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结合北京地铁4号线备用站台工程,针对在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复杂条件下的爆破施工技术进行总结。施工中在减震沟设置好的情况下,在周边逐孔采用预裂爆破施工,对爆破参数进行反复试验,最终确定适合的爆破参数,从钻孔、装药、填塞、起爆连接等几个主要方面进行安全防护,从而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质量和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路堑爆破边坡质量控制技术的发展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路堑爆破边坡质量控制的几个重要技术要素,主要是重视不耦合装药结构的作用,确保预裂爆破成缝及处理好预裂炮孔与前排药包位置的关系.建议在路基设计规范中,进一步强调硬质路堑边坡应采用光面、预裂爆破,提高施工单位露天石方施工技术装备水平,组织有规模的光面、预裂爆破示范工程,开展智能专家设计系统和设计优化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研究柱形装药爆破下岩石破坏分区半径、破坏各区位移应力和周边控制爆破时装药径向不耦合系数计算问题。基于炸药爆轰波的C-J理论和空腔膨胀理论,采用Tresca屈服准则模拟爆破近区的本构关系,利用爆破近区的速度场建立破碎区的动力控制方程,结合径向裂纹区的准静力平衡方程和弹性振动区的应力-应变关系,给出柱形耦合和不耦合装药爆破作用下岩石破坏分区半径及计算点位移应力的理论解析,推导周边眼控制爆破的装药径向不耦合系数和单孔装药量计算公式。根据破坏区半径比的结果与已有文献结果的比较,证明了本文理论方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铁路路堑边坡弱扰动爆破开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整、硬质岩体的路堑边坡开挖应采用光面或预裂爆破技术,破碎、软质岩体边坡开挖宜采用直立炮孔和孔底缓冲爆破技术。这两种爆破技术对坡内岩体的扰动和损伤破坏最轻,对提高铁路路堑边坡的质量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总结,采用经验取值法或经验公式确定钻孔间距、钻孔直径、线装药量、钻孔超深、缓冲垫层高度等预裂爆破装药参数,可以取得满意的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5.
复杂条件下单改双线隧道拆除扩挖控制爆破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保证宜万线铁路隧道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单线改双线施工时,围岩与支护结构体系有良好的稳定性、扩挖效果和施工安全,以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研究结论:(1) 采用控制预裂爆破技术,分段分部位拆除二次衬砌支护结构,并对断面实施台阶式和全断面式扩挖光面控制弱爆破,通过控制炸药用量、建立多个临空面、改善传播途径和应用非电毫秒微差起爆网络等一系列技术措施达到了减震目的;(2) 对爆破振动进行实时监测,表明:监测的数据结果符合过程和目标控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现了宜万地区岩石破碎、岩溶发育、埋深浅等恶劣条件下新建隧道按"先单线成洞,后爆破拆除扩挖成型"顺序下的成功修建.  相似文献   

6.
以厦门环岛干道白城隧道为例,介绍复杂环境条件下浅埋软岩隧道减震爆破施工方法。爆破开挖中,通过在掏槽眼部位布置空孔、在周边眼部位布置减震孔的措施,并通过采用不偶合间隔装药、毫秒延时爆破、实时地震波监测等措施,实现了隧道周边围岩的稳定和隧道地表不同结构房屋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曹翠萍 《铁道建筑》2005,(Z1):31-32
通过新建内昆铁路大梨园深挖石质路堑的施工,介绍了预裂爆破参数选择、装药起爆技术及效果评述等。  相似文献   

8.
不耦合装药爆破开挖隧道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隧道的爆破掘进中广泛采用空气柱间隔不耦合装药爆破,这种装药结构可改变冲击波对岩石的作用过程,有利于隧道断面的成型。文章从理论上研究分析了空气柱间隔不耦合装药结构爆破的作用机理,进而更有效地指导现场隧道的爆破施工。  相似文献   

9.
既有铁路线旁挡墙的爆破拆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伟 《铁道建筑》1999,(3):33-35
采用预裂爆破,光面爆友和松动爆破的方法,分部,分层,分块拆除既有线旁的档墙,在未开“天窗”的条件下安全完成,说明爆破方法和参数合理,防护措施得当。  相似文献   

10.
在特殊地段和环境复杂的条件下,采用同段位高段别微差起爆网路进行预裂深孔松动控制爆破,达到了一次起爆多组多排炮孔并有效控制爆破震动效应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预裂爆破对边坡岩体损伤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年华 《铁道学报》2008,30(3):96-99
在宜万铁路边坡开挖中,选择地质条件、边坡坡度和高度相同的边坡段,在距坡脚以上2.5 m的坡面上,通过跨孔法超声波检测试验,对比预裂爆破与普通小孔径松动爆破对边坡内部岩体的损伤程度,验证预裂爆破对边坡内部岩体的损伤程度明显减轻,普通小孔径爆破产生的岩体松动区比预裂爆破的大1.5倍以上.证明预裂爆破不仅使边坡平整、美观,而且对边坡内部岩体的损伤程度显著降低,更有利于边坡的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12.
2008年2月25日,铁道部建设司在北京主持召开了《铁路路堑边坡光面(预裂)爆破技术规程》(送审稿)评审会。该规程是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主持承担的铁路工程建设标准项目。项目组在总结十几年来铁路科研、施工单位在光面、预裂爆破研究和工程实践的主要成果,并吸纳其它行业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铁路路堑边坡光面(预裂)爆破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边坡光面爆破参数设计中经验方法未能反映边坡岩体强度特性的问题,引入岩石点荷载强度试验指标,并基于Hoek-Brown的岩体强度经验方程,得到岩体单轴抗压和抗拉强度的计算公式;进而推导岩体边坡光面爆破钻孔的孔间距、光面爆破钻孔距主爆孔孔底的垂直距离(最小抵抗线)、钻孔装药不耦合系数和钻孔线装药密度的计算公式。在肯尼亚的内罗毕至马拉巴新建标轨铁路工程中,应用这些计算公式进行岩体路堑边坡光面爆破参数的设计,工程的实施结果表明:强风化和弱风化段岩体边坡炮眼痕迹率分别约为56%和85%,坡面超欠挖量最大值约为16cm,整个开挖轮廓线型流畅,爆破效果十分理想,验证了这些计算公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台山核电厂核岛基坑周围有核电厂重要设施和建筑物,爆破采用掏槽爆破、台阶爆破、预裂爆破、保护层爆破等方式,实行多孔多段毫秒微差,按预定起爆顺序起爆。该爆破方法具有降低爆破地震效应,改善破碎质量减少后冲等特点。现场实践证明:该爆破技术是有效的,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冻土隧道爆破开挖过程中,炸药爆炸产生大量高温高压的爆生气体,破坏周围冻土原有的热平衡,易引发特殊的工程灾害.本文提出一种新型装药结构--复合不耦合装药结构(水或盐水 空气不耦合装药结构),并在爆破洞室进行不同装药结构的降温对比试验研究和不同试验条件下的试件爆破损伤参量研究.结果表明,该装药结构能够有效吸收部分爆生气体的热量,降低爆生气体和工作面的最高温度,改变爆炸应力波和爆生气体的能量分配比例,达到降温和减振的效果.这种复合不耦合装药结构在风火山冻土隧道开挖中进行实地应用,取得良好的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16.
对太(太原)长(长治)高速公路双壁石方路堑的爆破成型进行了应用研究。在地质条件较差的情况下,选择合理爆破参数和施工工艺,成功地应用了双壁路堑洞室加预裂爆破技术,快速地完成石方施工,解决了洞室爆破难以确保边坡稳定和质量的问题。达到了不刷破、不清底、一次成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受空间资源的影响,隧道净距逐渐减小,如何保证超小净距隧道爆破施工安全,降低爆破振动对中间岩柱的影响是隧道工作者的重点研究对象。针对前陡泉隧道0.61 m超小净距爆破施工状况,分别应用单层、双层预裂爆破方案,对比分析振动实测数据,得出双层预裂爆破技术相比单层预裂降振率达53.75%,通过回归分析得出双层预裂爆破对振动传播规律的影响,达到了预期的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18.
受空间资源的影响,隧道净距逐渐减小,如何保证超小净距隧道爆破施工安全,降低爆破振动对中间岩柱的影响是隧道工作者的重点研究对象。针对前陡泉隧道0.61 m超小净距爆破施工状况,分别应用单层、双层预裂爆破方案,对比分析振动实测数据,得出双层预裂爆破技术相比单层预裂降振率达53.75%,通过回归分析得出双层预裂爆破对振动传播规律的影响,达到了预期的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在繁忙既有线不停运、不减运量的条件下,路基左侧扩堑爆破方量达13万方,临近既有线周围还有电力、通信、地下管路及军用电缆等重要设施,施工环境十分复杂。必须解决复杂环境条件下弱松动爆破安全问题。研究结论:本文结合黔桂铁路既有线扩堑石方控制爆破施工,根据当地环境条件和地质条件,采用相应的低梯段小直径钻孔台阶松动爆破、边坡预裂爆破和移动铺轨排架安全防护措施,并根据试验和爆破效果分析,提出了符合现场条件的爆破参数、安全管理办法及安全防护措施。在黔桂铁路既有线扩堑中高效快速地完成了爆破施工作业,且路堑边坡平整稳定,取得了良好的安全爆破效果,经济、环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预裂-洞室爆破是使石质路堑一次爆破成型的施工技术.文章介绍了其作用原理,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其计算方法、参数选择和爆破效果,指出了其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