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灶平 《中国水运》2011,(11):46-47
积极培育和大力发展货代企业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当前货代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概念、特点、结构和动力机制等方面对货代企业创新能力进行了研究,并且总结了提高货代企业创新能力的举措。货代企业创新能力是指在企业内外环境条件下,货代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为供应链中上下游客户提供的创造性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为企业带来持续经济效益、持久发展空间和长期竞争优势的多层次综合性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激烈的运输市场竞争中,谁能吸引大量客户,占有大量市场份额,又赢得可观利润,谁将是胜利。随着船代、货代的放开经营,各船代、货代和船公司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在集装箱运输规模扩大和速度提高的同时,信息的服务质量对提高整体服务水平至关重要。而信息服务的质量则体现在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上。  相似文献   

3.
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伴随而来的是中国国际货运代理业的风生水起。目前,全国已有4000余家的货代企业。并且原有的严格审批制很可能为宽松得多的登记制所代替,行业的准人门槛越降越低现有的货代企业应当如何面对?国家人世时早已承诺逐步放开货运代理业.2005年12月11日后外商将被允许在中国独立经营货代业务。实力强  相似文献   

4.
2006年初,上海市国际货代协会副会长、东方国际物流集团总经理杨根曾对本刊记者表达了这样一个“预言”:“2006年是中国货代、物流业正进入重要转折之年”。时隔一年余,杨总对货代物流业发生的转折和变化之洞悉更清晰,解析得更透彻了。近日,在接受本刊记者访谈时,杨总率直坦诚,条分缕析,对目前货代、物流业的构成形态、发展走势,以及东方国际物流集团依托优势、拓展市场的思路,勾画出了一条具有产业战略发展价值和意义的轨迹。  相似文献   

5.
《水运文献信息》2005,(9):20-21
就目前我国的物流市场来看,尽管第三方物流的市场渗透还处于一个较低水平,但随着大量资金开始活跃在物流领域里,提供专业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必然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因为它帮助客户获得诸如利润、价格、供应速度、服务、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在新技术采用上的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6.
在对某货代公司进行发展战略规划时,了解到这样一件事情:其下属一分公司经理在其任职期间,发展并掌握了分公司的大部分客户与业务。总公司考虑到长期这样下去有可能对公司造成威胁,于是决定进行业务制度改革,将分公司经理调离。然而,改革的结果是,分公司经理带走一大批客户、业务和分公司的骨干人员,成立了自己的货代公司,使分公司几乎陷于瘫痪。同时,分公司经理新成立的公司成了原公司的有力竞争者。  相似文献   

7.
《港口科技》2009,(4):42-43
注册资本6.67亿元的天津港首家物流经营实体——天津港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日前正式运营。该公司同时启动煤炭装箱新业务,基本实现煤炭运输的零污染和零损耗,最大限度降低客户在港作业环节的成本消耗。天津港物流发展有限公司由原天津港箱货公司、货运公司、物资公司部分堆场、汽车物流等相关物流资源整合组建而成,集内贸船代、货代、报关、报检、装卸、储存、运输等物流服务功能于一体,经营范围涵盖除海上运输之外所有物流链相关环节。  相似文献   

8.
中国和欧洲间的集装箱铁路从一个班次少、网络稀疏、服务于高价值和特定时间货主的细分市场,进化成为一个用快捷的服务和辐射状目的地吸引供应方和二线公司的运输方式. 目前这项服务绝大部分仍然是固定编组的整列列车,意味着客户要预定整个列车.货代提供了小于集装箱装载量的货物服务,但是这种服务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9.
吴明华 《航海》2008,(6):9-11
“2008年,货代、物流市场的整体走势和企业经营状况不很理想,比预期要差得多。” 年中之际,在盘点今年上半年货代、物流业的市场表现时,上海市国际货代协会副会长、东方国际物流集团总经理杨根直言道来。他在接受记者采访中,从外部影响和内部因素两大方面作了分析,并对货代、物流企业积极应对当前及今后的市场挑战提出了“策论”。  相似文献   

10.
<正>无论是货代企业基于强化业务或是提升市场规模的扩张,还是资本运作下的收购交易,对于中国货代企业而言,仍有发展空间。当前,国际航运市场正逐步回归理性,但受全球通胀压力和地缘政治风险持续加大影响,市场仍面临多重挑战。在此背景下,进一步巩固提升市场地位,强化团队业务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客户,保持企业盈利水平,已成为航运物流赛道的决胜关键。而企业间的横向并购,一直是快速获得这些关键优势的重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