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东风型内燃机车主电路保护,仅采用接地继电器、空转继电器以及限流装置,这些电器对于主电路中低电位区域起不到应有的保护作用。因此,一旦出现故障,危害极大,现举两例说明。  相似文献   

2.
一改装目的原东风型机车限流装置由2CF电机、硅整流器及励磁机限流绕组组成,以限制主发电机最大电流,避免牵引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烧损。但2CF电机保养及维修工作量大,价格较高,故现改用可控硅限流装置。  相似文献   

3.
内燃机车新型辅机控制装置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详细介绍了基于单片机的内燃机车新型辅机控制装置的设计,采用数字PID控制方法调节辅助直流发电机励磁绕组的电流,实现恒压限流控制,结构设计方面强化了MOS管散热与电磁兼容性能,具有输出电压稳定、各种保护功能全面、调试与扩充升级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张维国 《铁道车辆》1996,34(6):26-29
通过对KP-2A型控制箱蓄电池限流充电电路试验数据分析,得出了该电路性能分散性大、频率特性较差及对发电机低速下过载起不到保护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成铁科技》2007,(2):F0002-F0002
由成都铁路局科研所研制的智能型充放电装置能将恒流限压充电、恒压限流充电、恒流放电集于一体,调压、调流范围宽,软件设置充电制度灵活。能满足机务段的机车蓄电池和车辆段的客车蓄电池组的充放电要求。该装置采用计算机智能控制蓄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电压和电流,[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结合国内外对限流阈值的研究,以站台滞留人数达到阈值为限流启动条件,构建地铁站点限流预警模型。以北京地铁十号线某站为例,验证了小波神经网络在短时客流预测方面的有效性,且进行了限流方案的详细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得到限流时间和限流流率,以及站外最大排队长度等量化指标,为实现动态限流预警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电流变压器与最大电流限制继电器和总开关配合起来,用于电力机车在过载和接地短路的情况下自动切断高压线路。电流变压器是2.5万V的高压向电力机车供电的输入端。电流变压器装置和最大限流继电器分别见图1、图2所示。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满足智能轨道快运系统大功率充电需求,提出一种智能轨道快运系统充电装置的新型结构,其能满足在一体化智能箱式充电站内的安装,避免在乘客站台安装带来的噪声和接口等问题。方法:智能轨道快运系统快速充电装置结构包括输入侧交流断路器、预充电回路、网侧滤波回路、PWM(脉冲宽度调制)整流回路、Buck直流变换回路和直流侧滤波回路;PWM整流实现交流到直流功率变换;直流Buck变换实现直流电压输出满足智能轨道快运系统车载储能元件充电的恒压、恒流及恒功率的充电模式;预充电路减少系统工作时的合闸冲击;网侧滤波减少了注入电网的谐波电流;直流侧滤波采用电感L和电容C组成低通滤波器来滤除高频分量输出,减少纹波电流输出到储能介质。结果及结论:通过仿真、选型计算的充电装置采用双环控制提高了系统的动态性能,有源阻尼技术有效抑制了谐振,正反转双序锁相环实现了网侧适应性控制、系统控制及保护对Buck和PWM整流进行控制,实现输出的恒压及限流控制。充电装置已经成功应用于株洲智轨一期工程项目,项目通车验证了充电装置能够安全、高效地给智能轨道快运系统车辆充电。  相似文献   

9.
限流是应对高峰时段的超负荷运行以及突发事件大客流冲击时的一种有效的客运组织方案。从限流的定义及作用分析出发,提出了限流方案的制定原则、实施条件、实施方法和评价指标,并对上海轨道交通网络的限流方案与实践效果进行了总结与评价。目前限流方案的制定主要依靠运营管理人员经验,其全局性和动态性等方面的考虑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10.
限流已成为当前缓解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拥挤、保障运营安全的重要措施。从限流形成原因、限流机理、分类以及组织形式方面对限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结合既有研究分析常态限流方案制定影响因素以及制定方法,针对当前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关建议,从而为轨道交通限流方案制定提供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11.
从上海轨道交通的现状出发,分析了轨道交通6、8号线高峰小时运量与运力矛盾情况,并指出早前采取的高峰时段限流措施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根据限流车站和限流时间等选择原则,重新调整实施限流措施的车站,并制定相关的公交接驳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单片机控制技术的新型预热锅炉控制装置,该装置能够实现冬季为柴油机保温,具有保护功能,是一种智能化的机车预热系统控制装置。  相似文献   

13.
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所中的并补装置对应的并补保护装置缺乏对串联电抗器必要的匝间短路保护。根据变电所并补装置电压、电流互感器的实际配置情况,适当利用相关电量,并基于并补装置的参数,设计电抗器匝间保护。该保护可以检测电抗器最常见的匝间短路故障。  相似文献   

14.
随着智能化变电所的发展,继电保护的发展更倾向于依靠装置互联组成网络进行综合判别。本文介绍了一种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所广域保护智能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能够根据需求控制被测装置的模拟量输出,将被测装置的动作节点接入测试系统的开入模块,以便完成被测装置与测试系统的闭环连接。用户根据装置的功能自行设计测试模板,在模板设计完成后,系统能够逐条地对测试项目进行试验并记录被测装置的动作情况,形成测试报告。该测试系统自动化程度较高,并且能较为准确完成广域保护选跳功能与测距功能的测试。  相似文献   

15.
一、6K机车的功率因数补偿装置为了改善相控电力机车的功率因数,减少电网上的高次谐波,降低变电所的视在功率,6K电力机车的主电路除采用三段不等分的半控桥外,还接有四组功率因数补偿装置。每两组功率因数补偿装置由一台微机进行控制。它仅对三次谐波进行补偿。图1画出了两组由同一微机控制的功率因数补偿装置。它主要由电感、电容及限流电阻组成,每组功率因数补偿装置通过两个反并联的晶闸管及隔离开关接到主变压器二次侧600V绕组上。功率因数补偿装置的投切由晶闸管的导通或关断来实现。在特殊情  相似文献   

16.
为保证牵引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高质量的保护和控制装置。为此,西门子公司运输部开发了新一代7ST6系列数字化接触网保护和控制装置,不仅能满足目前牵引供电系统的需要,也为未来技术发展预留了空间。7ST6系列保护装置适用于世界上主要牵引供电频率(16.7Hz、25Hz、50Hz和60Hz),具有远距离保护等功能,并具有大电流快速切断功能,能满足瑞士联邦铁路、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三线换乘车站的换乘客流组织情况进行研究,分析车站整体结构、站台类型、楼扶梯位置、客流组成等情况,规划站台客流积压情况下客运组织方式,提出设置限流区域、限流点,改变乘客走行路径,延长乘客的换乘走行时间,缓解站台层客流积压,达到组织现场平稳有序的目的,为非正常情况客运组织提供一种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对逆变型地铁再生制动能量回馈装置并网方案进行了介绍。通过分析牵引供电系统既有框架保护配置,提出了逆变型地铁再生制动能量回馈装置框架保护的独立配置方案,对该方案下框架保护动作影响范围和框架保护与轨电位限值装置的配合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对三相TSC(晶闸管投切电容器)无功补偿装置的保护系统进行了研究,较详细地分析了可能发生的故障原因、现象,进行了理论计算,提出了保护措施,为保护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样机试验证明,该保护系统较全面地考虑了各种故障保护,简单、实用、可靠,其性能达到设计及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20.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网络的可控性决定客流状态密度在时间空间上是否达到均衡。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网络模型,提出限流车站备选集评价指标。基于系统可控判定理论,将客流分布转化为系统状态方程,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网可控性判定方法,建立基于驱动节点匹配的路网限流车站优化方法,实现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网络限流车站的优化控制。以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网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限流车站达到车站总数25.3%以上时路网达到可控状态,并计算出早高峰时的路网可控状态下的最小限流车站集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