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介绍了北京轨道交通机场线综合信号控制系统体系结构及系统功能,并详细说明了各信号子系统的结构及系统功能.该系统采用先进的基于无线通信的无人驾驶移动闭塞列车自动控制系统.这种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自动控制系统将使机场轨道交通成为国内第一条完全无人驾驶的线路.机场线信号系统采用先进的列车控制系统,信号传送稳定可靠,列车间的安全防护距离更短,列车运营可以进一步缩短发车间隔,提高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漏泄波导通信的原理、工作方式,给出了漏泄波导数据无线传输方式和基于漏泄波导通信的地铁列车控制系统的结构。该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在减少地面设备的基础上解决了地-车双向大容量信息传输及其安全性,从而缩短了列车运行间隔和列车的安全制动距离,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地铁系统的运营能力,降低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3.
列车折返过程是影响列车折返能力的关键因素。以基于车地通信的传统列车控制系统为比较对象,阐述了基于车车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的显著优点。结合实际车站情况,在站前折返和站后折返模式下,仿真计算了采用不同列车控制系统时的列车折返能力。仿真结果显示,采用基于车车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时列车折返能力明显更优。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地铁列车模拟控制系统的重要性,提出模拟列车控制系统算法.重点研究列车运行模拟计算、模拟列车控制系统及应用软件架构设计,为自主化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研发提供软件模拟环境.  相似文献   

5.
对现行ATC的构成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新列车自动控制系统-数字式ATC,该系统有利于提高列车运行速度,缩短运行间隔。  相似文献   

6.
列车控制系统是保障列车安全,高速,高效运行的重要设备,介绍了适应于200km/h动力分散列车的LSK型列车控制系统及其车载设备的结构,功能和接口界面等。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列车自动控制系统? 列车自动控制系统(英文名缩写ATC)是由信号系统和车辆制动系统组成,主要用于列车安全运行。早在60年代,日本铁路就开发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并用于新干线高速铁路和大城市之间的铁路网络,使之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铁路。随着科技进步,ATC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从90年代起,日本铁路就开始研究新一代的以数字传输为基础的车载智能列车自动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无人驾驶运输系统对列车控制系统的特殊要求,在有人驾驶列车控制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无人驾驶控制系统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2.6 列车通信网络技术 列车通信网络是针对铁路列车流动性大、环境恶劣、可靠性要求高、实时性强等特点,与列车控制系统紧密相关的特殊计算机网络.随着微电子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分布式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当代先进列车特别是新型铁路动车组都采用了列车通信网络技术,实施对车载设备的集散式监视、控制和管理,逐步实现列车控制系统的智能化、网络化与信息化.  相似文献   

10.
分析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条件下列车控制方式,建立了列车最小追踪间隔计算模型,并描述了算法的具体实现流程。在对实际线路数据试算的基础上,总结了线路最小追踪间隔最大值出现的规律,分析了缩短最小追踪间隔的方法,并总结了试算结果。  相似文献   

11.
基于无线机车信号的虚拟闭塞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无线机车信号的虚拟闭塞系统,旨在实现既有半自动闭塞区段内的列车追踪运行,或应用于低密度且速度不高的新建线路,达到提高运输能力的目的。该系统的主要优势在于利用无线传输机车信号、列车位置、速度等列控信息,构成信息传输闭环确认,保证信息传输可靠性;采用虚拟闭塞方式,无线机车信号与CTC调度集中系统结合,利于系统资源优化和综合利用,车站可实现无人值守;无需进行车站电码化,不存在因轨道电路受干扰影响信息传输问题;最大限度利用既有地面信号设备和车载列控设备,系统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成本低。本文阐述系统的构成,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对系统中的无线机车信号、列车定位、列车完整性检查,无线数据传输等关键技术进行了重点描述。并对系统的先进性、可行性及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工程设计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上海轨道交通8号线的实践经验,对地铁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工程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具体问题,如:辅助轨旁系统的选用、轨旁无线设备的安装方式、轨旁无线接入点设备的供电方案、骨干通信网的选择等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无线列车调度通信系统广泛使用的监测总机的研究,提出一种基于IP网络平台的综合告警平台,解决目前监测总机使用中存在的报警功能单一、设备分散、操作多样、维护困难等问题.采用服务器、客户端模式,允许多用户同时使用,监测终端可配置到调度工区、通信段、维护工区,实现现场维护人员远程监测使用;增加了短信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新的报警信息传递方式;具备北向接口,向更高一级的监控系统发送报警信息,使之能适应铁路管理信息化要求.  相似文献   

14.
扈强 《铁道建筑技术》2012,(3):113-114,117
在宜万铁路通信系统工程中,复线段采用GSM-R通信系统,单线段则采用无线列调通信系统,由于2种系统采用的频率及工作方式存在差别,在区间切换的问题就成为影响列车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阐述了2种无线通信系统如何在不影响行车安全以及保证列车运行的状态下,更好地衔接与切换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CTCS无线通信的可靠性与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紧密相关,对其进行建模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交互式马尔可夫链对CTCS无线通信的可靠性进行了建模与分析,主要解决了CTCS无线通信中存在的信道延时、通信故障、网络故障等随机事件与确定动作的分隔问题,以及带有同步的并发操作的实现问题。定义了交互式马尔可夫链的相关语义和逻辑刻画,给出了基于交互式马尔可夫链的模型检验算法。分析结果表明:在具有修复机制和双网冗余结构的条件下,系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数据传输的概率大于99%,24 h内连续正常工作的概率大于95%,满足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大秦线组合列车同步操纵通信保障系统的需求,研制一种采用单片机嵌入式系统和大容量固态存储技术的内置式新型机车数字录音装置。  相似文献   

17.
在对关键设备的监测中,目前运营单位普遍采用串行通信技术(如RS 232、RS 485等)作为主要的数据传输手段。如果被监测设备离监测中心较远,则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铺设电缆、光缆及配套设施;并且由于通信距离长,一旦链路出现故障,难以在短时间内准确定位。国内一些科研院所及行业领军企业相继提出基于Zig Bee-GPRS(低功耗局域网协议-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模型的数据通信方式,并在农业微灌、油井监测、电力设备监测等系统得到成功应用。结合GPRS网络技术和Zig Bee传感器网络技术的优势,以嵌入式Linux系统为平台,提出一种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关键设备监测的复合型Zig Bee-GPRS系统模型。与红外、蓝牙等技术相比,节约能耗,传输距离远;与传统有线传输方式相比铺设成本低。  相似文献   

18.
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技术与互联互通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分析了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的技术经济优势.采用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可实现互联互通,并有利于设备的国产化.结合国外实施互联互通的经验和中国国情,指出该技术对于上海新线建设及将来的互联互通是一种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城轨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提出了整个系统的优化方案,对列车检知子系统,闭塞子系统,联锁子系统和调度监督子系统等进行优化.结合上海市轨道交通3号线的信号整改工程,着重分析了该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