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尘肺诊断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工人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也和尘肺病人的待遇密切相关。诊断机构必须严格掌握诊断标准,尽量减少误诊和漏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1986年颁布了新的《尘肺X线诊断际准及处理原则》(简称新的诊断标准),取代了1963年颁布的《矽肺X线分期及其诊断标准》(简称旧的诊断标准),为了更准确和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新诊断标准,总结新标准的使用经验弄清新旧诊断标准的差异。本文用新的诊断标准,对照旧标准诊断的0—1期,Ⅰ期尘肺,Ⅱ期尘肺,Ⅲ期尘肺,并用新的X线诊断标准片进行对照分析,具体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1986年颁布的《尘肺X线诊断标准及其处理原则》(简称新标准),探索与1963年颁布的诊断标准(简称旧标准)间的内在联系和差异,对我局以往诊断的隧道工人矽肺,按新标准重新判定诊断,对照分析。选片原则选自截止1986年6月30日之前、按旧标准能符合原诊断、具隧道作业史的各期矽肺病例末张胸片,计545例。  相似文献   

3.
我国1963年颁布的《矽肺x线诊断标准》(以下称旧标准)应用至今已20余年,在尘肺防治工作上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尘肺防治工作的发展,旧标准已显出一些不足之处。为此,中国医学预防中心卫生研究所,根据卫生部要求,于1984年提出一个新的《尘肺x线诊断标准》(以下称新标准),得到全国卫生标准委员会职业病诊断标准分委会审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熟悉与掌握国家新颁布的尘肺x线诊断标准(GB-5906-86下称新标准),我们把按1963年原尘肺x线诊断标准(下称旧标准)诊断的电焊工尘肺,电焊工尘肺观察对象(O~+)用新的尘肺X线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并与原诊断对照分析。材料来源于我厂1975~85年经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黑龙江省职业病诊  相似文献   

5.
石棉尘属于纤维粉尘一类,吸入至呼吸系统后,主要沉积在终末,呼吸性细支气管及肺泡内,它的致病力,发病原理,病理组织学,临床经过,肺功能损害的特点都迥然不同于矽肺与其它尘肺,1986年我国尘肺X线诊断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文件中附有专门立篇注释和说明的条款,就是充分考虑到石棉肺这一特异性,我们在应用新标准时,专门将上海市的306例石棉肺病人的500份胸片进行系统的阅片,分析结果综合如下。资料与方法一、选片标准与范围选上海石棉制品厂业已确诊的306例各期石棉肺胸平片500份,诊断是按照我国1963年石棉肺诊  相似文献   

6.
尘肺X线诊断标准(GB5906-86),除解决了1963年诊断标准间距过大和应用范围过窄的弊端外,尤其重要的是确立了不规则阴影(s.t.u)在间质型尘肺诊断上的意义和地位,这一困扰我国尘肺工作者多年的问题得以解决,不能不说明是我国尘肺工作者多年实践经验的结晶;此外新标准还解决了Ⅲ期尘肺不一定在Ⅱ期的基础上产生,使我国的  相似文献   

7.
新标准颁布后,我局尘肺诊断小组从1987年起开始实施应用,为了给今后的工作提供好的经验和教训,现将1987~1989年我局尘肺调查情况做一小结。材料与方法从1987~1989年三年中全局各防疫站为接触粉尘作业工人,各期尘肺患者体检、复检在册资料为对象,经局尘肺诊断小组运用新的尘肺X线诊断标  相似文献   

8.
1990年5月18~20日,铁路尘肺诊断标准研讨会在杭州分局召开。会议代表分别来自各铁路局、铁路工业,工程建筑总公司、部劳卫所、铁路总医院、南京铁道医学院等二十多个单位。大会就尘肺X线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执行三年来的情况作了报告,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标准应用体会(掌握标准的关键);尘肺诊断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卫生路线的指引下,根据多年来的工作实践,我们深刻的体会到,尘肺的诊断是一项阶级性、政策性、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它直接为工人的健康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它涉及到生产环境的改善、劳动福利、工作安排、劳动能力鉴定、治疗等很多问题。在执行一九六三年七月十五日卫生部、劳动部、总工会联合公布的“矽肺的X线分期及其诊断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过程中,有下面一些不成熟的意见和体会,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由于影像技术的不断改进,100毫米荧光缩影近10余年来得到了广泛发展,在预防医学,临床诊断和教学工作中的效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欧洲一些国家,有半数以上的X线大片摄影已被100毫米荧光缩影代替 。但是对于尘肺的筛检和诊断价值报告不多。为了探讨这些问题,我们在1978年~1979年的两次尘肺普查中,曾对隧道开挖工(干式作业)253人,电焊工162人,给煤工85人,个旧锡矿工14人,粉尘作业工龄都在8年以上者,试用100毫米荧光缩影片(以下简称小片)作尘肺普查,同时摄取站立后前位胸大片(以下简称大片)作对照。并注意到不同工种粉尘浓度与含矽量的不同,将粉尘浓度较大,含矽量较高(游离SiO_2平均30%)的隧道工单独分为  相似文献   

11.
ILO国际尘肺X线影象分类法,是由国际劳工组织(ILO)主持制定的一种尘肺X线分类法。通过50多年的实践,前后经过五次修订,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尘肺X线影象分类法。目前已获各国学者的称赞,一致认为这是一种较好的国际标准。现在,许多国家(如英、美、瑞士、西德、澳大利亚、罗马尼亚等)都在使用这个分类法,有些国家虽然不直接使用这个标准,但也有逐步向它靠拢的趋势,如日本1978年修订的“尘肺法”,就采用了ILO分类法中小阴影和大阴影的概念,并以直径大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4月14日,中关村轨道交通安全与视频产业技术联盟(简称联盟)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设计处在西安联合举办了"铁路视频监控系统技术研讨会"。会议主旨是贯彻中国铁路总公司(简称总公司)颁布的《关于发布设计时速200公里及以上铁路区间线路视频监控设置有关标准的通知》(铁总建[2016]18号)(简称18号文)的文件精神,为适应新标准下铁路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需要,探讨有关技术标准的落实。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新颁发的《尘肺×线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对尘肺临床诊断要求是:必须完成劳动能力鉴定,即代偿功能评定才是完整诊断。我国劳保待遇规定:Ⅰ期尘肺病人代偿功能乙、丙级者可享受Ⅱ期待遇。为此,作者分析了Ⅰ期尘肺病人及对照组的肺功能,以期对我国正在探索制定的肺功能鉴定标准及实现劳保待遇的科学管理筛选肺功能敏感指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做好医用诊断X射线的防护,保护从事X线医务人员健康。我科在观察医务人员健康同时,对放射科X线作业场所辐射水平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道如下。一、仪器与方法 1.仪器:用SX—3XR测仪,测定立、卧位透视防护区各点剂量率;用SY—3计测定X线球管输出量。 2.方法:按照《医用诊断X线卫生防护标准》(下简称标准),测量X线工作者在立位、卧位  相似文献   

15.
本文的目的是确定CT(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能否在早期石棉沉着症中确定胸膜和肺实质的疾患。以及应用CT对曾与石棉尘接触的病人中能否得到更多资料。这种方法特别适宜于工业尘肺检查,使X线发现得以相互补充。早期石棉肺一直被认为难以诊断。如众所周知,用力性呼吸困难及气体转移因子受损时,常规X线片上沒有任何改变。尸检所见胸膜钙化斑证实:X线所见仅及大约15%。很显然,一种早期的  相似文献   

16.
1986年初,我们对40例Ⅲ期矽肺进行了回顾性的动态观察,并结合尘肺新标准(草案)进行误诊原因的分析。 40例均为男性,年龄最小51岁,最大66岁,平均55.2岁。接尘工龄最短4年,最长20年,平均9.6年。从脱离粉尘到诊断为矽肺最短10年,最长23年,平均16.5年。从发现斑片状、条索状及块状大阴影到确诊为Ⅲ期矽肺最短2年,最长10年,平均5.1年。  相似文献   

17.
应用流行病学方法研究铸工尘肺的发病规律与特点,对于指导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内对铸工尘肺的X线形态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迄今未见报道。为此,作者对某厂铸工尘肺的发病与死亡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与动态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对于应用分析扫描电镜在评价肺纤维化病变中的价值已被肯定,然而应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观察分析煤工尘肺病变的报道不多。我们应用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仪对煤工尘肺三种不同类型的主要病变即煤尘细胞灶、煤尘纤维灶和煤矽结节(以下分别简称细胞灶、纤维灶和矽结节),进行了电子扫描图象的形貌观察及应用波长色散谱仪  相似文献   

19.
中华医学会第二届全国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术会议于1979年10月10~17日在长沙召开。出席会议代表有关学科的专家、教授及领导干部共300人。会议收到1367篇学术论文。会上吴执中教授做了“我国尘肺防治及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专题报告,总结了建国三十年来尘肺防治与研究工作的概况。大会还报告了职业中毒、毒理、生产环境检测、物理因素等方面的论文16篇,分组交流的论文共248篇。会议还讨论了制订卫生标准、尘肺科研方向与重点、毒理研究如何为实际工作服务、提高职业中毒防治水平、以及物理因素的研究现状和有关统一测示方法等问题。会议就矽肺诊断标准的修订及其他职业中毒诊断标准的制订与修订进行了专题研究讨论。全体代表经民主协商,以不记名投票选举了全国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会委员56名,吴执中教授为主任委员、刘世杰、顾学箕、金淬为副主任委员;并选出常务委员16人,我所夏卫同志被选  相似文献   

20.
就官感判定的一致性分析在尘肺诊断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此法计算简便,在判定尘肺诊断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方面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