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巴西铁』     
第一次上船便与铁树结下了不解之缘.几年过去了,我仍能清晰地记起巴西一个小镇郊外的一幕:那是一个飘着细雨的黄昏,忘却旅途的疲惫与不快,拨开灌木,踏着青草,我漫步在镇北那座苍翠的树林中,尽情地感受大自然的恩赐.在不经意的抬头远望中,我看到了不远处一位老伐木工人的微笑与招呼.  相似文献   

2.
基于天津海事局海测大队近年研制的"电子海图桌"系统软件已有的功能特点,参照国际标准,根据各行业用户的实际需求,拟将"电子海图桌"升级更新为一个多功能电子海图应用系统。文章给出了升级所需研制的几项关键技术,并对升级后的系统作了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3.
通过好望角     
离开德班港的第一天,风平浪静。我坐在船上思考着环球航行最后阶段的航程。下一个目的地打算在好望角的桌湾停留,这段航程大约有800英里。这800英里的路程可能会相当艰苦。天生坚韧不拔的葡萄牙航海家花了69年的时间,经过百折不挠的努力,才来到阿尔戈湾。他们在现在叫做圣克鲁斯岛的地方靠岸。船员们虔  相似文献   

4.
正内河游轮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游轮本身,而是一个大产业或者生态圈,同时还可能是一个城市升级改造的契机。这需要顶层设计和精心规划,还需要有闯劲的企业砥砺前行。《变革水运》中对水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基本框架,其中提出了水运业供给老化的五大特征。简而言之,供给老化即传统的供给无法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从而显现出供给过剩的状态。如同厨师做了一桌菜,自我感觉尽心尽力,客人却并不叫好,因为做出的菜客人都不爱吃,结果剩了一大桌,客人还没有吃饱吃好。剩的  相似文献   

5.
天涯若比邻     
一九七八年秋天的一个傍晚,我来到海运局大楼一间不显眼的办公室,这就是最早的《航海》杂志编辑部。热情接待我的是两位编辑,我把一篇题为《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的稿件交给了他们。从此,我便与《航海》结下了不解之缘,以致我后来移居澳大利亚十年期间,我仍然思念,牵挂着它,忙里偷闲继续为它写些稿件,心中总想着能为它做些什么。 一九七八年,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划时代的  相似文献   

6.
海上奇趣     
一 有人告诉我,航行途中能够看到海豚表演赛跑.于是每天黄昏在甲板散步的时候,便多了一份挂念,时不时向前面看一眼,以免错过机会.  相似文献   

7.
我的名字叫白莉灵子,来自郑和故乡,珠江源头,七彩云南的一名彝族高中学生。当我还是一个年幼无知的孩子时便对水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多么希望云南的水系也能早日通江达海,作为一把打开中国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8.
甘少炜 《中国船检》2006,(Z1):26-27
红梅送冬去,绿柳迎春来.在和煦的春风中,我走出了象牙塔,第一次迈入纷繁芜杂的社会,便与中国船级社结缘;在明媚的春光里,我,一名中国船级社的新成员,将与所有同仁一起,迎来中国船级社的50华诞.这是中国船级社发展史上的盛事,更是我人生中的幸事.走进向往已久的中国船级社武汉规范研究所,我惊喜的发现--  相似文献   

9.
良言 《航海》2004,(1):24-26
等闲渔具怎斗鲨 那是在罗马尼亚的康斯坦萨港,我轮抛锚在港口的外锚地等待装货.吃完晚饭,船员们便钓起鱼来,此地鱼还真不少,一会儿我们几个人就钓了一大桶.我和水手长一边钓鱼,一边聊天.这时,我感到有鱼咬钩了,连忙拉手中的鱼线.嘿,劲头儿挺大,看来这条鱼不小.待我将鱼拉至离水面还有几米的地方,我看到白花花的鱼影足有一尺多长.就在鱼快要离开水面的时候,突听有人喊道:"鲨鱼!"  相似文献   

10.
从人海口,沿着碧波粼粼的泰晤士河逆流而上,航行约90公里,便来到了我向往已久的英国首都--伦敦.伦敦城建于古罗马统治的大不列颠时代.16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城市的规模逐步扩大.19世纪初,就已经成为欧洲乃至世界最重要的贸易和金融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11.
记者手记:接到任务采访吴建生(广东海事局巡查执法支队支队长),关于海盾文化的理念释义,我便开始进入自身预设的框框.于是从海盾文化的命名由来到海盾文化的理论框架,从实践支撑到文化体系的形成,拟写了长迭2000字的采访提纲.想着,文化该是系统、高深的上层建筑,这样一个执法支队,一个半军事化管理的,深居海边的,拥有为数不多队员们的支队,如何韬光养晦、蚌育珍珠般磨砺出这样一套文化体系,如何耐住寂寞,守住孤独,在远离都市的海滨培育出交通运输部十大文化品牌.这里面该有怎样的故事?待到采访完毕,我才意识到,这样的采访提纲显得如此多余.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各港均实行强制引水的今天,每每远洋船舶进港前便有引航员登船,这已是不足为怪的了。而将远洋船长请到引水站,征求其对引水工作的意见,并让其参加主持对引水员的考试,这却不多见。去年七月,我作为一个随船翻译,陪同我轮船长在泰国曼谷港引水站亲临了这样的场面。整个仪式时间不长,却颇有意思。  相似文献   

13.
每当我路过码头看到船上一根根缆绳系带在缆桩上时,或者在船上偶然看到一个名叫单套结的绳结时,我就想起了我的师傅。因为是他把这个绳结的各种打法和用处教给了我。他虽已故世多年了,但我总把单套结与他的名字联系在一起。记得我还是个实习生的时候,一个初冬的季节,我们船在北方港湾抛锚。那天水手长指派我用油漆描写船尾两侧的水尺标记,由师傅在甲板上帮助照顾我,我系上保险带,稳稳地坐着座板,顺着船舷向下,轻快地把自己松到与水尺平行的位置,然后打好了坐板上的保险结。等着师傅把油漆吊下来后,我便开始写了起来。上面描好了,我  相似文献   

14.
网上二题     
网乐 新世纪的第一天,我到邮局办了上网手续,从此便堕落在163的世界里不能自拔。在网上悠闲地散步,却不小心就将一份份乐趣拾拣。 首先,网络给了我一个巨大的图书馆。在各个站点,各个书屋,翻不透的精品名著数不清的原创作品弄得我手足无措,我尽情地吮吸消化着这“花海”里的每一滴蜜汁,尽情地打捞着这“大海”里的每一滴浪花,那份温馨正是我此生最大的心愿啊!……  相似文献   

15.
择捉岛是日本要求俄罗斯归还的北方四岛之一。但它在考古学界的地位却鲜为人知。择捉岛是世界上四大谜岛之一,而且是离大陆最近的谜岛。 1936年夏天,法国旅行家安让·李甫在海上遇难,被海浪抛到了这个人迹稀少的岛上。他当时的记述很有趣:“我身上除了一个载炊具的旅行包外,便一无所有。正当我们饥火如焚的时候,却意外地发现在一个浅水洼里有几尾僵硬的小鱼;我大喜过望,随即燃  相似文献   

16.
韩国见闻     
老海 《珠江水运》2004,(2):52-54
遇事找交警 一次,我随船到仁川港,因船满载7万吨玉米在锚地进行熏舱,全体船员有幸到陆地住旅馆.晚饭后,一看时间还早,两位初上船的水手认为我是老海员,便迫切地拉我去散步.我们择路而下,拐了几条街,不是居民区就是中央大道,川流不息的车辆闪着耀眼的白光,但并非商业区,总觉得扫兴.在过一座立交桥时,迎面走过来两位着装整齐的交警.同行的水手灵机一动,主动上前打招呼,寻问市区最繁华的夜市.  相似文献   

17.
高德标 《珠江水运》2004,8(6):39-40
湛江港为我国建国初期便开始勘察设计和建造的一个大型港口,曾经历和使用过我国各个时期的测量高程基准面.本文介绍了该港所使用过的几个常用高程基准面的关系,并提出了使用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如果有人说,我一生始终对江河有一种痴迷,这可能是不准确的.但很多次,当我驾车穿越一条长长的河谷时,我总是情不自禁地不断回忆起这些河流.它们对我有某种支配的魔力. 我生长在英格兰东南部的一个小村庄,有两条小河从那里起程,奔向大海.一条是雷恩河,向西流到梅德韦村和泰晤士河三角洲,我记得它为河边的一座磨坊提供了动力,还为一个公园中湖泊送去源源不断的清流.  相似文献   

19.
200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看到<中国海事>杂志创刊了,我心中激起阵阵涟漪.特别是"海事博览"这个栏目,让我倍感亲切,它就像给我设置的栏目一样,从此我与<中国海事>结缘.  相似文献   

20.
今天,中国可能没有任柯‘一个行业像水运这样,既怀揣巨大的兴奋,又惴惴不安,心存隐忧。巨人的兴奋来自于内河水运国家利好了寿岛的高频率释改,就像饥饿太久的人,突然看见了一桌满汉全席可是又担心。这些菜肴可能夹生,也可能太辛袜或者口味太重,甚王一些盘子可能陡然间被撤走。州结与忐忑,或许正是中国水运人在迎接内河水运春天来临喧嚣中的心态写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