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波招宝山大桥主梁在施工阶段及压溃过程中产生了较多的裂缝,介绍在加固重建工程的设计中,对裂缝的成因及后期的发展趋势进行的研究,提出了裂缝的处理方法.通过对保留结构主梁的裂缝进行结构补强、压力灌浆及表面封闭,再辅以主梁外表的防腐涂装,可以保证结构的安全和耐久性.  相似文献   

2.
袁忠贵  刘昕 《中外公路》2003,23(6):35-37
介绍了荆州长江公路大桥PC(预应力混凝土)肋板式结构主梁施工过程中的裂缝表现形式,并根据实际工况,进行模拟计算,对主梁在动态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与控制。  相似文献   

3.
某桥为四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主梁拆模后发现梁底出现大量裂缝。为查明裂缝出现的原因以及对桥梁的影响,对主梁进行了检测评估,并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了结构检算。检测结果表明:主要病害为箱室空腔下方底板存在横向及其他走向的裂缝,综合桥梁检测和检算结果分析可知,箱梁底板裂缝并非是由预应力损失而导致的梁体开裂,可能为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养护措施不当、支架变形等因素引起的裂缝,对箱梁的结构使用性能影响不大,但会影响其的耐久性。对裂缝维修处治后,动静载试验结果表明,本桥受力状态良好,校验系数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试验过程中未发现因加载而引起的新裂缝以及旧裂缝扩展。  相似文献   

4.
针对宽幅斜拉桥预应力混凝土主梁易产生裂缝的特点,结合裂缝的部位和特征,对主梁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裂缝施工控制进行分析探讨。事前对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工艺进行论证分析,能有效地控制危害性较大裂缝的出现,事中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品质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优化是防止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形裂缝的核心,重视混凝土的振捣和养护质量是裂缝控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裂缝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一座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在上部结构施工完毕后,主梁梁体现出多处裂缝,综合分析了主梁开裂的成因。对连续箱梁结构工程的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成桥后对裂缝较多主梁进行换梁对结构受力性能影响,探究成桥后换梁与T梁腹板竖向裂缝之间关系。采用有限元软件模拟,从新换主梁对已有主梁、已有主梁对新换主梁两个方面研究主梁腹板应力状况。结果表明:新旧混凝土龄期差是新换主梁产生腹板竖向裂缝的原因之一;已有主梁对新换主梁腹板应力影响较显著,且与新换主梁存梁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7.
重庆石忠高速公路忠县长江大桥主桥为全漂浮体系斜拉桥,桥跨布置为205 m+460 m+205 m=870 m.对其π型混凝土主梁的桥面板、横隔板、主梁肋结构预埋元件进行混凝土早期水化热温度场测试,研究分析实际结构的早期温度场及变化规律,对龟裂纹等早期裂缝提出防控措施,为类似桥梁混凝土结构早期防止裂缝及裂缝控制研究提供参...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桥后张法施工的正交20m空心板梁在施工中出现梁端裂缝的问题,利用SAP通用程序对主梁结构进行空间受力分析,结合实际施工经验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止裂缝产生的措施:并为后张法正交20m空心板梁配筋图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高洪波  阳先全  李涛 《公路》2012,(9):92-97
在运营20多年后,宜城汉江大桥主梁出现了较严重的裂缝及下挠,影响桥梁的结构安全及正常使用。结合该桥的荷载试验结论以及原桥设计状况的复核计算,对主梁病害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主梁的损伤进行了反复的模拟与试算。提出包络设计的思路,建立包含上、下限的加固控制模型;采用分级张拉体外索的方法对主梁进行加固处理,并对主梁刚度偏低部位增设钢桁架进行刚度补强。  相似文献   

10.
基于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优异性能及其在混凝土结构抗弯加固中的应用成果,提出了采用配筋UHPC加固受损混凝土斜拉桥主梁的方法,由此开展了UHPC加固受损严重主梁的混凝土斜拉桥节段模型试验研究,以探究主梁加固后斜拉桥体系的受力性能。试验结果表明:UHPC加固混凝土斜拉桥主梁施工方式整体协同工作性能良好,UHPC层与原混凝土间未发生脱黏破坏;UHPC加固后,主梁开裂荷载较原未损伤主梁提升了79.9%,且UHPC层裂缝呈现数量多、间隙小及宽度细的特征,并可有效抑制原主梁裂缝发展,说明受拉UHPC层显著提高了加固后主梁的抗裂性能;不同主梁裂缝宽度工况荷载作用下,斜拉桥体系变形恢复较好,残余变形很小,且当主梁出现严重损伤时,该体系仍具有很好的受力性能;UHPC加固后,主梁的抗弯强度有一定程度提高,但不控制斜拉桥体系的极限承载力,主梁破坏时斜拉索应力为其极限强度的70.2%,斜拉索仍然具有一定承载力富余;UHPC加固后,主梁严重受损的斜拉桥体系刚度得到有效提升,主梁开裂前体系刚度较未损伤原主梁及灌浆加固后主梁分别提升了11.3%和29.5%;采用UHPC对混凝土斜拉桥主梁进行抗弯加固具有较大...  相似文献   

11.
宁波招宝山大桥主桥49.5m跨主梁施工阶段发现了许多有规律的裂缝,介绍了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其结构加固方案。加固方案通过增设纵横梁及张拉体外预应力束来保证本跨主梁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2.
邹记根  邹显华 《公路》2001,(5):18-20
湖口大桥斜拉桥主梁部分节段拆模时,在横梁上和桥面板底面出现了一些裂缝,根据裂缝的分布从结构、混凝土原材料及施工几个方面分析了裂缝成因,并有针对的采取了相应预防措施,以后浇注的梁段再没有发现裂缝,说明原因分析和措施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3.
大跨度连续刚构主梁下挠及箱梁裂缝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对某主跨为245 m、存在主梁跨中下挠和箱梁裂缝等病害的连续刚构桥现有状况进行模拟计算的思路和方法,对大跨度连续刚构桥主梁下挠及箱梁裂缝成因进行了筛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一座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在上部结构施工完毕后 ,主梁梁体出现多处裂缝的具体情况 ,综合分析了主梁开裂的成因。对连续箱梁结构工程在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特大跨度连续刚构主梁下挠及箱梁裂缝成因分析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7  
詹建辉  陈卉 《中外公路》2005,25(1):56-58
结合某主跨245m的连续刚构桥存在主梁跨中下挠和箱梁裂缝等病害,提出对大桥现有状况进行模拟计算的思路和方法,对大跨度连续刚构桥主梁下挠及箱梁裂缝成因进行筛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6.
针对桥梁后张法施工的空心板梁在施工中出现梁端裂缝的问题,利用SAP通用程序对主梁结构进行空间受力分析,结合实际施工经验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止裂缝产生的措施;并为后张法正交空心板梁配筋图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运营20多a后,某大跨径变截面连续梁桥主梁出现了较严重的裂缝及跨中下挠现象,影响桥梁的结构安全及正常使用。本文结合该桥的荷载试验结论以及原桥设计状况的复核计算,对主梁病害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提出中跨张拉体外预应力加固和中跨跨中增设钢桁架两种加固方案,经加固效果、施工难易程度及经济性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推荐合理的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18.
杨怡莹  孙全胜 《中外公路》2019,39(3):151-155
斜拉桥属于超高静定结构,受力较为复杂,为研究混凝土水化热反应时间规律及张拉横向预应力钢束对混凝土π梁的影响,在吉林某斜拉桥施工过程中进行30d的温度监控,同时在张拉横向预应力钢束时,进行标高及应变的监测,得出π梁各部分混凝土水化热反应规律以及张拉横向预应力钢束会引起主梁起拱的结论,笔者运用Midas/Civil 2013进行建模分析,提出解决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主梁温度场效应引起裂缝和起拱引起主梁脱架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9.
某地铁高架桥为65 m+120 m+65 m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梁桥,建成后运营不久发现主梁产生较大的竖向下挠,并且主梁跨中底板出现较多延伸至腹板的横向裂缝。为了解主梁下挠和裂缝产生的原因以及目前桥梁的技术状况,对该桥梁进行了专项检测,并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结构验算。检测及验算结果表明:该桥梁体下挠和开裂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梁体跨中预应力的损失,特别是底板束预应力损失过大或张拉不足而导致的梁体抗弯承载力不足。根据检测评估结果主要采用了体外预应力钢束进行维修补强。维修处治后的荷载试验表明,桥梁强度、刚度及动力性能均满足规范要求,桥梁加固处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开裂使得结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降低,对于可靠性降低的桥梁有必要对其承载能力进行评定。主梁开裂会导致结构刚度降低,增加主梁下挠风险。同时,主梁下挠进一步加剧裂缝的产生和发展,降低主梁刚度,二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在进行开裂后的主梁结构力学性能计算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开裂后主梁刚度的计算问题。计算主梁开裂后刚度时,目前常见的做法是将原结构构件的刚度按一定规则进行折减,并且整个构件采用统一的开裂后刚度值。这种做法往往与结构的实际刚度偏差较大,且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效应误差亦较大。通过对开裂后主梁的裂缝特征参数进行统计,按照一定规则,将开裂后的主梁划分为若干个开裂区段,采用阶梯刚度简化计算方法分别求出每个开裂区段的有效刚度,形成阶梯刚度模式。阶梯刚度建立后,采用挠度分段积分的方法求出阶梯刚度下的荷载挠度。通过开裂后的PC梁加载试验,对阶梯刚度和阶梯刚度下的挠度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基于裂缝特征统计参数的阶梯刚度模式,更接近结构开裂后刚度的实际情况;基于阶梯刚度的挠度计算结果与试验挠度值吻合较好;与规范规定的开裂后主梁挠度计算方法相比,在未过分增加计算工作量的前提下,本方法的精度更高,更接近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