中长期发展目标,到2015年,我国本土化船用设备装船率将达到80%,建成船用设备国际营销服务网络,造船产量占世界份额达到35%左右,成为世界一流造船大国。要实现这个目标,当务之急是加快船舶配套业的发展,高度重视船用设备制造本土化,集中力量解决配套能力弱的问题,使造船业配套业的发展相协调,为船舶工业发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曹惠芬 《船艇》2007,(5B):11-18
2006年,国际船市继续向巅峰挺进,我国造船业持续快速增长。在国内外造船对船用配套设备的巨大需求拉动下,我国船舶配套业相应出现了快速发展和一些重大变化,船舶配套业严重滞后于造船业发展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对船舶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
张凯 《机电设备》2006,23(3):16-17
目前进入国家统计的8家船厂2005年建造198万载重吨,占全国造船约25%,其它船厂建造国内航行船舶约350万载重吨;目前各大船厂都在扩建,生产能力都将超过一倍;另又有十几家船厂正在建设中。估计2008年后进入国家统计万吨以上船厂的江苏造船能力在600万吨以上,国内航行船舶也能保持目前水平。江苏造船业的快速发展给了船用配套业一个重要的机遇,而江苏船用配套业是否抓住这个机遇则影响到江苏造船业的兴衰。江苏要成为造船大省、强省,加强船舶配套工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与造船业一起形成江苏船舶工业走廊。  相似文献   

4.
据悉,到2015年,中国造船能力将达到1800万载重吨,配套率达80%以上。中国造船业的蓬勃发展已是势不可挡。而船舶配套的提升将是决定中国造船腾飞最为关键的因素。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船舶配套业的发展并不乐观,存在诸多问题,亟需“解套”。  相似文献   

5.
《机电设备》2006,23(5):I0001-I0001
配套业成为对外合作重要领域 强大的船舶工业必须需要一个同样强大的船舶配套业作为支撑。据国内最新调查,目前我国三大主流船型本土化船用设备装船率为46%,如将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包括在内,配套本土化水平更低。船舶配套业未能实现与造船业的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制约中国造船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瓶颈。未来五年,加快发展船舶配套业将是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6.
曹惠芬 《船艇》2006,(7):6-14
“十五”期间.我国造船业迅猛发展。产量连创历史新高,年均增长速度接近30%,世界第三造船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十一五”是我国造船业向第一造船大国目标迈进并实现由大到强发展的关键时期,但船舶配套设备发展的滞后.将严重制约我国船舶工业的健康发展。若不尽快提升配套能力和水平,不仅会严重削弱造船业的国际竞争力,还会对船舶工业的产业安全构成威胁。本文试对我国船舶配套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做一分析,以期探寻在当前形势下促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曹惠芬 《船艇》2006,(10):20-23
最近,国家正式发布了《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主要船用设备及本土化配套设备装船率发展目标,并将提高船用设备配套能力列为五项主要工作之一。以《规划》为指导,尽快制定出船用设备发展规划,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我国船舶配套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使之与造船业发展相匹配,成为当前政府和船舶行业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对制定“十一五”船用设备发展规划必须思考的我国船用设备发展的指导思想、思路与原则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造船业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与此不协调的是船舶配套业发展严重滞后。为此,应当对我国船舶配套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研究探索适合我国现阶段船舶配套业发展的对策措施,从而实现我国成为世界一流造船强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2006年,我国造船产量占世界造船的份额已达到30%,新承接和手持的船舶订单已超过日本,进入世界造船业的第一方阵。但同时,我国船舶配套业的本土化率为40%,国产化比例甚至不足20%。而且本土设备主要在一些中低档船舶中应用,而附加值较高的高档船上所用设备,本土化率不足20%,国产设备在这一市场领域基本处于“缺席”状态。为使我国尽快向造船强国转变,必须实现船舶工业战略转型。在政府项目支持下,国内各大船舶研究所纷纷在船舶设备国产化方面联手攻关。从2006年下半年起,技术上有一系列突破,在上海市科委“面向船舶机舱自动化嵌入式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一、国际海事格局的变化,船舶配套业迎来最佳发展时期“十五”以来,我国船舶工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产业规模和产业素质跃上了一个大台阶。但与先进造船国家相比,我国船舶工业在自主创新、造船能力、生产效率、配套水平等方面仍有差距,尤其是船舶配套业发展滞后。根据我国中长期发展目标,到2015年,我国本土化船用设备装船率将达到80%,建成船用设备国际营销服务网络,造船产量占世界份额达到35%左右,成为世界一流造船大国。要实现这个目标,当务之急是加快船舶配套业的发展,高度重视船用设备制造本土化,集中力量解决配套能力弱的问题,使造船业配…  相似文献   

11.
《机电设备》2006,23(4):I0017-I0019,I0021
随着中国造船业迅猛发展,国内船舶设备配套业发展瓶颈愈发凸现。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投资船舶设备业,而国外尤其是设备业发达的欧洲、日本和韩国企业也开始在中国投资设立相关企业。  相似文献   

12.
朱汝敬 《船艇》2001,(11):12-17
近十年来,我国造船业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造船能力和规模不断增长,在世界船舶市场的份额不断扩大。与造船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船舶配套行业并没有随着造船业的蓬勃发展而发展,而是从90年代  相似文献   

13.
我国已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三大造船国,然而,与整个造船业快速发展不协调的是,我国船舶配套业近年来一直在走下坡路,成为制约我国造船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4.
船舶配套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经济全球化发展给世界造船业带来发展机遇和空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船舶工业抓住机遇,实现了快速发展.2007年全国造船产量突破2000万载重吨,2008年造船完工突破2800万载重吨,中国造船已经稳居世界造船前三位,正在成为新的世界造船中心.中国船舶工业的历史性突破和对船舶配套的迫切需求对船舶配套企业来讲面临严峻挑战.船舶配套业是船舶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大的船舶工业必须要有强大的船舶配套业支撑,否则难以成为造船强国.然而,不可忽视的是,随着我国造船业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船舶配套业发展滞后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15.
朱汝敬 《船艇》2005,(2):34-38
船舶配套业(船用设备制造业)是船舶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船用设备采购费用占总成本的比例,随船舶类型和大小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占30~40%:包括钢材、涂料等原材料在内,则占60~70%。船舶配套业对整个船舶工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已成为共识。  相似文献   

16.
全球造船业市场的持续红火让中国造船企业家摩拳擦掌按耐不住,奋力超越日本、韩国的态势此起彼伏。造船业重心加速向中国倾斜,2015年成为世界造船翘楚对中国不再是梦想。中国造船业经历了风风雨雨,终于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大展宏图的机会。 通往问鼎世界造船强国的征途虽然一片光明,但也将面临重重挑战,尤以船舶配套业滞后为突出。因此,振兴中国造船业还需经历坎坷艰辛,仍要依赖造船业和社会各界人士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7.
关于船舶配套业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和分裂性技术等理论,阐述了在建造新的造船基地的同时,大力兴建和发展船舶配套企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合日、韩等造船强国的配套业的发展情况,对我国船舶配套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顾宁  陶永宏  陈军 《船舶》2006,(6):1-5
近些年来,随着江苏造船业的快速发展,船舶配套业发展相对滞后,制约了江苏船舶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加快发展江苏船舶配套业是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本文通过对江苏船舶配套业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从优势地区、优势企业、优势产品以及优势技术四个方面阐述了江苏船舶配套业发展思路;并结合产业集群相关理论提出了江苏船舶配套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为改变我国造船完工量不断攀升,而船舶配套本土化率下降的现实状况,国防科工委提出了造船、配套协调发展战略规划。船舶辅机是数量最大、种类最多的船舶配套设备。本文在分析船舶辅机共性技术发展的基础上,阐述了甲板机械、船舶电站、船舶调距桨装置、船用阀门遥控系统、船舶减摇系统等辅机设备的市场情况、与国外产品的差距,以及为缩小差距所需开展的技术工作,并提出了加速我国船舶辅机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安飞 《中国船检》2005,(8):34-37
用设备是现代化船舶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以来,我国造船量、造船水平在不断攀升,但国产船用设备的装船率却始终达不到40%,我国出口船的自动化设备也基本上靠进口。反观近邻日、韩,其船用设备装船率分别高达98%和85%,至于德国、挪威等欧洲发达国家可能达到100%,甚至还要出口。须知,船用设备价格占船价的40%~50%,缺少了船用产品的支撑,中国造船业利润微薄,漫天飞舞的造船订单也不过是片刻的浮华。众多业内人士认为,如何突破船用设备瓶颈,已成为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首要难题。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