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提高润滑油的摩擦学性能,选择了吐温-20、吐温-60、司本-2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剂,制备了含纳米CeO2和TiO2粒子添加剂的润滑油.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测定了纳米CeO2和TiO2粒子形貌和平均粒径.采用MRS-1J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含纳米CeO2和TiO2添加剂的润滑油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纳米CeO2和TiO2的复合粒子的最佳添加量为:ω(CeO2):ω(TiO2)=1∶3,ω(CeO2+TiO2)=0.6%,该润滑油具有最佳的抗磨、减摩性能.纳米CeO2粒子添加可以适当减少纳米TiO2粒子的用量.  相似文献   

2.
纳米Cu、La2O3、Ce2O3粒子添加于500SN基础油中,采用四球摩擦磨损实验机考察其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64nm粒径的Cu粒子与25nm粒径的La2O3-Ce2O3粒子匹配效果良好;纳米Cu粒子与纳米La2O3-Ce2O3粒子的质量比2∶1、总质量分数0.8%,润滑油抗磨减摩性能和极压性能优于现有的两种纳米粒子作为添加剂的润滑油;清净分散剂增加使用WFL-1000聚醚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在四球磨损试验机上测试纳米CeO2粒子与纳米TiO2粒子组合物用作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采用SEM观察试验钢球磨斑形貌;分析实验结果,指出纳米CeO2粒子与纳米TiO2粒子组合物添加剂的最佳量和最佳配比,探讨各组分的作用和机理。  相似文献   

4.
纳米碳酸钙粒子用作润滑油添加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检验了纳米碳酸钙粒子的粒径和内部结构,根据亲水亲油平衡值(HLB),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将其加入到含有纳米碳酸钙粒子的润滑油中进行表面改性。通过测试最大无卡咬负荷、观察磨斑表面形貌和测定磨斑直径以及测试摩擦系数,对纳米碳酸钙粒子的极压性能和抗磨减摩性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XPS测试对纳米碳酸钙润滑油添加剂进行了摩擦化学的分析和研究,对纳米碳酸钙粒子的抗磨减摩机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含有纳米碳酸钙粒子的润滑油具有良好的摩擦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Co_3O_4粒子,通过复合共沉积法将Co_3O_4嵌入沉积在Ti基体的PbO_2镀层中,制备得到PbO_2+Co_3O_4复合电极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及扫描电镜(SEM)等对纳米粒子和复合电极材料的组成、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复合电极材料由β-PbO_2和尖晶石结构的Co_3O_4组成,随着纳米Co_3O_4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表面粗糙度和孔隙率逐渐增大.通过循环伏安扫描(CV)和充放电等电化学测试,对复合电极材料在1 mol/L NaOH溶液中的赝电容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复合电极材料的比电容值可达215 F/g,表现出了良好的赝电容性能.  相似文献   

6.
为了制备具有优异抗氧化性能的复合镀层,试验采用双脉冲电源,在舰船高温排烟管试样表面沉积Ni-Al_2O_3纳米复合镀层,采用抗氧化性能测试,研究工艺参数对复合镀层的抗氧化性的影响。试验得出复合镀层的抗氧化性随镀液中纳米Al_2O_3浓度增加而增加,凹凸棒土的添加可以提高抗氧化性,随CeO_2浓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随占空比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  相似文献   

7.
纳米润滑油添加剂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颗粒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因其具有优异的减摩、抗磨性能表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纳米添加剂在润滑油中的分散稳定性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了纳米添加剂在润滑油中的应用和在环保中的作用,探讨了纳米润滑油添加剂的抗磨减摩机理,展望了未来纳米添加剂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船机零部件的耐磨性,减少零部件磨损,通过在电镀液中添加Al_2O_3纳米颗粒的方法,在45钢表面制备出含有Al_2O_3纳米颗粒的复合镀铁层。对制备出的镀层进行硬度、表面形貌、元素成分和摩擦磨损性能分析。结果表明:Al_2O_3纳米颗粒成功进入了镀层,含有Al_2O_3颗粒的复合镀层相对普通镀铁层有明显提高;含有40 g/L Al_2O_3的复合镀层的摩擦系数相对普通镀层下降了25%,磨损量也大幅下降;经过摩擦磨损后复合镀层的表面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PbO_2的电容性能,采用复合共沉积法将纳米WO_3粒子掺杂进PbO_2基质中,制备得到WO_3/PbO_2复合电极材料.利用扫描电镜及电化学测试等分析方法,详细研究了沉积温度、沉积电流、粒子浓度及搅拌程度等工艺条件对材料形貌及电容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优化了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0.
纳米Fe2O3的制备及其对高氯酸铵催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氯化铁和尿素为原料、亚油酸钠为分散剂,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Fe2O3。用XRD、FESEM对产物粒子的晶体结构、形貌和粒径大小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Fe2O3为α‐Fe203,呈球形、晶粒度在20nm~40nm范围内且分散性好。采用热重差热联用分析仪(TGA-DSC)研究纳米Fe2O3对高氯酸铵热分解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纳米Fe2O3对高氯酸铵热分解的催化性能明显优于微米Fe2O3。  相似文献   

11.
孙翊桓 《中国修船》2009,22(3):50-51
由于纳米态物质具有量子力学上的强关联性而表现出完全不同于宏观和微观世界的介观性质,这种具有介观性质的物质就是纳米材料。纳米物质由于量子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能够在摩擦表面以纳米颗粒或纳米膜的形式存在,具有良好的润滑和减摩性能。因此,在润滑油中添加纳米材料,可显著地提高润滑油的润滑性能和承载能力,减少添加剂用量,特别适用条件苛刻的润滑场合。目前,国内外对润滑油中添加纳米材料的应用研究十分活跃。  相似文献   

12.
《机电设备》2003,20(4)
北京阳光高丽商贸有限公司应用美国达益拿公司0.1纳米技术生产的达益拿牌纳米润滑油已上市。该润滑油是通过渗入金属细孔并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不易脱落的油膜,从而减少磨擦和污染等引起的磨损和腐蚀。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火车、轮船、机械等,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环保价值。据介绍,达益拿纳米润滑油与普通润滑油相比,有六大优势:分子结构小于普通润滑油75%,能渗入金属细孔,摩擦力减少至1/62,发动机使用寿命可以延长3倍以上;提速快,增加动力,特别是上坡时能增加50%的动力;节省燃料(10~19)%;良好的低温启动性能,消除积炭,并减少噪音和废气;润…  相似文献   

13.
化学链燃烧是一种新型的燃烧技术,和传统燃烧方式不同在于,化学链燃烧是在载氧体的作用下实现燃料与空气的非接触燃烧。本文使用了Fe_2O_3作为载氧体,选择了Al_2O_3作为惰性载体,使用浸渍法制备了6种不同Fe_2O_3质量含量的Fe_2O_3/Al_2O_3载氧体,对其还原性能做了初步研究,发现Fe_2O_3质量含量的增加对Fe_2O_3/Al_2O_3载氧体的还原反应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载氧体中活性金属铁的含量越高,载氧体的还原性能越强,在Fe_2O_3质量含量为70%时载氧体的还原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4.
通过水热共沉淀法制备了Ag_3PO_4/Bi_2O_3异质结光催化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等测试方法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以罗丹明B(RhB)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Ag_3PO_4/Bi_2O_3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Ag_3PO_4粒子均匀地沉积在Bi_2O_3表面,两者结合形成了异质结.Ag_3PO_4/Bi_2O_3异质结对RhB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催化活性,60 min内可催化降解85%的RhB,在循环使用4次之后对RhB的降解率仍然高达80%左右.Ag_3PO_4/Bi_2O_3在可见光下催化降解RhB过程中的电荷转移和光催化增强机理是:Ag_3PO_4导带的光生电子转移到Bi_2O_3导带,光生空穴从Bi_2O_3价带转移到Ag_3PO_4价带上,有效地促进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聚集在Ag_3PO_4价带上的空穴直接氧化RhB.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用α-Al_2O_3纳米材料的基础知识和应用,对其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对目前国内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也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介绍了纳米陶瓷材料Al_2O_3在锂离子电池中的技术应用和发展前景,同时总结了其合成方法及各个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在电解液中添加C_(16)EO_(10)和Bi_2O_3、InBi_2O_3制备不同类别的锌粉,并对合成的锌粉的形貌、视密度、振实密度、析气量进行了检测分析,以及电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用C_(16)EO_(10)和Bi_2O_3、InBi_2O_3制备的锌粉的视密度分别为0.48 g/cm~3、0.47 g/cm~3,振实密度分别为0.98 g/cm~3、1.00 g/cm~3,析气量分别为0.09ml/(1g·3d)、0.08 ml/(1g·3d)。用Bi_2O_3、InBi_2O_3制备的锌粉具有较好的大电流密度放电性能。  相似文献   

17.
以组氨酸为稳定剂,通过加入NaBH4还原AgNO3溶液来制备银纳米粒子,得到平均粒径为5 nm左右的粒子.讨论了Ag+/组氨酸摩尔比、溶液pH等因素对银纳米粒子尺寸和吸收光谱的影响.用紫外可见光谱、透射电镜等测试方法对所制得的银纳米粒子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制备所得纳米银粒子具有较好的单分散性和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油酸对纳米TiO2粒子进行表面改性,并用红外光谱、接触角测定仪、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热重分析对改性效果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的TiO2粒子疏水性增强,团聚现象明显减少.说明通过油酸改性,提高了无机纳米TiO2粒子在有机物中的分散性,为其参加原位乳液聚合创造了条件.随后用改性后的纳米TiO2与丙烯酸酯单体...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轻质、高效、无毒性且兼备优良物理性能的新型二次屏蔽材料,综述了纳米屏蔽材料的发展现状,对其力学性能及屏蔽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纳米功能粒子改性后的复合材料,其力学强度和屏蔽性能均优于微米粒子。本文结合纳米材料的优势,在传统铅硼聚乙烯屏蔽材料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纳米稀土氧化物/高分子基复合屏蔽材料,并给出了原理性方案。  相似文献   

20.
采用固相法合成尺寸为微米级别的钛酸钠(Na_2Ti_3O_7)催化剂,并通过球磨法与氢化镁(MgH_2)复合,以此来催化改性MgH_2的吸氢性能.等温吸氢实验表明:MgH_2-Na_2Ti_3O_7微米棒复合材料在275℃和150℃下吸收3%H_2的时间分别为10 s和15 min,甚至在低至50℃下30 min内还能吸收1%的H_2,而纯MgH_2在275℃下30 min内仅能吸收1.5%的H_2.进一步研究发现,MgH_2吸氢性能的提高归因于Na_2Ti_3O_7在MgH_2基体中的均匀分布以及在循环过程中原位生成的TiH_2.文中创新性地采用Na_2Ti_3O_7微米棒作为催化剂并将其均匀分布在MgH_2中,可为下一代高性能储氢材料的设计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