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那组难以磨灭的业务沿革与体系中,能解码中国交通安全应急保障几十年发展历程的血脉谱系,甚至触摸到目前所处时代所赋予的网络的不断膨大。在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的诸多业务领域里,海事卫星反复被提及。而一批高水平的研发成果和技术储备,衍生于交通行业通信、导航及信息化等领域最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应用之下,为交通安全应急保障以及交通信息化等领域积累着丰富的行业背景和专业技术支撑,在海事卫星的安全应急技术、遇险安全与搜救、危化品运输安全以及船舶安全运行保障等方面整编出一直正规军。  相似文献   

2.
<正>"民航新航行系统技术及应用研究团队"是中国民用航空局空中交通管理局以"航空通信导航、监视与空中交通管理"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创新团队。该团队瞄准我国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发展需求,在重大工程中提炼出共性应用基础问题和制约空管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自主创新,取得了一批原创性强、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唯一新航行系统团队作为国内民航新航行系统研发和  相似文献   

3.
<正>"一个国家只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独立自主控制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才能保障国家安全。"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总设计师孙家栋说。1994年,"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系统研制、建设全面启动。从无到有,以孙家栋为总设计师的中国顶尖科学家们,在乌云翻滚、电闪雷鸣间隙发射北斗卫星,在茫茫太空寻找丢失的卫星,惊心动魄中创造奇迹。迄今,北斗廿年。从"天上放卫星",到"地上用卫星",从曾经的"最高机密",到今日向民用市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接管了原有的海岸电台。此后数十年,中国交通安全应急通信渐成体系。八十年代,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在接管公路交通通信行业管理的同时,又以水上安全通信起家,逐步建设和完善了交通应急安全通信系统。几十年来,其先后完成了北京海事卫星地面站、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GMDSS)地面无线通信系统、交通卫星长途专用通信网,全球搜救卫星系统中国任务控制中心(MCC)、交通应急宽带VSAT系统、交通行业政务专网、远程船舶识别与跟踪系统(LRIT)数据中心、全国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等众多富有特色的交  相似文献   

5.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简介】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是交通部设置在长江三峡河段,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该局集船闸、海事、航道、调度、通信为一体,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其主要职责是负责长江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通航建筑物及其配套设施的运行、维护,确保辖区水上交通安全畅通和航道设施、通信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对两坝过往船舶实行统一调度指挥。  相似文献   

6.
西江航道实行船舶定线制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定线制是国际上通行的实行水上船舶交通管理的一种形式,它对于规范船舶的航路,避免船舶过多交叉航行,减少船舶交通安全事故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西江实行船舶分边通航为例,对实行船舶定线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建议通过分流和分道来防止或减少船舶发生碰撞、搁浅、触礁等水上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7.
推进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的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是航运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对于推动内河船舶技术进步,提高航道和船闸等通航设施利用率,保护水环境,保障水上交通安全,降低内河船舶运输成本,提高内河航运竞争力,促进内河航运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阜阳市地方海事局结合全市水上交通安全情况和海事管理工作实际,近年在全市渡运安全监管、通航秩序巡逻维护、风景区游艇水上安全管理等动态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中,实行“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水上交通安全动态管理工作方针,树立“安全是幸福的源泉、安全是效益的保障”海事工作理念,采取“早摸底、早准备、早布置、早落实、早督促”的“五早”工作思路,提高水上交通安全控制能力,着力解决影响水上交通安全的突出问题,加大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力度,建立健全水上交通安全长效监管机制。确保了全市水上交通安全无事故,为创建和谐阜阳营造了良好的水上交通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9.
其他文讯     
<正> 6日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权利登记条例实施办法》(CCAR—49)自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 (《中国民航报》) 23日 全国水上交通安全工作会议10月19~21日在昆明召开。会上透露:今年1~9月,全国水上交通安全形势基本稳定,船舶交通事故次数、死亡和失踪人数、沉船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8.2%、28.7%、17%和30.2%。交通部洪善祥副部长在会上指出,总体形势虽好,但事故隐患仍多;明年的目标是:把水上交通事故四项指标控制在今年的水平之内,杜绝特大事故;并强调:一、要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实现依法治理水上交通安全目标。二、要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水上交通安全工作。三、积极探索、推动航运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四、要加强小型船舶的安全管理,即着重抓好客渡船、旅游船、危险品船和液  相似文献   

10.
<正>交通系统安全及可靠性创新团队成立于2001年,通过多年建设,形成了以严新平教授为团队负责人,以船舶动力系统可靠性与节能减排、水路交通系统智能化关键技术、道路交通系统安全控制与保障技术为研究方向的稳定学术团队,团队成员21人,其中45岁以下成员14人。团队依托武汉理工大学水路公路交通安全控制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船舶动力工程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为研究基地开展研究,团队以船舶与海洋工程  相似文献   

11.
应急愿望     
<正>随着信患通信技术和产业的升级,各类基于位置服务的需求大量涌现。交通运输行业作为卫星导航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未来其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将以卫星导航为支点得到显著提升,进而引发全行业从管理方式、建设态势、商业模式到个人驾驶习惯和出行习惯的持续变革。卫星导航将以行业应用为切入点,传递科技创新动力。  相似文献   

12.
正多能源游览船舶综合电力推进系统研发成功由集美大学承担的交通运输部应用基础(主干学科)研究项目"多能源船舶电力系统能量动态规划及控制策略研究"通过验收。项目采用太阳能、锂电池组及柴油发电机,结合电力推进技术,对三种不同应用环境下多能源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进行研究,提出了多重冗余技术和电压均衡技术的电池能量管理系统,设计了基于逻辑门限值的能量分配控制和动态规划调度策略,开发能量动态管理和控制系统,采用工业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研发了太阳能船舶综合监视与报警系统,以及多能源游览船舶综合电力推进系统集成技术。项目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相似文献   

13.
<正>北斗卫星导航技术最显著的应用就是交通运输。北斗卫星导航的用途远不只如今的车辆导航、运营监控、电子地图……由于智能交通产业与时空信息密切相关,能提供位置和时间信息的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必将被用于智能网络、智能传感、智能管理、智能通信、智能物流等所有智能交通产业中,并形成各种前所未有的新型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14.
<正>1月1日,历时5年研发的"水上导航系统"长江电子航道图正式投入使用,这意味着古老的长江水运迈进信息化时代。据了解,长江电子航道图用数字化形式将长江航道的水深、航标、桥梁、港口码头、水工设施等信息快速、直观展现在行船者眼前,为船舶航行提供参考。其最大特点是通过船载显示终端,实现类似于车载GPS的船用导航服务。点击屏幕,船舶的位置、航线、航向、航速一一显示出来,当船舶偏离航道或者遇到障碍物  相似文献   

15.
长江干线综合运输,特别是水上旅游客轮运输、危化品运输和集装箱运输等运输的加快发展,对水上交通行业安全监管的转型升级提出了现实需求。本文介绍了宜昌市港航管理局落实创新发展理念,探索长江水上交通安全监管5个转型的实践。其经验具有开拓性,对当前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有人称,卫星导航的应用范围之广可与PC机相媲美。这句话并不为过,因为卫星导航技术已经渗透到国家安全、经济建设与发展以及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几乎所有领域,可谓无孔不入,改变了人类的商业和生活方式。导航卫星系统提供的导航、定位与授时服务正在或已经成为交通、金融、通信、电力等系统高效、稳定、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正>根据记载,自长安为起点,途径甘肃、新疆入中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丝绸之路",中国境内约4000公里。古人依靠骆驼、马匹等畜力运输,单程即需要最短3个月时间。8月14日,首届国际卡车集结赛开赛,依靠北斗星通卫星导航设备、现代通信技术等高科技手段,100余车次,从新"丝绸之路"最东端连云港启程,穿越6省区,集结10站点,行程万余里,路上行程仅花费9天。"科技可以全面提升生产力,特别是可提升运输能力。"作为本次比赛的唯一卫星导航支持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内河船舶运输尤其是危险品运输的特点,介绍采用卫星定位技术研究开发"船舶动态安全监控系统",以实现对船舶运输的安全管理,并说明了此项技术在船舶运输安全监控领域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当记者让北京中交兴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兴路")总经理刘绪红形容一下卫星导航业的前景,他不假思索回答:"春天才刚刚到来。"技术和资本是卫星导航行业不可或缺的两大"坐标"。在行业发展前景毋庸置疑的前提下,目前涉足卫星导航的很多企业,或为上市冲刺,或求渠道制胜,或希望借鸡生蛋完成资本积累。而在卫  相似文献   

20.
6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测绘导航局与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在杭州签署“深化北斗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协议中,双方将推动自主卫星导航技术在浙江率先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